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病蟲害的聰明管理學,IPM 全方位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刊登日:108/05/27
5,158
關於IPM 原文字意分別為「使成一體」(Integrated),指整合各種防治方法,擬定一個合適的防治策略;「害物」(Pest),泛指所有不利於作物生長的生物,包括病害、蟲害、草害、其他有害生物;綜合而成一種管理(Management)方式。
IPM 包括3 項基本原則:將害物族群維持於經濟危害之下,而非徹底滅除;降低害物族群時,盡量採用非化學製劑的防治方法;當藥劑應用已無可避免時,宜選擇對生物、人類及環境影響最低的藥劑。
因此,「整合管理」的定義可解釋為在農業經營系統下,利用多元化防治方法控制害物族群,降低其經濟危害至可接受標準下,意即維持生態平衡的狀態,而非「趕盡殺絕」。進而降低作物損失,並配合正確使用農藥,生產高品質作物,兼顧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的作物管理方法。
時時監控紀錄,診斷決策不馬虎
IPM 是整合多種防治方法的管理策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依據成本、技術水平、作物種類、藥劑進行靈活應用,並考量環境、社會等因子。
其管理模式並非一成不變,往往受耕作時特殊害物發生狀況、當地農業政策、周邊農民及社會經濟所影響,良好的整合管理並非作物只有一項最好解方,而是針對不同狀況皆能發展出一套最適策略。因此,「因地制宜」為IPM 執行過程中極重要的概念。
IPM 是一門跨領域的應用管理科學,是一項複雜度高卻具高效益的技術。農民於田間應用時可利用害物診斷、處方應用、害物預防及監測等流程,使IPM 順利執行。
正確診斷為防治的基礎,未確定作物不正常原因而擅自進行防治,往往無法對症下藥而徒勞無功,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因此,進行病蟲害診斷前,農民必須瞭解何謂健康植株,其特徵包含植株挺立或硬實,組織表面緊繃呈保水狀;植物器官如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形狀或顏色均勻,無不規則破損或變色;植物生長速率適中,與其他同種植物生長速率相同,無太快或太慢現象。當植株失去健康特徵出現受害症狀時,即進行診斷作業,害物診斷目的在於確認影響作物的關鍵害物,例如植體上出現咬痕或破壞狀,可見蟲卵、蟲體或蟲糞,是否有明顯可見菌體或出現系統性症狀等,判斷是否為動物或病毒所害,並做為防治之依據。
害物發生因素極為複雜,通常環境、寄主植物及害物呈明顯三角關係,因此詳實記錄栽培資料,包含栽培環境、作物生長勢、栽培管理方式、監測記錄有益生物種類等,有助於快速且正確診斷。若於農田無法確診時,可諮詢專家以利快速診斷;若仍有疑問,則可採集問題植株或土壤標本送往專家或相關實驗室,如農業試驗所、農業改良場,進一步分析鑑定。
農藥合理施用,掌握六大原則
依據診斷結果進行防治作業,IPM 使用的防治方法可歸為七大類,生物防治、生物技術應用、藥劑防治、耕作防治、寄主抗性、物理防治與費洛蒙防治。其中藥劑防治為最簡單易行的防治措施,包含化學及生物農藥,無論是何種藥劑,農藥合理施用技術是IPM 重要的藥劑防治概念,農藥正確、合理使用守則可簡化為六大原則,遵循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從判斷確診、藥劑選用、核對使用、安全操作到確實記錄與清理,堅守藥劑使用守則能提升防治效果,並優化技術流程。藥劑防治六大原則,分別為依據環境條件與害物發生狀況,正確診斷;依據正確診斷,慎選適用藥劑;採購時與施用前須雙重核對,確認符合「按標示使用規定」;調校施用器械,定量均勻噴施藥劑,同時確實保護自身安全;施用後應詳實記錄,作為下期管理參考;徹底清洗施藥機械,並妥善處理廢棄物。
藥劑防治仍有其限制,農民應整合運用其他防治技術,例如:依據害物對物理因素的反應規律,藉由物理設備干擾、避免或防治病蟲害,常見方法為溫湯浸種處理;設置防蟲網;阻隔法,例如果實套袋、畦面覆蓋。此外,耕作防治也為IPM 建議使用的防治技術,例如利用忌避作物含有的特定成分抑制害蟲、細菌;利用陷阱植物吸引作物害蟲,進而保護鄰近作物。
掌握動植物特性,理解後防治效更高
大面積病蟲害傳播往往造成毀滅性災害,阻止病原傳播至未感染地區,一般稱為「法規防治」。苗木進口時須加強檢疫,杜絕病原入侵外,苗木轉植或由不同地區購入種苗時,亦須注重病害防除。病原菌將經由帶菌種子、罹病種苗引入,選購健康種子、種苗可降低病害發生率。
鄰田害物汙染也是IPM 重點預防項目之一,首要了解害蟲習性。例如十字花科作物經常受遷移性害蟲黃條葉蚤侵害而造成重大損失,牠對禾本科作物為害輕微,跳躍高度約25 公分,鄰田周圍可種植禾本科作物作為屏障。此外,建立作物輪作系統、去除受害組織,苗期施用藥劑防除、性費洛蒙誘殺等,都是良好的預防措施。
定期監測、持續修正,
邁向高品質農業生產
進行整合管理須同時發展監測系統,定期監測害物發生的必要條件,包括環境因子、害物及寄主狀況,同時監測評估管理成效,以利隨時調整管理模式。環境因子包括土壤條件、水分及肥培管理、溫度、濕度、雨量、露點等;害物涵蓋種類、發育時期、病狀、於田間生態及擴展性;寄主包含作物品種、生長期及生長狀況、栽種管理等。
從監測結果中,若發現整合管理無法發揮防治效果而達管理目標時,例如草本作物則建議剷除所有植株,並將害物徹底清除後重新種植,或者暫且安於現況,待受害症狀與害物自然達穩定平衡、不再擴大,但作物產量與品質仍無法預期;木本作物及多年生作物,則可考慮進行強剪、清除罹病枝條及徒長枝並燒毀,同時噴施保護性藥劑,隔年病害發生前,再噴施一次保護性藥劑,可大量降低感染源。
IPM 流程須於擬定、執行過程中保持完整記錄,依執行成果配合農田環境條件不斷修正、改善,增加可行性與適用性。根據IPM 多年執行經驗,雖無法有效提高作物產量,但能穩定提高作物品質,並循序漸進改善害物管理模式,降低藥劑用量與頻率,使害物接觸量與機率減少、延緩抗藥性產生。
此外,IPM 執行一段時間後,可明顯發現其他優點,例如增加消費者對作物的選用信心、降低作物保護資材施用量進而降低管理成本、應用及保護天敵而使生態環境趨於多樣化等,並增加農業永續性,為後代保存良好的農業環境。
文/雷家芸 圖片提供/楊秀珠 (豐年6803)
IPM 包括3 項基本原則:將害物族群維持於經濟危害之下,而非徹底滅除;降低害物族群時,盡量採用非化學製劑的防治方法;當藥劑應用已無可避免時,宜選擇對生物、人類及環境影響最低的藥劑。
因此,「整合管理」的定義可解釋為在農業經營系統下,利用多元化防治方法控制害物族群,降低其經濟危害至可接受標準下,意即維持生態平衡的狀態,而非「趕盡殺絕」。進而降低作物損失,並配合正確使用農藥,生產高品質作物,兼顧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的作物管理方法。
時時監控紀錄,診斷決策不馬虎
IPM 是整合多種防治方法的管理策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依據成本、技術水平、作物種類、藥劑進行靈活應用,並考量環境、社會等因子。
其管理模式並非一成不變,往往受耕作時特殊害物發生狀況、當地農業政策、周邊農民及社會經濟所影響,良好的整合管理並非作物只有一項最好解方,而是針對不同狀況皆能發展出一套最適策略。因此,「因地制宜」為IPM 執行過程中極重要的概念。
IPM 是一門跨領域的應用管理科學,是一項複雜度高卻具高效益的技術。農民於田間應用時可利用害物診斷、處方應用、害物預防及監測等流程,使IPM 順利執行。
正確診斷為防治的基礎,未確定作物不正常原因而擅自進行防治,往往無法對症下藥而徒勞無功,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因此,進行病蟲害診斷前,農民必須瞭解何謂健康植株,其特徵包含植株挺立或硬實,組織表面緊繃呈保水狀;植物器官如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形狀或顏色均勻,無不規則破損或變色;植物生長速率適中,與其他同種植物生長速率相同,無太快或太慢現象。當植株失去健康特徵出現受害症狀時,即進行診斷作業,害物診斷目的在於確認影響作物的關鍵害物,例如植體上出現咬痕或破壞狀,可見蟲卵、蟲體或蟲糞,是否有明顯可見菌體或出現系統性症狀等,判斷是否為動物或病毒所害,並做為防治之依據。
害物發生因素極為複雜,通常環境、寄主植物及害物呈明顯三角關係,因此詳實記錄栽培資料,包含栽培環境、作物生長勢、栽培管理方式、監測記錄有益生物種類等,有助於快速且正確診斷。若於農田無法確診時,可諮詢專家以利快速診斷;若仍有疑問,則可採集問題植株或土壤標本送往專家或相關實驗室,如農業試驗所、農業改良場,進一步分析鑑定。
農藥合理施用,掌握六大原則
依據診斷結果進行防治作業,IPM 使用的防治方法可歸為七大類,生物防治、生物技術應用、藥劑防治、耕作防治、寄主抗性、物理防治與費洛蒙防治。其中藥劑防治為最簡單易行的防治措施,包含化學及生物農藥,無論是何種藥劑,農藥合理施用技術是IPM 重要的藥劑防治概念,農藥正確、合理使用守則可簡化為六大原則,遵循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從判斷確診、藥劑選用、核對使用、安全操作到確實記錄與清理,堅守藥劑使用守則能提升防治效果,並優化技術流程。藥劑防治六大原則,分別為依據環境條件與害物發生狀況,正確診斷;依據正確診斷,慎選適用藥劑;採購時與施用前須雙重核對,確認符合「按標示使用規定」;調校施用器械,定量均勻噴施藥劑,同時確實保護自身安全;施用後應詳實記錄,作為下期管理參考;徹底清洗施藥機械,並妥善處理廢棄物。
藥劑防治仍有其限制,農民應整合運用其他防治技術,例如:依據害物對物理因素的反應規律,藉由物理設備干擾、避免或防治病蟲害,常見方法為溫湯浸種處理;設置防蟲網;阻隔法,例如果實套袋、畦面覆蓋。此外,耕作防治也為IPM 建議使用的防治技術,例如利用忌避作物含有的特定成分抑制害蟲、細菌;利用陷阱植物吸引作物害蟲,進而保護鄰近作物。
掌握動植物特性,理解後防治效更高
大面積病蟲害傳播往往造成毀滅性災害,阻止病原傳播至未感染地區,一般稱為「法規防治」。苗木進口時須加強檢疫,杜絕病原入侵外,苗木轉植或由不同地區購入種苗時,亦須注重病害防除。病原菌將經由帶菌種子、罹病種苗引入,選購健康種子、種苗可降低病害發生率。
鄰田害物汙染也是IPM 重點預防項目之一,首要了解害蟲習性。例如十字花科作物經常受遷移性害蟲黃條葉蚤侵害而造成重大損失,牠對禾本科作物為害輕微,跳躍高度約25 公分,鄰田周圍可種植禾本科作物作為屏障。此外,建立作物輪作系統、去除受害組織,苗期施用藥劑防除、性費洛蒙誘殺等,都是良好的預防措施。
定期監測、持續修正,
邁向高品質農業生產
進行整合管理須同時發展監測系統,定期監測害物發生的必要條件,包括環境因子、害物及寄主狀況,同時監測評估管理成效,以利隨時調整管理模式。環境因子包括土壤條件、水分及肥培管理、溫度、濕度、雨量、露點等;害物涵蓋種類、發育時期、病狀、於田間生態及擴展性;寄主包含作物品種、生長期及生長狀況、栽種管理等。
從監測結果中,若發現整合管理無法發揮防治效果而達管理目標時,例如草本作物則建議剷除所有植株,並將害物徹底清除後重新種植,或者暫且安於現況,待受害症狀與害物自然達穩定平衡、不再擴大,但作物產量與品質仍無法預期;木本作物及多年生作物,則可考慮進行強剪、清除罹病枝條及徒長枝並燒毀,同時噴施保護性藥劑,隔年病害發生前,再噴施一次保護性藥劑,可大量降低感染源。
IPM 流程須於擬定、執行過程中保持完整記錄,依執行成果配合農田環境條件不斷修正、改善,增加可行性與適用性。根據IPM 多年執行經驗,雖無法有效提高作物產量,但能穩定提高作物品質,並循序漸進改善害物管理模式,降低藥劑用量與頻率,使害物接觸量與機率減少、延緩抗藥性產生。
此外,IPM 執行一段時間後,可明顯發現其他優點,例如增加消費者對作物的選用信心、降低作物保護資材施用量進而降低管理成本、應用及保護天敵而使生態環境趨於多樣化等,並增加農業永續性,為後代保存良好的農業環境。
文/雷家芸 圖片提供/楊秀珠 (豐年6803)
上一篇
作物管理溯源,破解病蟲害成因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9%
我喜歡:23%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8%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6/05
GOOD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6/05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