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線西雜糧產銷班
刊登日:108/01/15
532
一、受訪單位介紹
本次受訪的線西雜糧產銷班-張義昌先生,主要是返鄉承接家裡代耕與務農的工作,對他而言,今年農業才是他的正職,因為他之前有在一般公司上班,農業大多是放假回來協助父親的田間工作。就目前張義昌代耕與自有的田區加總起來已經超過90公頃(自有的5公頃),主要種植黑豆與水稻,其它的部份則是協助線西鄉的農民進行代耕的服務。
二、農務e把抓導入過程-早期下載不好用,現在用了不能不用
張義昌先生在兩年前就有下載農務e把抓使用,但使用後,發現當時的APP沒有很好用,因為功能不太完整,所以就沒有用了。那時的他,對農業也大多是兼職的過程,所以沒有特別需要資訊系統化的管理。
在今年正式投入農業後,發現這麼多塊田區,要記得地,很困難,要找地更困難,就如同去農務e把抓教育訓練時楊老師說的,老一輩在說明耕地位置都是用地標來指示,例如某間土地公廟右轉後,第幾根電線竿之後再轉彎,找地就很困難了。
所幸,在彰化縣青農聯誼會的告知下,得知今年(107年)在彰化有農務e把抓的教育訓練,因此報名參與,重新接觸了農務e把抓。
三、農務e把抓帶來的效益-蘇建鈞的問題,他也有一樣的問題
代耕最重要的就是「地要找到與事要做對。」找錯地與做錯事,都是需要點頭道歉與賠償。這些情況張義昌說他都遇過。在還沒有使用農務e把抓的時候,張義昌的父親用地標方式告知他,找到了大概位置後,但就是會處理錯地。為了提昇代耕效率,他看到附近的田區也需要進行代耕作業時,會透過電話去問他父親,但通電話的過程,也容易造成口誤會聽錯的情況,處理下去,就造成無法捥回的情況,往往都是要賠錢、道歉,更嚴重的可能會失去信用。
上過農務e把抓的課程之後,讓張義昌了解裡面的功能,首先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地找得到了,事情不會做錯了。
透過手機app找到要作業的田地,在作業前拍照,作到一半也拍照,完成也拍照。而且透過拍照的方式,先跟對方確定是否是他的耕地,雙重確定,避免作錯,這些代耕的區域,張義昌都記錄下來,因為都是他的客戶。農務e把抓也是他的客戶關係管理的工具。只要是代耕過的對象,都會記錄在農務e把抓上。在前往工作田區的路上,若看到客戶的耕地有需要進行處理,他會先拍照通知對方,取得同意後,順路又順便完成。
因為是代耕,所以農機具的使用對張義昌來說也隔外重要,因為農機具需要保養,也需要算成本,雖然會請人協助處理,請人需要薪水、曳引機需要油錢、保養費,透過農務e把抓可以記錄人員工作時間與農機具的使用時間,讓他可以有效掌握到當天處理的成本,而且配合著農務e把抓地圖,省下了往返奔跑與縮短農機具的行走路程。
四、農務e把抓的期待-好用,能多投入輔導資源
對張義昌而言,目前的功能大多能滿足他的需求,但是空地記錄的田間作業如果能轉匯至栽培紀錄的話,那就更方便了,起初他在使用時,把所有紀錄都登打在空地管理。要不是這次到場訪問與輔導,可能會一直的記錄在「空地管理」上。所以能有轉匯的功能,或是將該項內容的田間作業可以匯出至Excel,在轉匯入其他栽培的田間作業裡。
另外,因為很多功能都是在農務e把抓教育訓練的課程中知道,可惜時間只有三小時,無法充份講解每個功能的細部操作,這麼好的系統,應該有更多的輔導資源,讓臺灣的農民都會使用,農務e把抓幫助太大了。
五、線西第一家,希望能有更多家
張義昌說,他是彰化縣線西鄉第一家使用農務e把抓的單位,要不是透過彰化青農的宣傳,他還真的不知道農務e把抓的功能有大幅的改善與進步,幾乎可以滿足農業需求,而且還有跟機耕協會介接,讓他要找資料或是資源更方便。
好的系統應該就是要持續推廣與強化輔導,他是線西第一家使用,雖然目前線西大多都是老農居多,但可以的話,能有更多的農民使用,接二連三的導入,相信這對線西鄉的農業發展是會有幫助的。
本次受訪的線西雜糧產銷班-張義昌先生,主要是返鄉承接家裡代耕與務農的工作,對他而言,今年農業才是他的正職,因為他之前有在一般公司上班,農業大多是放假回來協助父親的田間工作。就目前張義昌代耕與自有的田區加總起來已經超過90公頃(自有的5公頃),主要種植黑豆與水稻,其它的部份則是協助線西鄉的農民進行代耕的服務。
二、農務e把抓導入過程-早期下載不好用,現在用了不能不用
張義昌先生在兩年前就有下載農務e把抓使用,但使用後,發現當時的APP沒有很好用,因為功能不太完整,所以就沒有用了。那時的他,對農業也大多是兼職的過程,所以沒有特別需要資訊系統化的管理。
在今年正式投入農業後,發現這麼多塊田區,要記得地,很困難,要找地更困難,就如同去農務e把抓教育訓練時楊老師說的,老一輩在說明耕地位置都是用地標來指示,例如某間土地公廟右轉後,第幾根電線竿之後再轉彎,找地就很困難了。
所幸,在彰化縣青農聯誼會的告知下,得知今年(107年)在彰化有農務e把抓的教育訓練,因此報名參與,重新接觸了農務e把抓。
三、農務e把抓帶來的效益-蘇建鈞的問題,他也有一樣的問題
代耕最重要的就是「地要找到與事要做對。」找錯地與做錯事,都是需要點頭道歉與賠償。這些情況張義昌說他都遇過。在還沒有使用農務e把抓的時候,張義昌的父親用地標方式告知他,找到了大概位置後,但就是會處理錯地。為了提昇代耕效率,他看到附近的田區也需要進行代耕作業時,會透過電話去問他父親,但通電話的過程,也容易造成口誤會聽錯的情況,處理下去,就造成無法捥回的情況,往往都是要賠錢、道歉,更嚴重的可能會失去信用。
上過農務e把抓的課程之後,讓張義昌了解裡面的功能,首先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地找得到了,事情不會做錯了。
透過手機app找到要作業的田地,在作業前拍照,作到一半也拍照,完成也拍照。而且透過拍照的方式,先跟對方確定是否是他的耕地,雙重確定,避免作錯,這些代耕的區域,張義昌都記錄下來,因為都是他的客戶。農務e把抓也是他的客戶關係管理的工具。只要是代耕過的對象,都會記錄在農務e把抓上。在前往工作田區的路上,若看到客戶的耕地有需要進行處理,他會先拍照通知對方,取得同意後,順路又順便完成。
因為是代耕,所以農機具的使用對張義昌來說也隔外重要,因為農機具需要保養,也需要算成本,雖然會請人協助處理,請人需要薪水、曳引機需要油錢、保養費,透過農務e把抓可以記錄人員工作時間與農機具的使用時間,讓他可以有效掌握到當天處理的成本,而且配合著農務e把抓地圖,省下了往返奔跑與縮短農機具的行走路程。
四、農務e把抓的期待-好用,能多投入輔導資源
對張義昌而言,目前的功能大多能滿足他的需求,但是空地記錄的田間作業如果能轉匯至栽培紀錄的話,那就更方便了,起初他在使用時,把所有紀錄都登打在空地管理。要不是這次到場訪問與輔導,可能會一直的記錄在「空地管理」上。所以能有轉匯的功能,或是將該項內容的田間作業可以匯出至Excel,在轉匯入其他栽培的田間作業裡。
另外,因為很多功能都是在農務e把抓教育訓練的課程中知道,可惜時間只有三小時,無法充份講解每個功能的細部操作,這麼好的系統,應該有更多的輔導資源,讓臺灣的農民都會使用,農務e把抓幫助太大了。
五、線西第一家,希望能有更多家
張義昌說,他是彰化縣線西鄉第一家使用農務e把抓的單位,要不是透過彰化青農的宣傳,他還真的不知道農務e把抓的功能有大幅的改善與進步,幾乎可以滿足農業需求,而且還有跟機耕協會介接,讓他要找資料或是資源更方便。
好的系統應該就是要持續推廣與強化輔導,他是線西第一家使用,雖然目前線西大多都是老農居多,但可以的話,能有更多的農民使用,接二連三的導入,相信這對線西鄉的農業發展是會有幫助的。
單位名稱 | 線西雜糧產銷班 |
達人姓名 | 張義昌 |
作物品項 | 黑豆、水稻、代耕 |
產季 | 輪作,代耕一年四季 |
種植面積 | 90公頃 |
生產區域 | 彰化縣線西鄉 |
農務e把抓 申請時間 |
2017/12/28 |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6%
我喜歡:55%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9%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