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濕腐病之發生及預防(一)
紅龍果已成為臺灣的重要果樹,然而臺灣氣候高溫多濕,常見病害於田間迅速蔓延,其中紅龍果濕腐病常於連續降雨的高濕環境下發生,造成嚴重危害與損失。本文簡介紅龍果濕腐病,並提供數則試驗摘要供讀者參考,盼能協助降低紅龍果濕腐病造成之損害。
仙人掌科(Cactaceae)包括仙人掌屬(Opuntia)、蛇鞭柱屬(即西施仙人掌屬)(Selenicereus)及三角柱屬(Hylocereus)等。
仙人掌屬歸類於仙人掌科果樹類之刺梨類,其中又以刺梨(Opuntia ficus-indica (L.)Miller)為主要品種,目前墨西哥栽培最多,主要供鮮食,尚有利用於飼料、蔬食或工業染料;蛇鞭柱屬(或稱西施仙人掌屬)之黃皮白肉紅龍果(黃龍)(S. megalanthus),原產於南美洲與哥倫比亞等地,目前尼加拉瓜、越南及以色列等國皆有商業化栽培,需螞蟻或蜜蜂授粉,果實重150〜 600 克,主要外銷國家為日本及歐洲市場等;三角柱屬有三角柱仙人掌,原產於熱帶美洲、南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及美國南部,於1645 年引進臺灣栽植,多發現於海邊,目前已有馴化種,為多年生攀緣性肉質植物,以氣生根攀附或匍匐於植株或石塊上,肉質莖肋大多分為三條,綠色,一面近平展狀,橫切面呈近或斜「T」字形,可供嫁接紅龍果使用。
紅龍果為三角柱屬仙人掌,又名火龍果、仙蜜果,英名為Pitaya、Dragon Fruit、Pitahaya、Strawberry Pear 等,依果肉色可區分為白肉種(Hylocereus undatus (Haworahi)Britt. & Rose)、紅肉種(H. polyrhizus (Weber) Britt. & Rose)及紫紅肉種(H. costaricensis Britt. & Rose)等3 種。
南美洲和中美洲北部的紅龍果有118種,約40 個品種已被馴化。臺灣早期的品種在西元1645 年由荷蘭人引入,1953 年再由波多黎各引入。在亞洲,白肉紅龍果(H. undatus)其鮮豔的果實表皮具有鱗片,已逐漸成為普遍種植的品種之一;紅肉紅龍果(H. polyrhizus)和黃色紅龍果(H.megalanthus)亦有商業栽培。
2015 年臺灣縣市鄉鎮農業統計記載,紅龍果種植面積已達2,032.4 公頃,結實面積1,971.1 公頃,目前以彰化縣二林鎮栽培面積最廣,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轄內(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栽培面積為840.93 公頃,占全國近半的面積,彰化縣二林鎮栽培面積為286.98 公頃。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與出版品」,2014 年5 月內銷平均價格91.67 公斤/元,每公頃粗收益1,362,515元,顯然已成為臺灣重要的果樹。
臺灣氣候高溫多濕,病蟲害蔓延迅速,文獻記載紅龍果常見病害有細菌性軟腐病(由Erwinia sp. 引起)、紅龍果濕腐病(由Gilbertella persicaria 引起)、炭疽病菌(由Colletotrichum gloesporoides、C. capsici 及C. boninense 引起)、基腐病(由Fusarium subglutinans、F. oxysporum、F. semitectum 及F. moniliforme 引起)、莖潰瘍病(由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引
起)、Bipolaris cactivora、仙人掌病毒X(Cactus virus X, CVX)及紅龍果嵌紋病毒(Pitaya mosaic virus, PtMV)等。然大面積栽培引發病害問題,其中又以紅龍果濕腐病於雨後發生嚴重,從田間可見本病原菌危害,造成果品的損失。
紅龍果濕腐病
1. 病徵:
紅龍果濕腐病(Pitaya wet rot)可危害花器、幼果及成熟期果實。採後果實自果梗切處向果肉方向呈現水浸狀腐爛,2 到3 天後果實完全呈現水浸狀腐爛,以手輕觸果皮或果實鱗片易剝落;濕度高時,果皮上出現灰色黴狀物,剖開果實可見果肉呈水浸狀腐爛,食用時有異味。田間發生時自果實頂部或傷口處蔓延,幼果或花器受東方果實蠅、瓜實蠅危害時,加重病害蔓延。以連續降雨期間受害最嚴重,造成落花及落果。
2. 病原菌:
(1) 學名:
Gilbertella persicaria
(2) 分類地位:
Kingdom Fungi 真菌界
Phylum Zygomycota 接合菌門
Class Zygomycetes 接合菌綱
Order Mucorales 毛黴目
Family Mucoraceae 毛黴科
Genus Gilbertella
(3) 發生生態:
紅龍果濕腐病從開花期到果實貯藏期間都會發生,病原菌主要藉由風、雨傳播,以孢囊孢子殘存於果園的植株殘體、寄主或土壤表面,經連續降雨的高濕度環境下,由傷口或柔弱組織侵入植株,2 至3 天內受害果實即迅速腐敗及脫落。由於紅龍果為連續性採果,在病組織上的黑色孢囊,可形成再次感染源,於環境適宜時再度侵入。
(4) 管理方法
發現本病害危害應實施清園,清除罹病花器、枝條及果實,避免於潮濕環境下採果,剪下果實時應留一段果蒂,以降低病菌侵入果肉速度;採後果實應先處理並乾燥,才進入貯藏室,以降低病菌入侵機率,並可延長櫥架壽命。田間採收時,應放於蔭涼通風處,不可直接曝晒於陽光下,可降低田間熱及避免加速果實腐爛。栽培期間避免氮素肥料超量使用,以免造成抗病力減退。
白肉紅龍果去除雄蕊及花瓣對濕腐病之影響
針對紅龍果濕腐病(G. persicaria)發生情形,於彰化縣二林鎮試驗田選擇白肉紅龍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生育期間無施藥,進行去除雄蕊及花瓣試驗,配合套牛皮紙袋及清園處理,清除落花及落果,評估果實受害率,並調查植株上、中、下層幼果及成熟果經處理後的罹病率。
結果顯示,紅龍果去花蕊後9 天幼果濕腐病之發病情形,去花蕊且經清園處理的罹病率為4.8%,無去花蕊處理為7.5%,經統計分析,去花蕊配合清園處理,其防治幼果濕腐病效果最佳;而果實採收期之濕腐病發病情形,去花蕊(清園)處理罹病率為2.5%,無去花蕊處理則為4.8%,分析顯示去花蕊配合清園處理防治成熟果濕腐病效果最佳。
紅龍果去花蕊後9 天,調查於植株不同部位之幼果濕腐病發病情形,依植株之上、中、下層,去花蕊且經清園處理之罹病率分別為10.5%、26.3%、63.2%,無去花蕊處理分別為3.3%、20%、76.7%(圖3),顯示無論有無去花蕊,皆以上層幼果罹病率最低,下層幼果罹病率最高;調查去花蕊後於植株不同部位之成熟果實濕腐病發病情形,依植株之上、中、下層,去花蕊且經清園處理之罹病率分別為0、30%、70%,無去花蕊處理分別為5.3%、10.5%、84.2%(圖4),結果分析下層罹病率皆超過7 成,上成罹病率也是最低,同樣顯示無論有無去除花蕊,皆以上層成熟果罹病率最低,下層成熟果罹病率最高。
文‧ 圖/葉士財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617.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