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找回農藝 賴咏華與土地為伍的熱誠
刊登日:108/11/19
638
約莫4 年前我在苗栗縣南庄鄉的一處田邊認識了賴咏華,那一段時間臺灣的政治非常動盪,苗栗農地徵收的抗爭、財政困頓的傳言,幾乎每一天都不離新聞版面,也是因為如此讓我鼓起勇氣想要重新認識這片土地,開始透過讀書會認識許多來自苗栗或外縣市關心農業的朋友。我和阿華的認識,就是在那個苗栗土地徵收非常不公的背景下,我們在南庄鄉南富村的稻田旁聽著阿華的經驗分享,那時候他的身份是一位土礱學徒,正種下人生中的第一期稻米⋯⋯
全臺灣最年輕的土礱學徒
就讀交大光電工程系畢業的賴咏華,我習慣稱呼他的外號「阿華」,認識阿華時他是一位初到南庄鄉南富村學習的年輕土礱學徒,大南埔農村辦公室自成立以來,阿華便透過青平台的資助支持進鄉,向臺灣最後一位土礱師傅學習古老的農耕文化技藝──土礱。
初訪大南埔的阿華因為朋友的因緣而來到了南富村,開始尋找關於土礱遺失的記憶,土礱的功用是作為古時碾米的工具,最早發明的年代不晚於宋朝,在許多古書裡已有記載這項先人的智慧發明,對於元朝與明朝的人而言,土礱已經是個傳承已久的古物,而隨著百年前漢人移民到臺灣時,便將此技藝帶入臺灣這座島嶼。
1953 年電力普及化,使得電動礱穀機逐漸取代了手工土礱,冰冷的電動礱穀機透過雙倍以上的效率帶領著傳統土礱走入歷史,這片土地上的土礱師傅,在時代的洪流中,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百年工藝,並且一致認為土礱終將被這個世界所淘汰。這門技術在臺灣尚有傳人,多為60 ∼80 多歲的老師傅,但實際正在製作的只有林裕祥,起初阿華向老師傅提議學習製作土礱,老師傅認為做土礱沒有前途,不願意傳授這項百年工藝,最後仍被阿華的信念所感動。
土礱有被保存的價值 來自於美好的年代
土礱是農村不容小覷的智慧發明,由竹木、「青剛櫟」木材、紅土三個元素而組成,阿華說:「老師傅製作一個土礱需要花費40 天的時間,而我的第一個土礱則做了3 個多月。」曾經土礱的製作需要3 個不同的匠人完成不同的部分,每個人都專注於其中的細節,但隨著時代變遷,行業的工業鏈已經消失,老師傅需要集三個不同的技術於一身,而每一個部分都有非常複雜的細節,是項極具挑戰的考驗,阿華學習土礱的第一個月便花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在學習「剖竹子」,若竹面的寬、窄處理不均,便無法讓一個土礱穩固扎實的運作。
土礱象徵著一個美好的年代,見證了人與土地之間緊密的情感,不需要越洋運輸的貨輪、不需要冒著黑煙的工廠、不需要再鑿開一座山去採礦,那個時代農村的生態系是圓滿的,在臺灣這座島上人與土地的關係曾經那麼不需要依賴外界的東西,因此它有被我們保存下來的文化意義。
生命中的第一期稻米
如果把整個農村想像成一個人,所有的農具為身體的每個部分,如同鐮刀、鋤頭、犁、耙,每一項都是身體上的器官,牛車可能是腳、鋤頭是手,那土礱一定是農村的心臟。一株秧苗透過農夫的細心呵護、陽光的灌溉,直到收成後透過土礱將稻穀碾開而取得中間飽滿的米粒果實,餵養了在臺灣土地生活的先祖先民,如果沒有了土礱,稻穀則是稻穀,我們無法享受到每一粒果實,這是生命的能量在農村裡流動,讓土地與人的生命在農村裡循環不息。
2012 年春天,阿華為了要讓土礱實際在農村重啟運作,便種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期稻米,米種是臺南15 號,巨胚的水稻梗型品種,胚芽量是一般米的3 倍,營養價值比普通糙米還來得高。很多人問阿華:「政府鼓勵大家休耕,為什麼還要種田?」阿華說休耕政策一甲地4 萬5 的確很吸引人,對於年邁的老農來講是不錯的選擇,但阿華認為那是因為沒有人認知到農業背後的價值,於是阿華又多了人生中的另一個身份──稻農。
過去的農村社會每個人都知道吃下的那一口飯是哪位農夫所栽種的,彼此建立著感情並且相互信任,然後自然而然的,沒有人會遇到黑心食品。
出發!從泥土到嘴唇
前年秋天阿華耕種的水稻田被地主收回,他便買了機器開始學習一項具農村社會人文特色的手藝──爆米香,在阿公那個年代是最受歡迎的零嘴,透過「吃」讓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就能建立起情感的媒介,2014 年政府公告中港溪流域全面停灌,讓阿華正好有充裕的時間籌備了一個臺灣絕無僅有的爆米香環島計畫,期待將一塊爆米香背後蘊含著許多的生命故事找尋出來,讓更多人認識到這片土地的價值。
多了一個爆米香師傅的新身份,阿華說:「過去的農村社會每個人都知道吃下的那一口飯是哪位農夫所栽種的,彼此建立著感情並且相互信任,然後自然而然的,沒有人會遇到黑心食品。」吃東西的方式決定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現代人吃飯方式和過去阿公那個年代不一樣,現代的農夫不在乎自己種的食物被誰吃掉,而是在乎商品的銷售成績,為了追求好賣就會把東西種的既漂亮又符合產量需求,但在追尋利潤的過程中勢必要犧牲許多農業的自然原則,大量的農藥施灑以及對化學肥料的依賴,其實都對農夫與消費者之間造成了傷害,黑心食品開始層不出窮,人與人之間失去情感網絡,而大量的化學肥料對土壤而言更是一大負擔,最後造成了三輸的局面。
爆米香,重現人們的互相信任
阿華計畫拜訪16 個縣市的當地農夫,他們個別種植不同品種的稻米,透過爆米香巡迴計畫,除了期待展現16 種不同品種的在地好滋味,並且深入在地的小學,經由食農教育讓孩子們認識到這片土地面臨的事情,以及認識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有這麼一位農夫正在為了友善土地而耕種出「無毒稻米」,阿華說:「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一位農夫朋友。」這是一個機會和孩子們討論為什麼有一些耕作的方式會傷害到土地與農夫、還有吃下米的人,這些傷害最後是由整個臺灣島嶼來承擔。
阿華目前有三個職業「稻農」、「土礱師」、「爆米香師傅」,剛好涵蓋了一粒米從泥土到嘴唇的完整旅程。阿華想要帶動更多人了解在地食材,重現那個美好的年代。
文/錢湘伶
圖/賴咏華
鄉間4203
全臺灣最年輕的土礱學徒
就讀交大光電工程系畢業的賴咏華,我習慣稱呼他的外號「阿華」,認識阿華時他是一位初到南庄鄉南富村學習的年輕土礱學徒,大南埔農村辦公室自成立以來,阿華便透過青平台的資助支持進鄉,向臺灣最後一位土礱師傅學習古老的農耕文化技藝──土礱。
初訪大南埔的阿華因為朋友的因緣而來到了南富村,開始尋找關於土礱遺失的記憶,土礱的功用是作為古時碾米的工具,最早發明的年代不晚於宋朝,在許多古書裡已有記載這項先人的智慧發明,對於元朝與明朝的人而言,土礱已經是個傳承已久的古物,而隨著百年前漢人移民到臺灣時,便將此技藝帶入臺灣這座島嶼。
1953 年電力普及化,使得電動礱穀機逐漸取代了手工土礱,冰冷的電動礱穀機透過雙倍以上的效率帶領著傳統土礱走入歷史,這片土地上的土礱師傅,在時代的洪流中,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百年工藝,並且一致認為土礱終將被這個世界所淘汰。這門技術在臺灣尚有傳人,多為60 ∼80 多歲的老師傅,但實際正在製作的只有林裕祥,起初阿華向老師傅提議學習製作土礱,老師傅認為做土礱沒有前途,不願意傳授這項百年工藝,最後仍被阿華的信念所感動。
土礱有被保存的價值 來自於美好的年代
土礱是農村不容小覷的智慧發明,由竹木、「青剛櫟」木材、紅土三個元素而組成,阿華說:「老師傅製作一個土礱需要花費40 天的時間,而我的第一個土礱則做了3 個多月。」曾經土礱的製作需要3 個不同的匠人完成不同的部分,每個人都專注於其中的細節,但隨著時代變遷,行業的工業鏈已經消失,老師傅需要集三個不同的技術於一身,而每一個部分都有非常複雜的細節,是項極具挑戰的考驗,阿華學習土礱的第一個月便花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在學習「剖竹子」,若竹面的寬、窄處理不均,便無法讓一個土礱穩固扎實的運作。
土礱象徵著一個美好的年代,見證了人與土地之間緊密的情感,不需要越洋運輸的貨輪、不需要冒著黑煙的工廠、不需要再鑿開一座山去採礦,那個時代農村的生態系是圓滿的,在臺灣這座島上人與土地的關係曾經那麼不需要依賴外界的東西,因此它有被我們保存下來的文化意義。
生命中的第一期稻米
如果把整個農村想像成一個人,所有的農具為身體的每個部分,如同鐮刀、鋤頭、犁、耙,每一項都是身體上的器官,牛車可能是腳、鋤頭是手,那土礱一定是農村的心臟。一株秧苗透過農夫的細心呵護、陽光的灌溉,直到收成後透過土礱將稻穀碾開而取得中間飽滿的米粒果實,餵養了在臺灣土地生活的先祖先民,如果沒有了土礱,稻穀則是稻穀,我們無法享受到每一粒果實,這是生命的能量在農村裡流動,讓土地與人的生命在農村裡循環不息。
2012 年春天,阿華為了要讓土礱實際在農村重啟運作,便種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期稻米,米種是臺南15 號,巨胚的水稻梗型品種,胚芽量是一般米的3 倍,營養價值比普通糙米還來得高。很多人問阿華:「政府鼓勵大家休耕,為什麼還要種田?」阿華說休耕政策一甲地4 萬5 的確很吸引人,對於年邁的老農來講是不錯的選擇,但阿華認為那是因為沒有人認知到農業背後的價值,於是阿華又多了人生中的另一個身份──稻農。
過去的農村社會每個人都知道吃下的那一口飯是哪位農夫所栽種的,彼此建立著感情並且相互信任,然後自然而然的,沒有人會遇到黑心食品。
出發!從泥土到嘴唇
前年秋天阿華耕種的水稻田被地主收回,他便買了機器開始學習一項具農村社會人文特色的手藝──爆米香,在阿公那個年代是最受歡迎的零嘴,透過「吃」讓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就能建立起情感的媒介,2014 年政府公告中港溪流域全面停灌,讓阿華正好有充裕的時間籌備了一個臺灣絕無僅有的爆米香環島計畫,期待將一塊爆米香背後蘊含著許多的生命故事找尋出來,讓更多人認識到這片土地的價值。
多了一個爆米香師傅的新身份,阿華說:「過去的農村社會每個人都知道吃下的那一口飯是哪位農夫所栽種的,彼此建立著感情並且相互信任,然後自然而然的,沒有人會遇到黑心食品。」吃東西的方式決定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現代人吃飯方式和過去阿公那個年代不一樣,現代的農夫不在乎自己種的食物被誰吃掉,而是在乎商品的銷售成績,為了追求好賣就會把東西種的既漂亮又符合產量需求,但在追尋利潤的過程中勢必要犧牲許多農業的自然原則,大量的農藥施灑以及對化學肥料的依賴,其實都對農夫與消費者之間造成了傷害,黑心食品開始層不出窮,人與人之間失去情感網絡,而大量的化學肥料對土壤而言更是一大負擔,最後造成了三輸的局面。
爆米香,重現人們的互相信任
阿華計畫拜訪16 個縣市的當地農夫,他們個別種植不同品種的稻米,透過爆米香巡迴計畫,除了期待展現16 種不同品種的在地好滋味,並且深入在地的小學,經由食農教育讓孩子們認識到這片土地面臨的事情,以及認識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有這麼一位農夫正在為了友善土地而耕種出「無毒稻米」,阿華說:「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一位農夫朋友。」這是一個機會和孩子們討論為什麼有一些耕作的方式會傷害到土地與農夫、還有吃下米的人,這些傷害最後是由整個臺灣島嶼來承擔。
阿華目前有三個職業「稻農」、「土礱師」、「爆米香師傅」,剛好涵蓋了一粒米從泥土到嘴唇的完整旅程。阿華想要帶動更多人了解在地食材,重現那個美好的年代。
文/錢湘伶
圖/賴咏華
鄉間4203
上一篇
血糖與日常飲食的關係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3%
我喜歡:25%
很實用:0%
夠新奇:13%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妹寶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11/26
回歸農業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