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臺灣原生野花 兼具美觀與生態豐盈
刊登日:107/08/22
3,405
農田周邊的野花,不僅能點綴、美化農田景觀,花朵上甜美的花蜜與營養的花粉更吸引了蜜蜂、瓢蟲、食蚜蠅等昆蟲前來取食,當然蜘蛛也不想錯過這般熱鬧的景緻,悄悄在一旁等候飽餐一頓。保留部分農田邊的野花,以割草方式代替使用除草劑,可讓農田的景觀與生態更豐富。
野花除了兼具景觀與生態上的效益,還常具有傳統民俗文化的智慧。例如現在田埂上、果園裡最常見的野花―大花咸豐草,可做為清涼退火的青草茶,許多研究也證實,其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改場)曾調查稻田周邊週年的植物種類,觀察到每個月前3 名幾乎都是大花咸豐草、紫花藿香薊和加拿大蓬,且數量遠比其他植物種類多,這3 種植物幾乎週年可開花、結種子,種子量多、傳播快。
農田周邊的野花種類變遷
許久前田埂上有很多「一枝香」,一枝香是金絲桃科的地耳草,俗稱小還魂草、鐵釣竿;一枝香茶喝起來有股舒服的淡香;植株較纖細,偶爾撥開田埂上高大的雜草,還可見到幾株。
原本田埂曾是菊科植物馬蘭活躍的舞臺,所以馬蘭又名田邊菊,如今卻已難復見馬蘭野生在田埂上了。
而人們熟悉的仙草,也曾普遍野生在田埂上。老人家都稱仙草為「田草」,並說夏天喝仙草茶比較耐晒、不易中暑。
那時農田邊沒有大花咸豐草、紫花藿香薊,而是仙草、馬蘭和地耳草等原生野花,其可愛的花朵可以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蟲,生機勃勃。
但或許因為人為過度採集、廣泛與頻繁使用除草劑,及外來種競爭棲地,使原生野花快速從農田生態系統中消失。
田邊野花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花改場場長范美玲的研究中顯示,田埂維持草生栽培的慣行田之生物多樣性,竟然較田埂水泥化的有機田區豐富,且找出水稻田的生態指標物種―─橙瓢蟲及長腳蛛,可抑制田間害蟲,且對化學藥劑相對敏感。
透過花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試驗研究,可觀察到田埂種植菊科植物的田區,害蟲數量明顯較田埂不保留植物的田區數量少。
所以農田周邊的野花,除了可賞心悅目,還可吸引瓢蟲、蜘蛛來幫忙抑制田區的害蟲數量,並有助於水土保持及調節微氣候。
營造農田生物多樣性
野花野草,雖然常是農業生產上的問題,卻也是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關鍵。
一般經濟規模生產的農田,多以單一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方式栽培,以利於田間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民眾得以獲得平價且品質穩定的農產品,但田間的生物多樣性、自然環境和農人的健康常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農田可利用間作、混作共榮或有益植物方式,也可在農田的周邊、田埂或果樹下,保留野花或種植花草,有多樣化的開花植物,自然會吸引多樣化的天敵昆蟲、節肢動物等生物,也有助於土壤裡的蚯蚓及微生物生存,讓土壤及作物都更健康。
所以我們應該要另眼看待田邊的雜草,這似乎和早期認為雜草是病蟲害藏匿的地方、是作物養分、水分和陽光的競爭者,為相反的概念。
農田草相的管理與保留很重要,可視需求目的與可付出的成本調整。以增加生物多樣性為原則,保留或種植和主作物不同科的植物,可減少共同病蟲害發生的機率。根據研究,繖形花科與菊科植物花朵數量多,可吸引豐富的天敵昆蟲,抑制田區的害蟲大量發生。
可藉由割草的高度與頻率改變草相,將高大的植株砍除,陽光能穿透底層,較低矮的植株及匍匐型草種有機會生長;割草頻度高,匍匐型草種覆蓋率會逐漸提高,進而取代高大的草種,之後砍草也會較輕鬆。
若要另外營造植被,應避免引進過於強勢的外來植物。如許多公園、校園生態池常用的銅錢草,水陸兩棲,許多草皮已被入侵,難以防治。可以繁殖當地既有植物,或讓從前廣泛分布在田區附近的「田草」、「田邊菊」等原生植物回到田邊,守護田地。
田草,即是仙草,有匍匐型、半直立型及直立型;匍匐型植株低矮,覆蓋性佳;花期在秋冬季,花量多,蜜蜂成群,花序呈淡紫紅色,盛花時好比薰衣草田,非常壯觀美麗,但經濟栽培通常在含苞時即採收。
田邊菊,即是馬蘭,植株高度在膝蓋以下,具匍匐走莖,覆蓋效果佳;花期長約春季至秋季,花朵為柔美的淡紫色,春、秋兩季盛花,花量壯觀,有許多小灰蝶、食蚜蠅和蜘蛛。
花改場繁殖復育多種原生野花,開發原生野花植生毯,混植搭配多樣化原生植物,增加草毯對於環境變遷的耐受性,亦會隨季節演替消長,花朵此起彼落地陸續綻放,彷如臺灣早期野外自然情景。
野花草毯可直接鋪設,快速重建多樣化原生野花植被,降低失敗機率,適合應用於植被營造、公園或庭園造景及校園環境教育等。
結語
田邊野花,不再只是被砍草除根的雜草。保留適當的野花,有助於增加農田生物多樣性。
生態農業不同於傳統追求高產的農業生產模式,除了農人的辛勤,更需要消費者實際購買支持。或許可能有減少農藥、友善生態環境之栽培模式下出現的情形,如價格高一些、有蟲孔、有病斑、不美觀、不大顆,但是卻健康營養。有了消費者的認同與實際支持,生態農業才得以永續。
文˙ 圖/ 游之穎、林立、徐仲禹、范美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4)
野花除了兼具景觀與生態上的效益,還常具有傳統民俗文化的智慧。例如現在田埂上、果園裡最常見的野花―大花咸豐草,可做為清涼退火的青草茶,許多研究也證實,其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改場)曾調查稻田周邊週年的植物種類,觀察到每個月前3 名幾乎都是大花咸豐草、紫花藿香薊和加拿大蓬,且數量遠比其他植物種類多,這3 種植物幾乎週年可開花、結種子,種子量多、傳播快。
農田周邊的野花種類變遷
許久前田埂上有很多「一枝香」,一枝香是金絲桃科的地耳草,俗稱小還魂草、鐵釣竿;一枝香茶喝起來有股舒服的淡香;植株較纖細,偶爾撥開田埂上高大的雜草,還可見到幾株。
原本田埂曾是菊科植物馬蘭活躍的舞臺,所以馬蘭又名田邊菊,如今卻已難復見馬蘭野生在田埂上了。
而人們熟悉的仙草,也曾普遍野生在田埂上。老人家都稱仙草為「田草」,並說夏天喝仙草茶比較耐晒、不易中暑。
那時農田邊沒有大花咸豐草、紫花藿香薊,而是仙草、馬蘭和地耳草等原生野花,其可愛的花朵可以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蟲,生機勃勃。
但或許因為人為過度採集、廣泛與頻繁使用除草劑,及外來種競爭棲地,使原生野花快速從農田生態系統中消失。
田邊野花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花改場場長范美玲的研究中顯示,田埂維持草生栽培的慣行田之生物多樣性,竟然較田埂水泥化的有機田區豐富,且找出水稻田的生態指標物種―─橙瓢蟲及長腳蛛,可抑制田間害蟲,且對化學藥劑相對敏感。
透過花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試驗研究,可觀察到田埂種植菊科植物的田區,害蟲數量明顯較田埂不保留植物的田區數量少。
所以農田周邊的野花,除了可賞心悅目,還可吸引瓢蟲、蜘蛛來幫忙抑制田區的害蟲數量,並有助於水土保持及調節微氣候。
營造農田生物多樣性
野花野草,雖然常是農業生產上的問題,卻也是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關鍵。
一般經濟規模生產的農田,多以單一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方式栽培,以利於田間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民眾得以獲得平價且品質穩定的農產品,但田間的生物多樣性、自然環境和農人的健康常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農田可利用間作、混作共榮或有益植物方式,也可在農田的周邊、田埂或果樹下,保留野花或種植花草,有多樣化的開花植物,自然會吸引多樣化的天敵昆蟲、節肢動物等生物,也有助於土壤裡的蚯蚓及微生物生存,讓土壤及作物都更健康。
所以我們應該要另眼看待田邊的雜草,這似乎和早期認為雜草是病蟲害藏匿的地方、是作物養分、水分和陽光的競爭者,為相反的概念。
農田草相的管理與保留很重要,可視需求目的與可付出的成本調整。以增加生物多樣性為原則,保留或種植和主作物不同科的植物,可減少共同病蟲害發生的機率。根據研究,繖形花科與菊科植物花朵數量多,可吸引豐富的天敵昆蟲,抑制田區的害蟲大量發生。
可藉由割草的高度與頻率改變草相,將高大的植株砍除,陽光能穿透底層,較低矮的植株及匍匐型草種有機會生長;割草頻度高,匍匐型草種覆蓋率會逐漸提高,進而取代高大的草種,之後砍草也會較輕鬆。
若要另外營造植被,應避免引進過於強勢的外來植物。如許多公園、校園生態池常用的銅錢草,水陸兩棲,許多草皮已被入侵,難以防治。可以繁殖當地既有植物,或讓從前廣泛分布在田區附近的「田草」、「田邊菊」等原生植物回到田邊,守護田地。
田草,即是仙草,有匍匐型、半直立型及直立型;匍匐型植株低矮,覆蓋性佳;花期在秋冬季,花量多,蜜蜂成群,花序呈淡紫紅色,盛花時好比薰衣草田,非常壯觀美麗,但經濟栽培通常在含苞時即採收。
田邊菊,即是馬蘭,植株高度在膝蓋以下,具匍匐走莖,覆蓋效果佳;花期長約春季至秋季,花朵為柔美的淡紫色,春、秋兩季盛花,花量壯觀,有許多小灰蝶、食蚜蠅和蜘蛛。
花改場繁殖復育多種原生野花,開發原生野花植生毯,混植搭配多樣化原生植物,增加草毯對於環境變遷的耐受性,亦會隨季節演替消長,花朵此起彼落地陸續綻放,彷如臺灣早期野外自然情景。
野花草毯可直接鋪設,快速重建多樣化原生野花植被,降低失敗機率,適合應用於植被營造、公園或庭園造景及校園環境教育等。
結語
田邊野花,不再只是被砍草除根的雜草。保留適當的野花,有助於增加農田生物多樣性。
生態農業不同於傳統追求高產的農業生產模式,除了農人的辛勤,更需要消費者實際購買支持。或許可能有減少農藥、友善生態環境之栽培模式下出現的情形,如價格高一些、有蟲孔、有病斑、不美觀、不大顆,但是卻健康營養。有了消費者的認同與實際支持,生態農業才得以永續。
文˙ 圖/ 游之穎、林立、徐仲禹、范美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年6704)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1%
我喜歡:33%
很實用:3%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4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哈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8
讚~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4
棒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4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22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