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果與冰的甜蜜相遇
刊登日:108/08/06
10,936
氣候漸漸炎熱,盛夏即將來臨,身處亞熱帶寶島的我們,天氣一熱就會想要吃冰,民眾較熟知的本土版冰品,包括剉冰、枝仔冰、叭噗冰、綿綿冰、雪花冰、雞蛋冰等。臺灣吃冰的歷史可溯至日治時期,這些冰種經過時代的演進,有的逐漸被淘汰,少在市面上看見;有的則華麗變身,在視覺、口感上都讓人驚豔,甚至觀光客也趨之若鶩,躍上國際舞臺。
除了本土冰之外,也有人從國外引進各類冰品,如美式冰淇淋、義式冰淇淋、雪酪等,正因為冰的種類五花八門,名字看起來又相似,就像變身超人一樣,總讓人搞不清楚。沒關係,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來探探冰的不同面貌吧!
在中國,吃冰文化很久以前就已出現,且只是北方王公貴族的專屬活動,因為北方天氣嚴寒,遇到冬天河水會結冰,古代的人將冰塊切割下來,再放進地下深達3層的地窖裡,這種地窖的保冰能力,如同現在的冰庫;隔年夏天他們會將之取出,鑿成碎冰,供應皇帝后妃清涼食用,而一般市井小民難有財力挖地窖,因此無法享受冰品之味。反觀南方氣候溫暖,看不到冰,所以冰算是北方人吃的東西。
不同配料成就多元冰味
臺灣吃冰的起源,則從日治時期才開始。日本人有吃冰消暑的習慣,並將其引進臺灣,常見的解暑方法是將飲料泡在冷水中保持低溫,稱之為「涼水」。剉冰則是臺灣最早的冰種,其作法是將清水凍成大冰塊,再用刀削機器刨碎而成,早期的配料非常簡單,只要灑一點香蕉油使其散發香氣,再淋上甜甜的糖水,就是最早的剉冰原型。
隨著時代進步,剉冰也跟著慢慢演化。臺灣土地肥沃、農產眾多,因而開始有人在清冰中加上紅豆、綠豆等土產配料,也有人放上鳳梨、芭樂等水果切塊,就連醃李、楊桃乾等果乾也有人加入冰中;一時間八寶冰、四果冰、李鹹冰、水果冰百家爭鳴,多樣化的剉冰品項讓人眼花撩亂。
1970年代左右,開始有人將米苔目、粉粿、粉圓等食材加在剉冰當中,緊接著椰果、布丁等加工品也成了剉冰的配料,使得剉冰的口感享受更加多元。
走入國際 臺灣之光芒果冰
1997年,剉冰出現重大革命。坐落在永康街的冰店「冰館」,老闆羅駿樺為了讓傳統剉冰轉型,除了規劃新穎的用餐空間,還利用自己最愛的芒果,切成丁當作剉冰配料,並以淋煉乳的方式淋上芒果醬,頂端再擺上1球芒果冰淇淋,這樣做出來的芒果冰不僅清涼美味,還吃得到真正的芒果,更散發濃郁的果香。
芒果冰由此發光發熱,流行於全臺大街小巷,外國觀光客來臺也必指名吃芒果冰,CNN甚至曾將它票選為全世界最好吃的甜點之一。從此,一盤芒果冰成了臺灣之光。
羅駿樺後來在東區創立「Ice onster」,他研發的原創新鮮芒果冰是鎮店之寶;同時,他也推出原創新鮮草莓冰,一樣廣受中外遊客歡迎。
其實,羅駿樺的芒果冰好吃是有原因的,他從一開始選擇水果食材就非常仔細,並不是所有芒果都來者不拒。他精選臺南、屏東等產地水果,而且切丁後會依比例將不同產地及品種的芒果混合使用,最重要的是選用當季新鮮水果,絕不用進口芒果或冷凍芒果。
因此, 在Ice Monster並非1年4季都能吃到原創新鮮芒果冰或草莓冰,而要挑對季節與時間,才能一嘗精緻美味、臺灣NO.1 的芒果冰。
Ice Monster (臺北忠孝店)
電話:02-8771-3263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97號
營業時間:10:30-23:30
冰棒俗稱「枝仔冰」,和剉冰一樣出現於日治時期。最早的冰棒只是糖水冰,只要把糖水放進製冰盒內,中間
插一根木棒,冷凍定型後即可手持木棒食用。
早期芋頭冰棒很受歡迎,因為芋頭本身質地黏稠,而且獨具濃郁香氣,做成冰棒的口感比糖水冰更勝一籌。而近代的枝仔冰,大多由工廠大量生產,食材加了香料、防腐劑以及其他添加物,尤其不少冰棒強調可以吃到果肉,裡頭多半添加了增稠劑,方能使果肉均勻、不會產生沉澱,但也帶給人不健康之感。
春一枝
2008年崛起的「春一枝」,雖說是冰棒界的新秀,卻因食材天然、不含添加物,廣受消費大眾的認同。春一枝緣起於喜愛臺東的創辦人李銘煌,有感於當地過熟水果因無法運送而被丟棄浪費,便向果農收購,將其冷凍製成枝仔冰。
純手工製作的冰棒需要大量人力,不僅解決農友的問題,也提供在地就業機會,以「友善交易」的概念選用臺灣好果,讓香甜的冰棒更具人情味。
春一枝的水果食材一開始來自臺東,現在則遍及全臺。雖然所有水果都能製成冰棒,但市場對於香氣較濃的水果,接受度還是比較高,因此不加香精的春一枝,便選用土釋迦、土鳳梨等香氣濃郁的水果製冰。此外,他們的原料更是果肉帶籽,像釋迦冰棒不但吃得到果肉,甚至還得吐籽,保留水果的豐富口感。不過,由於春一枝堅持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物,所以製作工序比一般冰棒的難度更高。
春一枝(推廣中心)
電話:02-2345-6617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372巷
28弄3號
營業時間:平日09:00-18:00
冰淇淋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來自中國、有人認為是從羅馬時代開始,也有人說來自300年前的波斯,傳說滿天飛但至今尚未有個定論。
而在17世紀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已經出現以糖、草莓或檸檬調味的冰凍甜點, 稱為雪酪(Sorbet);1851年, 美國巴爾的摩則開始有牛奶商人以工廠商業化生產冰淇淋(Ice cream)。現代冰淇淋發展的款式種類已趨多元,口味配方更是令人眼花撩亂。
冰淇淋其實是由水、空氣與固形物所組成,所謂「固形物」就是我們在冰淇淋中吃到的固體物質。奶、油、糖是冰淇淋的主要原料,一般是將這些原料加水混合,加熱攪拌均勻後冷卻、冷凍,再經過裝填及硬化而成冰淇淋。
以這些組成物為基礎,冰淇淋可以變化出無限口味,因此各家配方都不相同,每家品牌也各有擁護者。
8%ice
以製作健康好吃的冰淇淋為目標的「8%ice」,以販賣義式冰淇淋(Gelato)為主,其店名源自義大利政府規定,冰淇淋乳脂肪含量必須低於8%而來。
義式冰淇淋的特色,是不使用香精或甜味劑,強調製程天然,像8%ice的水果口味冰淇淋,就是以水果原汁或果泥混合於原料當中製成。
而其乳脂肪含量低,因此與美式冰淇淋相較之下,奶味沒那麼濃;且因為義式冰淇淋固形物多,打進去的空氣比例較低,吃起來口感相對紮實,並能吸收到水果中的營養成分。
8%ice BISTRO(永康公園店)
電話:02-2394-5566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23巷6號1樓
營業時間: 平日11:00-22:00
假日10:00-22:00
雞蛋冰是許多4、5年級生的童年回憶,每逢盛夏時節,常可見人手一支雞蛋冰。它在臺灣流行的時間,大約是在1990年代,如同雞蛋般的大小,每顆重量約55克,造型可愛又討喜。吃在嘴裡那種沁涼香甜的滋味,彷彿再熱的酷暑都能趕跑。
以前農業時代,常見小販騎著腳踏車或三輪車,捏著皮球喇叭發出「叭噗」聲響,於大街小巷穿梭叫賣雞蛋冰,如今這種古早味冰品已經不多見,通常是在夜市或風景區才看得到。
傳統雞蛋冰的製法,是以2片鋁殼套合之後,從底部小洞灌進液態糖水或果汁,用小塞子塞住小洞,再放進冷凍庫凍成冰蛋;當有人要買的時候,只要取下塞子把竹籤插進洞內,再將鋁殼表面浸一下水,透過熱脹冷縮的原理讓裡頭的冰鬆開,就能將鋁殼拔除。
不過,現在這種傳統材料已經少有人用,多半是以塑膠殼替代。其優點是去殼容易,而且做的時候已先插好竹棒,因此剝掉外殼就能直接吃,食用更方便。
特別的是,只要是液體都能當雞蛋冰食材,較受歡迎的像是檸檬、葡萄、柳橙、百香果之類的果汁口味,蘇打水、巧克力、優酪乳、養樂多等也有不少人青睞,比較新式的口味還有抹茶牛奶、港式奶茶等,各有擁護者。
雪花冰不但受臺灣人喜愛,它還行銷至全球10幾個國家,是臺灣的代表冰種之一。本土研發的雪花冰,是在1970年由高文婉發明,而後在高雄創立翔美食品,專賣這種兼具冰淇淋口感與剉冰質地的新品種冰。由於吃起來清爽鬆軟、無冰淇淋之甜膩,又不像剉冰那麼冰口,因此短時間內便一炮而紅。
當年翔美雪花冰曾創下全臺300家分店的驚人紀錄,後來因為跟風者多,市場過於飽和才往國外發展,目前在新加坡、澳洲等地都有翔美雪花冰的蹤跡。
製作雪花冰前,必須先將調配好的材料凍成冰磚,再以刨冰機刨出細密柔軟的冰片,因為吃起來的感覺很像極有味道的雪花,故而為名。很多女生愛吃雪花冰,除了它柔軟綿密、入口即化的口感之外,也因為它的熱量只有一般冰品的3分之1,大大減輕吃甜食的罪惡感,因此可盡情享受、減少負擔。
牛奶是雪花冰一開始的基底材料,比起剉冰只用清水凍成冰塊,要將濃醇的牛奶凍成冰磚,確實不易。現在的雪花冰口味非常多元,除了奶香濃郁的牛奶雪花冰之外,用芝麻醬、花生醬、草莓汁、芒果汁、檸檬汁都能調配做成冰磚,吃的時候也能加上椰果、綠豆等剉冰配料,為雪花冰增添豐富口感。
許多老冰店都有賣綿綿冰,它的口感不像剉冰那般粗硬,而是較為軟綿細密,化口性更好一些。其滋味細緻清爽,卻又不似雪花冰那般用嘴含著就會化掉,吃起來比較有「存在感」。而綿綿冰豐富的口味、樸實無華的賣相,也讓許多喜愛古早冰的顧客回味不已。
不少人以為綿綿冰就是雪花冰,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冰種。水、糖是綿綿冰的主要材料,只要自己喜歡的配料都可以加進來,例如芋頭、花生、牛奶、紅豆,或者芒果、草莓、鳳梨、百香果等水果類也行。將所有材料混合之後,再放進製冰機內攪拌做成冰沙的模樣。通常坊間的店家販售時,是將綿綿冰盛裝於紙杯當中,所以綿綿冰的外觀看起來反而比較像冰淇淋或是泡泡冰。
雖然綿綿冰貌似冰沙,但冰沙的材料必須要有冰塊,而綿綿冰則是將配方調好之後,以製冰機邊攪拌邊冷凍,兩者做法不同;且綿綿冰的冰體顆粒比冰沙再綿細一些,所以在室溫下融化的速度相當快,尤其現代人吃東西前都要先餵飽手機,若是拍照完再吃的話,可能已經融化成一灘冰水了。用冰杓挖成球的綿綿冰,乍看之下和冰淇淋很像,但兩者的牛奶成分有所不同,不過有些店家也會將綿綿冰當冰淇淋用,與其他冰品結合以增加口感效果。
文、攝影/蔡蜜綺 圖片提供/ Ice Monster、A.K.
鄉間4306
除了本土冰之外,也有人從國外引進各類冰品,如美式冰淇淋、義式冰淇淋、雪酪等,正因為冰的種類五花八門,名字看起來又相似,就像變身超人一樣,總讓人搞不清楚。沒關係,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來探探冰的不同面貌吧!
臺味冰品之王 剉冰 |
不同配料成就多元冰味
臺灣吃冰的起源,則從日治時期才開始。日本人有吃冰消暑的習慣,並將其引進臺灣,常見的解暑方法是將飲料泡在冷水中保持低溫,稱之為「涼水」。剉冰則是臺灣最早的冰種,其作法是將清水凍成大冰塊,再用刀削機器刨碎而成,早期的配料非常簡單,只要灑一點香蕉油使其散發香氣,再淋上甜甜的糖水,就是最早的剉冰原型。
隨著時代進步,剉冰也跟著慢慢演化。臺灣土地肥沃、農產眾多,因而開始有人在清冰中加上紅豆、綠豆等土產配料,也有人放上鳳梨、芭樂等水果切塊,就連醃李、楊桃乾等果乾也有人加入冰中;一時間八寶冰、四果冰、李鹹冰、水果冰百家爭鳴,多樣化的剉冰品項讓人眼花撩亂。
1970年代左右,開始有人將米苔目、粉粿、粉圓等食材加在剉冰當中,緊接著椰果、布丁等加工品也成了剉冰的配料,使得剉冰的口感享受更加多元。
走入國際 臺灣之光芒果冰
1997年,剉冰出現重大革命。坐落在永康街的冰店「冰館」,老闆羅駿樺為了讓傳統剉冰轉型,除了規劃新穎的用餐空間,還利用自己最愛的芒果,切成丁當作剉冰配料,並以淋煉乳的方式淋上芒果醬,頂端再擺上1球芒果冰淇淋,這樣做出來的芒果冰不僅清涼美味,還吃得到真正的芒果,更散發濃郁的果香。
芒果冰由此發光發熱,流行於全臺大街小巷,外國觀光客來臺也必指名吃芒果冰,CNN甚至曾將它票選為全世界最好吃的甜點之一。從此,一盤芒果冰成了臺灣之光。
羅駿樺後來在東區創立「Ice onster」,他研發的原創新鮮芒果冰是鎮店之寶;同時,他也推出原創新鮮草莓冰,一樣廣受中外遊客歡迎。
其實,羅駿樺的芒果冰好吃是有原因的,他從一開始選擇水果食材就非常仔細,並不是所有芒果都來者不拒。他精選臺南、屏東等產地水果,而且切丁後會依比例將不同產地及品種的芒果混合使用,最重要的是選用當季新鮮水果,絕不用進口芒果或冷凍芒果。
因此, 在Ice Monster並非1年4季都能吃到原創新鮮芒果冰或草莓冰,而要挑對季節與時間,才能一嘗精緻美味、臺灣NO.1 的芒果冰。
Ice Monster (臺北忠孝店)
電話:02-8771-3263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97號
營業時間:10:30-23:30
簡樸好味道 冰棒 |
冰棒俗稱「枝仔冰」,和剉冰一樣出現於日治時期。最早的冰棒只是糖水冰,只要把糖水放進製冰盒內,中間
插一根木棒,冷凍定型後即可手持木棒食用。
早期芋頭冰棒很受歡迎,因為芋頭本身質地黏稠,而且獨具濃郁香氣,做成冰棒的口感比糖水冰更勝一籌。而近代的枝仔冰,大多由工廠大量生產,食材加了香料、防腐劑以及其他添加物,尤其不少冰棒強調可以吃到果肉,裡頭多半添加了增稠劑,方能使果肉均勻、不會產生沉澱,但也帶給人不健康之感。
春一枝
2008年崛起的「春一枝」,雖說是冰棒界的新秀,卻因食材天然、不含添加物,廣受消費大眾的認同。春一枝緣起於喜愛臺東的創辦人李銘煌,有感於當地過熟水果因無法運送而被丟棄浪費,便向果農收購,將其冷凍製成枝仔冰。
純手工製作的冰棒需要大量人力,不僅解決農友的問題,也提供在地就業機會,以「友善交易」的概念選用臺灣好果,讓香甜的冰棒更具人情味。
春一枝的水果食材一開始來自臺東,現在則遍及全臺。雖然所有水果都能製成冰棒,但市場對於香氣較濃的水果,接受度還是比較高,因此不加香精的春一枝,便選用土釋迦、土鳳梨等香氣濃郁的水果製冰。此外,他們的原料更是果肉帶籽,像釋迦冰棒不但吃得到果肉,甚至還得吐籽,保留水果的豐富口感。不過,由於春一枝堅持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物,所以製作工序比一般冰棒的難度更高。
春一枝(推廣中心)
電話:02-2345-6617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372巷
28弄3號
營業時間:平日09:00-18:00
歷久不衰 全球熱愛 冰淇淋 |
冰淇淋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來自中國、有人認為是從羅馬時代開始,也有人說來自300年前的波斯,傳說滿天飛但至今尚未有個定論。
而在17世紀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已經出現以糖、草莓或檸檬調味的冰凍甜點, 稱為雪酪(Sorbet);1851年, 美國巴爾的摩則開始有牛奶商人以工廠商業化生產冰淇淋(Ice cream)。現代冰淇淋發展的款式種類已趨多元,口味配方更是令人眼花撩亂。
冰淇淋其實是由水、空氣與固形物所組成,所謂「固形物」就是我們在冰淇淋中吃到的固體物質。奶、油、糖是冰淇淋的主要原料,一般是將這些原料加水混合,加熱攪拌均勻後冷卻、冷凍,再經過裝填及硬化而成冰淇淋。
以這些組成物為基礎,冰淇淋可以變化出無限口味,因此各家配方都不相同,每家品牌也各有擁護者。
8%ice
以製作健康好吃的冰淇淋為目標的「8%ice」,以販賣義式冰淇淋(Gelato)為主,其店名源自義大利政府規定,冰淇淋乳脂肪含量必須低於8%而來。
義式冰淇淋的特色,是不使用香精或甜味劑,強調製程天然,像8%ice的水果口味冰淇淋,就是以水果原汁或果泥混合於原料當中製成。
而其乳脂肪含量低,因此與美式冰淇淋相較之下,奶味沒那麼濃;且因為義式冰淇淋固形物多,打進去的空氣比例較低,吃起來口感相對紮實,並能吸收到水果中的營養成分。
8%ice BISTRO(永康公園店)
電話:02-2394-5566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23巷6號1樓
營業時間: 平日11:00-22:00
假日10:00-22:00
懷念的古早味 雞蛋冰 |
雞蛋冰是許多4、5年級生的童年回憶,每逢盛夏時節,常可見人手一支雞蛋冰。它在臺灣流行的時間,大約是在1990年代,如同雞蛋般的大小,每顆重量約55克,造型可愛又討喜。吃在嘴裡那種沁涼香甜的滋味,彷彿再熱的酷暑都能趕跑。
以前農業時代,常見小販騎著腳踏車或三輪車,捏著皮球喇叭發出「叭噗」聲響,於大街小巷穿梭叫賣雞蛋冰,如今這種古早味冰品已經不多見,通常是在夜市或風景區才看得到。
傳統雞蛋冰的製法,是以2片鋁殼套合之後,從底部小洞灌進液態糖水或果汁,用小塞子塞住小洞,再放進冷凍庫凍成冰蛋;當有人要買的時候,只要取下塞子把竹籤插進洞內,再將鋁殼表面浸一下水,透過熱脹冷縮的原理讓裡頭的冰鬆開,就能將鋁殼拔除。
不過,現在這種傳統材料已經少有人用,多半是以塑膠殼替代。其優點是去殼容易,而且做的時候已先插好竹棒,因此剝掉外殼就能直接吃,食用更方便。
特別的是,只要是液體都能當雞蛋冰食材,較受歡迎的像是檸檬、葡萄、柳橙、百香果之類的果汁口味,蘇打水、巧克力、優酪乳、養樂多等也有不少人青睞,比較新式的口味還有抹茶牛奶、港式奶茶等,各有擁護者。
片片堆疊 入口即化 雪花冰 |
雪花冰不但受臺灣人喜愛,它還行銷至全球10幾個國家,是臺灣的代表冰種之一。本土研發的雪花冰,是在1970年由高文婉發明,而後在高雄創立翔美食品,專賣這種兼具冰淇淋口感與剉冰質地的新品種冰。由於吃起來清爽鬆軟、無冰淇淋之甜膩,又不像剉冰那麼冰口,因此短時間內便一炮而紅。
當年翔美雪花冰曾創下全臺300家分店的驚人紀錄,後來因為跟風者多,市場過於飽和才往國外發展,目前在新加坡、澳洲等地都有翔美雪花冰的蹤跡。
製作雪花冰前,必須先將調配好的材料凍成冰磚,再以刨冰機刨出細密柔軟的冰片,因為吃起來的感覺很像極有味道的雪花,故而為名。很多女生愛吃雪花冰,除了它柔軟綿密、入口即化的口感之外,也因為它的熱量只有一般冰品的3分之1,大大減輕吃甜食的罪惡感,因此可盡情享受、減少負擔。
牛奶是雪花冰一開始的基底材料,比起剉冰只用清水凍成冰塊,要將濃醇的牛奶凍成冰磚,確實不易。現在的雪花冰口味非常多元,除了奶香濃郁的牛奶雪花冰之外,用芝麻醬、花生醬、草莓汁、芒果汁、檸檬汁都能調配做成冰磚,吃的時候也能加上椰果、綠豆等剉冰配料,為雪花冰增添豐富口感。
清爽單純 原味冰品 綿綿冰 |
許多老冰店都有賣綿綿冰,它的口感不像剉冰那般粗硬,而是較為軟綿細密,化口性更好一些。其滋味細緻清爽,卻又不似雪花冰那般用嘴含著就會化掉,吃起來比較有「存在感」。而綿綿冰豐富的口味、樸實無華的賣相,也讓許多喜愛古早冰的顧客回味不已。
不少人以為綿綿冰就是雪花冰,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冰種。水、糖是綿綿冰的主要材料,只要自己喜歡的配料都可以加進來,例如芋頭、花生、牛奶、紅豆,或者芒果、草莓、鳳梨、百香果等水果類也行。將所有材料混合之後,再放進製冰機內攪拌做成冰沙的模樣。通常坊間的店家販售時,是將綿綿冰盛裝於紙杯當中,所以綿綿冰的外觀看起來反而比較像冰淇淋或是泡泡冰。
雖然綿綿冰貌似冰沙,但冰沙的材料必須要有冰塊,而綿綿冰則是將配方調好之後,以製冰機邊攪拌邊冷凍,兩者做法不同;且綿綿冰的冰體顆粒比冰沙再綿細一些,所以在室溫下融化的速度相當快,尤其現代人吃東西前都要先餵飽手機,若是拍照完再吃的話,可能已經融化成一灘冰水了。用冰杓挖成球的綿綿冰,乍看之下和冰淇淋很像,但兩者的牛奶成分有所不同,不過有些店家也會將綿綿冰當冰淇淋用,與其他冰品結合以增加口感效果。
文、攝影/蔡蜜綺 圖片提供/ Ice Monster、A.K.
鄉間4306
上一篇
北迴歸線上的酸甜味 嘉義民雄鳳梨
下一篇
正港臺灣味 熊愛呷冰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4%
我喜歡:44%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1%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ぎんこういん(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07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