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有毒植物 外表似芒果的海檬果
刊登日:108/11/04
4,649
有次至北關遊玩,遠遠就看到幾棵樹上長滿果實,以為是芒果,真想吃它一口,但走近一看,才發現是有毒植物──海檬果,才又退怯三步,這可吃不得呀!若去宜蘭遊玩,從羅東往蘇澳方向的濱海公路行駛,沿路兩旁可看到果實長得如芒果般的樹木,可別再誤會那是芒果樹了!
海檬果原產於熱帶地區,為直立性多年生的常綠性小喬本植物,在印度、琉球、緬甸、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種植很多。在宜蘭北關、福隆遊客中心、屏東科技大學和墾丁鵝鑾鼻燈塔附近都有種植海檬果。臺灣除了作為庭園景觀植物或是行道樹外,由於其適宜生長於海岸邊,耐鹽性與抗風性強,因此又可作為防風林,以阻隔強烈海風對陸面的侵蝕;另外,也有人取其樹幹製成日常生活木製用品,例如小型木櫃、飾品櫃或木屐等。
海檬果和夾竹桃同樣屬於夾竹桃科植物,夾竹桃是屬於夾竹桃屬,而海檬果則是屬於海檬果屬。夾竹桃科植物和大戟科植物都有個共通特性,就是植株本身含有豐富的白色乳汁,因此,若摘下海檬果的葉片、果實或是折斷其樹枝時,在摘取處之葉痕和果實樹枝處會流出白色乳汁,如同漆樹的汁液般,碰觸到皮膚會使人的皮膚過敏,有癢或刺痛感,若皮膚不小心沾到時最好以清水沖洗,以免傷害到皮膚表面。
海檬果樹幹之主幹稍微較支幹粗大,株高可達6 ~ 12 公尺;葉片呈叢生型並著生於枝端;葉呈披針狀,葉面摸起來光滑,有一層蠟質保護;葉子邊緣為全緣且無鋸齒狀;葉柄短小。花序為聚繖花序,每朵小花含有5 片白色花瓣,在花冠基部處呈橘紅色,花冠長呈漏斗狀、頂生,5 月時期開始開花。
由於海檬果的外觀和葉片很像芒果樹,果實也似芒果,且喜歡生長於熱帶海岸邊的環境,因此才被稱為「海檬果」或「海芒果」。然而,海檬果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稱呼,例如在南臺灣的恆春稱其為「海檬果」或「猴歡喜」;而北部地區的人則稱之為「水漆」。除此之外,海檬果還有其他的別稱如「海檨仔」、「山檨仔」、「山樣仔」、「自殺樹」、「牛心茄」、「牛心荔」、「牛金茄」、「黃金茄」、「山芒果」或「山杭果」等。
8 ~ 10 月為果實形成期,未成熟的果實表皮顏色如同芒果般呈青綠色;當漸漸成熟時會由青綠色轉變為紫紅色,此時很像成熟的愛文芒果,容易被誤認的人摘取誤食;而若過熟時顏色則呈深褐色。
海檬果的果實外形呈長橢圓形,外觀大小跟雞蛋大小差不多。從外表觀之,海檬果的果實好像很肥美且具有很多果肉,其實不然,當剝開果實時,會看到果實內根本沒什麼果肉,而是由豐富的纖維質所包覆,果實的內部則含有1 顆種子(種仁)。因為海檬果喜歡生長於海岸處,所以當其果實成熟掉落地面,被海水衝走時,由於其果實含有豐富纖維質,果實重量輕因而能浮於水面上,藉由海水將其種子散布於其他地區,進而發芽生長。
某些有毒植物,本身有些部位是沒有毒性的,可以食用,而有些部位則含有毒性不可食用,如豆科植物──豆薯,豆薯的塊根可以食用,但豆薯的種子卻含有劇毒的魚藤酮成分而不可食用。但是,海檬果卻是整株植物都有毒,含有劇毒的海檬果毒素,即配醣體苷或是所謂的強心配醣體,同屬於夾竹桃科植物的夾竹桃也含有此毒素,毒性最強的部位則在其果實和種子(果仁)。
古書《本草綱目拾遺》曾記載:「『牛心茄』一核者入口立死。」可見其毒性之強烈。由於個人體質狀況不同,若誤食果仁,可能1 顆果仁還沒吃完就會致命,其毒素── 海檬果毒素主要作用於心臟,導致心臟發生中毒,症狀似心臟病發作,心臟先快速跳動後導致無力、微弱而衰竭、停止跳動。根據一些資料記載,在印度地區由於此種植物很普遍,因此有些想不開的人會以食用海檬果的方式自殺。另一種是因對此植物不了解,誤食果實而引發中毒,平均每年有10 個左右的印度人因此喪命。
誤食後,臉色會呈現蒼白無血色、身體感覺不舒服,全身冒冷汗、噁心、嘔吐、消化系統受到毒素的作用刺激,而有肚子疼痛與下痢症狀、身體虛弱無力、手腳冰冷且麻木無知覺、呼吸微弱且困難、血壓不正常而有下降趨勢、呈現幻覺或昏迷狀態、心跳微弱或衰竭而停止跳動。
由於此種樹多種植於一般公共場所,如學校、公園、觀光遊樂區,或是道路兩旁,往往因為植物旁無標示有毒植物的解說牌,對其不認識的人看到其漂亮果實時,會摘取食用,很多中毒事件因此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對生活周遭的植物多多認識,才可避免誤食中毒。若不幸中毒,一定要緊急送醫治療,勿信任何偏方或錯誤處理方式,以免延誤病情或使病況變得更糟。
文˙ 圖/林育安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博士
豐年6706
海檬果原產於熱帶地區,為直立性多年生的常綠性小喬本植物,在印度、琉球、緬甸、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種植很多。在宜蘭北關、福隆遊客中心、屏東科技大學和墾丁鵝鑾鼻燈塔附近都有種植海檬果。臺灣除了作為庭園景觀植物或是行道樹外,由於其適宜生長於海岸邊,耐鹽性與抗風性強,因此又可作為防風林,以阻隔強烈海風對陸面的侵蝕;另外,也有人取其樹幹製成日常生活木製用品,例如小型木櫃、飾品櫃或木屐等。
海檬果和夾竹桃同樣屬於夾竹桃科植物,夾竹桃是屬於夾竹桃屬,而海檬果則是屬於海檬果屬。夾竹桃科植物和大戟科植物都有個共通特性,就是植株本身含有豐富的白色乳汁,因此,若摘下海檬果的葉片、果實或是折斷其樹枝時,在摘取處之葉痕和果實樹枝處會流出白色乳汁,如同漆樹的汁液般,碰觸到皮膚會使人的皮膚過敏,有癢或刺痛感,若皮膚不小心沾到時最好以清水沖洗,以免傷害到皮膚表面。
海檬果樹幹之主幹稍微較支幹粗大,株高可達6 ~ 12 公尺;葉片呈叢生型並著生於枝端;葉呈披針狀,葉面摸起來光滑,有一層蠟質保護;葉子邊緣為全緣且無鋸齒狀;葉柄短小。花序為聚繖花序,每朵小花含有5 片白色花瓣,在花冠基部處呈橘紅色,花冠長呈漏斗狀、頂生,5 月時期開始開花。
由於海檬果的外觀和葉片很像芒果樹,果實也似芒果,且喜歡生長於熱帶海岸邊的環境,因此才被稱為「海檬果」或「海芒果」。然而,海檬果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稱呼,例如在南臺灣的恆春稱其為「海檬果」或「猴歡喜」;而北部地區的人則稱之為「水漆」。除此之外,海檬果還有其他的別稱如「海檨仔」、「山檨仔」、「山樣仔」、「自殺樹」、「牛心茄」、「牛心荔」、「牛金茄」、「黃金茄」、「山芒果」或「山杭果」等。
8 ~ 10 月為果實形成期,未成熟的果實表皮顏色如同芒果般呈青綠色;當漸漸成熟時會由青綠色轉變為紫紅色,此時很像成熟的愛文芒果,容易被誤認的人摘取誤食;而若過熟時顏色則呈深褐色。
海檬果的果實外形呈長橢圓形,外觀大小跟雞蛋大小差不多。從外表觀之,海檬果的果實好像很肥美且具有很多果肉,其實不然,當剝開果實時,會看到果實內根本沒什麼果肉,而是由豐富的纖維質所包覆,果實的內部則含有1 顆種子(種仁)。因為海檬果喜歡生長於海岸處,所以當其果實成熟掉落地面,被海水衝走時,由於其果實含有豐富纖維質,果實重量輕因而能浮於水面上,藉由海水將其種子散布於其他地區,進而發芽生長。
某些有毒植物,本身有些部位是沒有毒性的,可以食用,而有些部位則含有毒性不可食用,如豆科植物──豆薯,豆薯的塊根可以食用,但豆薯的種子卻含有劇毒的魚藤酮成分而不可食用。但是,海檬果卻是整株植物都有毒,含有劇毒的海檬果毒素,即配醣體苷或是所謂的強心配醣體,同屬於夾竹桃科植物的夾竹桃也含有此毒素,毒性最強的部位則在其果實和種子(果仁)。
古書《本草綱目拾遺》曾記載:「『牛心茄』一核者入口立死。」可見其毒性之強烈。由於個人體質狀況不同,若誤食果仁,可能1 顆果仁還沒吃完就會致命,其毒素── 海檬果毒素主要作用於心臟,導致心臟發生中毒,症狀似心臟病發作,心臟先快速跳動後導致無力、微弱而衰竭、停止跳動。根據一些資料記載,在印度地區由於此種植物很普遍,因此有些想不開的人會以食用海檬果的方式自殺。另一種是因對此植物不了解,誤食果實而引發中毒,平均每年有10 個左右的印度人因此喪命。
誤食後,臉色會呈現蒼白無血色、身體感覺不舒服,全身冒冷汗、噁心、嘔吐、消化系統受到毒素的作用刺激,而有肚子疼痛與下痢症狀、身體虛弱無力、手腳冰冷且麻木無知覺、呼吸微弱且困難、血壓不正常而有下降趨勢、呈現幻覺或昏迷狀態、心跳微弱或衰竭而停止跳動。
由於此種樹多種植於一般公共場所,如學校、公園、觀光遊樂區,或是道路兩旁,往往因為植物旁無標示有毒植物的解說牌,對其不認識的人看到其漂亮果實時,會摘取食用,很多中毒事件因此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對生活周遭的植物多多認識,才可避免誤食中毒。若不幸中毒,一定要緊急送醫治療,勿信任何偏方或錯誤處理方式,以免延誤病情或使病況變得更糟。
文˙ 圖/林育安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博士
豐年6706
上一篇
足底筋膜炎的自我保健
下一篇
水肥黃金搶著要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4%
我喜歡:0%
很實用:33%
夠新奇:0%
普普啦:2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11/26
有毒-海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