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有管理,才有安全 雲林縣漢光果菜合作社的產銷履歷之路
刊登日:107/10/01
1,017
當話題開始聚焦在產銷履歷時,雲林縣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廖丁川劈頭就問:「你對產銷履歷有什麼看法?」其實廖丁川是在引導關注產銷履歷的人,思考並重新探究產銷履歷的基本精神──溯源與安全。
廖丁川直言,若產銷履歷目的僅在於查到生產者是誰,「這只是小case,不用經過政府,合作社自己就能查到。」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透過政府平臺架構產銷履歷,關鍵即在能以此機制,追溯到「是以什麼方式生產蔬菜」的源頭,了解源頭所在,才能確保「如何讓產銷履歷不造假」,而生產出真正安全的蔬菜。
有模式化作業的深厚底子
率先建立標準作業流程
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早在2006 年即作為產銷履歷蔬菜示範點,並在2007 年成為首批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的集團栽培合作社。
提到10 年前這段歷史,廖丁川說,漢光果菜合作社從事安全農產品生產的時間,可是比加入產銷履歷來得更久。這一路可回溯到1996 年,當時漢光果菜合作社已成功打通超市與量販店的通路,且已推出自有品牌,廖丁川心想,既然合作社生產的蔬菜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如何種好產品,並提供消費者安全的產品,是我們的責任!」
這個責任一旦放在心上,漢光果菜合作社於20 年前就開始導入模式化作業,據廖丁川的解釋,此一作業模式為「農民歸農民,管理歸管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是照著標準走的專業分工。正因行之有年的模式化作業,讓漢光果菜合作社得以在安全農業領域打下深厚底子,且在政府推動產銷履歷之際,比同業更先往前跨出一大步。
廖丁川回憶政府甫推動產銷履歷初期,僅先教導農民使用電腦上傳資料,產銷履歷的雛形基本上看不出來,而為了讓這項政策能盡快出現成效,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秘書的胡忠一,當時即找上漢光果菜合作社,希望合作設立示範點,在產銷履歷這塊領域建立第1個集團化栽培的作業模式。廖丁川本就認同這項政策,「既然我們的好產品可透過政府的平臺,即時讓消費者知道,此合作案自是一拍即合。」
確保安全就需要管理
在原本成熟的模式化作業管理上,再導入產銷履歷,應是水到渠成,但卻先遭到內部阻力,「反彈囉!吵翻天喔!」廖丁川提高音量,突顯當時旗下農民對於推動產銷履歷的疑慮。
他在辦公室的大會議桌上與農民溝通了將近6 個月,「一開始溝通的時候農民拍桌,說你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我們自己管理就好,為什麼你要管!」
而農民不要合作社插手管的癥結,主要是用藥問題,「農民擔心我管了以後,他用的藥會沒有效。」
廖丁川提到,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噴藥時間、配藥方法,「但這些都沒有標準。」在廖丁川的想法中,政府要推產銷履歷就是要安全,而安全就有標準,進而需要有規範。他強調,面對1 個農民就有1 套作法的問題,是因為沒有人在管理,唯有納入管理,才能讓作法統一與標準化。
因此,即使只在第1 年領有政府補助60 萬,添購電腦等硬體設備的情況下,漢光果菜合作社於推動之初即成立產銷履歷管控中心與植物病蟲害防治專家E 化系統,並聘請專業人員處理相關作業,農民只需專心生產;中心運作與人事成本每年需耗費500 萬經費,目的在於將原本的模式化作業提升為資訊化管理。
透過產銷履歷管控中心,舉凡農民的地籍編號、種植面積與土壤、水質檢測證明,及苗場、耕地、用肥、用藥、檢驗、採收、包裝、物流與銷售等資訊,全都納入電腦系統中,以供隨時叫出追溯。尤其全臺僅有的植物病蟲害防治專家E 化系統,能直接透過電腦針對問題開立「處方箋」,由管控中心據此調配,將用藥有規範且詳細登載在系統中。雖然農民在用藥上「沒有自由」,但有生產端的嚴密把關,是落實產銷履歷於用藥管制上的必要工作。
拚通路、顧價格 保障產銷履歷農民
漢光果菜合作社於1989 年成立,迄今已將近30 個年頭。廖丁川之所以創辦合作社,就是希望能藉由共同運銷,將農民辛苦種植的作物以合理的價格售出,保障農民收益。
回首加入產銷履歷的歷程,廖丁川指出一個殘酷的現實,拍賣市場與零售市場仍以蔬菜外觀為訂價標準,遵循安全用藥的蔬菜往往因為幾個蟲洞,售價硬是比未安全用藥的低至少一半,「噴藥與不噴藥差別很大。若農民完全遵守安全用藥,他的收入可能會下降,這對農民情何以堪。」
廖丁川表示,若是與合作社契作,一方面合作社保證收購,且負擔驗證費用與管理成本,並尋找銷售通路,可讓旗下從事產銷履歷種植的農民,收入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而這也是他堅持主張應以集團模式來推動安全農業的理由。
但他坦言,當初在產銷履歷之路走得孤獨,且銷售管道有限,若非因2012 年食安問題爆發,食品安全受到重視,才得以開拓更多通路。但也因市場需求而「群雄並起」,競爭者多的情況下,農民用心生產的產銷履歷蔬菜,未必能全部進入超市與大賣場。
為了讓農民的用心不白費,他一方面期望通路商能給予更多支持,一方面也肯定政府目前推動的學校營養午餐使用「4 章1Q」食材的政策,而除了銷售管道需擴大外,他亦建議產銷履歷要採分級制,讓能做到層層把關的生產者的蔬菜價格提高,反映它應有的價值。
文˙ 攝影/余世芳(豐年6705)
廖丁川直言,若產銷履歷目的僅在於查到生產者是誰,「這只是小case,不用經過政府,合作社自己就能查到。」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透過政府平臺架構產銷履歷,關鍵即在能以此機制,追溯到「是以什麼方式生產蔬菜」的源頭,了解源頭所在,才能確保「如何讓產銷履歷不造假」,而生產出真正安全的蔬菜。
有模式化作業的深厚底子
率先建立標準作業流程
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早在2006 年即作為產銷履歷蔬菜示範點,並在2007 年成為首批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的集團栽培合作社。
提到10 年前這段歷史,廖丁川說,漢光果菜合作社從事安全農產品生產的時間,可是比加入產銷履歷來得更久。這一路可回溯到1996 年,當時漢光果菜合作社已成功打通超市與量販店的通路,且已推出自有品牌,廖丁川心想,既然合作社生產的蔬菜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如何種好產品,並提供消費者安全的產品,是我們的責任!」
這個責任一旦放在心上,漢光果菜合作社於20 年前就開始導入模式化作業,據廖丁川的解釋,此一作業模式為「農民歸農民,管理歸管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是照著標準走的專業分工。正因行之有年的模式化作業,讓漢光果菜合作社得以在安全農業領域打下深厚底子,且在政府推動產銷履歷之際,比同業更先往前跨出一大步。
廖丁川回憶政府甫推動產銷履歷初期,僅先教導農民使用電腦上傳資料,產銷履歷的雛形基本上看不出來,而為了讓這項政策能盡快出現成效,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秘書的胡忠一,當時即找上漢光果菜合作社,希望合作設立示範點,在產銷履歷這塊領域建立第1個集團化栽培的作業模式。廖丁川本就認同這項政策,「既然我們的好產品可透過政府的平臺,即時讓消費者知道,此合作案自是一拍即合。」
確保安全就需要管理
在原本成熟的模式化作業管理上,再導入產銷履歷,應是水到渠成,但卻先遭到內部阻力,「反彈囉!吵翻天喔!」廖丁川提高音量,突顯當時旗下農民對於推動產銷履歷的疑慮。
他在辦公室的大會議桌上與農民溝通了將近6 個月,「一開始溝通的時候農民拍桌,說你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我們自己管理就好,為什麼你要管!」
而農民不要合作社插手管的癥結,主要是用藥問題,「農民擔心我管了以後,他用的藥會沒有效。」
廖丁川提到,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噴藥時間、配藥方法,「但這些都沒有標準。」在廖丁川的想法中,政府要推產銷履歷就是要安全,而安全就有標準,進而需要有規範。他強調,面對1 個農民就有1 套作法的問題,是因為沒有人在管理,唯有納入管理,才能讓作法統一與標準化。
因此,即使只在第1 年領有政府補助60 萬,添購電腦等硬體設備的情況下,漢光果菜合作社於推動之初即成立產銷履歷管控中心與植物病蟲害防治專家E 化系統,並聘請專業人員處理相關作業,農民只需專心生產;中心運作與人事成本每年需耗費500 萬經費,目的在於將原本的模式化作業提升為資訊化管理。
透過產銷履歷管控中心,舉凡農民的地籍編號、種植面積與土壤、水質檢測證明,及苗場、耕地、用肥、用藥、檢驗、採收、包裝、物流與銷售等資訊,全都納入電腦系統中,以供隨時叫出追溯。尤其全臺僅有的植物病蟲害防治專家E 化系統,能直接透過電腦針對問題開立「處方箋」,由管控中心據此調配,將用藥有規範且詳細登載在系統中。雖然農民在用藥上「沒有自由」,但有生產端的嚴密把關,是落實產銷履歷於用藥管制上的必要工作。
拚通路、顧價格 保障產銷履歷農民
漢光果菜合作社於1989 年成立,迄今已將近30 個年頭。廖丁川之所以創辦合作社,就是希望能藉由共同運銷,將農民辛苦種植的作物以合理的價格售出,保障農民收益。
回首加入產銷履歷的歷程,廖丁川指出一個殘酷的現實,拍賣市場與零售市場仍以蔬菜外觀為訂價標準,遵循安全用藥的蔬菜往往因為幾個蟲洞,售價硬是比未安全用藥的低至少一半,「噴藥與不噴藥差別很大。若農民完全遵守安全用藥,他的收入可能會下降,這對農民情何以堪。」
廖丁川表示,若是與合作社契作,一方面合作社保證收購,且負擔驗證費用與管理成本,並尋找銷售通路,可讓旗下從事產銷履歷種植的農民,收入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而這也是他堅持主張應以集團模式來推動安全農業的理由。
但他坦言,當初在產銷履歷之路走得孤獨,且銷售管道有限,若非因2012 年食安問題爆發,食品安全受到重視,才得以開拓更多通路。但也因市場需求而「群雄並起」,競爭者多的情況下,農民用心生產的產銷履歷蔬菜,未必能全部進入超市與大賣場。
為了讓農民的用心不白費,他一方面期望通路商能給予更多支持,一方面也肯定政府目前推動的學校營養午餐使用「4 章1Q」食材的政策,而除了銷售管道需擴大外,他亦建議產銷履歷要採分級制,讓能做到層層把關的生產者的蔬菜價格提高,反映它應有的價值。
文˙ 攝影/余世芳(豐年6705)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5%
我喜歡:6%
很實用:13%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0/04
讓農民的用心不白費,他一方面期望通路商能給予更多支持,一方面也肯定政府目前推動的學校營養午餐使用「4 章1Q」食材的政策,而除了銷售管道需擴大外,他亦建議產銷履歷要採分級制,讓能做到層層把關的生產者的蔬菜價格提高,反映它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