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開發人工藻場 有助於沙蟹放流應用
為減少離岸風場開發所致沿岸漁業的衝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於澎湖海域設置人工藻場,證實可有效誘集餌料生物,成為海洋生物幼生覓食的良好棲所,以及沙蟹苗等經濟物種的放流場域。對於挹注漁業資源具積極效益外,並可供廠商於風機場域設置以實質回饋漁業,降低漁民對風機開發的疑慮。
中國半葉馬尾藻為臺灣海域普遍可見的大型海藻,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利用中國半葉馬尾藻的藻繩形成人工藻場,試驗結果顯示,藻體於秋冬之際有較佳的成長率,至春末時節生殖托成熟,經由受精卵繁衍新苗後,藻體脫落僅剩附著器渡夏,入秋水溫開始下降時,附著器上的藻苗重新增長。研究人員選擇在12月份於海面上布放附著中國半葉馬尾藻苗的藻繩,此時藻苗長度約2公分,之後藻體迅速成長,至3月中旬長度可達40公分以上,並吸引橈足類及端足類等餌料生物棲息其間,藻場生態系儼然成型。4月間藻體生殖托增生並成熟,除豐富的餌料生物外,在藻林內、藻床下方或周邊,也誘集大量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的幼苗;5月之後,成熟的生殖托排精排卵後,濃密的葉狀體開始脫落,棲息其間的眾多生物隨著漂離的藻體離開並往外擴散,進而增裕鄰近海域的漁業資源。
水試所說明,俗稱沙蟹的遠海梭子蟹,是沿近海域重要的經濟蟹種之一,澎湖中心已成功建立其完全養殖技術,唯其蓄養過程常因殘食而難以量產,故目前多以人工培育之沙蟹苗進行放流,藉以增裕資源。但傳統的放流方式,族群不易擴散且易被魚類掠食,效益不彰;近年來改行中間育成使稚蟹成長至適合的甲殼寬,躲避掠食者能力增強並適應野外環境,再於夜間放流,雖可提升效益,但仍無法有效改善蟹苗族群不易擴散之問題。而利用人工藻場,因具有多層次的立體空間及豐富的餌料生物,沙蟹苗放流後成長迅速,20天左右便可達到過去中間育成1個月的體型,且無須投餵餌料,大量節省人力、物力,且當成熟藻體脫落時,依附在藻體上的沙蟹苗會隨著海流漂送,達到族群自然擴散的目的。
水試所表示,目前正著手開發馬尾藻受精卵的採集,提升附苗與培育技術,將可使人工藻場的建置更能有效施行,同時也將進一步開發不同藻類的應用與其他經濟物種放流技術,使人工藻場的建置與運用技術更加完備,以有效豐裕我國沿近海域的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