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經營制度透明化,眾小農戰力升級團體戰
「社會支持圈」友善從農生態,農民經驗智慧化
臺灣農業管理轉型的癥結之一,在於過去的農業生產型態多以小農為主,當種植已耗去大半心力,自然很難將心力放在管理上。但當小農團結起來,就可以成為大農,不僅能藉此分攤管理、機具成本,專業知識的交流與傳承也更有效率。某些草根農業團體與老牌農業學校,正分進合擊地扮演培育農業後備軍專業技能的角色。
清晨5、6 點,天色才剛透出微光,雲林縣元長鄉某間溫室裡已經有一群年輕人忙著採收小黃瓜、噴水保濕,再迅速送到冷藏庫以保持新鮮。這間溫室屬於「潮農天團」團員方澤強,團員各有溫室,夏季以小黃瓜為主力作物,冬季則採行共同耕作,種植高麗菜、花椰菜及羅馬花椰菜。團員陳政宏語重心長地說:「想要穩定經營農業,最好是團隊合作,不然單打獨鬥真的很累。請工人的話會吃掉你的利潤,我們是用換工方式互相幫忙。」
加入產銷履歷,團隊協力規模化穩定經營
2017 年成立的潮農天團目前共有7 位團員,由已經投入農業9 年的徐崇評負責產期排程規劃、聯繫通路與主要巡田工作。陳政宏半開玩笑地說:「因為他最老(經驗最豐富),比較知道什麼時候要下肥或該做哪些工作。」接著當週負責各項農業雜務的「值週生」會根據工作性質與所需人力調度,由團員吳嘉芳與潘毅哲負責田間紀錄,另外還有1 名出納、1 名會計,儼然已具有一家小公司的雛形。
徐崇評剛投入農業時,是採行慣行耕作,後來在雲林縣農民大學同學黃謙一、楊素琴夫婦的支持下,轉為執行產銷履歷。黃謙一、楊素琴夫婦經營農緯果菜行,曾因收購的蔬果用藥超標,而被連續開罰18 萬元,此後寧可少收購一些,也要與信任的農民合作,潮農天團便成為密切合作夥伴。
產銷履歷在經營管理上帶來的優勢為何?方澤強說得直白:「為了省錢啊!因為有詳細的紀錄,才會知道怎麼對症下藥,甚至進一步在問題發生前就做預防。」陳政宏補充:「(沒做紀錄的話)直接問老人家他們也只能憑經驗回答,問農藥行他也不會去你的田看,你跟農藥行說有綠色的蟲,他又不知道是甜菜夜蛾或小菜蛾,就兩種藥都賣你,你也是多花農藥錢。你不要看一支農藥3、400 元,像們面積大的話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
徐崇評強調:「不管有沒有申請產銷履歷,養成記錄的習慣對務農非常有幫助,做紀錄對農民來說是必須的。」而藉由將記錄工作分配給較資淺團員負責,不僅減輕了務農同時還得花心力記錄的負擔,也能讓他們做中學,更快熟悉產銷履歷的操作模式。
現今社會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許多通路開始自主要求販售的農產品必須具備產銷履歷,再加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在推動營養午餐採用四章一Q 食材,取得產銷履歷,代表有更多與通路合作的機會。潮農天團認為,交給農緯果菜行的優點並不是價格特別高,而是「穩定」,不會遇到某些盤商口頭約定要收多少,看到菜價低就反悔的情形。
「但你找到好的通路後,要有辦法全年穩定供應,這也是我們組成團隊的原因。我們彼此產期錯開,這樣人力能互相支援、訂單不會跑掉,也能有時間休息。而且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可以互相討論、試驗不同做法,如果成功的話其他人再跟進,藉此分散風險。」徐崇評說。
組立專業農事服務團,
制度化進行高效率生產
相較於潮農天團以團隊合作分攤人事成本,2018 年4 月甫成立的「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則是藉此來分攤農業機械成本。第1 屆理事主席陳士賢說道,合作社從成立到運作雖然才短短1 個多月,但運作構法與模式卻摸索了3、4 年之久,期望能藉由合作社統籌各類作物生產時程,有制度且有效率地配置機具與人力,不僅提高收入更能解決缺工問題。
農忙時缺工而搶工的狀況,尤其常發生在單一作物種植時期,而合作社之所以能克服這個困難,陳士賢說明在於合作社並非由單一作物農民組成,目前9 位核心社員的農場涵蓋水稻、蔬菜、花卉、育苗與茶園,而加入工班運作的近30 位農民中亦有雜糧、水果等作物,意味著各自產期錯開,即可在不影響自家農事的前提下,彼此相互支援。
陳士賢進一步舉例,當有一批為數7千棵地瓜苗須栽種,若只靠單一農民從打田、撿石頭、做畦到種植,一般來說需要3~4天才能完成,但若能適度地調動此時處於農閒狀態、種植花卉與蔬菜育苗的農民,並出借地瓜移植機,1天之內即可完成4天工作量,釋出的工時可以讓農民彈性運用,也能在天候尚佳的條件下盡快完工,避免被迫停工的損失。
陳士賢說明,以一個具有30 多位社員的合作社而言,人力調配上理應足以應付,但合作社甫成立就開始對外招募職員,並計畫以此組建專業農事服務隊。他解釋,這還是得回到各夥伴的本業,仍是以自家農場生產為主,而非兼職代耕工作來看。「農場主還是有他更重要的事要做。」兼職雖然能賺到工資,「但是拋下自家農場的工作,這損失是可以算到幾萬元,比如少接一通電話。」
因此,陳士賢與夥伴備妥簡介,趁著畢業季,跑了數家與農業相關的學校擺攤招募職員。他表示,招募第一階段以農校畢業生為主,理由在於「農校學生會更願意進入農業。」他認為農校學生在學期間所接觸的訓練與實務類似,而且實際下田工作,專業技術也會學得比較快,「不用從頭連做畦都要教。」
開辦農業公費學士班,
提高從農率緩解缺工
南北奔波幾場招募說明會,陳士賢現場得到的反應是:「學生們還在觀望。」而就如沛芳綜合有機農場負責人、合作社核心社員吳成富所言:「年輕人還是普遍認為農業是3K 產業,又髒、又累、又賺不到錢。」縱使合作社開出的薪資條件是保障年薪43 萬元,平均下來每月已有優於大學畢業生起薪的行情,不用加班,也有週休與勞健保,而且高度機械化的工作環境已比傳統務農模式輕鬆許多。
25 歲的劉昆鑫畢業於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退伍後即進入沛芳綜合有機農場工作,雖然家裡並無務農背景,但因個人興趣,就學與就業皆選擇農業領域。他提到當時系上畢業生有100 多名,出社會後實質從事農業的人數不到10 位。農校訓練雖然提供年輕人接觸農業的平臺,但並不代表能保障從農率。
面對這般現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大學合作開辦農業公費學士班,為提高農校學生從農率提出一個解套。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教授黃文理提及,早在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未合併改制成大學前,即已開辦過16 屆2 年制農業公費專班,為數1 千多名畢業生中,留農率高達88%,而且曾有10 位獲得神農獎。因為有過辦理農業公費專班的經驗,在停招16 年後,再次受農業委員會指定而於2015 年重新開辦,錄取學生人數從30名、45 名,增加到80 名,其中有不少學生家長也曾就讀過。
黃文理指出,因為是由政府補助學雜費,學生畢業後須履行從農4 年的義務,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的招生方式更為慎重,也因而顯得特殊。首先,應試學生須通過第1 階段筆試與入學計畫書審核,進入第2 階段除了要口試外,老師們須逐一親訪。
為什麼非得到學生家裡訪視?黃文理強調2個重點,一個是看家長態度,「因為農業很辛苦,但外界報導未必會講到辛苦這一面。」而且有些父母本身務農,但不希望下一代繼續從農,而農業公費班要求畢業後從農,因此父母態度相當重要;再者,評估學生是否有合適且可以實習的農場,因為大學4年級學生須回鄉在自家農場實作1年,若學生家裡有農場,代表回鄉機率比較高,也會是重點扶持對象。
農業結合科技邁向團隊化,
成立智慧農業研究中心
吳成富有感而發地說,現下社會甚至還留有傳統觀念:「你不讀書,就是去做農。」時至今日,他直指:「務農,是要讀書的。」因為「牽涉的領域太廣泛了,諸如土壤、水分、氣象等,都算在農業領域中要學習的知識。」而他亦曾是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農業公費專班第15 屆畢業生,時隔10 餘年,他仍對於學校提供廣泛而多元的課程印象深刻,尤其是會計、成本計算與經濟學等經營管理類課程,對於培養農業經營管理人才相當重要。
對比吳成富的修課印象,黃文理提到,雖然現在趨勢也愈加看重農業行銷與管理,但早在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時期,即開設農業經營科,而升格改制為大學後,即轉型為「生物事業管理學系」,因為隸屬管理學院,而較偏重商業管理,農業管理部分就慢慢減少。直到開辦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後,從農業角度出發的會計、財務、管理、行銷等課程也成為學生的必修課程。
目前就讀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1 年級的李予淳與詹芷軒皆表示,希望能多學習行銷管理類課程,尤其是詹芷軒對於自小看到家裡種植果樹而受到盤商剝削的不合理現象,希望增強行銷能力,為家裡水果尋找其他通路,甚至期勉自己也能成為照顧農民的盤商。同為大學1 年級學生的陳頁比表示,父母曾就讀農業公費專班,並在他們的鼓勵下報考,因為父母曾從事蘭花組織培養,因此想了解種苗生產領域。
黃文理表示,因為嘉義大學開設科系比較豐富,農學院中就有8 個科系,以及附設農業推廣中心,聘有多位師資涵括農業八大領域。再加上與食品加工相關的生命科學院、與畜牧相關的獸醫學院等,這些資源皆能給予學生更多元的專業觸角。「因為潮流在變,學的東西也在變。」
黃文理說,兩代之間所學已有很多不同,現在多了許多新技術課程。例如,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前身為農業機械科,具有農業機械背景的教師也在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開設的農機必修課程中,不僅教導操作,亦學習基礎保養與簡易維修。著眼精緻農業收益佳,學生也必修與溫網室管理相關的自動化課程。進入農業4.0 的時代,也要懂得操作現下最熱門的無人機,尤其是嘉義大學在2018 年成立智慧農業研究中心,逐步形成智慧農業團隊。
75%廣泛實習,25%個別實戰
黃文理再提到,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另一個特色是將近三分之一實作課程。「學生入學後沒有分組,所以包括農、林、漁、牧都要涉獵。」前3 年,每個學期都安排農場、園藝場、牧場、養殖場實習,「各個領域的實習都要有。」第4 年,則回鄉在自家農場實作。
由於嘉義大學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培育耐旱水稻新品種,就讀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2 年級、在臺南市後壁區從事水稻種植的莊惠杰,藉由在農場實習的機會,協助規劃水稻品種實驗農場,透過就近觀察11 個水稻品種的差異性,了解在同一環境下的生長狀況,而這是原本只種單一品種水稻的他未曾有過的經驗。
實作課程中最特別的是「個別作業」,必須要在大學4 年級回鄉前完成這門課業。課程內容要求學生必須找2 位指導老師,分別從技術與管理面向,從旁指導、診斷整個實作過程,從「擬定農場規劃,挑選作物,做好效益評估,爾後實際取得農地,接著落實規劃,進而種植與銷售,完成一貫作業。」
因為學生是帶著想法進嘉義大學就讀,因此有些學生甚至不到大學3 年級,就已開始試著「個別作業」。如大學1 年級學生宋品璋畢業於金融學系,因想探索農業發展的可能性,曾去雲林縣西螺鎮有機蔬菜農場工作,並獲介紹進入嘉義大學唸書,與同學交流過程中,興起共同承租1分地種植小玉西瓜與美濃瓜的嘗試,藉此增加實作經驗,也認識可能的銷售通路。
訓練、考評制度化,培力新人也留住人才
從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的立場著眼,學校教育是奠定基礎,實際來到農場,他們需要的是能純熟使用機具,掌握生產流程,懂得臨場應變的專業人才。而合作社透過內部教育訓練,培養新進職員的進階專業技能。
陳士賢說明,首先安排1 天集體教導新進職員在農地上操作各式農業機械,「有一個時間可以同時認識不同農機,」但他也強調,要完全熟練還是要靠實際上場,而這就要搭配合作社制訂的單點教育表,以圖文搭配的教材,將標準作業流程詳列說明,「員工照著做,一定能讓機器發動與運作。」
吳成富補充,單點教育表是仿照工業做法,農業給人的印象就是靠經驗傳承,而不是制度,但沒有制度,新進職員從頭摸索是很辛苦的事,給他們完整的教育訓練,「可以讓他們知道須要學什麼,以及須要學到什麼程度。」
對於從零開始的徐崇評來說,特別有感於知識取得的困難,並非所有農民都願意傾囊相授。如今他在雲林縣農民大學擔任農業經營實務訓練農業師傅已3 年多,讓有心投入農業的年輕人到農場實習,不藏私地與團員分享種植技巧。
好奇詢問徐崇評怎麼不擔心技術被學走?他說:「團結優點還是比較大,我們已經做到全年生產,一般小農很難取代,我們也是因為集結起來才能成為大農。」方澤強補充:「我們不僅獲利共享,財務也非常透明,每個人領多少錢,大家的錢花在哪裡都很清楚。」
如同潮農天團採公司化經營,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也比照企業,將升等與加薪標準制度化,而這即是依據合作社所制訂的「綜合考評表」。每3 個月考評1 次。陳士賢說:「只要技術達到一定標準,累積點數夠多,就有加薪與晉級的條件。」例如,操作曳引機時數須達1 千小時,或以操作面積來計點,這麼做也是為了確保員工,「一定可以上戰場,且能做得好。」吳成富進一步說明,主要還是希望「很清楚地讓員工知道,未來加薪與升職的機會在哪,」如此一來,「未來的新進夥伴才會有希望與願景。」
搭建平臺串連資源,
讓青年農民擅長團體戰
吳成富與陳士賢皆認為,「社會支持圈」的建立對新農來說非常重要。陳士賢指出,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9 位核心社員及工班夥伴皆是桃園市青年農民聯誼會會員,是透過這3、4 年來參與聯誼會活動與討論,從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並建立互信互賴基礎,合作社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若是在4 年前要成立這樣的合作社,在缺乏信賴基礎上,他認為並不會成功。
這類尋找夥伴的平臺,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也發揮了類似功能。大學2 年級學生呂坤和入學前已經營木瓜農場多年,原本種植面積只有1 公頃多,因為在學期間認識可以一同打拼的同學陳玠民,兩人合夥投資將木瓜農場面積一舉擴大為5 公頃,且提供農場工作讓其他同學實作。
無論是潮農天團、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或是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皆是以農務實作為主軸,並透過組織串連人力,讓農業不再只是單打獨鬥,而是藉由人力資源管理,使農場經營管理朝向更制度化且有效率的方向提升。
文/余世芳、林書帆 攝影/謝佩穎
豐年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