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順應節氣的走讀課──南屯老街
刊登日:108/02/14
999
朋友在臺中南屯租下一棟透天厝,打算創辦教育工作室,邀我去開給小學生的「走讀課」,所以好幾個下午,從川流不息的五權西路拐進萬和路,不過一轉彎,總以為時空穿越,因小巷兩旁竟是雜貨店、米廠、種子店、青草舖、豆腐工廠、打鐵店、美容院、米麩行和餅行,一間間安住於閩臺式建築、紅磚屋或巴洛克式牌樓立面內;斑駁褪色的招牌,框起幾代人的想望:永成、永富、隆慶、金義興、林金生香⋯⋯。
街底穩坐大廟「萬和宮」,呈顯漳泉地區的傳統廟宇風格。宮內收藏的一塊匾額「福蔭全臺」,為雍正五年(1727年)由臺灣府北路營管貓霧捒守備彭朝桂題款敬獻,循此推斷,萬和宮至今至少也有290 年歷史。一般廟宇屋頂正脊以「雙龍戲珠」或「福祿壽三仙」作交趾陶裝飾,萬和宮卻少見的採取「龍馬負河圖」,「龍馬」屬太平盛世才出現的神獸,呼應「萬和」的期許:早期移
民為生存征鬥拚搏,「萬和」之名飽含
殘酷平息、和睦降臨的盼望。
南屯老街,被稱為「臺中第一街」,漢人抵達前,為平埔族巴布薩(Babuza)世居的貓霧捒社聚落,清康熙 23 年(1684 年),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部僚來此招佃墾荒,農具製造與販賣行業應運而生,順理成章地有了「犁頭店街」之名。乾隆、嘉慶年間,中部最長的斜貫古道自彰化縣城(半線街)到豐原(葫蘆墩),全長共30 公里,犁頭店街位處中途,遂成重要的轉運站及交易中心,商業活動熱絡。
但乾隆51 年(1786 年)林爽文民變,人口密集的犁頭店街淪為戰場,居民傷亡慘重,商業地位被東大墩(今柳川、綠川之間)迅速取代。隔年重建,貓霧捒社人開始西移,將土地賣給漢人,道光、光緒年間盡數遷往埔里地區。清嘉慶 2 年(1797 年),歲貢曾玉音創建「犁頭店文昌祠」(今文昌廟),邀漢學老師授課,林獻堂發起的臺灣文化協會等臺灣本土社團與詩社,也常常在此舉辦活動。日治時期,歷經臺灣南北縱貫鐵路通車與市街改正,今火車站前才轉為市中心。
南屯早期大量種植水稻跟菸草,透過輕便臺車運往臺中,臺車長約六尺、寬約四尺,木製平臺設置相思樹枝做的扶手、四個鐵輪與腳剎車,再擺一張長板凳。單程車票大人五分錢、小孩三分錢,坐滿四到五人,車掌即沿著鐵軌推動臺車,達一定速度後跳上車,車速減緩再跳下車,直到臺中。
現在,老街依然是洋溢古風的民生之地。每年農曆3 月「媽祖生」,萬和宮前都上演傳承兩百年的「字姓戲」,早期南屯居民大致分十二大姓,現累進至二十八姓,同一姓氏的宗親為慶典共同集資,請劇團出演,爭相獻戲,每日三、四棚,持續到農曆5月25 日,是整個臺灣媽祖文化節中為期最長的。
端午節,文昌廟接著舉辦「穿木屐,躦鯪鯉」。鯪鯉就是穿山甲,相傳南屯曾為「百獸之地」,人類開墾後動物紛紛遷徙,惟鯪鯉鑽入地底,牠的擾動使土壤鬆軟,協助農作物豐收,猶如庇佑地方繁榮。鯪鯉習慣冬眠,所以農曆5 月,居民便穿上木屐、踩踏地面、又敲鍋打盆,企圖吵醒穿山甲,這舉動演變成流傳一世紀的節慶活動。
5 到9 月,南屯麻芛盛產,地方的媽媽會摘取黃麻的嫩葉,又搓又揉,再添加地瓜和小魚乾,熬煮色澤碧綠、清涼退火的湯品,是許多臺中遊子最眷戀的家鄉味。
走讀的教案,於是可以隨順節氣,跟著這些從泥土長出的故事走,比方和小孩一起踏上老街,或繪畫攝影,或用蠟筆與紙張,拓印街的痕跡;拜訪老店,體驗打鐵,辨識青草,製作豆腐,研磨米麩,品嘗狀元糕;帶回一株幼苗,嘗試栽種它。3 月相約廟埕慶祝媽祖生,發想自己的字姓戲;5 月和鄉民同喚穿山甲,設計今日的百獸之地;7 月撕除麻芛的葉梗和葉脈,褪洗生之苦汁;我們拜拜,沿三川殿、拜亭、正殿、過水廊及後殿──沿廟的格局,共寫一個「日」字,就好像當我們捻香,以神為步點,一一串聯,也就日日萬和了。
街底穩坐大廟「萬和宮」,呈顯漳泉地區的傳統廟宇風格。宮內收藏的一塊匾額「福蔭全臺」,為雍正五年(1727年)由臺灣府北路營管貓霧捒守備彭朝桂題款敬獻,循此推斷,萬和宮至今至少也有290 年歷史。一般廟宇屋頂正脊以「雙龍戲珠」或「福祿壽三仙」作交趾陶裝飾,萬和宮卻少見的採取「龍馬負河圖」,「龍馬」屬太平盛世才出現的神獸,呼應「萬和」的期許:早期移
民為生存征鬥拚搏,「萬和」之名飽含
殘酷平息、和睦降臨的盼望。
南屯老街,被稱為「臺中第一街」,漢人抵達前,為平埔族巴布薩(Babuza)世居的貓霧捒社聚落,清康熙 23 年(1684 年),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部僚來此招佃墾荒,農具製造與販賣行業應運而生,順理成章地有了「犁頭店街」之名。乾隆、嘉慶年間,中部最長的斜貫古道自彰化縣城(半線街)到豐原(葫蘆墩),全長共30 公里,犁頭店街位處中途,遂成重要的轉運站及交易中心,商業活動熱絡。
但乾隆51 年(1786 年)林爽文民變,人口密集的犁頭店街淪為戰場,居民傷亡慘重,商業地位被東大墩(今柳川、綠川之間)迅速取代。隔年重建,貓霧捒社人開始西移,將土地賣給漢人,道光、光緒年間盡數遷往埔里地區。清嘉慶 2 年(1797 年),歲貢曾玉音創建「犁頭店文昌祠」(今文昌廟),邀漢學老師授課,林獻堂發起的臺灣文化協會等臺灣本土社團與詩社,也常常在此舉辦活動。日治時期,歷經臺灣南北縱貫鐵路通車與市街改正,今火車站前才轉為市中心。
南屯早期大量種植水稻跟菸草,透過輕便臺車運往臺中,臺車長約六尺、寬約四尺,木製平臺設置相思樹枝做的扶手、四個鐵輪與腳剎車,再擺一張長板凳。單程車票大人五分錢、小孩三分錢,坐滿四到五人,車掌即沿著鐵軌推動臺車,達一定速度後跳上車,車速減緩再跳下車,直到臺中。
現在,老街依然是洋溢古風的民生之地。每年農曆3 月「媽祖生」,萬和宮前都上演傳承兩百年的「字姓戲」,早期南屯居民大致分十二大姓,現累進至二十八姓,同一姓氏的宗親為慶典共同集資,請劇團出演,爭相獻戲,每日三、四棚,持續到農曆5月25 日,是整個臺灣媽祖文化節中為期最長的。
端午節,文昌廟接著舉辦「穿木屐,躦鯪鯉」。鯪鯉就是穿山甲,相傳南屯曾為「百獸之地」,人類開墾後動物紛紛遷徙,惟鯪鯉鑽入地底,牠的擾動使土壤鬆軟,協助農作物豐收,猶如庇佑地方繁榮。鯪鯉習慣冬眠,所以農曆5 月,居民便穿上木屐、踩踏地面、又敲鍋打盆,企圖吵醒穿山甲,這舉動演變成流傳一世紀的節慶活動。
5 到9 月,南屯麻芛盛產,地方的媽媽會摘取黃麻的嫩葉,又搓又揉,再添加地瓜和小魚乾,熬煮色澤碧綠、清涼退火的湯品,是許多臺中遊子最眷戀的家鄉味。
走讀的教案,於是可以隨順節氣,跟著這些從泥土長出的故事走,比方和小孩一起踏上老街,或繪畫攝影,或用蠟筆與紙張,拓印街的痕跡;拜訪老店,體驗打鐵,辨識青草,製作豆腐,研磨米麩,品嘗狀元糕;帶回一株幼苗,嘗試栽種它。3 月相約廟埕慶祝媽祖生,發想自己的字姓戲;5 月和鄉民同喚穿山甲,設計今日的百獸之地;7 月撕除麻芛的葉梗和葉脈,褪洗生之苦汁;我們拜拜,沿三川殿、拜亭、正殿、過水廊及後殿──沿廟的格局,共寫一個「日」字,就好像當我們捻香,以神為步點,一一串聯,也就日日萬和了。
專欄 簡介 |
考察一座城市的被遺忘之處,會喚醒什麼樣的記憶呢?作者將以新移居者的眼光,和細膩敏銳的心思, 走踏大臺中的地、物、人,從中拉起歷史的虛線,回望中部曾有過的風光和過去。 |
作者 簡介 |
林劭璚,第三個字音義同瓊,現為櫟舍文學主題餐廳副店長、麵包樹工作室負責人。2009年開始從事採訪編輯工作,曾出版《給親愛的你》攝影集、《青苔》刊物、《溪邊花生什麼樹》散文集。故鄉花蓮,住過臺北、嘉義、臺南漁光島,現居臺中。 |
文.攝 林劭璚 (鄉間4401)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30%
很實用:0%
夠新奇:10%
普普啦:1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桑(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9/06/29
讚~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2/16
GOOD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2/14
5 到9 月,南屯麻芛盛產,地方的媽媽會摘取黃麻的嫩葉,又搓又揉,再添加地瓜和小魚乾,熬煮色澤碧綠、清涼退火的湯品,是許多臺中遊子最眷戀的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