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湧泉不絕,天然沼澤濕地-花蓮縣光復鄉˙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刊登日:108/07/30
832
地下湧泉汩汩溢流,滋養出豐饒的漁米之鄉;在馬太鞍濕地體驗阿美族的文化,看見農業新面貌。
花蓮縣光復鄉的馬錫山早年因為出好水,吸引糖廠來此設立,而山腳下源源流出的湧泉,造就了馬太鞍濕地。馬錫山下俗稱有5 顆珍珠,其中光復糖廠與馬太鞍濕地就占了2 顆。
「馬太鞍」為阿美族語,意指樹豆。農業現代化後,馬太鞍水澤不利機械耕作,收成不如旱地,導致休耕面積多,卻提供水生植物、鳥類、蛙類、昆蟲及魚蝦生長與棲息,保育了生物多樣性。
Palakaw 生活只取所需
讓馬太鞍濕地結合生態旅遊的推手之一,正是「欣綠農園」的朱進郎。
他開辦生態教學、濕地導覽活動,邀請當地阿美族部落居民擔任活動解說員,讓遊客體驗阿美族的傳統捕魚法「Palakaw」(巴拉告),同時也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評選為校外教學示範單位之一。
阿美族語的「巴拉告」,意思是「讓魚棲息的池塘」,阿美族人就地採用竹筒、樹枝及檳榔葉等自然素材,搭建吸引魚蝦棲息與自由進出的3 層樓「公寓」。
巴拉告放在水池和溪流裡一段時間後,族人下水提起巴拉告倒入網中,魚蝦順著掉入網內,就可以輕鬆取得漁獲。阿美族人漁獵採集的原則是吃多少、捕多少,只取用所需,傳達永續生態的生活智慧。
近年來,朱進郎將重心放在食農教育,透過與在地農民契作,推出使用在地當季蔬菜、水生植物製作的健康養生料理,積極向遊客推廣「降低食物里程」的觀念。
此外,他與熱愛種子的生態解說員薛惠芳一同打造的「種子館」,以靜態活動— —種子手作DIY,搭起人們與生態環境接觸的橋梁。
馬太鞍故事 將文化傳承下去
在馬太鞍濕地,「馬太鞍文史工作室」的蔡義昌是說故事高手。蔡義昌的阿美族名為「拉藍」,早年他記錄部落耆老的口述文化與木雕藝術,錄製成千上萬的影像並逐一文字化,保存、傳承給下一代。
由於嫻熟部落的傳說典故、口傳歷史,拉藍談起馬太鞍的故事及一花一木,就像聊著幽默逗趣的東方夜譚,總讓人愉悅地更深入認識馬太鞍。
拉藍在解說行程與帶領生態體驗活動外,也經營「拉藍的家」,希望藉由生態旅遊,維護馬錫山腳下的這片淨土。
風味餐 阿美族傳統料理
當燒熱的蛇紋石端上來,服務人員夾起石頭快速漂過清水、除去灰燼,放入由檳榔葉鞘編成的湯鍋內,只見鍋內清水立刻沸騰。接著將食材下鍋,待魚蝦熟透後,再加入濕地的水生野菜,就完成清甜的石頭火鍋,這是「紅瓦屋」的特色料理。
使用熱石頭煮食的石頭火鍋,是阿美族的傳統料理,往昔族人出門在外,只要攜帶鹽與食物,煮食用具則就地取材,配上隨手可得的野菜、檳榔葉鞘和石頭,就能變出一道料理。
由鄭彥、林鳳廷夫妻經營的紅瓦屋,是馬太鞍濕地的第一家餐廳,供應阿美族料理餐點。野菜是店裡的一大特色,豐富的拼盤、現炒當季食蔬,搭配餐廳漂流木、石頭、農村器具的裝潢擺飾,烘托出每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料理。
以家為藍圖 瑪布隆青年的有機路
獲選為百大青農的柯春伎,8 年前為了孩子的健康回到老家定居,以農業門外漢投入有機農業、設立「瑪布隆農場」。放眼望去,收割機在柯春伎的黑豆田裡來回穿梭,不一會兒粒粒黑豆就滑落搬運車。
4 年前,柯春伎以有機方式種植雜糧,當時沒有農機具輔助,除草、採收全倚賴人工,無法降低種植成本;而現在有了鄰近的青農夥伴購置採收機,輔助她進行採收,田間人力調度因此才有了喘息空間。
東部先天的優良農業環境,加上政府鼓勵種植雜糧,讓專注栽培雜糧的柯春伎搶得先機,同時也促使在北部工作的夫婿回鄉加入耕作。
「瑪布隆」是阿美族語的聚集之意,也代表著柯春伎對未來的期許——讓全家人與對農業有興趣的朋友,都能返鄉務農、共享生活。
住石頭屋 夜晚出門看濕地
馬太鞍這片美好的土地,吸引朱進豐離開臺北營造業,返鄉興建及經營「石頭屋」民宿。朱進豐以阿美族語為石頭屋每個房間命名,並特別設計夜遊馬太鞍和觀察濕地生態的導覽活動。
每當夜幕低垂時刻,朱進豐戴起頭燈領著遊客進入馬太鞍濕地,觀察住在水澤裡的各類青蛙、爬蟲、螢火蟲或溪溝魚蝦,同時也分享許多在地故事,讓遊客感受在濕地才能體會的知性與趣味氛圍。
豐年6802
花蓮縣光復鄉的馬錫山早年因為出好水,吸引糖廠來此設立,而山腳下源源流出的湧泉,造就了馬太鞍濕地。馬錫山下俗稱有5 顆珍珠,其中光復糖廠與馬太鞍濕地就占了2 顆。
「馬太鞍」為阿美族語,意指樹豆。農業現代化後,馬太鞍水澤不利機械耕作,收成不如旱地,導致休耕面積多,卻提供水生植物、鳥類、蛙類、昆蟲及魚蝦生長與棲息,保育了生物多樣性。
Palakaw 生活只取所需
讓馬太鞍濕地結合生態旅遊的推手之一,正是「欣綠農園」的朱進郎。
他開辦生態教學、濕地導覽活動,邀請當地阿美族部落居民擔任活動解說員,讓遊客體驗阿美族的傳統捕魚法「Palakaw」(巴拉告),同時也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評選為校外教學示範單位之一。
阿美族語的「巴拉告」,意思是「讓魚棲息的池塘」,阿美族人就地採用竹筒、樹枝及檳榔葉等自然素材,搭建吸引魚蝦棲息與自由進出的3 層樓「公寓」。
巴拉告放在水池和溪流裡一段時間後,族人下水提起巴拉告倒入網中,魚蝦順著掉入網內,就可以輕鬆取得漁獲。阿美族人漁獵採集的原則是吃多少、捕多少,只取用所需,傳達永續生態的生活智慧。
近年來,朱進郎將重心放在食農教育,透過與在地農民契作,推出使用在地當季蔬菜、水生植物製作的健康養生料理,積極向遊客推廣「降低食物里程」的觀念。
此外,他與熱愛種子的生態解說員薛惠芳一同打造的「種子館」,以靜態活動— —種子手作DIY,搭起人們與生態環境接觸的橋梁。
馬太鞍故事 將文化傳承下去
在馬太鞍濕地,「馬太鞍文史工作室」的蔡義昌是說故事高手。蔡義昌的阿美族名為「拉藍」,早年他記錄部落耆老的口述文化與木雕藝術,錄製成千上萬的影像並逐一文字化,保存、傳承給下一代。
由於嫻熟部落的傳說典故、口傳歷史,拉藍談起馬太鞍的故事及一花一木,就像聊著幽默逗趣的東方夜譚,總讓人愉悅地更深入認識馬太鞍。
拉藍在解說行程與帶領生態體驗活動外,也經營「拉藍的家」,希望藉由生態旅遊,維護馬錫山腳下的這片淨土。
風味餐 阿美族傳統料理
當燒熱的蛇紋石端上來,服務人員夾起石頭快速漂過清水、除去灰燼,放入由檳榔葉鞘編成的湯鍋內,只見鍋內清水立刻沸騰。接著將食材下鍋,待魚蝦熟透後,再加入濕地的水生野菜,就完成清甜的石頭火鍋,這是「紅瓦屋」的特色料理。
使用熱石頭煮食的石頭火鍋,是阿美族的傳統料理,往昔族人出門在外,只要攜帶鹽與食物,煮食用具則就地取材,配上隨手可得的野菜、檳榔葉鞘和石頭,就能變出一道料理。
由鄭彥、林鳳廷夫妻經營的紅瓦屋,是馬太鞍濕地的第一家餐廳,供應阿美族料理餐點。野菜是店裡的一大特色,豐富的拼盤、現炒當季食蔬,搭配餐廳漂流木、石頭、農村器具的裝潢擺飾,烘托出每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料理。
以家為藍圖 瑪布隆青年的有機路
獲選為百大青農的柯春伎,8 年前為了孩子的健康回到老家定居,以農業門外漢投入有機農業、設立「瑪布隆農場」。放眼望去,收割機在柯春伎的黑豆田裡來回穿梭,不一會兒粒粒黑豆就滑落搬運車。
4 年前,柯春伎以有機方式種植雜糧,當時沒有農機具輔助,除草、採收全倚賴人工,無法降低種植成本;而現在有了鄰近的青農夥伴購置採收機,輔助她進行採收,田間人力調度因此才有了喘息空間。
東部先天的優良農業環境,加上政府鼓勵種植雜糧,讓專注栽培雜糧的柯春伎搶得先機,同時也促使在北部工作的夫婿回鄉加入耕作。
「瑪布隆」是阿美族語的聚集之意,也代表著柯春伎對未來的期許——讓全家人與對農業有興趣的朋友,都能返鄉務農、共享生活。
住石頭屋 夜晚出門看濕地
馬太鞍這片美好的土地,吸引朱進豐離開臺北營造業,返鄉興建及經營「石頭屋」民宿。朱進豐以阿美族語為石頭屋每個房間命名,並特別設計夜遊馬太鞍和觀察濕地生態的導覽活動。
每當夜幕低垂時刻,朱進豐戴起頭燈領著遊客進入馬太鞍濕地,觀察住在水澤裡的各類青蛙、爬蟲、螢火蟲或溪溝魚蝦,同時也分享許多在地故事,讓遊客感受在濕地才能體會的知性與趣味氛圍。
豐年6802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5%
我喜歡:13%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哈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8
讚~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02
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