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在桃花源部落裡栽培未來
刊登日:107/07/18
1,362
桃花源屬於不斷追尋與耕耘的人。臺東縣延平鄉武陵村的布谷拉夫部落,布農族人世代居住於此,此刻年長族人在自己的田地上,研究一度消逝的小米、紅藜、龍爪稷等古早作物,戮力復耕;新一代青年則發展在地食材烘焙與農事體驗。兩代農家在認證程序、產值和創新的種種挑戰下,嘗試耕耘出布谷拉夫的未來。
沿著延平鄉的鹿野高地入山,溯入縱谷之間一片翠綠的田野。這裡漢名武陵村,是布農族的「布谷拉夫(Buklavu)」部落,讀音近似族語「takibukzav」,意思是「一片寬廣平坦的原野」。這裡是歌手王宏恩的故鄉,也是歷代布農族人耕種生活之地;兩代族人在田地邊的大樹下,向我們訴說幾年來轉型復耕的歷程。
被找回來的小米和紅藜
邱貴春、余新民等部落長者,在布谷拉夫從慣行農法嘗試轉為友善耕作,已有三年以上的經驗。他們是啟動改變的起頭人,帶領其他農友陸續跟進,同時也藉由農事開始一趟追尋部落傳統與古早作物的旅程。
過去,布農族人在部落裡種植小米,也會順便栽種紅藜來釀酒;此外如龍爪稷可以磨成粉帶上山治療腹瀉,或樹豆、油芒、木鱉果都是在部落能見到的農作物或食材。這幾種作物在部落現代化、青壯人力外流的過程中,不是縮減耕種面積,就是逐漸消失。邱貴春四處請教耆老、搜尋各方資料,發掘出這些布農族古早作物,嘗試再次種植,其他農友也各自以一甲田地,投入復耕行列。
對於復耕的意義,農友們抱著一個宏觀的信念:在環境污染、糧食危機的時刻,耕種小米和紅藜等作物,其實能替國家儲存緊急時的食糧,免於倚賴進口甚至遭他國壟斷糧食市場。他們坦言,過去部落耕作作物的古法,幾乎無法再重現;例如南方的排灣族部落堅持以古法耕作,結果到了採收季節,應在屋子周遭曬掛小米時,因人手不足只採收了三分之一。
同樣面臨人力短缺的布谷拉夫,幾位小農如何應對?他們以過往到都市打拚時,在工程、機械產業累積的經驗,將營建和水泥機具改造成中耕機、脫殼機等器具,轉用於農作。傳統作物加上創意和新技術,讓部落田地重新閃耀穀物光芒。
認證產銷前路漫漫
透過改造機械解決生產問題,但接下來的銷售和量產,才是令小農們深感困擾的關卡。邱恩智和父親邱貴春先後投入產品認證,希望推廣部落作物。從友善農法、有機耕作到著名的慈心認證,陸續接觸過許多種農產品認證制度,但往往因認證費一次就要數萬元以上、或耕作時序無法配合認證時程、或認證後產值無法幫助回收成本等問題,而最終卻步。
余新民也對研發和行銷感到困難重重,平日照顧農地已費去大半精力的他,甚至坦言: 「希望單純耕種就好!」而帶領我們進部落、引介農友的王若璞,也提到先前協助部落行銷農產品,普遍是透過農會或尋找其他大盤商(行口)行銷;有些盤商收取的10% 行口費合理行情,卻成為小農復耕長路上的罣礙。
在這些足以使蔚藍天空都沈重起來的話題底下,小米、紅藜、樹豆每年兀自結穗怒放。這些作物的生產和銷路還過得去,卻難以撐起他們長久的生活。行銷的路途漫長,農友和來訪者們不得不停下來,邊吃著邱貴春研發的紅藜饅頭邊閒聊;饅頭表面小小的紅點如星辰,在麵粉的平原上閃爍。
以烘焙與體驗重返土地
耕種收成後,要將作品再推廣出去,讓更多消費者願意購買部落產品,甚至進到部落。所幸不只饅頭,布谷拉夫還有另一項正在密切嘗試的作物實驗──在地食材烘焙。
部落裡的拉法倞早餐店,經常作為部落舉辦活動,族人聚會的場所。民宅後半部的廚房,擺著兩部大烤箱和比人還高、置放好幾層鐵盤的鐵架,這間廚房同時也是部落新興的烘焙工坊。部落青年邱自立從海軍退伍後,對烘焙產生興趣,花費數萬元到烘焙短期班研習,最終考取麵包與糕點丙級執照,是部落裡少數的麵包師傅。
他將紅藜加入人們熟知的西式麵包中,做出紅藜火腿麵包;部落也邀請研究在地食材烘焙的麵包師傅周志浩,研習栗子南瓜起司蛋糕、紅藜小米鄉村麵包、洛神花貝果等新產品,期待合力開發出專屬布谷拉夫的麵包。部落新一代的爐火,在眾人的汗水中升起。
除了製作麵包,部落的另一條新路是以一年耕作兩期的紅藜,發展農事體驗。在部落長大的邱智偉,家族土地在一條溪流旁,因而在日治時期被日人稱為「迦納水社」,父親和祖父一塊塊搬來山上石頭,砌成溝渠引水灌溉,蔚成農田。
傳到邱智偉這一代,改經營休閒農場,以舊地名諧音取名「卡那歲」,帶領大小遊客朋友認識部落與土地。今年5 月與9 月,他已協助部落舉辦兩次「部落小旅行」;未來規劃在約莫3 月和7 月紅藜播種的時刻,開放各地朋友參與「工作假期」,希望有青年協助耕種,或大小朋友體驗簡易農事,達到復耕與食農教育的雙重目標。
一把紅藜,從部落的附屬品到今日復耕的主打作物;從麵包的新成分到新世代體驗農耕的過程。古早作物在不同世代的命運,彷彿也是這個布農族部落的精神:耕耘、求變、在小農危谷中默默綻放。
文 譚洋/攝 林靜怡 (鄉間 4311)
沿著延平鄉的鹿野高地入山,溯入縱谷之間一片翠綠的田野。這裡漢名武陵村,是布農族的「布谷拉夫(Buklavu)」部落,讀音近似族語「takibukzav」,意思是「一片寬廣平坦的原野」。這裡是歌手王宏恩的故鄉,也是歷代布農族人耕種生活之地;兩代族人在田地邊的大樹下,向我們訴說幾年來轉型復耕的歷程。
被找回來的小米和紅藜
邱貴春、余新民等部落長者,在布谷拉夫從慣行農法嘗試轉為友善耕作,已有三年以上的經驗。他們是啟動改變的起頭人,帶領其他農友陸續跟進,同時也藉由農事開始一趟追尋部落傳統與古早作物的旅程。
過去,布農族人在部落裡種植小米,也會順便栽種紅藜來釀酒;此外如龍爪稷可以磨成粉帶上山治療腹瀉,或樹豆、油芒、木鱉果都是在部落能見到的農作物或食材。這幾種作物在部落現代化、青壯人力外流的過程中,不是縮減耕種面積,就是逐漸消失。邱貴春四處請教耆老、搜尋各方資料,發掘出這些布農族古早作物,嘗試再次種植,其他農友也各自以一甲田地,投入復耕行列。
對於復耕的意義,農友們抱著一個宏觀的信念:在環境污染、糧食危機的時刻,耕種小米和紅藜等作物,其實能替國家儲存緊急時的食糧,免於倚賴進口甚至遭他國壟斷糧食市場。他們坦言,過去部落耕作作物的古法,幾乎無法再重現;例如南方的排灣族部落堅持以古法耕作,結果到了採收季節,應在屋子周遭曬掛小米時,因人手不足只採收了三分之一。
同樣面臨人力短缺的布谷拉夫,幾位小農如何應對?他們以過往到都市打拚時,在工程、機械產業累積的經驗,將營建和水泥機具改造成中耕機、脫殼機等器具,轉用於農作。傳統作物加上創意和新技術,讓部落田地重新閃耀穀物光芒。
認證產銷前路漫漫
透過改造機械解決生產問題,但接下來的銷售和量產,才是令小農們深感困擾的關卡。邱恩智和父親邱貴春先後投入產品認證,希望推廣部落作物。從友善農法、有機耕作到著名的慈心認證,陸續接觸過許多種農產品認證制度,但往往因認證費一次就要數萬元以上、或耕作時序無法配合認證時程、或認證後產值無法幫助回收成本等問題,而最終卻步。
余新民也對研發和行銷感到困難重重,平日照顧農地已費去大半精力的他,甚至坦言: 「希望單純耕種就好!」而帶領我們進部落、引介農友的王若璞,也提到先前協助部落行銷農產品,普遍是透過農會或尋找其他大盤商(行口)行銷;有些盤商收取的10% 行口費合理行情,卻成為小農復耕長路上的罣礙。
在這些足以使蔚藍天空都沈重起來的話題底下,小米、紅藜、樹豆每年兀自結穗怒放。這些作物的生產和銷路還過得去,卻難以撐起他們長久的生活。行銷的路途漫長,農友和來訪者們不得不停下來,邊吃著邱貴春研發的紅藜饅頭邊閒聊;饅頭表面小小的紅點如星辰,在麵粉的平原上閃爍。
以烘焙與體驗重返土地
耕種收成後,要將作品再推廣出去,讓更多消費者願意購買部落產品,甚至進到部落。所幸不只饅頭,布谷拉夫還有另一項正在密切嘗試的作物實驗──在地食材烘焙。
部落裡的拉法倞早餐店,經常作為部落舉辦活動,族人聚會的場所。民宅後半部的廚房,擺著兩部大烤箱和比人還高、置放好幾層鐵盤的鐵架,這間廚房同時也是部落新興的烘焙工坊。部落青年邱自立從海軍退伍後,對烘焙產生興趣,花費數萬元到烘焙短期班研習,最終考取麵包與糕點丙級執照,是部落裡少數的麵包師傅。
他將紅藜加入人們熟知的西式麵包中,做出紅藜火腿麵包;部落也邀請研究在地食材烘焙的麵包師傅周志浩,研習栗子南瓜起司蛋糕、紅藜小米鄉村麵包、洛神花貝果等新產品,期待合力開發出專屬布谷拉夫的麵包。部落新一代的爐火,在眾人的汗水中升起。
除了製作麵包,部落的另一條新路是以一年耕作兩期的紅藜,發展農事體驗。在部落長大的邱智偉,家族土地在一條溪流旁,因而在日治時期被日人稱為「迦納水社」,父親和祖父一塊塊搬來山上石頭,砌成溝渠引水灌溉,蔚成農田。
傳到邱智偉這一代,改經營休閒農場,以舊地名諧音取名「卡那歲」,帶領大小遊客朋友認識部落與土地。今年5 月與9 月,他已協助部落舉辦兩次「部落小旅行」;未來規劃在約莫3 月和7 月紅藜播種的時刻,開放各地朋友參與「工作假期」,希望有青年協助耕種,或大小朋友體驗簡易農事,達到復耕與食農教育的雙重目標。
一把紅藜,從部落的附屬品到今日復耕的主打作物;從麵包的新成分到新世代體驗農耕的過程。古早作物在不同世代的命運,彷彿也是這個布農族部落的精神:耕耘、求變、在小農危谷中默默綻放。
文 譚洋/攝 林靜怡 (鄉間 4311)
下一篇
以友善土地為源的米產鏈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2%
我喜歡:32%
很實用:12%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李*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12
加油 會成功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8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8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