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木味飄香 利邦綠色辦公室
刊登日:107/06/26
1,091
城市中,一幢幢水泥高樓林立,身在其中的每個人無不為了追求理想而努力。以一般上班族而言,平日在公司得待上8小時,公司環境對於人們來說便格外重要。
去年9月,利邦股份有限公司搬進位於內湖的新址。一走進公司,便像走入森林般,原木香味撲鼻。仔細一瞧,便看見櫃台前長長的木製桌椅和書櫃,香氣來源不言而喻。
站穩腳步 邁向環保道路
利邦成立於1972年,已有40多年的歷史。他們的業務包含建築空調系統、建築給排水系統、智能安全電力系統,早期從單一關鍵零組件起家,現在規模已擴大至系統整合服務。
總經理謝明義是機械相關科系出身,學生時代曾與同學出口臺灣零件,畢業後則轉做進口,將國外較新穎的材料引至臺灣。但做了段時間後,他發現生意這門課廣闊複雜,最後才選定走上建築領域。
公司漸漸穩定,有一定的營收後,謝明義開始思考:「該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自1970年代石油危機起,人們開始意識到世界資源有限,至今更為嚴重。這讓謝明義體悟到,身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因此他希望能做對環境有價值的事情。
看見他國經驗 實踐新目標
近10年來,利邦致力推動「環保節能、健康」的概念,並以其他國家為借鏡。謝明義認為,歐洲有些國家推動此觀念的成效十分顯著,特別是北歐地區。「北歐國家國土不大,但環保概念卻是內化到每個人的中心思想。」他回想起過去帶客戶去丹麥時,住宿旅館的汙廢水甚至是先由店家自行處理完畢才排放出去,「觀念大家都有,現在是做的問題。」
不只觀察到歐洲環保觀念深植人民,謝明義到美國短期進修綠建築相關課程時,也得到不同收穫。他發現,以前裝潢的事情都交給設計師,看到漂亮的材料就用,但接觸綠建築之後才知道,其實材料背後蘊藏的知識很多,他便開始省思要如何做才能將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因此,他們決定以符合永續經營建築標準LED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為目標,打造一套新辦公室。
「一開始一直碰壁。」謝明義說,由於商業考量,這些符合規定的材料在臺灣沒有市場,幾乎找不到。後來經由設計師推薦,好不容易才找到有森林監管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認證的國產材,可用來打造桌子、書桌、門等室內木製裝置。
使用國產材 更有家鄉味
過往,臺灣林業相當興盛,1987年林產工業年產值更高達900億元。1992年全面禁砍天然林後,林業便逐漸衰退,目前市面上大多為合成板或進口木材。也因為產量少,國產材價格自然提高。當初確定要使用國產材時,設計師還跟謝明義再三確認:「你真的要用嗎?很貴喔!」但對謝明義來說,貴的只是數字,還能負擔就好,可以藉國產材拉近和自然的距離才重要。
使用國產柳杉的新辦公室沒有裝潢後的刺鼻味,取而代之的是飄在空氣中的陣陣木香。謝明義認為,便宜的木材有很多選擇,如合成板等,但那不過是表面工夫,不如國產材紮實。除了發揮天然木材特性外,挑選國產材還能減少地球成本,更符合環保精神。可惜的是,生產國產材的廠商跟謝明義談到,臺灣極少有人像利邦在辦公室使用木材,目前的國產材大多都用在建築模板。
從小在花蓮長大的謝明義笑說,小時候就坐過載木材的流籠,跟大自然相當親近,選用國產材有一部分也是出自對家鄉的認同,「當你覺得跟這塊土地有連結的時候,其實我覺得你比較會認為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對他而言,國產材就是比進口木材多了點溫度,以及無法取代的感情。
文/郭怡欣 攝影/ A.K. 圖片提供/利邦股份有限公司(鄉間4304)
去年9月,利邦股份有限公司搬進位於內湖的新址。一走進公司,便像走入森林般,原木香味撲鼻。仔細一瞧,便看見櫃台前長長的木製桌椅和書櫃,香氣來源不言而喻。
站穩腳步 邁向環保道路
利邦成立於1972年,已有40多年的歷史。他們的業務包含建築空調系統、建築給排水系統、智能安全電力系統,早期從單一關鍵零組件起家,現在規模已擴大至系統整合服務。
總經理謝明義是機械相關科系出身,學生時代曾與同學出口臺灣零件,畢業後則轉做進口,將國外較新穎的材料引至臺灣。但做了段時間後,他發現生意這門課廣闊複雜,最後才選定走上建築領域。
公司漸漸穩定,有一定的營收後,謝明義開始思考:「該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自1970年代石油危機起,人們開始意識到世界資源有限,至今更為嚴重。這讓謝明義體悟到,身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因此他希望能做對環境有價值的事情。
看見他國經驗 實踐新目標
近10年來,利邦致力推動「環保節能、健康」的概念,並以其他國家為借鏡。謝明義認為,歐洲有些國家推動此觀念的成效十分顯著,特別是北歐地區。「北歐國家國土不大,但環保概念卻是內化到每個人的中心思想。」他回想起過去帶客戶去丹麥時,住宿旅館的汙廢水甚至是先由店家自行處理完畢才排放出去,「觀念大家都有,現在是做的問題。」
不只觀察到歐洲環保觀念深植人民,謝明義到美國短期進修綠建築相關課程時,也得到不同收穫。他發現,以前裝潢的事情都交給設計師,看到漂亮的材料就用,但接觸綠建築之後才知道,其實材料背後蘊藏的知識很多,他便開始省思要如何做才能將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因此,他們決定以符合永續經營建築標準LED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為目標,打造一套新辦公室。
「一開始一直碰壁。」謝明義說,由於商業考量,這些符合規定的材料在臺灣沒有市場,幾乎找不到。後來經由設計師推薦,好不容易才找到有森林監管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認證的國產材,可用來打造桌子、書桌、門等室內木製裝置。
使用國產材 更有家鄉味
過往,臺灣林業相當興盛,1987年林產工業年產值更高達900億元。1992年全面禁砍天然林後,林業便逐漸衰退,目前市面上大多為合成板或進口木材。也因為產量少,國產材價格自然提高。當初確定要使用國產材時,設計師還跟謝明義再三確認:「你真的要用嗎?很貴喔!」但對謝明義來說,貴的只是數字,還能負擔就好,可以藉國產材拉近和自然的距離才重要。
使用國產柳杉的新辦公室沒有裝潢後的刺鼻味,取而代之的是飄在空氣中的陣陣木香。謝明義認為,便宜的木材有很多選擇,如合成板等,但那不過是表面工夫,不如國產材紮實。除了發揮天然木材特性外,挑選國產材還能減少地球成本,更符合環保精神。可惜的是,生產國產材的廠商跟謝明義談到,臺灣極少有人像利邦在辦公室使用木材,目前的國產材大多都用在建築模板。
從小在花蓮長大的謝明義笑說,小時候就坐過載木材的流籠,跟大自然相當親近,選用國產材有一部分也是出自對家鄉的認同,「當你覺得跟這塊土地有連結的時候,其實我覺得你比較會認為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對他而言,國產材就是比進口木材多了點溫度,以及無法取代的感情。
文/郭怡欣 攝影/ A.K. 圖片提供/利邦股份有限公司(鄉間4304)
上一篇
清香撲鼻全臺三大青草街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0%
我喜歡:56%
很實用:20%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7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9
好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8
Good
照哥(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7
GOOD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7
GOOD
芬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7
綠化環保概念真的很重要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6
棒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26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