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生態農業的操作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精神
刊登日:107/08/13
314
農業的田間操作方式是改善環境,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可分為「不為」和「有所為」。
臺灣東部因農業生產環境條件良好,有機農業遍地開花,宜蘭花蓮地區有機農業驗證面積超過全臺1 / 4,為國內有機生產主要區域。
過去10 年間,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輔導有機農民栽培技術過程中發現,徹底執行有機農業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到環境中開始產生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生物種類變多了,以前不曾出現在田區的當地原生植物、昆蟲、鳥類、魚類、軟體動物都陸續現身。
例如,花蓮縣玉里鎮南安開始大面積推動有機水稻栽培的兩年後,臺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於田區現蹤,這現象說明,只要農民減少應用對環境負面衝擊的操作方式,農業與生態便可和諧共存,可見投入生態農業之關鍵在於田間操作之「不為」與「有所為」。
大地景尺度的「不為」及「有所為」
其中,大地景尺度下的「不為」,在於減少將自然區域轉變為農業範圍的情形。「有所為」的操作則包含重新整合喬木、灌木和草,相融入農業生產系統,增加整體地景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另外在河岸水域周遭種植多年生植物作為緩衝帶,提供鳥類和野生動物棲地,並可同時淨化水質、調節和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以及與農業區內的非農耕地、森林片段和濕地,結合開發棲地網絡廊道,來支持生物多樣性的擴大,這種方式對於可大範圍遷移的物種特別有用,包括授粉者和天敵的增加,對農業害蟲控制很有助益。
以大地景尺度的「不為」而言,筆者感受最深的是,在前幾年進行以萬壽菊營造天敵棲所試驗時,將奶油黃萬壽菊種植在花蓮縣壽豐鄉東華有機專區中的一塊蔬菜田區,當時東華有機專區面積約莫60 餘公頃,因為長期不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所以即使是農業區,其生態及物種多樣性狀況非常好,因此在種植萬壽菊後吸引了大量食蚜蠅前來,用肉眼即可明顯觀察到。
但是同時在另一處大面積慣行田區中種植同樣的萬壽菊,幾乎無任何食蚜蠅前來造訪。這證明了,以「大面積」或「大地景尺度」的視角來進行生態農業的規劃推動,才能有效顯現其巨大效益。
小地景尺度的「不為」及「有所為」
而以小地景尺度或個別農場的角度來看,耕作方式若構築在兼顧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不為」是指不濫用化學合成物質於作物和土地上,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有所為」則是增加農田植物的多樣性,包括間作、輪作、休耕、共榮作物的應用,及營造陸域或水域棲地,使棲地中的有益生物功能再回饋到人類的作物上,提供生態系統服務。
另外亦強調以知識投入的方式來引導農民管理農業廢棄物,進而保護農地周圍的生態系統服務,這些知識包含作物、牲畜和營養系統的綜合管理、對於有機和非有機農業的精準施肥,及增進土壤肥力等。
小地景尺度的「有所為」,以民國99 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進行果園草生栽培的研究為例,其結果顯示陸域棲所營造當中的草生栽培,具有維持及增進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防止土壤沖蝕及肥料流失、降低病蟲害發生、減緩土壤溫度變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尤其應用在土壤普遍貧瘠的坡地果園,可提高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加果園生產力。
文/林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4)
臺灣東部因農業生產環境條件良好,有機農業遍地開花,宜蘭花蓮地區有機農業驗證面積超過全臺1 / 4,為國內有機生產主要區域。
過去10 年間,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輔導有機農民栽培技術過程中發現,徹底執行有機農業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到環境中開始產生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生物種類變多了,以前不曾出現在田區的當地原生植物、昆蟲、鳥類、魚類、軟體動物都陸續現身。
例如,花蓮縣玉里鎮南安開始大面積推動有機水稻栽培的兩年後,臺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於田區現蹤,這現象說明,只要農民減少應用對環境負面衝擊的操作方式,農業與生態便可和諧共存,可見投入生態農業之關鍵在於田間操作之「不為」與「有所為」。
大地景尺度的「不為」及「有所為」
其中,大地景尺度下的「不為」,在於減少將自然區域轉變為農業範圍的情形。「有所為」的操作則包含重新整合喬木、灌木和草,相融入農業生產系統,增加整體地景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另外在河岸水域周遭種植多年生植物作為緩衝帶,提供鳥類和野生動物棲地,並可同時淨化水質、調節和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以及與農業區內的非農耕地、森林片段和濕地,結合開發棲地網絡廊道,來支持生物多樣性的擴大,這種方式對於可大範圍遷移的物種特別有用,包括授粉者和天敵的增加,對農業害蟲控制很有助益。
以大地景尺度的「不為」而言,筆者感受最深的是,在前幾年進行以萬壽菊營造天敵棲所試驗時,將奶油黃萬壽菊種植在花蓮縣壽豐鄉東華有機專區中的一塊蔬菜田區,當時東華有機專區面積約莫60 餘公頃,因為長期不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所以即使是農業區,其生態及物種多樣性狀況非常好,因此在種植萬壽菊後吸引了大量食蚜蠅前來,用肉眼即可明顯觀察到。
但是同時在另一處大面積慣行田區中種植同樣的萬壽菊,幾乎無任何食蚜蠅前來造訪。這證明了,以「大面積」或「大地景尺度」的視角來進行生態農業的規劃推動,才能有效顯現其巨大效益。
小地景尺度的「不為」及「有所為」
而以小地景尺度或個別農場的角度來看,耕作方式若構築在兼顧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不為」是指不濫用化學合成物質於作物和土地上,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有所為」則是增加農田植物的多樣性,包括間作、輪作、休耕、共榮作物的應用,及營造陸域或水域棲地,使棲地中的有益生物功能再回饋到人類的作物上,提供生態系統服務。
另外亦強調以知識投入的方式來引導農民管理農業廢棄物,進而保護農地周圍的生態系統服務,這些知識包含作物、牲畜和營養系統的綜合管理、對於有機和非有機農業的精準施肥,及增進土壤肥力等。
小地景尺度的「有所為」,以民國99 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進行果園草生栽培的研究為例,其結果顯示陸域棲所營造當中的草生栽培,具有維持及增進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防止土壤沖蝕及肥料流失、降低病蟲害發生、減緩土壤溫度變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尤其應用在土壤普遍貧瘠的坡地果園,可提高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加果園生產力。
不為 | 有所為 | |
大地景尺度 |
減少將自然區域轉變為農業範圍的情形。 |
1. 調整農業系統,使之模仿天然植栽和生態演替土壤、水源和植栽管理策略,這些實施包含保育耕作、調整休耕制度、作物與綠肥之間的應用、間作以及牲畜多樣化。 2. 河岸周遭種植多年生植物作為緩衝帶。 3. 與農業區內的非農耕地、森林片段和濕地,結合開發棲地網絡廊道,來支持生物多樣性的擴大。 |
小地景尺度 |
不濫用化學合成物質於作物和土地。 |
1. 間作、輪作、應用共榮作物,及營造陸域或水域棲地。 2. 引導農民管理農業廢棄物,包含作物、牲畜和營養系統的綜合管理、對於有機和非有機農業的精準施肥,及增進土壤肥力。 |
文/林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4)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17%
很實用:17%
夠新奇:0%
普普啦:1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