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植物 焮毛細小而肉眼不易察覺的咬人狗
「咬人狗」有兩種,一種是「紅頭咬人狗」,另一種是「咬人狗」。但這兩種咬人狗差異很大,雖然同樣都屬於咬人狗屬,但紅頭咬人狗的莖、葉和花序上沒有長焮毛,因此不具有毒性,所以不是有毒植物。曾有人在臺灣東部地區發現紅頭咬人狗的蹤跡,其屬於臺灣特有種植物,若想要一窺它的廬山真面目,可以到蘭嶼。
咬人狗的莖、葉和花序上有長焮毛,因此具有毒性,為有毒植物。咬人狗主要分布在臺灣平地至低海拔約800 公尺以下山區叢林中,尤其以南部和東部地區較易發現其蹤跡,北部地區較少見。若是到臺東的知本森林遊樂區、梅嶺、烏山或大凍山等地區遊玩時,仔細看看四周就可找到咬人狗。
對於一般人而言,咬人狗是有毒植物,總避之唯恐不及,但卻有所不知,咬人狗有一些功用,例如在臺東的達魯瑪克人的部落裡,青少年必須接受嚴格訓練才能成為一位勇士,在訓練過程中若有任何差錯,長老手中的咬人狗教鞭就會落在身上,一陣燒灼感後,轉為刺痛、痠痠麻麻和奇癢無比的感覺,讓青少年記取教訓而不會再犯錯。
另外,在魯凱族部落,青少年的成年禮過程中,有一項目就是接受長老以咬人狗的枝葉鞭打後,才算完成成年禮儀式。除此之外,咬人狗因材質輕、富含水分且具柔軟性,因此以往曾被作為綁在漁網上的浮標。
咬人狗和咬人貓一樣都屬於蕁麻科,但咬人狗屬於咬人狗屬,而咬人貓則屬於蕁麻屬;且咬人狗為木本植物,而咬人貓為草本植物。另外,在生長習性方面也不同,咬人狗喜歡單獨生長在陽光充足、陽光照射得到的地方,或溪邊、海濱地區,而咬人貓則喜歡成群生長於陽光照射不到,較陰冷、潮濕的森林山區。
咬人狗和咬人貓一樣,都屬於碰觸型的有毒植物。咬人狗又稱為「恆春咬人狗」、「水漆」、「刺暈」、「灼熱之樹」或「刺木」,原產於臺灣和菲律賓。其為多年生,直立性的常綠喬木,主幹較枝幹粗大,枝幹表皮粗糙、呈灰白色;葉片為單葉互生,主要叢生於枝端,為其特徵之一;植株外形和生長於低海拔山區的水同木很相似,因此,一般人很容易於登山時將水同木誤認為咬人狗。
咬人狗的葉片為翠綠色、大且呈廣橢圓形,葉片正面有一層蠟質披覆而呈光滑狀,葉片前端較尖細,葉片正面和背面長滿細小、尖刺狀的焮毛,但以正面所布滿的焮毛密度最高,焮毛細胞內所含的元素主要是以鈣和矽為主;葉片邊緣無細鋸齒狀,但有上、下起伏,呈波浪狀;葉柄長。
在幼嫩部分和花序的地方有白色茸毛密生,5 ~ 7 月為咬人狗的開花期,花為雌雄異株,而咬人貓的花則為雌雄同株。咬人狗的雌花著生在花枝的前端,並有肉質狀的花托托住,花托呈白色,似透明的果膠;花聚集而成聚繖狀的圓錐花序,腋生於植株的枝幹上。到了夏季時,樹上的果實就會漸漸成熟,同咬人貓一樣果實為瘦果且呈扁卵形,種子細小、呈綠色,主要是以種子繁殖。果實和花托沒有毒,可以食用,果實外形似剝了皮的荔枝,具有白色或半透明狀的果肉。
雖然咬人狗和咬人貓都屬於蕁麻科的植物,且都具有焮毛,但有研究指出,咬人狗的葉片表面上有珍珠狀的腺體存在,但在咬人貓的葉片上則沒有。由此可知,雖然是同科植物,但內部許多形態結構還是有所差異。
到山區遊玩時,若剛好看到咬人狗,可以品嘗一下其果實和花托的滋味,但摘取時要小心,不要碰觸到葉片和果柄,因這些部位都布滿了尖刺狀的焮毛,以免未先享受其利而先受其害。咬人狗的有毒部位為布滿全株的焮毛,但其葉片上焮毛的刺不像咬人貓那般明顯,咬人狗的焮毛很短,肉眼不易看到。
由於咬人狗焮毛太細小,許多登山客會因此失去對它的警覺。咬人狗焮毛下方和咬人貓一樣有個囊狀物,囊狀物中所含的毒素成分主要為蟻酸,當人們不小心誤觸咬人狗的焮毛時,焮毛下方的囊狀物會因受到外界壓力擠壓而產生「膨壓」作用,此時在囊狀物中的蟻酸被擠壓出來,會經由尖刺狀的焮毛注入人體皮膚中,致使患者如同被螞蟻咬到一般疼痛難耐,受傷的部位周遭可能會引起紅疹、紅斑或小水皰,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皮膚發炎和潰爛。
一般而言,碰到咬人狗的疼痛不會像碰到咬人貓那般嚴重,刺痛感大約會維持2小時,而後漸漸減弱而消失。但有些人體質較差或較敏感,可能會維持4 小時,甚至1 天。
建議喜愛登山的遊客到野外活動前,先將抗皮膚發炎類的止痛藥膏、氨水、口服的抗組織胺藥物或鹼性肥皂等,準備好並放入隨身背包內,以備不時之需。當不慎誤觸咬人狗的焮毛而引起皮膚刺痛,就可及時從背包中取出相關藥物塗抹,以防止傷口惡化。
若上述藥物都沒有攜帶,患者也可以就地取材,找尋生長在野外的姑婆芋,擠出其汁液並塗抹在受傷部位,由於姑婆芋的汁液中含有鹼性成分,對於咬人狗的蟻酸具有中和作用,可減緩刺痛感及達到消腫止癢的功效。建議若不慎碰觸到咬人狗焮毛時,最好還是趕快到醫院讓皮膚科醫師治療。
文˙ 圖/林育安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博士
豐年 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