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斷捨離」推廣者王愛月 從物到心的 人生整理魔法
刊登日:108/03/04
986
王愛月是《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的臺灣專屬口譯員,也是「斷捨離」生活哲學的推廣人。她在新店的住宅明亮而寬敞,幾乎沒有多餘的雜物。「其實在學習斷捨離之前,我家裡的東西是現在的三倍多呢。」她笑著說。
2011 年是王愛月接觸斷捨離的起點,她在這一年讀了剛引進臺灣的《斷捨離》中譯本,對作者山下英子感到非常好奇,「我很想知道她是不是就像書裡寫的那樣生活,所以特地到日本去找她、參加她的合宿。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她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妳來了』。就像對好久不見的朋友說話一樣,彷彿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面,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
結合中日元素的生活哲學
就這樣,王愛月成為山下英子的朋友、弟子兼推廣者。由於她自身對於《易經》、《道德經》等國學的興趣,源於日本的斷捨離生活哲學,在她的詮釋下與中國經典、漢字的奧妙產生了獨特的連結,讓她隨手拈來便有許多妙喻:「與『物』同音的『悟』,是由吾、心組成,物品就反映了你的內心,如果生活在一堆雜亂的物品中,心情當然也會亂糟糟。」
王愛月深知,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做到,即使看了斷捨離的書,也不見得就能下定決心把雜物捨棄。為了能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斷捨離的魅力,這幾年她組織了許多一日研習或講座,邀請山下英子親自來臺分享。「我覺得她本人身上有一種能量,跟書上的文字相比,也許更能順利啟動大家身上『斷捨離』的開關。」此外,王愛月也設立了「斷捨離私塾」臉書專頁作為推廣基地。2018 年的新嘗試,是固定每兩週進行一次直播,進行斷捨離故事分享與疑難解答,也預計要成立實體工作室,作為聚會、分享的固定場所。
從身外物開始改變自己
王愛月對斷捨離的投入,源於她深刻感受到斷捨離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原本是一個『嚴以律己、嚴以待人』的人,」她說,「接觸斷捨離之後,我漸漸了解想做到寬以待人,就不能對自己太嚴苛,因為人很難有兩套標準。」所謂的「嚴」是指對人、對物的控制慾;「寬」則是放下、不執著。
「例如我剛結婚時,想要表現出自己是個好媳婦,所以一直不敢把公婆留下來的東西丟掉。接觸斷捨離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婚姻生活的前幾年一直不開心,是因為跟我一起生活的日常用品並不是我真正喜歡的。我把那些東西處理掉後,才發現婆婆根本就忘了有這些東西,還很驚訝我怎麼不早點換成自己喜歡的。」
但王愛月強調,斷捨離並不是極簡主義。日本的斷捨離訓練師,會在新年為自己買一雙新的筷子,就像穿新衣一樣讓餐桌上也有新氣象。很多人習慣在新年許下新希望,但王愛月提醒,如果在身邊留下太多沒用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反之,透過實行斷捨離,精準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物品,藉由「外在的相」改變「內在的相」,才有可能實現「改變自己」的願望。
舊曆年前總是免不了要大掃除,不過斷捨離的核心並不是打掃或收納,而是「整理」。王愛月說,「打掃可以委外,整理只有自己能做,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以下是從她日常實踐中歸納出的幾個小訣竅,不一定要等到舊曆年,只要下定決心,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進行斷捨離。
文 林書帆
攝 汪正翔 (鄉間 4402)
2011 年是王愛月接觸斷捨離的起點,她在這一年讀了剛引進臺灣的《斷捨離》中譯本,對作者山下英子感到非常好奇,「我很想知道她是不是就像書裡寫的那樣生活,所以特地到日本去找她、參加她的合宿。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她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妳來了』。就像對好久不見的朋友說話一樣,彷彿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面,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
結合中日元素的生活哲學
就這樣,王愛月成為山下英子的朋友、弟子兼推廣者。由於她自身對於《易經》、《道德經》等國學的興趣,源於日本的斷捨離生活哲學,在她的詮釋下與中國經典、漢字的奧妙產生了獨特的連結,讓她隨手拈來便有許多妙喻:「與『物』同音的『悟』,是由吾、心組成,物品就反映了你的內心,如果生活在一堆雜亂的物品中,心情當然也會亂糟糟。」
王愛月深知,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做到,即使看了斷捨離的書,也不見得就能下定決心把雜物捨棄。為了能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斷捨離的魅力,這幾年她組織了許多一日研習或講座,邀請山下英子親自來臺分享。「我覺得她本人身上有一種能量,跟書上的文字相比,也許更能順利啟動大家身上『斷捨離』的開關。」此外,王愛月也設立了「斷捨離私塾」臉書專頁作為推廣基地。2018 年的新嘗試,是固定每兩週進行一次直播,進行斷捨離故事分享與疑難解答,也預計要成立實體工作室,作為聚會、分享的固定場所。
從身外物開始改變自己
王愛月對斷捨離的投入,源於她深刻感受到斷捨離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原本是一個『嚴以律己、嚴以待人』的人,」她說,「接觸斷捨離之後,我漸漸了解想做到寬以待人,就不能對自己太嚴苛,因為人很難有兩套標準。」所謂的「嚴」是指對人、對物的控制慾;「寬」則是放下、不執著。
「例如我剛結婚時,想要表現出自己是個好媳婦,所以一直不敢把公婆留下來的東西丟掉。接觸斷捨離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婚姻生活的前幾年一直不開心,是因為跟我一起生活的日常用品並不是我真正喜歡的。我把那些東西處理掉後,才發現婆婆根本就忘了有這些東西,還很驚訝我怎麼不早點換成自己喜歡的。」
但王愛月強調,斷捨離並不是極簡主義。日本的斷捨離訓練師,會在新年為自己買一雙新的筷子,就像穿新衣一樣讓餐桌上也有新氣象。很多人習慣在新年許下新希望,但王愛月提醒,如果在身邊留下太多沒用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反之,透過實行斷捨離,精準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物品,藉由「外在的相」改變「內在的相」,才有可能實現「改變自己」的願望。
舊曆年整理術 |
舊曆年前總是免不了要大掃除,不過斷捨離的核心並不是打掃或收納,而是「整理」。王愛月說,「打掃可以委外,整理只有自己能做,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以下是從她日常實踐中歸納出的幾個小訣竅,不一定要等到舊曆年,只要下定決心,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進行斷捨離。
決定物品去留的原則 | 斷捨離的原則說穿了十分簡單,就是「自己」需不需要用到。而不是看「物品」本身有沒有用來決定。王愛月的客廳因為沒有沙發顯得特別寬敞,「因為我們家沒有人會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因為並不常做煎煮炒炸的料理,她家的廚房也沒有一般家庭會有的抽油煙機,「一方面也是因為抽油煙機的高度,讓我先生常常撞到頭。」 |
把握核心精神,法則只是參考 | 斷捨離中有所謂的「七、五、一法則」,指的是像衣櫃這類「看不見的收納」只能放七分滿;「看得見的收納」如餐具櫃只能放五分滿;展示性收納如牆上的畫作只能佔一分的空間。但王愛月覺得自己的衣櫃並不是剛好七分滿,「因為物品總是有進有出,所以處在六分、八分的狀態都有可能,只要不是滿到讓自己無法一眼找到想要的物品就好,不需要硬性規定保持在七分或五分的狀態。」 |
小地方也可以開始斷捨離 | 如果面對一團亂的空間不知從何著手,王愛月建議可以從鞋櫃這樣的小地方整理起。「一方面也是因為鞋櫃這樣的空間容易堆積雜物,可以從『只留下鞋子』做起。」有趣的是,仔細觀察王愛月、先生和女兒所屬的鞋櫃,可以看出各人對收納的想法不盡相同。這其實也反映出斷捨離的原則:不強制干涉他人,只要自己覺得舒適合宜就好。 |
保持通暢的財路 | 打開你的錢包,是不是塞滿了過期的發票、上一份工作收到的名片、永遠集不滿的便利商店集點貼紙?王愛月說:「錢包就是錢的家,讓錢住得舒服,它才會為你帶來更多財運。」除了年初五拜財神,平日就保持錢包的整潔也十分重要。 |
物品也需要休息 | 物品跟人一樣都需要休息。「斷捨離執行者的家中並不總是一塵不染,招待朋友時桌子一定會擺滿物品,但晚上睡覺之前我就會收拾乾淨。」我們想要放假,也不能讓桌子365 天都處在過勞狀態。所以在放年假之前,記得要把辦公桌收拾整齊,如此也才能保持好心情迎接來年的工作。 |
斷捨離實行者的送禮方式 | 逢年過節,免不了會有送禮的需求,但有時用不上的禮物,往往成為家中的雜物。王愛月認為,當斷捨離內化成人生的價值觀,「基本上你就不太會想要送人禮物,因為不論對送禮或收禮的人來說都容易有壓力,像是會考慮對方是不是喜歡,或自己收到不想要的東西又不好意思丟掉,這些壓力反而會讓彼此的關係產生質變。」如果一個人對你很重要,不一定要用物品表達,「我會花時間去陪伴對方,如果對方也願意用同等的時間跟你在一起,那表示我們雙方的關係確實不同一般。」 |
文 林書帆
攝 汪正翔 (鄉間 4402)
下一篇
香港煲湯的廚房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30%
很實用:10%
夠新奇:0%
普普啦:1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