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異「採」採後處理的重要價值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方怡丹,針對採後處理技術,提出她對於其價值、國內作法與未來的建議。
採後處理具有許多重要價值:減少農產耗損、提升農產品質、增強外銷競爭力,更具有產銷調節的功能,其重要性不比農作物的育成或栽培技術低,是未來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常有農民問我,採後處理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其實著眼點很多,我們可以試想,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如果種苗不健康、有蟲害,會造成損耗;若採收後處理不當,如集貨時造成擦壓傷,更會加重耗損,甚至使農產沒辦法運輸到需要的人手上,這些都是過程上的疏失。若能針對採收、分級、包裝……等細節改善,就能避免這些損失,以創造更大的效益。
減少農產耗損 各方皆能受益
可以先從小的範圍觀察,以農民的角度而言,有了好的保存及運輸技術,農產耗損的機率降低,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生產效率提高,能夠多賣一些產品、提高收入;另外,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買到的農產品也能比往常多擺上一段時間而不會腐爛,進而減少金錢損失。由此可見,有好的採後處理技術,不論是農民或消費者皆能受惠。
延長櫥架壽命 為農產品加值
另一個著眼點,即是農產品的特殊性質。怎麼說呢?農產品是種「生物」產品,不論是蔬果、花卉、肉品,都沒辦法像一般工商業產品,進貨後擺上幾年品質都維持不變,反而是很快就會壞掉、失去價值。
但市場要的是穩定的「商品」,若要讓農產品有穩定貨量和品質,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改變採後處理的流程,延長櫥架壽命。例如避開在天氣炎熱、下雨時採收農作,以免農作的中心溫度過高、加速老化,或含水量過高而加速腐敗。
另外,流程後端的保存和運送也很重要,我認為這也是農民常忽略的部分。臺灣雖然小,農產品1 天之內就可送達市場,但不做好處理,櫥架壽命能有幾天?在國內販售的時間可能沒有國外運來臺灣的農產品販售時間長。只要找到每種產品保存的最佳溫度、濕度等條件,就能延長農產品的櫥架壽命,進一步維持穩定的供應鏈。
在未來,能將農產品賣得越久的人才是贏家。農產品能在超市擺3 天,跟擺1 個禮拜,價值完全不同!穩定的貨量和品質不僅對農民有利,也能減少通路業者的損耗,在市場競爭上也更有利。因此,我們希望不管是農民、貨運業者、通路業者,都必須重視採後處理技術,將農產品當成商品來經營。
大幅提升外銷競爭力
接續剛剛提到的,農產品能夠賣得越久,也就代表能賣得更遠。在國內販售的農產品,普遍於1 天之內就能送達目的地;相對來說,需長時間運輸的外銷作物則更依賴採後處理技術。
因此,採後處理技術的進步,對農產品的外銷出口能力往往造成重大影響。以蘭花為例,現今的技術已經可讓臺灣的蘭花最遠賣到巴西,送到全球86 個國家,坐船約45 天。為什麼能夠放這麼久,甚至能保持低損耗?原因除了蘭花本身屬於耐旱的植物外,黃肇家博士研發的文心蘭海運技術,讓原本只能空運的文心蘭能大量出口,1 個貨櫃最少能裝10 萬枝花;到現在,臺灣已變成日本文心蘭的最大供應國,占日本市場的9 成,文心蘭外銷的競爭力大幅提升。只要擁有穩定的品質、數量、價格,就具備了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條件。
黃肇家博士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採後處理研究室的主持人,於2000 年研發文心蘭切花銷日保鮮技術,經指導產銷班與業界商業應用,證實此技術可使文心蘭切花銷日後,瓶插壽命提升40%左右,由4 ~ 5日提高為7 ~ 8 日。 並開發貨櫃海運技術,節省運費55%左右,農民收益增加約15%,並能大量出口。本技術於2000 年推廣後,出口量由約900 萬支,逐年提升,近年外銷量已提升至約2,500 萬支。 |
國內運銷也要重視
從改善運銷模式開始
但別以為採後處理僅是外銷所需的技術,且因國內運銷時間短而忽略。並不是每項農產品都能外銷,世界上大宗外銷的農產品,本身必須要有足夠的貯存條件,例如洋蔥皮厚、蘋果裹蠟,能防止水分散失、香蕉運送到目的地才開始催熟,各有各的特點。
我們常吃的大部分葉菜、瓜果類,沒有經過良好處理,恐怕撐不過1 個禮拜。以超市和傳統市場為例,超市蔬菜1 把可以賣3 天,如果在一般傳統市場,澆了水就擺在攤子上風吹日晒,隔天就得丟棄。要處理這些丟棄的農產品也都是成本。
為什麼農民不願意改善運銷模式、投資基礎設備,而容忍這樣的成本不斷消耗呢?這是因為很多農民認為市場沒有需要,為什麼要多花這個錢?這是需要修正的想法。通路商當然會選擇農產品質更好的業者,為了避免後端損耗的成本,目前有些通路商甚至會直接去產地購買,以要求自訂規格。
所以建議農民和農產品管理者,要看得更遠,不要覺得這些投資沒有意義,而是要積極改善運銷模式,有時候只是改善了集貨方式,就能減少農產品擦壓傷並提高良率。
跨區合作 大型集理貨中心成趨勢
當然,要個別農民投資並不是划算的做法,因此我們要鼓勵的是農民團體,現在單點式的集貨場,利用效率會變差,例如美生菜就只能作3 個月,其他時間是浪費掉的,像這樣沒有全年利用的投資就十分浪費。所以我們也一直在推大型的集理貨中心,鼓勵農民跨區合作。
如果有比較大的調度中心,哪些貨要進倉、販賣、外銷,在集理貨中心就能清楚知道流向,這些集理貨中心不再限於各地的點,而是整合各區資源,讓大型理貨中心能夠進行全年利用。
從只有使用3 個月提升到6 個月,甚至到8 個月,就算是幫別人代工分級,也能回收成本。只要留下每年1、2 個月的歲修跟整理,設置的成本就會大幅降低,甚至讓農民能夠成立自己的品牌。
串聯生產端、包裝場、貿易商
提升農產品質
過去我們都認為採後處理是從採收開始,直到出貨就結束,現在的概念已轉變,在採收前的最後階段,就要判斷是否有良好的採收適期,出貨之後更連結到產品的上市、上架。
之所以要將整個採收處理過程拉長、範圍擴大,是因為對產品的新鮮度有所要求。所以未來要強調的是全程的冷鏈,不論國內外,只要你想做這門生意,預冷是不可或缺的階段。
包括生產端、包裝場、貿易商,從採收和集貨的保護,減少擦壓傷、將農產依規格分級、統一品質、全程控溫運輸確保新鮮、通路上架時的商品管理……,各行業共同攜手合作,即使不用花高昂費用,也能讓農產品有好品質。
文字整理/張雅茹 攝影/徐榕志
豐年 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