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搜救隊隊員|穿梭在山林的獨臂飛鷹
刊登日:108/03/19
761
素有「南臺灣小溪頭」之稱的藤枝森林遊樂區,最高海拔1,800 公尺左右,林相豐富,更有「森濤」的美名。採訪這天,在高雄市六龜救難協會飛鷹大隊搜救隊隊員陳其盛的帶領下,我們沿著荖濃溪左岸的荖濃溪林道往山上走,現年58 歲的他像是臺灣野山羊般,徒手攀爬將近45度斜角的碎石坡,絲毫沒有懼高症狀,健步如飛。
自從2009 年莫拉克颱風襲臺,森林遊樂區不再對外開放。距離遊樂區入口數百公尺處,路面崩壞嚴重,隱約可見當年因風災引發土石流造成屋垮牆毀的痕跡。家住六龜山地育幼院旁的陳其盛,八八風災那年,同樣損失慘重,九年過去,中央山脈的山稜線依舊險峻壯觀,但受創的土地與人文傷口還在復健中。
來自各界的熱血和捐助
山岳界一直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這句俗諺,一語道出南臺灣「南一段」的困難度。南一段指的是南橫公路以南到卑南主山間的中央山脈,有關山、海諾南山、庫哈諾辛山、小關山、卑南主山等百岳,其中包括雲水山、馬西巴秀山兩座標高3,000 公尺等級的名山。八八風災過後,南橫山區的南一段就已禁止民眾入山,但近年來「爬黑山」依舊陸續發生,只要有登山客受困,就是飛鷹大隊出動的時刻。
若從空中俯瞰六龜救難協會,可以看到鐵皮屋頂上寫著「飛鷹大隊」四個大字。有將近80 位會員的六龜救難協會成立於1998 年,從九二一大地震到八八風災,都可見到飛鷹大隊的身影。包括陳其盛在內的協會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士農工商,平時大家有自各的事業,必要時參與救難工作。
協會裡,我們可看到包括四輪傳動車、越野機車、各式各樣救難大小型工具、各季制服,幾乎都是企業捐助的,協會也備有住宿的空間,提供給需要過夜休息的會員,處處是來自臺灣民間的大愛。五年前,人稱「師傅」的陳其盛加入,也為飛鷹大隊團隊多帶來一份信心。對陳其盛而言,這是一份志業,目標和理念只有一個:救人。
務農之餘的搜救任務
陳其盛16 歲時離鄉背井到臺北打工,一次電擊意外的工安事故,導致他被迫截肢,失去了右手臂,當年雙親曾為此感到難過懊悔。陳其盛卻沒有因肢體殘障而被命運打敗,還在親友的介紹下走遍全臺,參與造橋鋪路等基礎工程建設。
數年前陳其盛結束做工程的工作,回到六龜老家種植蓮霧與芒果,農餘閒暇時,見外甥是飛鷹大隊成員,他也決定加入,開始從事助人的工作。採訪前幾天,陳其盛才從花蓮山區搜救回來,他表示,這份工作沒有週期性,更不分晴雨,只要接到大隊通知,就要準備出門。出勤前,陳其盛總是會到家旁的穀佑宮上香拜拜,祈禱順利平安。這次花蓮的搜山,高雄飛鷹大隊出動了七位成員協助北部的搜救團隊,一共花了五天時間,陳其盛回憶,光是找到可能的失事點就花了一天。遺憾的是,這次出勤的結果又叫人失望。
採訪這天,我們猶見協會辦公室白板上的會議資料,記載花蓮搜救行動的準備清單包括:睡袋、雨衣、帳篷、防寒外套、噴燈、瓦斯、礦泉水、無線電、電池、地圖、GPS、望遠鏡、扁帶、攻頂包、刀子、爐具、乾糧等等,加上專業用扣環和繩索,看似輕盈,但整裝備齊後的重量將近30 公斤,想像他們走在大山叢林間,其實相當不輕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飛鷹大隊成員入山時經常穿雨鞋而不穿登山鞋,陳其盛也不例外。一雙動輒數千元的登山鞋比不上幾百元的雨鞋,陳其盛笑著說,因為每次出勤其實無法預測哪一天能回得了家,有時候會被困在山中,萬一身邊的物資帶不夠,便宜的雨鞋好用又能救命,例如切除雨鞋上半部塑膠鞋管,就能直接拿來當火種升火取暖。
天災也無法改變山林之情
任務結束後,陳其盛又回到務農的角色。陳其盛有三名子女,大女兒已出閣嫁作人婦,小女兒和小兒子還在求學階段。目前家中經濟主要靠陳其盛接手長輩留下來的四分地,種植砲彈蓮霧和金煌芒果,這也是陳其盛的主業。自從選擇離開工地,轉型務農的陳其盛,必須從零開始,「一邊種(水果)、一邊學」,他謙虛地說。幸好蓮霧是高經濟作物,外銷價格也漂亮,得以維持求學中子女的開銷。
位於荖濃溪右岸山邊的陳家,與六龜山地育幼院同屬東溪里,此區原稱「大苦林」,由1973 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到訪時所賜名。不過,眼前所見的平房已是陳其盛幾位兄弟在莫拉克颱風後共同改建。當年陳家損失慘重,鄰近的新開(六龜)、桃源、甲仙、那瑪夏等部落幾近滅村,小林村更是完全滅村,荖濃溪對岸的藤枝山林復健之路也還在進行。
大自然的反撲是一場讓人永難忘懷的惡夢,但陳其盛走進山林,踩著他熟悉的碎石坡,告訴我們前面的路有山羊走過的痕跡,單手攀爬、岩壁縱走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他生來就屬於這一片森林,就像是小孩回歸到母親懷抱一樣自在。
山裡真心話
熟悉山況的「挵山人」
陳其盛雖然肢體殘缺,但身手敏捷,在搜救隊成員中有「師傅」的稱號,原因是他對山況非常熟悉。其實陳其盛曾在都市討生活長達20 年,年輕時賺的是綁鋼筋、灌水泥等辛苦錢,經年累月,皮膚晒得黝黑,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山地原住民,其實他是道地的平埔族,祖先來自嘉義。
臺灣是個多山之島,全島面積有三分之二是山地。早期在山區,特別是老一輩的平埔族有「挵山」的習慣,這是一種帶有冒險、找路、探路的刺激活動。白天太陽升起時入山、日落前下山。挵山不一定會有什麼結果或是收穫,但這個活動可以訓練人勤走山林,降低對山林的恐懼感。陳其盛便是因為繼承了平埔族的「挵山」傳統,才成為這樣一位在山林中來去自如的「挵山人」。
對山難事件的不忍
也許登山者有一種征服或挑戰的基因,臺灣的社會新聞時有登山者爬黑山遇難的消息,以山友們的最愛——中央山脈南一段為例,雖然依規定非法入山會有懲處,但還是有山友不畏風險入山,只能說這是登山者與山林間的一場博弈,生死交關。
多次參與搜救行動,陳其盛坦言,遭遇山難者的生還機率其實不高。他指著白板上的地形剖面圖分析搜救步驟,解釋判斷失蹤者可能落難的位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聞味道」,透過味道,搜救隊員可以精準判斷「人」(大體)的所在,通常已經失事才會發出味道;長期經驗累積下來,他的判斷八九不離十。
即使山腰晴空萬里,山中可能風雨大作,千萬別被天象給騙了!陳其盛談道,他每次出勤時,總會看見一次又一次期待奇蹟,但最後卻更失望的家屬,自己看了也是相當難過,常不禁悲從中來。這是這份工作最令人不忍的時刻。
文 鄭乃華 攝 林韋言 ( 鄉間 4403 )
自從2009 年莫拉克颱風襲臺,森林遊樂區不再對外開放。距離遊樂區入口數百公尺處,路面崩壞嚴重,隱約可見當年因風災引發土石流造成屋垮牆毀的痕跡。家住六龜山地育幼院旁的陳其盛,八八風災那年,同樣損失慘重,九年過去,中央山脈的山稜線依舊險峻壯觀,但受創的土地與人文傷口還在復健中。
來自各界的熱血和捐助
山岳界一直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這句俗諺,一語道出南臺灣「南一段」的困難度。南一段指的是南橫公路以南到卑南主山間的中央山脈,有關山、海諾南山、庫哈諾辛山、小關山、卑南主山等百岳,其中包括雲水山、馬西巴秀山兩座標高3,000 公尺等級的名山。八八風災過後,南橫山區的南一段就已禁止民眾入山,但近年來「爬黑山」依舊陸續發生,只要有登山客受困,就是飛鷹大隊出動的時刻。
若從空中俯瞰六龜救難協會,可以看到鐵皮屋頂上寫著「飛鷹大隊」四個大字。有將近80 位會員的六龜救難協會成立於1998 年,從九二一大地震到八八風災,都可見到飛鷹大隊的身影。包括陳其盛在內的協會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士農工商,平時大家有自各的事業,必要時參與救難工作。
協會裡,我們可看到包括四輪傳動車、越野機車、各式各樣救難大小型工具、各季制服,幾乎都是企業捐助的,協會也備有住宿的空間,提供給需要過夜休息的會員,處處是來自臺灣民間的大愛。五年前,人稱「師傅」的陳其盛加入,也為飛鷹大隊團隊多帶來一份信心。對陳其盛而言,這是一份志業,目標和理念只有一個:救人。
務農之餘的搜救任務
陳其盛16 歲時離鄉背井到臺北打工,一次電擊意外的工安事故,導致他被迫截肢,失去了右手臂,當年雙親曾為此感到難過懊悔。陳其盛卻沒有因肢體殘障而被命運打敗,還在親友的介紹下走遍全臺,參與造橋鋪路等基礎工程建設。
數年前陳其盛結束做工程的工作,回到六龜老家種植蓮霧與芒果,農餘閒暇時,見外甥是飛鷹大隊成員,他也決定加入,開始從事助人的工作。採訪前幾天,陳其盛才從花蓮山區搜救回來,他表示,這份工作沒有週期性,更不分晴雨,只要接到大隊通知,就要準備出門。出勤前,陳其盛總是會到家旁的穀佑宮上香拜拜,祈禱順利平安。這次花蓮的搜山,高雄飛鷹大隊出動了七位成員協助北部的搜救團隊,一共花了五天時間,陳其盛回憶,光是找到可能的失事點就花了一天。遺憾的是,這次出勤的結果又叫人失望。
採訪這天,我們猶見協會辦公室白板上的會議資料,記載花蓮搜救行動的準備清單包括:睡袋、雨衣、帳篷、防寒外套、噴燈、瓦斯、礦泉水、無線電、電池、地圖、GPS、望遠鏡、扁帶、攻頂包、刀子、爐具、乾糧等等,加上專業用扣環和繩索,看似輕盈,但整裝備齊後的重量將近30 公斤,想像他們走在大山叢林間,其實相當不輕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飛鷹大隊成員入山時經常穿雨鞋而不穿登山鞋,陳其盛也不例外。一雙動輒數千元的登山鞋比不上幾百元的雨鞋,陳其盛笑著說,因為每次出勤其實無法預測哪一天能回得了家,有時候會被困在山中,萬一身邊的物資帶不夠,便宜的雨鞋好用又能救命,例如切除雨鞋上半部塑膠鞋管,就能直接拿來當火種升火取暖。
天災也無法改變山林之情
任務結束後,陳其盛又回到務農的角色。陳其盛有三名子女,大女兒已出閣嫁作人婦,小女兒和小兒子還在求學階段。目前家中經濟主要靠陳其盛接手長輩留下來的四分地,種植砲彈蓮霧和金煌芒果,這也是陳其盛的主業。自從選擇離開工地,轉型務農的陳其盛,必須從零開始,「一邊種(水果)、一邊學」,他謙虛地說。幸好蓮霧是高經濟作物,外銷價格也漂亮,得以維持求學中子女的開銷。
位於荖濃溪右岸山邊的陳家,與六龜山地育幼院同屬東溪里,此區原稱「大苦林」,由1973 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到訪時所賜名。不過,眼前所見的平房已是陳其盛幾位兄弟在莫拉克颱風後共同改建。當年陳家損失慘重,鄰近的新開(六龜)、桃源、甲仙、那瑪夏等部落幾近滅村,小林村更是完全滅村,荖濃溪對岸的藤枝山林復健之路也還在進行。
大自然的反撲是一場讓人永難忘懷的惡夢,但陳其盛走進山林,踩著他熟悉的碎石坡,告訴我們前面的路有山羊走過的痕跡,單手攀爬、岩壁縱走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他生來就屬於這一片森林,就像是小孩回歸到母親懷抱一樣自在。
山裡真心話
熟悉山況的「挵山人」
陳其盛雖然肢體殘缺,但身手敏捷,在搜救隊成員中有「師傅」的稱號,原因是他對山況非常熟悉。其實陳其盛曾在都市討生活長達20 年,年輕時賺的是綁鋼筋、灌水泥等辛苦錢,經年累月,皮膚晒得黝黑,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山地原住民,其實他是道地的平埔族,祖先來自嘉義。
臺灣是個多山之島,全島面積有三分之二是山地。早期在山區,特別是老一輩的平埔族有「挵山」的習慣,這是一種帶有冒險、找路、探路的刺激活動。白天太陽升起時入山、日落前下山。挵山不一定會有什麼結果或是收穫,但這個活動可以訓練人勤走山林,降低對山林的恐懼感。陳其盛便是因為繼承了平埔族的「挵山」傳統,才成為這樣一位在山林中來去自如的「挵山人」。
對山難事件的不忍
也許登山者有一種征服或挑戰的基因,臺灣的社會新聞時有登山者爬黑山遇難的消息,以山友們的最愛——中央山脈南一段為例,雖然依規定非法入山會有懲處,但還是有山友不畏風險入山,只能說這是登山者與山林間的一場博弈,生死交關。
多次參與搜救行動,陳其盛坦言,遭遇山難者的生還機率其實不高。他指著白板上的地形剖面圖分析搜救步驟,解釋判斷失蹤者可能落難的位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聞味道」,透過味道,搜救隊員可以精準判斷「人」(大體)的所在,通常已經失事才會發出味道;長期經驗累積下來,他的判斷八九不離十。
即使山腰晴空萬里,山中可能風雨大作,千萬別被天象給騙了!陳其盛談道,他每次出勤時,總會看見一次又一次期待奇蹟,但最後卻更失望的家屬,自己看了也是相當難過,常不禁悲從中來。這是這份工作最令人不忍的時刻。
文 鄭乃華 攝 林韋言 ( 鄉間 4403 )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5%
我喜歡:13%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3/19
「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