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與國際接軌 臺灣生態農業的未來
刊登日:107/08/09
474
農業生產環境的維護已成為全球關注議題,為增進農業生產環境的永續,其生產模式和農地利用應朝向環境友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和生態友善(eco-friendly)的方向發展。近年國內外相繼倡議永續農業和創新農法,希望透過新的農業生產模式來增進農業生態系統的回復力,以支持安全糧食供給,並維護農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態環境。
生態農業的觀念興起後,國際性非盈利組織「生態農業夥伴(Eco Agriculture Partners)」於2002 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成立,致力推動生態農業主張,該組織隨後也成為「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重要會員之一。
世界各地的生態農業景觀
里山倡議和生態農業著眼於地景尺度的主張一致,核心概念是保全活用全球各地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在全球許多地區被賦予各種名稱,如菲律賓的木詠(muyong)、烏瑪(uma)和大巴窯(payoh)、韓國的毛爾(mauel)、西班牙的德埃薩(dehesa)、法國和地中海國家的特樂裡斯(terroirs)、馬拉威和尚比亞的其特美內(chitemene)、日本的里山(satoyama)和里海(satoumi)、中國的山村和田園等。
上述地區有些已列入陸地或海洋地景保護區(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 保護區類別V「地景/海景保護區」)、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人與生物圈保護區(The Man and the Biosphere, MAB)、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GIAHS)和社區保育區(Community Conserved Areas),這些地區的共同目標為永續利用生物資源。
不同的土地利用,可為景觀增添美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例如義大利托斯卡納區的農業景觀多元化,包含葡萄園、麥田、草地及橄欖園等,帶動當地的鄉村旅遊經濟。歐洲國家和美國各州都制定了保護傳統農業景觀的政策,以休閒價值給予山區農民補償,用以保持農業和自然景觀交錯保護;日本與許多亞洲國家一樣,鼓勵進行結合養殖漁業的魚稻共生系統,不僅可增加稻田周邊副產品(稻田年漁獲量可達1.8 公噸/公頃),也有助提升稻田產量。
臺灣生態農業策略與建議
依據臺灣2012 年訂定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近十餘年,國內極端降雨事件大幅增加,造成了許多生命財產損失。臺灣氣候變遷調適政策將「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合併為一領域,總目標為:發展適應氣候風險的農業生產體系與保育生物多樣性;調適策略包含:達成長期自然資源養護之永續目標、加強農業的生態服務功能、維持優良農地之適地適種、以平衡生態環境之涵養,強化有效利用農地資源。
總目標和相關策略皆顯示可與國際發展趨勢接軌,然而如何加強農業生態服務功能,則有賴整合資源規劃,將農業生產環境視為一「農業生態系統」加以經營。
以平衡農業生態系統為永續農村的起點,導入生態系統服務理念,發展適切本土農業的創新策略,建立對環境友善的智慧型農法與政策評估機制,研擬策略建議如下:
一、增進農業生產地景多樣性與回復力
農業系統與一般產業系統不同,除生產外,兼具多種生態服務功能,如傳統文化、地理景觀、生物多樣性棲地、環境與資源保護等服務功能。
而農業系統亦與一般自然生態系統不同,雖缺乏全然的生物保育與生態服務功能,卻可透過適切的耕作方式,間接提升自然資源循環利用。
因此在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上,農業系統應逐漸朝向多功能方向管理。
例如可以棲地營造,提升農田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有效防治病害、蟲害、草害,並透過大規模且多年的農田調查,以農田生物多樣性相關分析數據,提高產量和品質,使臺灣稻田面對極端氣候變遷,亦能保持產量的穩定,供應遽增人口足夠的安全糧食,並說服農民以生態農業的栽培模式,維持永續農田生產環境。
二、建立永續農業環境指標
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發展目的,是為了農村環境管理規劃及監測環境所需,並希望透過指標與農業環境措施的關聯,提醒民眾和決策者重視環境生態。
可借鏡歐盟各國致力於發展OECD 農業環境指標架構方法和實務經驗,研發適用於臺灣農田的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並大規模調查農田生物多樣性資料,期望有助監測農村環境健康,並推動環境友善農作,進而結合權益關係人,參與農業環境政策研擬和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實作,使研究結果具環境監測的科學性及推廣運用之可行性。
三、增進農村社區調適能力與協同經營
參考2014 年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發展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和海景的回復力指標工具箱」,舉辦國內研究案例之農村社區參與工作坊,邀集個案相關農村社區居民與技術輔導機構,共同選擇符合我國國情與在地脈絡的農業生產地景回復力指標,建立農村社區容易理解、操作性高且在地化的農業生態系統環境監測工具。
並選擇具發展「地景取向」與「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目標之生態農業經營個案,透過參與式行動研究,促進農村社區、技術輔導單位與學術研究機構等共同參與及實作,發展適合農村社區生態農業的協同經營模式,增進農村社區調適能力。
四、加速政策與國際生態農業趨勢接軌為求環境自然資源能永續發展,農耕生產型態勢必朝向友善生態或環境的方式,國際紛紛提倡發展永續農業或有機農業,認為可達成永續性的生態系統、安全的食物供給、優質的營養、重視動物福祉和維護社會正義。同時,各國逐漸調整農地利用、農業發展政策,及相關科學與科技發展策略,以求提高國內的糧食自給率,兼顧永續發展農業多功能性、生態系平衡、糧食風險管理。
在政策措施配套上,將結合農地利用、跨域科技整合、應用於城鄉農業發展,視為永續發展之重要議題。
應加速進行國際生態農業政策與研析,包括生態農業政策、重點策略原則、科研基礎、社經環境背景及推廣作法等。彙整前述資料,分析國內外在生態農業政策的差距、致因;整合前述工作,提出國內生態農業政策之建議。
五、推升臺灣國際能見度
與LEGATO 計畫、ICID,及其他國際研究機構、組織如東京大學、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Helmholtz-Zentrum fur Umweltforschung GmbH, UFZ)、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等進行密切交流,透過國際參訪、舉辦國際研討會與工作坊的方式,研討生態農業之自然與社會科學領域,以推升臺灣在農村與農業生態永續發展科技研發之國際能見度。
文/范美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豐年6704)
生態農業的觀念興起後,國際性非盈利組織「生態農業夥伴(Eco Agriculture Partners)」於2002 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成立,致力推動生態農業主張,該組織隨後也成為「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重要會員之一。
世界各地的生態農業景觀
里山倡議和生態農業著眼於地景尺度的主張一致,核心概念是保全活用全球各地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在全球許多地區被賦予各種名稱,如菲律賓的木詠(muyong)、烏瑪(uma)和大巴窯(payoh)、韓國的毛爾(mauel)、西班牙的德埃薩(dehesa)、法國和地中海國家的特樂裡斯(terroirs)、馬拉威和尚比亞的其特美內(chitemene)、日本的里山(satoyama)和里海(satoumi)、中國的山村和田園等。
上述地區有些已列入陸地或海洋地景保護區(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 保護區類別V「地景/海景保護區」)、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人與生物圈保護區(The Man and the Biosphere, MAB)、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GIAHS)和社區保育區(Community Conserved Areas),這些地區的共同目標為永續利用生物資源。
不同的土地利用,可為景觀增添美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例如義大利托斯卡納區的農業景觀多元化,包含葡萄園、麥田、草地及橄欖園等,帶動當地的鄉村旅遊經濟。歐洲國家和美國各州都制定了保護傳統農業景觀的政策,以休閒價值給予山區農民補償,用以保持農業和自然景觀交錯保護;日本與許多亞洲國家一樣,鼓勵進行結合養殖漁業的魚稻共生系統,不僅可增加稻田周邊副產品(稻田年漁獲量可達1.8 公噸/公頃),也有助提升稻田產量。
臺灣生態農業策略與建議
依據臺灣2012 年訂定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近十餘年,國內極端降雨事件大幅增加,造成了許多生命財產損失。臺灣氣候變遷調適政策將「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合併為一領域,總目標為:發展適應氣候風險的農業生產體系與保育生物多樣性;調適策略包含:達成長期自然資源養護之永續目標、加強農業的生態服務功能、維持優良農地之適地適種、以平衡生態環境之涵養,強化有效利用農地資源。
總目標和相關策略皆顯示可與國際發展趨勢接軌,然而如何加強農業生態服務功能,則有賴整合資源規劃,將農業生產環境視為一「農業生態系統」加以經營。
以平衡農業生態系統為永續農村的起點,導入生態系統服務理念,發展適切本土農業的創新策略,建立對環境友善的智慧型農法與政策評估機制,研擬策略建議如下:
一、增進農業生產地景多樣性與回復力
農業系統與一般產業系統不同,除生產外,兼具多種生態服務功能,如傳統文化、地理景觀、生物多樣性棲地、環境與資源保護等服務功能。
而農業系統亦與一般自然生態系統不同,雖缺乏全然的生物保育與生態服務功能,卻可透過適切的耕作方式,間接提升自然資源循環利用。
因此在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上,農業系統應逐漸朝向多功能方向管理。
例如可以棲地營造,提升農田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有效防治病害、蟲害、草害,並透過大規模且多年的農田調查,以農田生物多樣性相關分析數據,提高產量和品質,使臺灣稻田面對極端氣候變遷,亦能保持產量的穩定,供應遽增人口足夠的安全糧食,並說服農民以生態農業的栽培模式,維持永續農田生產環境。
二、建立永續農業環境指標
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發展目的,是為了農村環境管理規劃及監測環境所需,並希望透過指標與農業環境措施的關聯,提醒民眾和決策者重視環境生態。
可借鏡歐盟各國致力於發展OECD 農業環境指標架構方法和實務經驗,研發適用於臺灣農田的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並大規模調查農田生物多樣性資料,期望有助監測農村環境健康,並推動環境友善農作,進而結合權益關係人,參與農業環境政策研擬和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實作,使研究結果具環境監測的科學性及推廣運用之可行性。
三、增進農村社區調適能力與協同經營
參考2014 年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發展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和海景的回復力指標工具箱」,舉辦國內研究案例之農村社區參與工作坊,邀集個案相關農村社區居民與技術輔導機構,共同選擇符合我國國情與在地脈絡的農業生產地景回復力指標,建立農村社區容易理解、操作性高且在地化的農業生態系統環境監測工具。
並選擇具發展「地景取向」與「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目標之生態農業經營個案,透過參與式行動研究,促進農村社區、技術輔導單位與學術研究機構等共同參與及實作,發展適合農村社區生態農業的協同經營模式,增進農村社區調適能力。
四、加速政策與國際生態農業趨勢接軌為求環境自然資源能永續發展,農耕生產型態勢必朝向友善生態或環境的方式,國際紛紛提倡發展永續農業或有機農業,認為可達成永續性的生態系統、安全的食物供給、優質的營養、重視動物福祉和維護社會正義。同時,各國逐漸調整農地利用、農業發展政策,及相關科學與科技發展策略,以求提高國內的糧食自給率,兼顧永續發展農業多功能性、生態系平衡、糧食風險管理。
在政策措施配套上,將結合農地利用、跨域科技整合、應用於城鄉農業發展,視為永續發展之重要議題。
應加速進行國際生態農業政策與研析,包括生態農業政策、重點策略原則、科研基礎、社經環境背景及推廣作法等。彙整前述資料,分析國內外在生態農業政策的差距、致因;整合前述工作,提出國內生態農業政策之建議。
五、推升臺灣國際能見度
與LEGATO 計畫、ICID,及其他國際研究機構、組織如東京大學、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Helmholtz-Zentrum fur Umweltforschung GmbH, UFZ)、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等進行密切交流,透過國際參訪、舉辦國際研討會與工作坊的方式,研討生態農業之自然與社會科學領域,以推升臺灣在農村與農業生態永續發展科技研發之國際能見度。
結語
相較國外,臺灣生態農業觀念起步晚,相關措施與政策也不完善,雖然各國國情不同,但未來若能借鑑國際,在政策、法律、科學研究、公眾宣導、國際參與等面向,積極採取整體配套措施,再投入充分的跨領域科技支持,必能大幅促進臺灣在農業發展、生態永續、社會經濟等多元面向的共榮。文/范美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豐年6704)
下一篇
生態農業的興起背景與目的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5%
我喜歡:13%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10
一、增進農業生產地景多樣性與回復力二、建立永續農業環境指標三、增進農村社區調適能力與協同經營四、加速政策與國際生態農業趨勢接軌五、推升臺灣國際能見度
李*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0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