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九孔產業十年回春,成功模式納入產地旅行
刊登日:108/06/05
1,862
從基隆市沿著濱海公路緩緩駛入新北市貢寮區,海岸邊依稀能看到方格盤建物,那是最具有臺灣味的水產之一——「九孔」的家。2001 年開始,不知名疾病蔓延九孔池,此後九孔活存率大幅降低。臺灣九孔養殖戶數大幅下滑,最後僅剩東北角地區養殖,產業萎縮九成以上,引起大量死亡的謎團仍未解開。近年,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聯手打造品牌「貢寮鮑」,期望為東北角的九孔與鮑魚打出一線商機。
不論九孔還是俗稱的鮑魚,在分類學上都屬於鮑屬,有些人會把九孔稱為「臺灣鮑」。新北市貢寮區過去是臺灣九孔產業的發源地,臺灣九孔產量曾占全世界養殖鮑魚產量高達8 成,全盛時期產量達2,496 公噸,產值達13 億8 千萬元以上,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
然而2001 年後,一波接著一波的病變讓九孔產業跌進谷底,產量跌到最低只有78 公噸。直到現在,很多臺灣人甚至不曉得貢寮區生產九孔。
品牌凸顯地方印象,遊客回流顯著
2003 年大規模病變事件之後,東北角九孔產量急劇下跌,有些養殖戶選擇棄養或從日本引進黑盤鮑養殖,也讓東北角同時擁有這兩種貝類。
近年,新北市政府以萬里區捕撈的三點蟹、花蟹、石蟳,形塑品牌「萬里蟹」,一時間秋天吃萬里蟹蔚為潮流。新北市政府希望複製成功模式,以貢寮區的九孔、黑盤鮑建立品牌,讓消費者深入認識食材與產地,進而到產地消費,不僅降低水產品的運輸成本、促進地方觀光,更期能吸引年輕人回到漁村。
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處長汪昭華表示,九孔產業沉寂10 年,「消費者只知道核四廠在貢寮,卻不曉得貢寮有九孔、鮑魚。」因此,新北市政府與當地漁會、民眾討論後,最終將品牌命名為「貢寮鮑」。
新北市政府也結合當地青年養殖業者舉辦產地小旅行活動,其中養殖業者李勝興透過產地小旅行活動讓民眾認識九孔產業、體驗餵菜過程。他表示,九孔對民眾來說只是水產品,但他是被九孔養大的,透過這樣的活動希望可以加深民眾對九孔的印象與關聯,帶領民眾辨認九孔與鮑魚的不同、學習如何烹調九孔,讓牠們走進一般家庭。
過去雪山隧道作為往來宜蘭的主要路徑,隨著近年觀光路線的改變,有些人會選擇一趟雪山隧道、一趟濱海公路,這也增加了貢寮區假日觀光人潮。現在每週日下午3 點後,濱海公路就開始微微塞車,看在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眼裡,這就是地方產業走出陰霾的第一步,「真的會有遊客在貢寮停留、休息,主動選擇產地最新鮮的貢寮鮑。」
確認九孔戶籍地,驗證優質水產
貢寮鮑之所以讓饕客願意掏錢出來,除了在地新鮮,另一個主因是食品安全有保障。新北市政府首先介入產業清查九孔池,讓大多數養殖業者能取得養殖漁業的土地使用權,確認完所有九孔的戶籍地後,便逐步抽驗九孔與鮑魚。
汪昭華苦笑著說,當初漁民反彈很大,覺得新北市政府要來抽驗很麻煩,「有的業者就算人在池子附近,也會說他不在。」
新北市政府曾抽驗出九孔不符藥物殘留標準,但貢寮區是開放式養殖,不用藥,經過追查後,問題出自餵食用的龍鬚菜。有些龍鬚菜與魚類一起養殖,可能是養殖池用藥而影響到龍鬚菜,加強查驗之後,便沒有類似狀況發生。
現在越來越多養殖業者願意接受新北市政府抽驗,並配合新北市農漁產品安心標章政策。汪昭華說,現在抽驗時間一到,養殖業者就會主動詢問抽驗與核發標章的時間,甚至還會主動向新北市政府通報產業問題。
林麗美表示,貢寮區是在潮間帶養殖九孔,根本不可能使用藥物,但還是會定期查驗水質及餵食用菜、活體檢驗,確認沒有藥物殘留才能申請安心標章。
品牌要響亮,產量要跟進
不過就算養殖業者配合度提高,貢寮鮑的名聲仍未像萬里蟹一樣響叮噹,核心問題在於「產量不穩定」,因為年產量與規模尚未達到穩定程度,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都表示,不敢大力推廣,擔心供應量不足引發消費者反彈。
根據《漁業統計年報》統計,2016 年九孔產量為248 公噸,是近年表現較好的年分,雖然產業有逐漸復甦的跡象,但產量僅有全盛時期的10%。林麗美說,這幾年與餐廳業者、國外業者牽上線,有些廠商很樂意購買,但因為九孔供應量一直無法穩定,擔心簽約後可能衍生違約問題。
汪昭華也舉出實際案例,2013 年舉辦九孔記者會後1 個月內,準備好的九孔一銷而空,當年原本要供應給餐廳業者,也因供應量不足而放棄。
雖然不敢大力推動,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仍將餐廳及通路業者帶到養殖池旁,讓他們了解生產過程,再決定是否與養殖業者簽訂合作契約,並持續推動籌組產銷班,讓東北角的九孔產業串聯起來。
擴大產銷能量,青年養殖業者自己來向國外大批出口貢寮鮑,雖然在新北市政府看來可能有難處,但是這兩年有一群畢業於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的青年投入貢寮區九孔養殖產業,他們運用過去在科技、醫療、通路等產業經驗,開設「海大牧場」,參與貢寮區漁會養殖產銷班,在貢寮當地養殖九孔、開設餐廳、研發多樣化九孔加工品,甚至收購當地優質九孔,透過自身能力外銷日本。
這一路走來十分不容易,由於臺灣九孔在世界舞臺上消失10 年,重返市場需要更多的努力。他們親自帶著九孔前往日本,從築地市場到高級餐廳,一間間推銷,終於在2016 年得到一次外銷出貨機會,順利讓客戶認同,總計2016 年出貨達20 公噸以上。
九孔生產全盛時期,臺灣也曾外銷日本,雖然近年陸續也有盤商出口,但活存率不見得很好,很多日本人甚至不曾看過來自臺灣的活九孔。
築地市場為海大牧場的九孔取了一個名字「會動的九孔鮑」,透過獨家的包裝技術,讓外銷日本的九孔活存率高達99%以上,甚至創下在日本活存將近1 個月的紀錄。除了築地市場外,也有一部分銷往高級日本料理店、餐廳,好品質讓日本人相當驚艷。
沒落產業的曙光,來自地方願景
貢寮鮑自2013 年正式推出,至今漸漸有餐廳與通路業者願意以較高價格採買安心標章貢寮鮑,而非中國的低價小鮑魚。汪昭華表示,打出品牌後,產地價格確實有提升,至少當地養殖業者多了一些利潤空間。
九孔產業的前景似乎逐漸轉好,但是另一個風暴正悄悄地侵襲東北角。2017 年冬天,雖然海底養殖池活存率維持3 成,勉強打平成本,不過從2017 年10 月開始,九孔苗育成率奇差無比,12 月依然無苗,2018 年東北角恐將面臨無苗可放的困境。
「是不是又要上演10 年前的狀況?」養殖業者很擔心,好不容易站起來的產業將再一次跌落谷底。對於這個好不容易開始復甦的產業,貢寮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就像大家都知道日本廣島生產牡蠣,當地人也希望未來一提到貢寮,除了海水浴場、便當,還會想到新鮮又美味的九孔。
文/洪嘉鎂 攝影/謝佩穎 (豐年6803)
不論九孔還是俗稱的鮑魚,在分類學上都屬於鮑屬,有些人會把九孔稱為「臺灣鮑」。新北市貢寮區過去是臺灣九孔產業的發源地,臺灣九孔產量曾占全世界養殖鮑魚產量高達8 成,全盛時期產量達2,496 公噸,產值達13 億8 千萬元以上,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
然而2001 年後,一波接著一波的病變讓九孔產業跌進谷底,產量跌到最低只有78 公噸。直到現在,很多臺灣人甚至不曉得貢寮區生產九孔。
品牌凸顯地方印象,遊客回流顯著
2003 年大規模病變事件之後,東北角九孔產量急劇下跌,有些養殖戶選擇棄養或從日本引進黑盤鮑養殖,也讓東北角同時擁有這兩種貝類。
近年,新北市政府以萬里區捕撈的三點蟹、花蟹、石蟳,形塑品牌「萬里蟹」,一時間秋天吃萬里蟹蔚為潮流。新北市政府希望複製成功模式,以貢寮區的九孔、黑盤鮑建立品牌,讓消費者深入認識食材與產地,進而到產地消費,不僅降低水產品的運輸成本、促進地方觀光,更期能吸引年輕人回到漁村。
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處長汪昭華表示,九孔產業沉寂10 年,「消費者只知道核四廠在貢寮,卻不曉得貢寮有九孔、鮑魚。」因此,新北市政府與當地漁會、民眾討論後,最終將品牌命名為「貢寮鮑」。
新北市政府也結合當地青年養殖業者舉辦產地小旅行活動,其中養殖業者李勝興透過產地小旅行活動讓民眾認識九孔產業、體驗餵菜過程。他表示,九孔對民眾來說只是水產品,但他是被九孔養大的,透過這樣的活動希望可以加深民眾對九孔的印象與關聯,帶領民眾辨認九孔與鮑魚的不同、學習如何烹調九孔,讓牠們走進一般家庭。
過去雪山隧道作為往來宜蘭的主要路徑,隨著近年觀光路線的改變,有些人會選擇一趟雪山隧道、一趟濱海公路,這也增加了貢寮區假日觀光人潮。現在每週日下午3 點後,濱海公路就開始微微塞車,看在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眼裡,這就是地方產業走出陰霾的第一步,「真的會有遊客在貢寮停留、休息,主動選擇產地最新鮮的貢寮鮑。」
確認九孔戶籍地,驗證優質水產
貢寮鮑之所以讓饕客願意掏錢出來,除了在地新鮮,另一個主因是食品安全有保障。新北市政府首先介入產業清查九孔池,讓大多數養殖業者能取得養殖漁業的土地使用權,確認完所有九孔的戶籍地後,便逐步抽驗九孔與鮑魚。
汪昭華苦笑著說,當初漁民反彈很大,覺得新北市政府要來抽驗很麻煩,「有的業者就算人在池子附近,也會說他不在。」
新北市政府曾抽驗出九孔不符藥物殘留標準,但貢寮區是開放式養殖,不用藥,經過追查後,問題出自餵食用的龍鬚菜。有些龍鬚菜與魚類一起養殖,可能是養殖池用藥而影響到龍鬚菜,加強查驗之後,便沒有類似狀況發生。
現在越來越多養殖業者願意接受新北市政府抽驗,並配合新北市農漁產品安心標章政策。汪昭華說,現在抽驗時間一到,養殖業者就會主動詢問抽驗與核發標章的時間,甚至還會主動向新北市政府通報產業問題。
林麗美表示,貢寮區是在潮間帶養殖九孔,根本不可能使用藥物,但還是會定期查驗水質及餵食用菜、活體檢驗,確認沒有藥物殘留才能申請安心標章。
品牌要響亮,產量要跟進
不過就算養殖業者配合度提高,貢寮鮑的名聲仍未像萬里蟹一樣響叮噹,核心問題在於「產量不穩定」,因為年產量與規模尚未達到穩定程度,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都表示,不敢大力推廣,擔心供應量不足引發消費者反彈。
根據《漁業統計年報》統計,2016 年九孔產量為248 公噸,是近年表現較好的年分,雖然產業有逐漸復甦的跡象,但產量僅有全盛時期的10%。林麗美說,這幾年與餐廳業者、國外業者牽上線,有些廠商很樂意購買,但因為九孔供應量一直無法穩定,擔心簽約後可能衍生違約問題。
汪昭華也舉出實際案例,2013 年舉辦九孔記者會後1 個月內,準備好的九孔一銷而空,當年原本要供應給餐廳業者,也因供應量不足而放棄。
雖然不敢大力推動,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仍將餐廳及通路業者帶到養殖池旁,讓他們了解生產過程,再決定是否與養殖業者簽訂合作契約,並持續推動籌組產銷班,讓東北角的九孔產業串聯起來。
擴大產銷能量,青年養殖業者自己來向國外大批出口貢寮鮑,雖然在新北市政府看來可能有難處,但是這兩年有一群畢業於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的青年投入貢寮區九孔養殖產業,他們運用過去在科技、醫療、通路等產業經驗,開設「海大牧場」,參與貢寮區漁會養殖產銷班,在貢寮當地養殖九孔、開設餐廳、研發多樣化九孔加工品,甚至收購當地優質九孔,透過自身能力外銷日本。
這一路走來十分不容易,由於臺灣九孔在世界舞臺上消失10 年,重返市場需要更多的努力。他們親自帶著九孔前往日本,從築地市場到高級餐廳,一間間推銷,終於在2016 年得到一次外銷出貨機會,順利讓客戶認同,總計2016 年出貨達20 公噸以上。
九孔生產全盛時期,臺灣也曾外銷日本,雖然近年陸續也有盤商出口,但活存率不見得很好,很多日本人甚至不曾看過來自臺灣的活九孔。
築地市場為海大牧場的九孔取了一個名字「會動的九孔鮑」,透過獨家的包裝技術,讓外銷日本的九孔活存率高達99%以上,甚至創下在日本活存將近1 個月的紀錄。除了築地市場外,也有一部分銷往高級日本料理店、餐廳,好品質讓日本人相當驚艷。
沒落產業的曙光,來自地方願景
貢寮鮑自2013 年正式推出,至今漸漸有餐廳與通路業者願意以較高價格採買安心標章貢寮鮑,而非中國的低價小鮑魚。汪昭華表示,打出品牌後,產地價格確實有提升,至少當地養殖業者多了一些利潤空間。
九孔產業的前景似乎逐漸轉好,但是另一個風暴正悄悄地侵襲東北角。2017 年冬天,雖然海底養殖池活存率維持3 成,勉強打平成本,不過從2017 年10 月開始,九孔苗育成率奇差無比,12 月依然無苗,2018 年東北角恐將面臨無苗可放的困境。
「是不是又要上演10 年前的狀況?」養殖業者很擔心,好不容易站起來的產業將再一次跌落谷底。對於這個好不容易開始復甦的產業,貢寮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就像大家都知道日本廣島生產牡蠣,當地人也希望未來一提到貢寮,除了海水浴場、便當,還會想到新鮮又美味的九孔。
文/洪嘉鎂 攝影/謝佩穎 (豐年6803)
上一篇
礁溪。鄉間謐境的四季之旅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8%
我喜歡:33%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8%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哈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9
讚~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6/05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