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披衣技術發展與應用
農業勞動力老化和外移,是全球農村普遍的現象,在臺灣農忙時也常有請不到工的窘境,農業生產必須逐步以機械取代人力,改變原有作物的生產作業模式,除了耕作、收穫外,還必須從播種開始,例如利用真空播種的穴盤育苗系統,直播作物改採機械點播;但對於體積小、質量輕、形狀不規則的種子,很難順利使用機械播種。運用種子披衣(seed coating)處理技術,可以改變種子的重量、形狀、大小,也可改善種子的流動性、減少摩擦力,並可達到一致性的要求,更方便機械播種。
機械化後,高成苗率為必要條件,因此,農民對種子品質要求除了品種外,還要發芽快速、整齊,甚至播種後必須具有可忍受田間逆境及制病、防蟲的能力。透過種子披衣技術添加活性成分,如營養元素、殺菌、殺蟲劑或生物製劑等,確實可提高種子活力、促進或調節種子萌芽及增加生物性或非生物性逆境的防禦力,提高種子的附加價值,讓小小一顆種子展現無限的可能。
披衣技術的發展與現況
種子披衣技術始於1930 年代英國,最初運用在穀類種子上,美國則於1940 年末開始進行造粒(seed pelleting)技術研發,直到1960 年代,在歐洲為因應精密播種披衣技術才開始迅速發展,荷蘭、英、法等國不斷研究、改良後,擴大應用到蔬菜和花卉種子,並逐漸在商業使用。
1980 年代中、後期,披衣已被廣泛應用在商業種子處理加工上,受到美、日、英,以及一些西歐國家的高度重視,並相繼投入研發,使披衣劑的理化性能、產品質量和應用獲得提升,許多專利產品開始在市場流通。
亞洲則由日本拔得頭籌,從1963 年使用紅土包覆牧草種子開始,至1981 年研發出專一性的披衣劑,1984 年住友株式會社已應用在蔬菜種子商業披衣處理。另外,中國也在1976 年開始進行甜菜種子披衣研究,1980 年由中國農業大學研製藥肥型的披衣劑,在1995 年以前,披衣種子推廣面積僅1,000 多萬畝,但1995 年被農業部以「種子工程」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高科技技術,在政策性的全面推動下,到2000 年已高達4.2 億畝。
目前國際流通的高價蔬菜種子(如茄科、葫蘆科、萵苣等)、花卉種子(如矮牽牛、四季海棠、洋桔梗等)披衣處理極為常見,也有許多跨國代工公司提供客製化的專業服務。
現今全球具有披衣技術的公司共有29家,但大部分市場由前6 家掌控,包括Bayer CropScience(德國)、Syngenta(瑞士)、Monsanto(美國)、BASF(德國)、DuPont Pioneer(美國)和Dow(美國),這些企業將種子披衣應用於選定的種子(通常是新品種),結合品種與農化產品開發或生物保護劑的組合,有效推廣新產品。
較小的企業,如Incotec(荷蘭/ 英國)和Germains(英國),致力於研發披衣基質,改善活性成分、披衣處理特性和播種的整體效益,是披衣基質市場的創新者。學者估算,全球種子披衣材料市場年產值超過10 億美元,預計到2020 年將達到16.3 億美元/ 年。
披衣基質研發
無論披衣種子的目的為何,披衣基質是決定能否運用的成功關鍵,不僅是研發人員的研究重點,更被企業視為商業機密,因應不同需求的披衣劑不斷被開發,加上披衣加工技術可以工業化量產,更具市場潛力。
披衣改變了氣體或水分進出種子的量或速率,進而影響種子的發芽或貯藏,貯藏時需要低孔度的披衣層才能降低種子的呼吸作用。但是,播種浸潤吸水後,又需高孔度來增加通氣性,以利於發芽,因此,合適的披衣基質最基本的要求必須是:處理後不能影響發芽,且能貯藏一段時間;另須具備足夠的強度,以抵抗運銷或播種過程中的壓力,而不致碎裂。
披衣基質依材料功能分為:底衣液(黏著劑)、底衣粉(填充劑)、活性成分等3部分。披覆材料(填充劑、活性成分)需要黏著劑才能附著在種子表面,黏著劑和填充劑必須與活性化合物相容。一般常用的材料分述如下:
一、 底衣液(黏著劑Binder):
可被當作黏著劑的化合物包括各種澱粉、纖維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甚至是水都可當作黏著劑。
二、 底衣粉(填充劑Fillers):
作為填充劑的底衣粉通常是惰性粉末,可使用的物質包括黏土、沙、木屑、珍珠石、石英粉等。
三、 活性成分(Active ingredients):
在披衣中為特殊目的添加的物質。例如為了防病蟲害、增加作物抵抗力或促進養分攝取等目的,添加殺蟲劑、殺菌劑、營養元素、植物生長調節劑及微生物或其他天然成分的生物製劑等,添加時同樣必須考量對種子發芽及貯藏壽命是否有不良影響。
隨著永續與生態農業的重視,目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簡稱苗改場)在基質研發與活性成分添加,均以生物製劑及生物性材料為研究重點,以符合安全及有機概念。種子披衣為智能化農業重要的加工技術,種苗的生長與發育需許多因子配合,未來將是各種處理配合披衣技術的綜合應用,如讓發芽快速整齊的滲調處理,以及利用活性成分的預措處理等,以滿足不同環境的多元需求。
披衣處理加工的類型
目前商業用披衣種子已經可工業化生產,工業化處理機械源自製藥或保健食品加工,因種子大小與加工處理的模式不同,主要應用在種子披衣加工的機械有3種,包括流體化床(Fluidized bed)、離心式(Rotary coater)、糖衣鍋(旋轉鍋Rotating pan)等造粒機。
依披衣處理加工後的物理特性分類,在工業和學術界中最常使用及被認可的用詞包括: 膜衣(Film coating)、鑲衣(Encrusting)、造粒(Pelleting)等3 種類型。分述如下:
一、 種子膜衣(seed film coating):
以聚合物或可分解生物塑料懸浮液,噴霧披覆於種子表面,披覆層通常小於種子重量的10%。膜衣處理技術起源於歐洲,最早使用在拌藥之後,為減少添加殺菌、殺蟲劑脫落,避免浪費藥劑及汙染環境。膜衣也可減少鑲衣、造粒披衣層掉落。
二、 種子鑲衣(seed encrusting):
利用披覆材料進行種子包埋,加工時不刻意改變原來形狀,加工後種子重量增加在100 ~ 500%,種子的原始形狀仍然明顯,如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等種子。
三、 種子造粒(seed pelleting):
將小、輕、形狀不規則或不定形的種子,如萵苣、菾菜、芹菜、洋蔥、胡蘿蔔等較不易單粒機械化播種的種子,以黏著劑、填充劑處理,加工後重量增加在500%以上,已無法區分種子初始形狀,使其成為圓粒或一致的形狀。
披衣技術的應用
披衣技術能受到許多先進國家重視,投入大量的研發人力與經費,主要原因除了披衣種子利於機械播種外,還可在披衣過程中加入殺菌、殺蟲劑、營養元素或生物製劑等,可有效防治苗期病蟲害及促進生長;另外,尚可搭配不同物理、化學特性的披衣物質,使作物在不良的土壤條件下,促進種子的發芽或調控其發芽時間,用於爭取農時,改善發芽等。綜合其在作物生產上的效益有:
一、 利於機械播種,降低種子用量
經披衣的種子有別於原樣種子,重量、形狀均可一致,尤其是體積小、質量輕、不規則的種子可明顯獲得改善,並增加流動性,使種子更利於機械播種,提高精準度。
對於直播蔬菜,使用披衣種子可節省種子用量、省去間苗人力支出、降低生產成本。以胡蘿蔔為例,以傳統使用原種子條播種子用量為造粒的5.5倍,且播種後6 ~ 8 週須進行疏拔,工資約新臺幣2,000 元/ 分,因此,使用造粒種子可由傳統栽培每公頃約新臺幣50,000 元降至約10,000 元。
二、 有效預防苗期病蟲害
傳統的浸種、拌藥等預措處理,雖可降低種子帶菌比率,但藥劑直接接觸種子,使其活力下降,且藥劑容易脫落,對環境造成汙染,使用時危害人的健康。
先以披衣層保護種子再分層添加殺菌、殺蟲劑包覆,可避免直接接觸藥劑,再經膜衣處理,避免藥劑脫落,播種時隨著種子發芽吸收,可更有效防治苗期病蟲害,一般商業披衣種子以推薦劑量處理,通常不會影響種子發芽。
直播蔬菜可省去播種到出苗,田間大面積噴灑農藥等防治病蟲害的工作,減少過度使用農藥,降低生產成本,並可減輕對環境的汙染。隨著對環境友善及有機概念的重視,則可添加微生物製劑,如木黴菌、液化澱粉芽胞桿菌等,或生物性材料,如幾丁聚醣,以增加作物對生物性逆境的抗性。
三、 促進種子發芽與幼苗生長
在披衣過程中,可以加入發芽促進物質,如激勃素(GAs)、硝酸鉀(KNO3)、過氧化氫(H2O2)、幾丁聚醣、水楊酸(salicylic acid)等,提高發芽及田間出苗率。
在披衣過程中,加入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可以增強對養分的利用率,但處理時較少直接添加主要元素氮(N)、磷(P)、鉀(K)等,而是添加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硝化細菌或促進磷肥吸收的菌根菌等。披衣較常添加的則是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包覆在種子周圍的微量元素,在發芽及幼苗初始生長期間即可有效供應,有助於提高作物生產力。利用披衣技術包覆微量元素或添加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微生物,相較於傳統的土壤施肥或葉面噴施,種子披衣更具經濟效益。
總結
種子披衣發展至今加工技術已純熟,而形成所謂的「種子工業」,歐、美、日、澳等地皆有大型種子處理代工公司,提供客製化的專業服務。披衣基質因先進國家相繼投入研發,使理化性能和產品質量均獲得提升,許多學者致力於披衣添加活性成分的研究,讓種子不再只是繁殖的個體,同時也是賦予高活力、促進生長、忍受逆境、提升防禦能力等機能性的載體。
苗改場近年積極投入研發種子披衣技術,已成功研發十字花科、番茄、萵苣、胡蘿蔔等蔬菜種子的披衣技術,技術水準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並透過技術授權,落實技術商品化應用,增加種子的產品附加價值及滿足客製化需求,為智能化農業重要的加工技術,也提高種子業者的國際競爭力。
文˙ 圖/黃玉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豐年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