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香蕉絲藝師 嚴玉英
刊登日:108/01/29
1,356
噶瑪蘭,原意為「平原上的人」,但此刻族人嚴玉英卻是面對著海洋,坐在山腳下的工坊裡。她與潘烏吉兩人一個將香蕉絲片分線,另一個則用平結銜接頭尾。嘴裡聊著生活瑣事,偶爾有路過臺11 線的旅客循線走進參觀,老人家們點頭微笑卻手不停頓。這看似尋常風景的工坊片刻,卻蘊含著噶瑪蘭族百年來對抗顛簸流轉、決心傳承的心情。
歷史洪流中站穩的瑰寶
「香蕉絲拿來織布的只有我們,一定要把它保留下來。」嚴玉英今年80歲,學習香蕉絲工藝邁向第12 年。「小時候有看到老人家在編織,我很想學,但媽媽說學這個幹嘛,以後發達了沒有人用這種,做這個很累。」就像許多部落面臨的文化衝擊,臺11 線公路開通後,現代化物質進入,導致部落生活大幅改變,而製作香蕉絲的技術也就逐漸被人淡忘。「最初跟著烏吉阿嬤學,那時候坐在地上織,手腳身體都要非常有力氣。」潘烏吉是部落裡少數還記得香蕉絲製作片段的耆老,現在即使年齡將近90 歲,還是天天到工坊報到。
新社香蕉絲工坊成立於2005 年,緊跟在正名行動之後。雖然當時噶瑪蘭族已經正名成功,但長久以來族人因為與其他族群混居各地,對於自身文化仍相對陌生。藉由工坊成立,部落圍繞著這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香蕉絲工藝,集結了像潘烏吉這樣的藝師耆老們,也召喚出像嚴玉英等對自身文化充滿熱情的族人,從此更能夠向在外的族人呼喊:這裡有塊熠熠發光的文化瑰寶,在等待你回來。
用身體實踐古老的記憶
「我在立德出生,這邊往南一點的噶瑪蘭部落;後來嫁到豐濱,28 歲時搬到新社。」嚴玉英的一生就在海岸山脈與太平洋間的小部落移動。「以前爸爸會在家附近種香蕉,也有種苧麻,都可以用。我們用很多材料,樹皮也有。」收集大自然的贈禮,摸索植物的特質來交互使用。因為香蕉絲作為織材觸感較粗糙,過去族人是把香蕉絲布拿來作為遮陽遮雨的蓑衣,或是拼縫起來在晒榖時鋪在稻穀上避免灰塵。「我做好的第一片,是跟我大女兒一起。我們把兩片縫起來,就變成雨衣。織得很醜,只有掛在牆上做紀念。」嚴玉英的大女兒、二女兒也都有學習香蕉絲手藝,在工坊的聚集下,不僅尋回製作細節,也讓更多族人接觸自身文化,甚至時常腦力激盪,為傳統工藝尋找現代出路。
「香蕉絲整理成線材非常耗時耗力,也不太適合穿在身上。因此我們有做成手機套、書籤等。或是縫在背帶、包包上,讓它的美麗織紋能夠被呈現。」工坊經理潘靜英解釋著。「香蕉絲纖維易斷,像完成這一頂帽子,至少就要用掉20、30 棵香蕉樹。」
所謂的香蕉「樹」,其實指的是香蕉假莖。香蕉絲工藝所用的纖維來自枝繁葉茂但尚未開花結果的香蕉假莖。栽種方式和氣候也都會影響纖維狀態,因此無法大量從外面收購,目前工坊只有使用部落裡族人栽種的無施肥香蕉。把假莖砍下帶回後,第一步就是剝開層層葉鞘,撕離每片葉鞘兩側邊緣的瓣膜。接著再用刀背將葉鞘分成四等份;即便是同一片葉鞘,其纖維韌度也略有差異,越外緣越堅韌。因此這四等份會分別放置,再處理成為織布用的經線緯線。
要取下的纖維附著在葉鞘外皮,新鮮時呈現紫紅色。然而因為仍沾黏不少果肉,所以無法直接進行曝晒,必須用菜刀刮除乾淨。這是相當講究經驗與技術的階段,因為香蕉絲纖維易斷,若無法在適當的角度施力,很容易就會刮斷葉鞘外皮。
取莖、刮皮、晾晒,都是香蕉絲工坊必須在夏天颱風來臨前完成的任務。依賴持續穩定的艷陽讓植物纖維脫水順利,曝晒兩、三天後,葉鞘不再紫紅而轉為淡褐色,接著就會拿去浸泡。浸泡清洗的過程反覆進行,讓纖維中的雜質腐爛好去除。等真正乾淨後再將纖維拿去重新曝晒,之後就是此刻嚴玉英手上正在分線的香蕉絲片了。
用文化找回族群向心力
「這個沒有很難,男生女生都可以學,只有懶惰的時候什麼都學不來。」嚴玉英戴著眼鏡拿著針頭,把晒乾後的香蕉絲片挑開拉成更細的纖維。「沒用到的也不會浪費喔。」她邊說邊將分線留下的香蕉絲碎片集中在小盒裡,「這些之後可以拿去浸水,做紙。」由於香蕉絲得來不易,因此每個步驟造成的多餘纖維,工坊也都想到相對因應的再利用方式。例如處理葉鞘時刮除的其他部分,晒乾後就可以成為提供給參觀者DIY 的編織原料。
「今天早上就有兩輛遊覽車來。」「上個禮拜也有電視節目來拍。」「我們噶瑪蘭的香蕉絲真的很特別。」工坊內的忙碌不僅來自族人們手中工作,也包括了被香蕉絲工藝吸引前來偏遠東海岸造訪的各地慕名者。十幾年來族人們的努力,讓精彩工藝與噶瑪蘭族文化聲名遠播。曾經,工坊的成立或許是為了讓族人們齊心一致,用文化找回向心力。但此刻,循著香蕉絲的片片縷縷,那消失的時代記憶不僅被尋回,更開創出噶瑪蘭族通往未來的精彩願景。
文 小海 攝 陳佩芸(鄉間 4312)
歷史洪流中站穩的瑰寶
「香蕉絲拿來織布的只有我們,一定要把它保留下來。」嚴玉英今年80歲,學習香蕉絲工藝邁向第12 年。「小時候有看到老人家在編織,我很想學,但媽媽說學這個幹嘛,以後發達了沒有人用這種,做這個很累。」就像許多部落面臨的文化衝擊,臺11 線公路開通後,現代化物質進入,導致部落生活大幅改變,而製作香蕉絲的技術也就逐漸被人淡忘。「最初跟著烏吉阿嬤學,那時候坐在地上織,手腳身體都要非常有力氣。」潘烏吉是部落裡少數還記得香蕉絲製作片段的耆老,現在即使年齡將近90 歲,還是天天到工坊報到。
新社香蕉絲工坊成立於2005 年,緊跟在正名行動之後。雖然當時噶瑪蘭族已經正名成功,但長久以來族人因為與其他族群混居各地,對於自身文化仍相對陌生。藉由工坊成立,部落圍繞著這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香蕉絲工藝,集結了像潘烏吉這樣的藝師耆老們,也召喚出像嚴玉英等對自身文化充滿熱情的族人,從此更能夠向在外的族人呼喊:這裡有塊熠熠發光的文化瑰寶,在等待你回來。
用身體實踐古老的記憶
「我在立德出生,這邊往南一點的噶瑪蘭部落;後來嫁到豐濱,28 歲時搬到新社。」嚴玉英的一生就在海岸山脈與太平洋間的小部落移動。「以前爸爸會在家附近種香蕉,也有種苧麻,都可以用。我們用很多材料,樹皮也有。」收集大自然的贈禮,摸索植物的特質來交互使用。因為香蕉絲作為織材觸感較粗糙,過去族人是把香蕉絲布拿來作為遮陽遮雨的蓑衣,或是拼縫起來在晒榖時鋪在稻穀上避免灰塵。「我做好的第一片,是跟我大女兒一起。我們把兩片縫起來,就變成雨衣。織得很醜,只有掛在牆上做紀念。」嚴玉英的大女兒、二女兒也都有學習香蕉絲手藝,在工坊的聚集下,不僅尋回製作細節,也讓更多族人接觸自身文化,甚至時常腦力激盪,為傳統工藝尋找現代出路。
「香蕉絲整理成線材非常耗時耗力,也不太適合穿在身上。因此我們有做成手機套、書籤等。或是縫在背帶、包包上,讓它的美麗織紋能夠被呈現。」工坊經理潘靜英解釋著。「香蕉絲纖維易斷,像完成這一頂帽子,至少就要用掉20、30 棵香蕉樹。」
所謂的香蕉「樹」,其實指的是香蕉假莖。香蕉絲工藝所用的纖維來自枝繁葉茂但尚未開花結果的香蕉假莖。栽種方式和氣候也都會影響纖維狀態,因此無法大量從外面收購,目前工坊只有使用部落裡族人栽種的無施肥香蕉。把假莖砍下帶回後,第一步就是剝開層層葉鞘,撕離每片葉鞘兩側邊緣的瓣膜。接著再用刀背將葉鞘分成四等份;即便是同一片葉鞘,其纖維韌度也略有差異,越外緣越堅韌。因此這四等份會分別放置,再處理成為織布用的經線緯線。
要取下的纖維附著在葉鞘外皮,新鮮時呈現紫紅色。然而因為仍沾黏不少果肉,所以無法直接進行曝晒,必須用菜刀刮除乾淨。這是相當講究經驗與技術的階段,因為香蕉絲纖維易斷,若無法在適當的角度施力,很容易就會刮斷葉鞘外皮。
取莖、刮皮、晾晒,都是香蕉絲工坊必須在夏天颱風來臨前完成的任務。依賴持續穩定的艷陽讓植物纖維脫水順利,曝晒兩、三天後,葉鞘不再紫紅而轉為淡褐色,接著就會拿去浸泡。浸泡清洗的過程反覆進行,讓纖維中的雜質腐爛好去除。等真正乾淨後再將纖維拿去重新曝晒,之後就是此刻嚴玉英手上正在分線的香蕉絲片了。
用文化找回族群向心力
「這個沒有很難,男生女生都可以學,只有懶惰的時候什麼都學不來。」嚴玉英戴著眼鏡拿著針頭,把晒乾後的香蕉絲片挑開拉成更細的纖維。「沒用到的也不會浪費喔。」她邊說邊將分線留下的香蕉絲碎片集中在小盒裡,「這些之後可以拿去浸水,做紙。」由於香蕉絲得來不易,因此每個步驟造成的多餘纖維,工坊也都想到相對因應的再利用方式。例如處理葉鞘時刮除的其他部分,晒乾後就可以成為提供給參觀者DIY 的編織原料。
「今天早上就有兩輛遊覽車來。」「上個禮拜也有電視節目來拍。」「我們噶瑪蘭的香蕉絲真的很特別。」工坊內的忙碌不僅來自族人們手中工作,也包括了被香蕉絲工藝吸引前來偏遠東海岸造訪的各地慕名者。十幾年來族人們的努力,讓精彩工藝與噶瑪蘭族文化聲名遠播。曾經,工坊的成立或許是為了讓族人們齊心一致,用文化找回向心力。但此刻,循著香蕉絲的片片縷縷,那消失的時代記憶不僅被尋回,更開創出噶瑪蘭族通往未來的精彩願景。
噶瑪蘭族原本分布在蘭陽平原,清朝時因漢人移入的開發壓力,陸續遷居奇萊平原(今花蓮市);19 世紀初又因加禮宛事件,部分族人乘船來到東海岸,隱匿在阿美族的部落裡生活。這樣輾轉遷移流散,讓噶瑪蘭族的語言和文化幾十年來隱而不現。「我們從小在部落都講自己的話,但我也會講別人的話。」像嚴玉英這樣同時能與漢人、阿美族人與自己族人溝通的老人家,部落裡比比皆是。不少噶瑪蘭族人過去雖然清楚知道自己不同於其他族群,但一直到2002 年正名成功,族人們才真正開始確立自己有獨特的文化軌跡,香蕉絲工藝便是那時從眾人深藏的記憶抽屜裡挖出。 運用香蕉絲纖維作為織材的文化,在全球極為少見,目前除了臺灣噶瑪蘭族之外,還有菲律賓與沖繩等地,但使用的香蕉品種不同,製作方法也略有差異。噶瑪蘭族還在蘭陽平原生活時,就已開始運用香蕉絲。然而在製作生活織品上,大多搭配其他植物纖維如苧麻、樹皮、外來棉、毛線等共同使用。過去只有身分地位非常崇高的人,才有機會穿戴純香蕉絲衣物。 新社所處的海岸山脈地帶,耕種環境大多崎嶇且石塊遍布,因此即便部落走向復興香蕉絲工藝之路,但近年種植使用不施肥的香蕉仍未具規模。新社香蕉絲工坊中使用的是北蕉(學名 Musa sapientum L.),特質為纖維較不脆弱。早期部落生活習慣在自家附近種植多樣化可食用食物,因此香蕉在生活中除了作為工藝品,亦可提供食用;葉片則可拿來作為盛物器具。 |
文 小海 攝 陳佩芸(鄉間 4312)
上一篇
鳳梨葉編織藝師 許玓維
下一篇
愛豬兒牧場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5%
我喜歡:27%
很實用:0%
夠新奇:9%
普普啦:9%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