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印尼 × 陳妍蓁 |印尼料理中的文化密碼
刊登日:108/02/15
2,033
印尼新移民陳妍蓁,出身於爪哇島上的農家;因工作關係締結姻緣,照顧家庭之餘,她一邊修大學學分,一邊為印尼人作法院翻譯;還抽空開課分享印尼料理與文化、與南洋姊妹聚會;是一位臺灣媳婦,也是新移民文化大使。
位處熱帶的印度尼西亞,由一連串大小島嶼組成。這個多族群的香料國度,被譽為「赤道上的翡翠」,火山帶來的火山灰與熱帶雨林氣候,造就肥沃的土地;它的食物也如同氣候般,熱烈而濃郁。
飄洋過海的異國風味
來到臺中的建國市場,近來有越來越多的印尼家鄉食材如翼豆、樹薯嫩葉、沙羅等出現在這裡。其他常用香草如香檬葉、沙薑、辣椒、印尼羅勒,則與土人蔘、赤道櫻草、地瓜葉、馬齒莧等一起種在家庭小菜圃中,方便摘取。
陳妍蓁的院子裡,就栽種著來自南洋的香料植物沙薑,因為常常被挖去做分享,加上臺灣冬天寒冷少日照,葉片偏黃稀疏。陳妍蓁解釋:「葉子也可以吃,但我們只有用它的莖入菜,更香。」它聞起來香氣淡雅,並不辛辣;小小的葉片幾乎是蓋在土上。「我們印尼女生聊天開玩笑的時候會說,我要在沙薑樹下自殺。」陳妍蓁邊說邊笑,原來是因為沙薑樹植株十分矮小,類似臺灣說要撞豆腐自殺的笑話。
還有在東南亞常見的沙梨,「印尼話叫做Kedondong,它本來就是水果,只是我們在印尼長比較大顆,在臺灣就是小小的」。淋上陳妍蓁調好的醬汁,辣辣的酸甜滋味讓沙梨有如芒果青般的爽口。豆薯一般閩南人都當作蔬菜食用,在印尼視為清甜多汁的水果。只要夠新鮮,去皮切塊吃,脆口如水梨。
羅望果酸醬是發酵過的再製品,只要用熱水調開就可以入菜,有一點點發酵味,酸酸甜甜的,味道近似梅子。是印尼煮酸辣湯的必備品。陳妍蓁的薑黃茶,是把羅望果、椰子糖與薑黃一起用果汁機打碎,就成了酸酸甜甜的保健飲品。
使用棕櫚糖與椰粉結合的椰子糖入菜,是印尼傳統。「我們料理、點心都會用椰子糖,它比較香。這跟臺灣的紅糖很像,但是味道不一樣。」對小孩子來說,它也是零嘴,更是止辣聖品。「我小時候就是吃辣,吃很辣,辣到都會流眼淚,就把那個椰子糖含著當糖。」
耐心磨輾出的深刻滋味
陳妍蓁的料理技術,是幼時幫忙家裡準備早餐訓練出來的。國小五年級,清晨五點鐘即起。務農人家吃米飯,又是用柴燒,「最難過的是下雨天,木柴濕點不起來,也怕上課會來不及。」
自小鍛鍊出的耐性,反映在陳妍蓁料理的料理程序上。她手持傳統石磨,磨盤上有鹽巴、花生、切片的蒜頭和沙薑整齊排放,然後撕掉檸檬葉葉脈細梗,再撕碎葉片放在鹽巴上,就用右手持石磨棒壓研了起來。她說:「這個葉子因為比較不好磨,我們先磨,讓它先軟化。」
把檸檬葉磨成泥後,接著磨沙薑;沙薑也化泥後,輪到蒜頭片、辣椒,接著花生米也磨進去,最後,切好成片狀的椰子糖依序加入,一樣磨輾至眾味融合,就是陳妍蓁家中的常備醬巴惹醬(Pecel)。「媽媽教的,一定要一樣一樣磨。」一邊磨,鼻腔就聞到逐步到位的香氣層次。
「有的人會用果汁機打,但是沒有那個樂趣。」手作呈現的細緻風味,顯然是食物處理機的刀片速成不來的。有時候比較忙,沒空煮飯,拿出預先磨好備在冰箱中的醬,加一些熱水化勻,只有這一味醬配白飯,也足以下飯。陳妍蓁的小女兒最愛搭配自家炸的蝦餅,一口接一口。
小女兒最愛跟媽媽回印尼外婆家。有養羊、養雞、養鴨,與一群年齡相仿的玩伴。孩子的印尼語言教育,除了家常對話,最快的方法就是讓外婆來臺灣跟女兒多說說話,也才有機會吃到老家種的花生,比臺灣的花生小但更香;印尼的炸蒜酥不用豬油,炸起來較酥較乾,入口香氣清爽;媽媽做的巴惹醬,也因此更香濃。
傳統石磨是印尼料理的必備用具,能讓食材氣味充分釋放。輾磨時講求技巧,手腕要軟。陳妍蓁在臺灣教授印尼料理時,有些學生不會就用敲的,「那不對呀,不急,軟軟地柔柔地磨,才能有好味道。」使用石磨時,四指併攏,用虎口握著石磨,運用手腕關節順時鐘方向慢慢轉著磨。「問我媽媽為什麼,她說反正阿嬤講這樣就是這樣。」是因為這樣做手腕施力較不會受傷吧?她說:「我媽說沒禮貌。」或許這與印尼不用食指比人的禮節有關。
位處熱帶的印度尼西亞,由一連串大小島嶼組成。這個多族群的香料國度,被譽為「赤道上的翡翠」,火山帶來的火山灰與熱帶雨林氣候,造就肥沃的土地;它的食物也如同氣候般,熱烈而濃郁。
飄洋過海的異國風味
來到臺中的建國市場,近來有越來越多的印尼家鄉食材如翼豆、樹薯嫩葉、沙羅等出現在這裡。其他常用香草如香檬葉、沙薑、辣椒、印尼羅勒,則與土人蔘、赤道櫻草、地瓜葉、馬齒莧等一起種在家庭小菜圃中,方便摘取。
陳妍蓁的院子裡,就栽種著來自南洋的香料植物沙薑,因為常常被挖去做分享,加上臺灣冬天寒冷少日照,葉片偏黃稀疏。陳妍蓁解釋:「葉子也可以吃,但我們只有用它的莖入菜,更香。」它聞起來香氣淡雅,並不辛辣;小小的葉片幾乎是蓋在土上。「我們印尼女生聊天開玩笑的時候會說,我要在沙薑樹下自殺。」陳妍蓁邊說邊笑,原來是因為沙薑樹植株十分矮小,類似臺灣說要撞豆腐自殺的笑話。
還有在東南亞常見的沙梨,「印尼話叫做Kedondong,它本來就是水果,只是我們在印尼長比較大顆,在臺灣就是小小的」。淋上陳妍蓁調好的醬汁,辣辣的酸甜滋味讓沙梨有如芒果青般的爽口。豆薯一般閩南人都當作蔬菜食用,在印尼視為清甜多汁的水果。只要夠新鮮,去皮切塊吃,脆口如水梨。
羅望果酸醬是發酵過的再製品,只要用熱水調開就可以入菜,有一點點發酵味,酸酸甜甜的,味道近似梅子。是印尼煮酸辣湯的必備品。陳妍蓁的薑黃茶,是把羅望果、椰子糖與薑黃一起用果汁機打碎,就成了酸酸甜甜的保健飲品。
使用棕櫚糖與椰粉結合的椰子糖入菜,是印尼傳統。「我們料理、點心都會用椰子糖,它比較香。這跟臺灣的紅糖很像,但是味道不一樣。」對小孩子來說,它也是零嘴,更是止辣聖品。「我小時候就是吃辣,吃很辣,辣到都會流眼淚,就把那個椰子糖含著當糖。」
耐心磨輾出的深刻滋味
陳妍蓁的料理技術,是幼時幫忙家裡準備早餐訓練出來的。國小五年級,清晨五點鐘即起。務農人家吃米飯,又是用柴燒,「最難過的是下雨天,木柴濕點不起來,也怕上課會來不及。」
自小鍛鍊出的耐性,反映在陳妍蓁料理的料理程序上。她手持傳統石磨,磨盤上有鹽巴、花生、切片的蒜頭和沙薑整齊排放,然後撕掉檸檬葉葉脈細梗,再撕碎葉片放在鹽巴上,就用右手持石磨棒壓研了起來。她說:「這個葉子因為比較不好磨,我們先磨,讓它先軟化。」
把檸檬葉磨成泥後,接著磨沙薑;沙薑也化泥後,輪到蒜頭片、辣椒,接著花生米也磨進去,最後,切好成片狀的椰子糖依序加入,一樣磨輾至眾味融合,就是陳妍蓁家中的常備醬巴惹醬(Pecel)。「媽媽教的,一定要一樣一樣磨。」一邊磨,鼻腔就聞到逐步到位的香氣層次。
「有的人會用果汁機打,但是沒有那個樂趣。」手作呈現的細緻風味,顯然是食物處理機的刀片速成不來的。有時候比較忙,沒空煮飯,拿出預先磨好備在冰箱中的醬,加一些熱水化勻,只有這一味醬配白飯,也足以下飯。陳妍蓁的小女兒最愛搭配自家炸的蝦餅,一口接一口。
小女兒最愛跟媽媽回印尼外婆家。有養羊、養雞、養鴨,與一群年齡相仿的玩伴。孩子的印尼語言教育,除了家常對話,最快的方法就是讓外婆來臺灣跟女兒多說說話,也才有機會吃到老家種的花生,比臺灣的花生小但更香;印尼的炸蒜酥不用豬油,炸起來較酥較乾,入口香氣清爽;媽媽做的巴惹醬,也因此更香濃。
慢慢磨才有好味道
Pecel & Sauce for Rujak
巴惹醬與水果淋醬
傳統石磨是印尼料理的必備用具,能讓食材氣味充分釋放。輾磨時講求技巧,手腕要軟。陳妍蓁在臺灣教授印尼料理時,有些學生不會就用敲的,「那不對呀,不急,軟軟地柔柔地磨,才能有好味道。」使用石磨時,四指併攏,用虎口握著石磨,運用手腕關節順時鐘方向慢慢轉著磨。「問我媽媽為什麼,她說反正阿嬤講這樣就是這樣。」是因為這樣做手腕施力較不會受傷吧?她說:「我媽說沒禮貌。」或許這與印尼不用食指比人的禮節有關。
加多加多 × 巴惹醬 | 水果冷盤× 水果淋醬 |
巴惹醬磨好,蔬菜汆燙熟,撒上自己炸香的炸蒜酥,就完成了這道印尼語稱為「加多加多」的料理,可以配飯吃了。新鮮辣椒的辣味與花生香融合,然後吃到泰式檸檬葉的清香、蒜香,與椰子糖的甜蜜,以及沙薑淡淡的香氣,這一道有纖維質的醬料,是印尼的日常。陳妍蓁說:「我們印尼的料理一定要加很多香料,不像臺灣清炒就可以吃。」 |
印尼熱帶水果多,吃法也有講究,有專屬的醬料。陳妍蓁準備了鳳梨、木瓜、芭樂、蓮霧、小黃瓜、沙梨、豆薯,石磨盤上也放上辣椒、椰子糖、羅望果、鹽巴。她一樣緩緩地用石磨將紅辣椒、花生先研磨起來,椰子糖可以多加些,拌水果吃,甜一點沒關係。磨好所有的醬料,一貫酸甜香辣,用一點溫水調成液態,淋上切好的水果,就是印尼人飯後常吃的水果冷盤。 這樣的水果冷盤也是印尼迎接新生命時的必備。陳妍蓁說:「在我們爪哇,婦女懷孕七個月的時候,要進行一個祈禱儀式,那時主人一定會準備這種涼拌水果,誦經的時候請來念經的人和左右鄰居吃。」 |
文 柳琬玲
攝 林韋言(鄉間 4401)
上一篇
土地與人/十數年換來的一口美味
下一篇
順應節氣的走讀課──南屯老街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6%
我喜歡:55%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9%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5/01
印尼料理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2/1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