德國如何利用政策補貼驅動農業革新
從農產品補貼轉向對地補貼
德國在25年前的農業補貼是以農產品為主,現在則是對地補貼,鼓勵農民朝友善環境、符合環保及動物福利等方向進行農業生產,每年每公頃補貼250歐元,約占農民收入的三分之一(這部分目前臺灣試辦的對地補貼金額相對略高)。
德國消費者趨向購買有機產品,致使需求量大增,但國內有機農業生產需要人力及高成本的投入,並且產量較低,相對售價顯得較高,若價格超過慣行農法生產之農產品價格50%,消費者就會轉而選購進口低價的有機產品。
對於天然災害導致農作物受損部分,德國透過衛星照片進行判讀,家畜部分則是透過耳標來計算;德國反對GMO,農業所得也要繳稅。為因應農業人力短缺,目前德國積極研發機械自動化,例如以機器人擠牛奶;另針對季節性收成,從東歐國家雇用季節性移工。
歐盟境內有近1千1百萬個農場,約可提供5億人食物,以及2千2百萬人農業工作機會,但若加計相關的加工、零售和服務業,則可提供約4千4百萬個工作機會。
政府支持研發 企業共同投資
CAP是以市場為導向,基本目標有三點:一、食物的可生產性;二、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三、維持可生活的鄉村。CAP的補助已不再與生產連結,因為這樣會扭曲市場,CAP的預算主要支應直接給付、鄉村發展計畫及市場措施。
CAP一期的計畫是7年,2007年至2013年CAP投資在德國農業部門的資金合計472億歐元,以2012年為例,直接給付的預算為53億歐元,受益人數約32.8萬人,市場措施部分則有1.38億歐元。
2014年至2020年,新的CAP將會投資德國農業部門441億歐元,其中直接給付是358億元,鼓勵農民朝作物多樣性、維持永久的牧草地及保存5%的生態面積或相當於環境利益,以對抗氣候變遷。
而德國在2014年至2020年將分配83億歐元成立評估績效計畫,聚焦在3項目標:增加農業部門的競爭力、保留生態系統及自然資源的效率利用,以及為鄉村創造經濟和社會的再生。
細膩思維成就德國風範
德國的傳統和歷史造就今日的德國,德國人重視細節、重視法律;憲法規定,各邦的基本生活條件要一致,富有的邦要財政轉移給貧窮的邦。德國人會花很多時間溝通與協調,一旦達成共識即澈底執行。
德國會將大型公務機關設在小城鎮,創造當地的就業機會並促進地方經濟繁榮,這樣一來可以平衡城鄉發展,居住在小城鎮的居民就可以留在地方,不用為了工作出走。
德國政府不會去補助或支持特定企業,而是透過刺激市場的手段,由市場產生的拉力帶動生產。德國政府支持研發,但是企業也要共同出資投入,若企業不求進步被淘汰,政府不需對此負責。
無論在工業或是農業發展,德國人皆以細膩的思維應對,使德國人在世界的洪流中屹立不搖。臺灣農業應借鏡德國,思考該以何種態度面貌面對未來的競爭。
文圖/陳昌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豐年 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