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確實記帳 掌握農業經營中的生產成本
刊登日:108/12/09
3,827
為了在農業市場上持續保持競爭力,農民須隨著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規模或改變經營策略。現代化農場已不再是傳統生產導向的經營模式,經營者需先掌握自身經營狀況,並客觀分析應進行哪些投資,以降低成本、減少虧損和提高收益。因此,精確記錄生產成本,以獲得所需的資訊做好財務管理,包含農場的資產負債、收支情形,以及當年或數年的經營狀況與成果,是現代農民的必備技能。
沒有確實記帳,或許就不清楚賺了多少、花了多少,對自身財務狀況僅有模糊的概念。對於不論是農民個人或是農業組織,掌握生產成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沒有好好地評估經營效益,就貿然擴大耕作面積或投資鉅額設施,很有可能嚴重虧損,甚至導致破產。
生產成本為改善經營的重要依據
詳細記錄生產成本資料,可作為管控成本的參考依據。依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每年出版的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農產品生產成本可分為2 項: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為「能直接認定歸屬於某種產品或某部門的成本」,包含種苗、肥料、人工、包工、農藥、能源、材料與購水費等,都屬於直接成本;間接成本為「不容易直接認定為某種產品或某部門之成本」,要經過分離才能再分類,例如農機具折舊及維修費、地租、資本利息等。
舉例來說,動力噴霧器為所有種植作物共同利用,折舊費與維修費無法直接認定為某種作物的成本,要加以分類才可以認定歸屬;或是種植兩期作物與冬季裡作,地租無法直接認定為某種作物的成本,同樣也是要分離後才可以認定歸屬。以葡萄栽種為例,可將生產成本記錄如下:
一、直接成本
1. 種苗費。
2. 肥料費(有機質肥料、化學肥料、營養液、賀爾蒙費用等)。
3. 人工費(自家工與雇工的工時與工資)。
4. 農藥費(農藥、殺草劑、有機資材等)。
5. 能源費(電費、燃料費等)。
6. 材料費(結束帶、釘子、籃框、果袋、報紙、紙盒、紙箱等包裝資材以及剪刀、竹子等)。
7. 運費(果菜市場的運費與手續費、農民支付的宅配費等)。
二、間接成本
1. 農用機械(中耕機、施肥機、噴藥機、割草機、搬運車、貨車、水井等)。
2. 農用設施(塑膠布網室、防鳥網、電照系統、噴灌系統、儲水桶、集貨場、冷藏庫等)。
3. 農地租金。
4. 成園費。
5. 資本利息。
由於每種作物的作業流程不同,所以調查項目差異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課課長楊宏瑛表示:「我們曾設計各種作物皆可使用的表單,非常龐雜,農民一看到就打退堂鼓。」目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作法為訪談並了解農民的記帳狀況,「建立Excel 檔後,我們將分析結果及個人資料存至隨身碟贈予農民,期望他增加隔年資料,如此一來,就可檢討改進。」
運用生產成本記錄
節省成本、增加利潤
也因為不常將自家薪資、設備折舊攤提等費用計算在生產成本裡,許多農家賺錢不僅辛苦,也沒有達到想像中的成效。從楊宏瑛的經驗來看,忙碌且需要大量勞力的農務工作,常常耗盡了農民1 天的體力,回家後還要再記帳,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果能事先計畫好每天所要完成的工作、工作時數,花時間記錄收支便不是難事。「以番茄為例,若想提升番茄甜度且控制成本,除了環境和土壤的影響因子外,還可記錄每批番茄的甜度,及每次施肥的時間點和用量,長期下來,就能抓到最適合施肥的時間點,和最恰當的肥料用量。」楊宏瑛認為,詳實的記錄也有助於分析,進而運用資料找出能夠減少的成本,追蹤新添購用品的使用效果,依此調整自己的生產流程,讓作物的質量更佳。
如果懂得運用記帳所記錄下的各項生產成本資訊,不僅可節省開支,甚至能夠進一步研究目前生產成本所帶來的效益。她希望,專業農民一定要將成本時刻放在心中,只有將農業當作「事業」經營,才能夠做得長久、做得心安。
沒有確實記帳,或許就不清楚賺了多少、花了多少,對自身財務狀況僅有模糊的概念。對於不論是農民個人或是農業組織,掌握生產成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沒有好好地評估經營效益,就貿然擴大耕作面積或投資鉅額設施,很有可能嚴重虧損,甚至導致破產。
生產成本為改善經營的重要依據
詳細記錄生產成本資料,可作為管控成本的參考依據。依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每年出版的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農產品生產成本可分為2 項: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為「能直接認定歸屬於某種產品或某部門的成本」,包含種苗、肥料、人工、包工、農藥、能源、材料與購水費等,都屬於直接成本;間接成本為「不容易直接認定為某種產品或某部門之成本」,要經過分離才能再分類,例如農機具折舊及維修費、地租、資本利息等。
舉例來說,動力噴霧器為所有種植作物共同利用,折舊費與維修費無法直接認定為某種作物的成本,要加以分類才可以認定歸屬;或是種植兩期作物與冬季裡作,地租無法直接認定為某種作物的成本,同樣也是要分離後才可以認定歸屬。以葡萄栽種為例,可將生產成本記錄如下:
一、直接成本
1. 種苗費。
2. 肥料費(有機質肥料、化學肥料、營養液、賀爾蒙費用等)。
3. 人工費(自家工與雇工的工時與工資)。
4. 農藥費(農藥、殺草劑、有機資材等)。
5. 能源費(電費、燃料費等)。
6. 材料費(結束帶、釘子、籃框、果袋、報紙、紙盒、紙箱等包裝資材以及剪刀、竹子等)。
7. 運費(果菜市場的運費與手續費、農民支付的宅配費等)。
二、間接成本
1. 農用機械(中耕機、施肥機、噴藥機、割草機、搬運車、貨車、水井等)。
2. 農用設施(塑膠布網室、防鳥網、電照系統、噴灌系統、儲水桶、集貨場、冷藏庫等)。
3. 農地租金。
4. 成園費。
5. 資本利息。
由於每種作物的作業流程不同,所以調查項目差異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課課長楊宏瑛表示:「我們曾設計各種作物皆可使用的表單,非常龐雜,農民一看到就打退堂鼓。」目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作法為訪談並了解農民的記帳狀況,「建立Excel 檔後,我們將分析結果及個人資料存至隨身碟贈予農民,期望他增加隔年資料,如此一來,就可檢討改進。」
運用生產成本記錄
節省成本、增加利潤
也因為不常將自家薪資、設備折舊攤提等費用計算在生產成本裡,許多農家賺錢不僅辛苦,也沒有達到想像中的成效。從楊宏瑛的經驗來看,忙碌且需要大量勞力的農務工作,常常耗盡了農民1 天的體力,回家後還要再記帳,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果能事先計畫好每天所要完成的工作、工作時數,花時間記錄收支便不是難事。「以番茄為例,若想提升番茄甜度且控制成本,除了環境和土壤的影響因子外,還可記錄每批番茄的甜度,及每次施肥的時間點和用量,長期下來,就能抓到最適合施肥的時間點,和最恰當的肥料用量。」楊宏瑛認為,詳實的記錄也有助於分析,進而運用資料找出能夠減少的成本,追蹤新添購用品的使用效果,依此調整自己的生產流程,讓作物的質量更佳。
如果懂得運用記帳所記錄下的各項生產成本資訊,不僅可節省開支,甚至能夠進一步研究目前生產成本所帶來的效益。她希望,專業農民一定要將成本時刻放在心中,只有將農業當作「事業」經營,才能夠做得長久、做得心安。
一、自家薪資 人工費用中,自家人的薪資容易被低估或完全省略,雇主應按實際工作量給予薪資,或比照當地或鄰近地區農業雇工薪資計算;也可以比照非技術性勞動者的薪資標準。例如日薪=最低時薪133 元X每日工時8 小時= 1,064 元 二、設備折舊攤提 農用設備、設施與農機具等固定財,購買後可以使用好幾年,不可視作當期的成本計算。另外,當這筆費用是由多種作物共同使用時,要依照個別作物種植面積或使用頻率分攤折舊費。 假設1 臺新臺幣15,000 元的動力噴霧器使用年限為7 年,可依據個別作物計算使用次數,算出多種作物每年各使用幾次,就可照15,000÷7X 各作物使用次數,算出各個作物的分攤折舊費。 三、成園費 成園費是多年生作物在建農園前所投入的費用。很多農民或農業經營者在購買固定財或投入成園費時,會將其誤算為當年的成本。 楊宏瑛表示,這是許多有興建設施的農民會算錯的費用,如果是種短期作物的農民,只要注意包含最初的整地費和種苗費即可;若是種長期作物的農民,則要注意是否有灌溉設備等費用。 |
文/張雅茹 攝影/謝佩穎
豐年6709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17%
我喜歡:17%
很實用:50%
夠新奇:0%
普普啦:1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