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臺北×Campobag 團隊 穿梭在現代與傳統間的擺攤女孩
刊登日:107/12/25
484
小麥是文創平臺「Campobag」的共同創辦人,她參與了臺灣早期創意市集的萌芽,舉辦「擺攤人生」計畫,帶領過數百位創意工作者到國外參與市集交流。只是,如遊牧民族般的擺攤人生,讓小麥心生成家立業的念頭,而她所謂的「成家」,是希冀能有個能夠凝聚創作者的所在,於是五年前參與了「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計畫,進駐迪化街老屋,讓年輕一代的創意在此落地生根。
URS 計畫的頭兩年,小麥規劃了「好味食堂」,帶領民眾在老街尋找食材、一起料理與享用,透過購買的過程認識食材,一面與店家老闆直接交流,於是打破了迪化街既定的年貨印象──昂貴的鮑魚、干貝、烏魚子,他們買來珊瑚草做涼拌菜,用香菇、小魚乾、蝦米來豐富火鍋湯頭,讓迪化街的乾貨也能融入日常飲食。而在這條瀰漫中藥與香料氣味的傳統老街,小麥也嘗試到中藥行抓取單方,以薑黃、孜然等香料醃漬烤雞,甚至將自己過去在英國旅行飲用熱紅酒的經驗,將肉桂、荳蔻、陳皮等香料入酒,一度讓熱紅酒蔚為風潮。
愛聊天的小麥,常像個里長伯一樣穿梭街上與老鄰居閒話家常,生活在這裡彷彿帶有早期農村的縮影,像是隔壁中藥行的老闆娘會幫她代收包裹、彼此通知垃圾車來了,還會互相八卦街上又開了哪些新的店家、哪間店租多少。與其他老街最不同的是,迪化街上的老店仍大多維持著早期「前店後屋」的形式,長長的街屋過了天井後就是住家,雖然現在後落多改為商店倉庫,老闆仍會住在二樓或店家附近,使得迪化街多了幾分在地生活的氣息。
而大稻埕最特別的地方正在於,這座街區從來就不是農產或傳統工藝的生產地,而是昔日臺北最為繁榮的貿易之地,居民的商人性格、商人思維,其實某方面與小麥從事文創產業的身分有幾分類似,她眼中的迪化街蘊藏了許多寶藏,與自己的經驗創意加乘,就有了新舊碰撞的火花。
大稻埕/迪化街
1860 年淡水開港後,外國商船能一路行駛至大稻埕進行貿易,並紛紛在街上開設洋行,將臺灣的茶葉、樟腦外銷,逐漸帶動了此區的發展。日治時期日人為了削減洋人在臺的勢力,轉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才開始有中藥、南北貨、布匹的批發事業,構築了大稻埕的今日面貌。
長長的迪化街可分為北、中、南三段,南段以霞海城隍廟為發展起點,一路到中段有許多中藥行,建築立面常見華麗的巴洛克式風格。越往北段大橋頭的方向走,則以香鋪、米糧、竹編、農具這類民生物資店家為主,建築風格以樸素的閩式紅磚為大宗。熱鬧程度由南至北遞減,小麥笑說這裡的老一輩居民流傳著一種說法:從前熱鬧的南段都是大老婆在顧店,相對冷清的北段則分配給小三。
大華行竹木造咖
除了中藥材與食材乾貨之外,迪化街上不乏販售竹編、木器等實用民具的老店,從清代就開始販售五穀雜糧的大華行,後來也以民具批發為主。兩年前第四代的王老闆與臺南後壁廠商合作,將傳統茄芷袋變化出十多種色系,更針對客人的不同需求,將既有的手提式延伸為肩背、後背、便當袋、化妝包等商品,廣受日客喜愛。
LSY 林三益
LSY 林三益則是另一家轉型成功的老店,祖父時代以製作毛筆起家,發展至今則運用累積了百年的毛料知識,研發出彩妝與保養使用的各式刷筆。林老闆談及,一枝毛筆可能會混合使用到羊毫、狼毫、豬鬃、雞毛、兔毛、馬毛,甚至尼龍毛等多種毛料,加上毛筆下水後會收尖,在製作上除了外緣的筆毛較長、內側較短,各部位也分別適合不同毛種。深諳各式毛料特性的老闆,將製筆知識應用在彩妝毛刷、指甲彩繪刷、粉底液專用刷具、粉刺刷等,創新精神即是老店歷久彌新的原因。
林豐益商行
林豐益商行,小麥心中迪化街上恆常不變的店家。目前已傳承到第三代,林爸爸與林媽媽每日如常地經營老鋪,店裡販售的品項與陳設,如時光膠囊般保存了舊時風韻,也因此以民初或古裝為背景的劇組,最愛來此找道具,也常有日本觀光客來此光顧。這裡有撣棉被用的藤拍、竹編的魚簍蝦簍、大大小小的竹篩、裝盛小食的竹器皿,早期農業生活會使用的常民器具,應有盡有。
永興農具行
早年迪化街的商號多行專賣,以自身的專業知識為傲。近幾年迪化街的老屋再造,再現了大稻埕的繁榮熱鬧,許多店家看準商機,什麼貨都進,卻失去了原有的風格。永興農具行不受此潮流影響,除了最早的農具,店內僅以鑄鐵鍋與木盤工藝品為主。小麥認為,像這樣的民具店,其實就是現今選物店的傳統版,老店老闆即是選品人,整家店就像老闆個人風格的延伸。
手日生活
在老店聚集的迪化街上,手日生活是其中較為新穎的存在。由建築師夫婦打造的手日生活,展售年輕一輩金工與陶瓷工藝家的作品,並以藝術家駐村的概念,讓工藝師進駐創作並兼著顧店,形成前店後場的經營模式。
谷居藝廊
位於小巷裡的谷居藝廊,則為熙來攘往的迪化街提供一處可佇足靜心的場域,有策展背景的房彥文,曾在此舉辦當代的繪畫與攝影藝術,最近也將展出日本有田燒與玻璃工藝,他認為大稻埕在日治時期是臺灣與日本商品貿易的街區,如今藝廊落腳此處,希冀作為日本與臺灣藝術交流的平臺,彷彿用另一種形式與歷史對話。
文 李盈瑩 攝 簡熒芸 (鄉間4312)
URS 計畫的頭兩年,小麥規劃了「好味食堂」,帶領民眾在老街尋找食材、一起料理與享用,透過購買的過程認識食材,一面與店家老闆直接交流,於是打破了迪化街既定的年貨印象──昂貴的鮑魚、干貝、烏魚子,他們買來珊瑚草做涼拌菜,用香菇、小魚乾、蝦米來豐富火鍋湯頭,讓迪化街的乾貨也能融入日常飲食。而在這條瀰漫中藥與香料氣味的傳統老街,小麥也嘗試到中藥行抓取單方,以薑黃、孜然等香料醃漬烤雞,甚至將自己過去在英國旅行飲用熱紅酒的經驗,將肉桂、荳蔻、陳皮等香料入酒,一度讓熱紅酒蔚為風潮。
愛聊天的小麥,常像個里長伯一樣穿梭街上與老鄰居閒話家常,生活在這裡彷彿帶有早期農村的縮影,像是隔壁中藥行的老闆娘會幫她代收包裹、彼此通知垃圾車來了,還會互相八卦街上又開了哪些新的店家、哪間店租多少。與其他老街最不同的是,迪化街上的老店仍大多維持著早期「前店後屋」的形式,長長的街屋過了天井後就是住家,雖然現在後落多改為商店倉庫,老闆仍會住在二樓或店家附近,使得迪化街多了幾分在地生活的氣息。
而大稻埕最特別的地方正在於,這座街區從來就不是農產或傳統工藝的生產地,而是昔日臺北最為繁榮的貿易之地,居民的商人性格、商人思維,其實某方面與小麥從事文創產業的身分有幾分類似,她眼中的迪化街蘊藏了許多寶藏,與自己的經驗創意加乘,就有了新舊碰撞的火花。
大稻埕/迪化街
1860 年淡水開港後,外國商船能一路行駛至大稻埕進行貿易,並紛紛在街上開設洋行,將臺灣的茶葉、樟腦外銷,逐漸帶動了此區的發展。日治時期日人為了削減洋人在臺的勢力,轉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才開始有中藥、南北貨、布匹的批發事業,構築了大稻埕的今日面貌。
長長的迪化街可分為北、中、南三段,南段以霞海城隍廟為發展起點,一路到中段有許多中藥行,建築立面常見華麗的巴洛克式風格。越往北段大橋頭的方向走,則以香鋪、米糧、竹編、農具這類民生物資店家為主,建築風格以樸素的閩式紅磚為大宗。熱鬧程度由南至北遞減,小麥笑說這裡的老一輩居民流傳著一種說法:從前熱鬧的南段都是大老婆在顧店,相對冷清的北段則分配給小三。
大華行竹木造咖
除了中藥材與食材乾貨之外,迪化街上不乏販售竹編、木器等實用民具的老店,從清代就開始販售五穀雜糧的大華行,後來也以民具批發為主。兩年前第四代的王老闆與臺南後壁廠商合作,將傳統茄芷袋變化出十多種色系,更針對客人的不同需求,將既有的手提式延伸為肩背、後背、便當袋、化妝包等商品,廣受日客喜愛。
LSY 林三益
LSY 林三益則是另一家轉型成功的老店,祖父時代以製作毛筆起家,發展至今則運用累積了百年的毛料知識,研發出彩妝與保養使用的各式刷筆。林老闆談及,一枝毛筆可能會混合使用到羊毫、狼毫、豬鬃、雞毛、兔毛、馬毛,甚至尼龍毛等多種毛料,加上毛筆下水後會收尖,在製作上除了外緣的筆毛較長、內側較短,各部位也分別適合不同毛種。深諳各式毛料特性的老闆,將製筆知識應用在彩妝毛刷、指甲彩繪刷、粉底液專用刷具、粉刺刷等,創新精神即是老店歷久彌新的原因。
林豐益商行
林豐益商行,小麥心中迪化街上恆常不變的店家。目前已傳承到第三代,林爸爸與林媽媽每日如常地經營老鋪,店裡販售的品項與陳設,如時光膠囊般保存了舊時風韻,也因此以民初或古裝為背景的劇組,最愛來此找道具,也常有日本觀光客來此光顧。這裡有撣棉被用的藤拍、竹編的魚簍蝦簍、大大小小的竹篩、裝盛小食的竹器皿,早期農業生活會使用的常民器具,應有盡有。
永興農具行
早年迪化街的商號多行專賣,以自身的專業知識為傲。近幾年迪化街的老屋再造,再現了大稻埕的繁榮熱鬧,許多店家看準商機,什麼貨都進,卻失去了原有的風格。永興農具行不受此潮流影響,除了最早的農具,店內僅以鑄鐵鍋與木盤工藝品為主。小麥認為,像這樣的民具店,其實就是現今選物店的傳統版,老店老闆即是選品人,整家店就像老闆個人風格的延伸。
手日生活
在老店聚集的迪化街上,手日生活是其中較為新穎的存在。由建築師夫婦打造的手日生活,展售年輕一輩金工與陶瓷工藝家的作品,並以藝術家駐村的概念,讓工藝師進駐創作並兼著顧店,形成前店後場的經營模式。
谷居藝廊
位於小巷裡的谷居藝廊,則為熙來攘往的迪化街提供一處可佇足靜心的場域,有策展背景的房彥文,曾在此舉辦當代的繪畫與攝影藝術,最近也將展出日本有田燒與玻璃工藝,他認為大稻埕在日治時期是臺灣與日本商品貿易的街區,如今藝廊落腳此處,希冀作為日本與臺灣藝術交流的平臺,彷彿用另一種形式與歷史對話。
文 李盈瑩 攝 簡熒芸 (鄉間4312)
上一篇
好糧代耕-南澳自然田
下一篇
安平古堡與赤崁樓的故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7%
我喜歡:17%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2/28
1860 年淡水開港後,外國商船能一路行駛至大稻埕進行貿易,並紛紛在街上開設洋行,將臺灣的茶葉、樟腦外銷,逐漸帶動了此區的發展。日治時期日人為了削減洋人在臺的勢力,轉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才開始有中藥、南北貨、布匹的批發事業,構築了大稻埕的今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