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影像力引共鳴 突破議題同溫層-林務局長 林華慶
刊登日:107/06/29
511
「很多人莫名其妙害怕很多動物,並非由於親身經歷的經驗,而是受到電視節目或電影的影響。」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提到,若能再轉個方向思考,一樣利用影像的傳播力道,拍攝、製作能引發共鳴的影片,推波助瀾地傳遞正確的動物及環境知識,也應能成為一種有效擴散議題討論聲浪的方式。
熱門院線片的劇情裡,度假海灣突然出現血盆大口的大白鯊,急速劃過海面嗜人;大蟒蛇「嘶──」聲耳語魅惑,逐步緊綑闖入叢林的人類;影像感染力強,大部分觀眾對這類驚悚劇情片的情節並不陌生,但也可能間接地對許多動物產生刻板印象。
林華慶以此為例,進一步提到,影像的力量如此強大,可藉此傳達環境知識;同時琢磨「用影片說故事」的方法、善用行銷包裝,讓相對嚴肅的環境議題變得引人入勝。一旦影片成功跨出同溫層,引發更多人的興趣,甚至讓大眾願意嘗試自發討論、反思此類議題,關心自然環境、生態保育的群眾才會漸多,也可能找出許多僵持不下的生態保育、環境議題困境的突破口。
影像記錄分秒 富說服力
林華慶過去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服務,便曾留下「動物行為豐富化」的過程記錄。他解釋,動物長期在空曠且刺激少的圈養環境,可能出現自殘或刻板行為等異常現象,因此園方須想方設法改變圈養環境、重新設計飼養管理的操作設施。
「例如,我們試著不直接把食物倒在取食的容器裡,改把核果放在竹筒裡,或把葵瓜子藏在毛刷子裡,讓動物翻玩、找食物。」林華慶回憶,透過影像記錄動物生活的前後變化,確認刻板行為的比例明顯下降;外界可以藉影片得知動物園努力提升動物福利;而付出心力、克服諸多麻煩以照養動物的管理員也獲得成就感與感動,林華慶看見影像的呈現勝過千言萬語,「因此,我從那時就滿重視影像的力量。」
有了這樣的契機,林華慶進入林務局保育組時,也開始關注生態影像記錄。例如,復育水梯田時,他在計畫中編列影像記錄預算,包括貢寮、花蓮石梯坪、八煙等地,他都盼藉影像來記錄復育期間的居民困境、政府難題、環境條件等,「影像比起文字或口述,更有直接的說服力。」
也因如此,花蓮石梯坪的青年勒嘎‧ 舒米(Lekal Sumi Cilangasan)當時帶著攝影機拍下部落族人復育耕地的行動,完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後又催生電影《太陽的孩子》。他藉著畫面留下在地故事,也將這份價值與感動傳入更多人的心中,不僅頗獲好評,更掀起一波人與土地價值的省思,可見影像力量的強烈渲染力。
敘事手法改變 擴大影響面
近年來,臺灣的生態相關議題影像如潮湧上,林華慶提到,「現在的選題、敘事方式、行銷手法等,的確都和過去很不同。」他比較,過去可能單拍某生物的一生,影片的說教感強烈、氣氛嚴肅,雖具科學記錄意義,卻難吸引更多人關注,而無法發揮多元價值;現在的紀錄片則常以故事包裝核心議題,輔以合適的配樂或旁白,敘事手法變得大眾化,更能打動不同觀看族群。
林華慶以《老鷹想飛》為例,「老鷹先生」沈振中花了超過20年,找尋黑鳶消失的原因──影片裡濃縮長期調查的珍貴畫面,直指保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貫穿沈振中的價值觀、守護精神、人與自然互動的體悟。對於普羅大眾而言,這部片親近性較高,翻轉了對過往科普類紀錄片的印象,自然容易觸動討論。
「臺灣有很多生態、自然環境的題材,但要思考怎麼走出同溫層,不要總是只有這個圈子的人在意,而是把這個餅做大,吸引更多人來關心。」林華慶有感而發,此類紀錄片通常耗時、費工,若不能擴大觀眾層面,那拍得再好,影響力卻不成比例,便很可惜。
政府支持 記下臺灣
影片有其傳染力,林華慶認為,隨著科技發達,長時間、大量記錄已不是問題,收看影片更是現代人接受資訊的趨勢,而他過去支持民間單位舉辦相關影展,也曾叫好叫座,觀眾迴響熱烈、擠滿戲院,令他難忘。因此,他期待更多紀錄片繼續遵守衷於自然、不傷害生態的原則,並留下動物、生態美景在野外會呈現的景況。
「而政府單位對優質的影像紀錄也應該支持、推廣,為下一代累積正確的知識。」林華慶指出,林務局過去也曾協助拍攝紀錄片、舉辦生態影像影展,未來希望爭取預算,恢復舉辦系列活動;或和相關部門討論合作,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便補助過生態類的紀錄片。他期望以行動支持有心耕耘的團隊,為臺灣留下更多珍稀影像、傳達正確知識、爬梳引人深省的環境議題,喚起更多人對這片土地的關懷。
文/許鈺屏 攝影/陳士安 (鄉間 4307)
熱門院線片的劇情裡,度假海灣突然出現血盆大口的大白鯊,急速劃過海面嗜人;大蟒蛇「嘶──」聲耳語魅惑,逐步緊綑闖入叢林的人類;影像感染力強,大部分觀眾對這類驚悚劇情片的情節並不陌生,但也可能間接地對許多動物產生刻板印象。
林華慶以此為例,進一步提到,影像的力量如此強大,可藉此傳達環境知識;同時琢磨「用影片說故事」的方法、善用行銷包裝,讓相對嚴肅的環境議題變得引人入勝。一旦影片成功跨出同溫層,引發更多人的興趣,甚至讓大眾願意嘗試自發討論、反思此類議題,關心自然環境、生態保育的群眾才會漸多,也可能找出許多僵持不下的生態保育、環境議題困境的突破口。
影像記錄分秒 富說服力
林華慶過去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服務,便曾留下「動物行為豐富化」的過程記錄。他解釋,動物長期在空曠且刺激少的圈養環境,可能出現自殘或刻板行為等異常現象,因此園方須想方設法改變圈養環境、重新設計飼養管理的操作設施。
「例如,我們試著不直接把食物倒在取食的容器裡,改把核果放在竹筒裡,或把葵瓜子藏在毛刷子裡,讓動物翻玩、找食物。」林華慶回憶,透過影像記錄動物生活的前後變化,確認刻板行為的比例明顯下降;外界可以藉影片得知動物園努力提升動物福利;而付出心力、克服諸多麻煩以照養動物的管理員也獲得成就感與感動,林華慶看見影像的呈現勝過千言萬語,「因此,我從那時就滿重視影像的力量。」
有了這樣的契機,林華慶進入林務局保育組時,也開始關注生態影像記錄。例如,復育水梯田時,他在計畫中編列影像記錄預算,包括貢寮、花蓮石梯坪、八煙等地,他都盼藉影像來記錄復育期間的居民困境、政府難題、環境條件等,「影像比起文字或口述,更有直接的說服力。」
也因如此,花蓮石梯坪的青年勒嘎‧ 舒米(Lekal Sumi Cilangasan)當時帶著攝影機拍下部落族人復育耕地的行動,完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後又催生電影《太陽的孩子》。他藉著畫面留下在地故事,也將這份價值與感動傳入更多人的心中,不僅頗獲好評,更掀起一波人與土地價值的省思,可見影像力量的強烈渲染力。
敘事手法改變 擴大影響面
近年來,臺灣的生態相關議題影像如潮湧上,林華慶提到,「現在的選題、敘事方式、行銷手法等,的確都和過去很不同。」他比較,過去可能單拍某生物的一生,影片的說教感強烈、氣氛嚴肅,雖具科學記錄意義,卻難吸引更多人關注,而無法發揮多元價值;現在的紀錄片則常以故事包裝核心議題,輔以合適的配樂或旁白,敘事手法變得大眾化,更能打動不同觀看族群。
林華慶以《老鷹想飛》為例,「老鷹先生」沈振中花了超過20年,找尋黑鳶消失的原因──影片裡濃縮長期調查的珍貴畫面,直指保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貫穿沈振中的價值觀、守護精神、人與自然互動的體悟。對於普羅大眾而言,這部片親近性較高,翻轉了對過往科普類紀錄片的印象,自然容易觸動討論。
「臺灣有很多生態、自然環境的題材,但要思考怎麼走出同溫層,不要總是只有這個圈子的人在意,而是把這個餅做大,吸引更多人來關心。」林華慶有感而發,此類紀錄片通常耗時、費工,若不能擴大觀眾層面,那拍得再好,影響力卻不成比例,便很可惜。
政府支持 記下臺灣
影片有其傳染力,林華慶認為,隨著科技發達,長時間、大量記錄已不是問題,收看影片更是現代人接受資訊的趨勢,而他過去支持民間單位舉辦相關影展,也曾叫好叫座,觀眾迴響熱烈、擠滿戲院,令他難忘。因此,他期待更多紀錄片繼續遵守衷於自然、不傷害生態的原則,並留下動物、生態美景在野外會呈現的景況。
「而政府單位對優質的影像紀錄也應該支持、推廣,為下一代累積正確的知識。」林華慶指出,林務局過去也曾協助拍攝紀錄片、舉辦生態影像影展,未來希望爭取預算,恢復舉辦系列活動;或和相關部門討論合作,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便補助過生態類的紀錄片。他期望以行動支持有心耕耘的團隊,為臺灣留下更多珍稀影像、傳達正確知識、爬梳引人深省的環境議題,喚起更多人對這片土地的關懷。
林華慶 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曾服務於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臺北市立動物園、林務局保育組、文化部與國立臺灣博物館。過去曾執行許多生態多樣性與在地生活結合的計畫,如水梯田復育、田裡有腳印市集等,推展地方文化與自然共生。 |
文/許鈺屏 攝影/陳士安 (鄉間 4307)
上一篇
生活裡的飲食茶事
下一篇
清香撲鼻全臺三大青草街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4%
我喜歡:33%
很實用:8%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6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1
好
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2
good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2
棒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01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30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