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 日常裡的海洋永續
臺灣海峽上,90座大小島嶼組成澎湖──這裡地形平坦,無山巒阻礙,海風暢行無阻,導致作物無法蓬勃生長;而人們利用石頭疊成「菜宅」,連成一道田間長城,稍為農作遮風擋蔽,才不受強勁風勢摧毀。
但也因為如此,人們趁機揚帆、往海上發展,時至今日仍船來船往,漁業興盛。其中,馬公市舊稱「媽宮」,也是由於這裡有座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供奉著漁民守護神「媽祖」而得此稱。
此外,夏日陽光赤焰,大批遊客來此踏浪、遊樂,並指名要看七美鄉的「雙心石滬」;其實,從白沙鄉赤崁碼頭出發,向北航行,可來到全世界石滬密集度最高的吉貝嶼──海潮所及之處,常見石頭堆成石滬,正延伸成島嶼觸角,勾引魚兒落入陷阱。
廣袤海洋環抱澎湖,看似供應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孕育多面貌漁業文化;卻也因環境遭破壞、過度捕撈等因素,逐漸浮現凋零警示。漁家的日常若必須與海相依共好,永續課題便將持續如浪捲來、不停叩問,考驗漁人故事是否能綿延繁榮。
2011 年澎湖吉貝嶼空拍照
1 往馬公市 2 赤崁碼頭 3 吉貝碼頭 4 菜宅遺跡 5 白沙島 6 沙尾沙灘(沙嘴)7 防風林
澎湖生活 以海為依
「石滬」,是一提到澎湖,人們最有印象的捕魚陷阱,也是澎湖人與大海的臍帶,早在300多年前就已出現,自清末便已有文字記載。如今,不僅成為臺灣漁業文化的珍貴遺產,更是澎湖人從過去到現在,始終「以海為生」的最佳見證。
300年後的今天,澎湖共有67個大小漁港,密度堪稱全國之首,數量更占全國總數的3成。來到在地人口中「澎湖漁業最興旺的漁港」─西嶼鄉外垵漁港,以及澎湖最大漁港─馬公漁港的魚市場,一眼望去,大小船隻停靠港邊、新鮮魚貨等待拍賣、海產加工與商品等店家林立⋯⋯隨處可見澎湖人倚賴大海作為經濟命脈、靠海吃海的景象。
西嶼鄉外垵漁港
傍晚時分的西嶼鄉外垵漁港,幾乎停滿正在休息的漁船,然而即使在悠閒氣氛中,漁船數量之多、船身之大、外觀之新,都讓人感受到旺盛的生機與日新又新的氣象。去年5月,耗資4千多萬打造而成的「順億號」漁船,依古禮舉辦下水儀式。那時,船長許建敏與許建隆兩兄弟訂做2千多斤麻糬、鳳梨酥等甜點,象徵吉兆,大把撒向港邊,祈求豐收平安,引來大批民眾圍觀、共襄盛舉,成為澎湖地方的一樁大事。
其實,外垵村面積還不到1平方公里,卻是整個西嶼鄉人口最多的社區,而位於西嶼鄉的星月灣餐廳民宿老闆許國峰也補充,光看便利商店在外垵漁港旁設立門市的舉動,就可以推敲這個漁港的消費力有多強勁。
根據西嶼鄉公所的資料指出,由於外垵漁港接近海峽洄游漁場,因此漁業的活動能力很強,漁船數量也居澎湖縣之冠。理所當然地,當地多數居民依靠漁業為生,他們夏季多抓小管、鰮魚;冬季則以捕捉?魠、蝦子、螃蟹及其他海底魚類為主─彷彿擁有一款專屬海洋的行事曆,漁民見時機行事,便能從捕撈工作參透大海居民的生命週期。
馬公漁港的魚市場
清晨4點多,天還沒亮,馬公漁港的魚市場卻燈火通明、人聲喧騰。港邊停滿了正在卸下魚貨的大小漁船,忙著整理從海上帶回的五彩繽紛、各類魚種,準備接受投標拍賣。只見地上一堆堆魚貨,不少還張著嘴及鰓呼吸著,有的直接放在小碎冰融化成的水灘上,有的則裝在一個個塑膠網籃之中準備秤重。但相同的是,牠們身上都貼著號碼單,等人依編號下標。
魚販們手拿紙筆,穿梭其間,各個眼神專注地掃視魚貨,低頭寫下心目中的價錢,便彎身把標單放入地上的綠色方型塑膠盒,希望能以好價錢帶走這些魚貨,備成餐桌上的佳餚。
這些誘人鮮味有?魠、鮸魚、紅甘、石斑、嘉臘、海鱺、鸚鵡科等各類魚貨。而在魚市場內也能一窺澎湖各季節的熱門魚種,比如每年冬至到元宵節期間,是?魠的旺季,持續到3月底才正式結束。因此,3月後來到澎湖各漁港,都能常遇見在岸邊補網或收網的漁民,他們正稍作休息,再迎接下一個捕小管與龍蝦的漁季。
每5人就有1人從事漁業
靠海吃海的澎湖,除有海上捕魚之外,其所衍生的相關產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步行至馬公港邊,多家提供漁船冰塊以保鮮魚貨的民間製冰廠座落於此,漁民的大船、貨車紛紛停靠接近,準備買冰塊保鮮魚貨。只見工作人員忙著用鐵鉤取出冰塊、再將巨大冰塊滑入碎冰機,最後送至客人的船上或麻袋中。而在澎湖區漁會的馬公第三漁港漁具倉庫旁,還有一處興建中的「馬公第三漁港製冰冷凍廠」,預計今年完工,以取代使用長達54年的漁會老舊冰廠。
再走遠一點,來到以馬公漁港為腹地、延伸而出的市區,這裡除有早期發展至今的天后宮舊街區,現今也常可見販賣海味製品,文石印章等特產店,更有主打夜釣小管體驗,呼應觀光浪潮湧入澎湖的廣告招牌;到了晚上,天后宮一帶,長長的民族路更變身「燒烤海鮮一條街」,不少店家打出「350元吃到飽」的號召,呼引大批客人上門光顧。
若是在夏季與秋季來到澎湖,則常有露天晒海產的漁村一景,包括鎖港里的小管加工、嵵裡里的魚脯加工,以及七美鄉的臭肉鰮加工等;至於在冬天造訪白沙鄉的赤崁村,則可以見到漁民曝晒紫菜,因為赤崁外海的姑婆嶼,正是澎湖採收野生紫菜的主要區域。
根據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漁政管理科的統計,2016年澎湖區漁會的會員、會員的員工及贊助會員,約有2萬人,對照全澎湖人口約10萬人,依此換算下來,等同每5人就有1個人從事漁業。身為在地人,同時在馬公南海遊客服務中心任職的蕭碧撮則表示,雖有10萬人口在澎湖設籍,但實住人口約6萬人,而直接或間接從事跟漁業有關工作的人至少3萬人左右,等於直到現在,仍有一半以上的澎湖人依著海洋自然資源維生。
自然資源漸竭 大海無語的警訊
然而,潛藏在「靠海吃海」之下的生活場景,近年來因海洋汙染、過度捕撈、不當漁法等人為因素,豐富漁產漸竭成為必然面對的現實。尤其在依賴海洋資源的第1線地區,這樣的困境來得更快──人們終於了解,無盡頭的海洋、捕撈不完的漁產,不再是不變的神話。
漁業現場的枯竭跡象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於去年發布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調查報告,世上9成的魚類正在面臨,或將面臨過捕的危機,嚴重影響海洋食物鏈關係,魚種及數量也隨之減少。
不止有國際報告指出,漁業現場亦有跡象。在馬公漁港邊的豐德冷凍製冰廠工作超過30年的員工許延珠,每天接觸漁船和漁民,對澎湖漁業現況有深刻觀察。她直指,今年整個澎湖的?魠漁獲量大概只有去年的1/3。
她認為,減少的原因有很多,人類對海洋造成的汙染就是其一,像是隨手往大海丟棄的便當盒、飲料瓶等,都會變成海漂垃圾,影響生態。根據荒野保護協會去年底公布的海洋廢棄物報告指出,躍居淨灘活動「黑名單榜首」的寶特瓶,約有1/3 在澎湖縣內拾獲,而澎湖的海漂寶特瓶,又有46.4%從中國及東南亞經洋流海漂而來。
至於不肖漁民使用毒、電、炸等不當漁法,及中國漁船越界以滾輪式漁網捕捉,造成大魚、小魚通吃,導致?魠、西齒等高經濟魚類逐年銳減,也是澎湖漁民面臨的挑戰。
漁獲量少 相關產業受影響
「漁業不好,什麼都不好。現在大家捕不到魚,可能要做好心理準備,也許就在這幾年,人們上菜市場可能買不到新鮮的魚,而要改吃魚罐頭了。」許延珠憂心地說著。
當漁獲量不佳,船家便開始節省開銷,包括改在臺灣的港口添補漁具,以省下運費成本,許多生財工具甚至以維修代替換新;一家人共同經營同艘漁船,不外聘船員來減省人力支出等。因此,澎湖漁具行生意一落千丈,一家家減少,不再如20年前那般興盛。
這些景象在在暗示,澎湖漁業早已不如過往興旺,同時反映產業與生活的環環相扣,歸根究柢仍回到我們是否在意海洋的健康,才能思索如何走向永續共好。
回歸海洋文化 重現澎湖榮光
面對漁業的景氣不再,澎湖人如何發揮「三點水」的拚搏精神,延續漁業的經濟命脈?首先,由政府帶頭祭出禁漁令,希望能夠為來年與後代子孫留下更多生機;其次,永續意識的擴散展現在海洋牧場、海上箱網養殖的進駐,同時帶來了與新觀念、新作法,試圖維持環保與經濟的平衡;姑婆嶼的野生紫菜採收則由赤崁村民歸為公產加以控管,避免過度採收,同樣愛護海洋的餽贈;而在地人也努力維護年久失修的石滬、讓永續概念持續生根,希望以在地原有的、與海緊密的關係為出發點,為後代子孫與來訪旅人,畫出一幅海洋永續的藍圖。
政府以禁漁令保護許多海洋生物,如饕客們愛吃的馬糞海膽、澎湖縣特有種章魚,與體長未滿 9公分的多種魚類。其中,為了讓大海的禮物能夠每年都如期而至,澎湖縣海域內未滿9公分的臭都魚、青嘴龍占、嘉鱲等魚種,則全年不得採捕、販賣及持有。
天和海洋漁場
政府的禁漁令保護仍在生長期的海洋經濟生物,海上箱網養殖則嘗試在原始的海洋環境中圈圍、經營養殖業,是個能從育種到捕撈過程,完全在人為監控管理下完成的漁場。它不但兼顧環境與維持漁業產能,還有觀光和生態教育的功能,被視為永續漁業的一種作法。而位於西嶼鄉二崁古厝聚落外海的天和海洋漁場,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搭著工作平台船來到近海的天和海洋漁場,海鱺、紅甘、龍膽石斑、龍虎石斑、黃金鯧等各類魚群,正在面積約25.5公頃的箱網養殖場中悠游著。天和海洋漁場由魚苗開始培育魚種,例如1尾龍膽石斑由魚苗到餐桌,需要經過5年半的細心照顧,1尾海鱺也需要18個月的培育期。
為了不投藥、保持魚的健康,只見工作人員把魚集中,並用乾淨淡水洗去魚隻身上的魚蝨,如同幫每條魚「洗澡」;另一群工作人員則合力換掉長苔的漁網,以便讓魚群在乾淨的環境中長大。這些作法都需要不惜投入重金、花費高時間和人力成本。天和鮮物創辦人及董事長劉天和把魚當作家人般細心照料,他強調,一切只為養出最健康的無毒魚,並採用對海洋環境最友善的方式。
魚廢棄物再利用
另外,天和海洋漁場的魚廢棄物再利用,對於海洋永續也有很大的幫助。原來,一般畜牧場如果要提升豬、雞等動物的 Omega-3 脂肪酸含量,必須在飼料中大量添加魚粉或其它海洋產品,但這將導致過度捕撈、成本昂貴等問題。
因此,天和海洋漁場把未用藥的魚血、內臟及附在箱網上的藻類再利用,作成雞、豬的特製飼料,成為含有 Omega-3 脂肪酸的天和「海藻豬、海藻雞」產品,也完成一道「垃圾變黃金」的良性生態循環,既環保又不浪費資源。
此外,位於天和海洋漁場附近的星月灣餐廳,也把魚廢棄物拿來做為栽種蔬菜的有機肥,種出來的紅蘿蔔完全沒有腥味,還擁有如水果般清甜鮮美的滋味,讓平凡的紅蘿蔔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菜色。
控管野生紫菜採收量
除了海鮮,澎湖潮間帶生長出的「黑金」紫菜與「綠金」海菜,也是到澎湖必吃的海味。而每年在地人集體登上姑婆嶼採收紫菜的活動,可說是澎湖的一大盛事。
「採紫菜已經成為當地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每年的採收季節絕對不會錯過。」住在白沙鄉赤崁村的白秀梅說,她的母親從小就到海邊的礁岩上採集野生紫菜,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但還是保持每年和大伙兒一同到姑婆嶼採收紫菜的習慣,而採集到的紫菜通常自己食用或贈送親友。
但為了不過度採集野生紫菜,赤崁村龍德宮的管理委員會設立公產委員會,負責姑婆嶼紫菜的採收、經營管理。他們設計「以價制量」的管控方式,有意採集的居民可以 1千元的代價換取採紫菜證,並且自付租快艇的費用、自備工具及膠鞋,在強勁的東北季風中登上姑婆嶼採收。
同時,管理委員會也會先撒種,以今年冬天的採收季為例,就先撒了3萬粒的紫菜籽。至於採收的方式,過去是用「刮」的,把紫菜從岩礁上連根刮下來,但後來改用「挽」的方式,兼顧永續經營的概念。
石滬達人柯進多
同樣運用潮間帶作為經濟收入來源的先民智慧,還有澎湖獨有的地景與漁業文化─石滬。早上8點多,站在吉貝嶼南岸堤防向大海望去,一個個弧形的石滬趁退潮時露出水面,遠望彷彿是矗立在潮間帶的超大型聚寶盆,盆中有著因潮水退去,而被圍困其中的魚群─自古以來就是吉貝漁人心目中的財富。
然而,石滬的漁獲量已大不如前,目前不再有人以石滬捕魚為主業,反而轉為澎湖傳統漁業的文化象徵,提醒著每一代的漁人,為了要讓石滬每年都捕得到魚,每次出海都必須要具備永續海洋的意識。
穿著亮綠色青蛙裝的石滬達人柯進多,剛從位於吉貝沙尾的石滬完成工作上岸,背上的竹簍裡有幾條魚活蹦亂跳,然而當中體型最大的也只不過比手掌大一些。漁獲量不多的原因之一是季節不對,吉貝石滬收穫最好的季節與紫菜採收期相同,都在東北季風強勁的冬天,大約是農曆8月中到隔年農曆2月初,主要魚種為刺魨、鮸魚、丁香魚、軟絲仔等。
但整體漁獲量的大幅減少,仍是導致石滬漁業衰退的主因,柯進多說,近年石滬的收成已不足以成為養家活口的主業,還曾經發生夫妻因先生堅持從事石滬捕魚,太太鬧著要離婚的情形。
年年有「魚」的想望
柯進多 9歲的小孫子柯文元也不畏8級風及水位漸漸高漲的漲潮時刻,從石滬裡撈起1隻小刺魨。柯進多告訴他,小刺魨太小了,要他放回水裡,等牠長大再來捕撈。從事石滬捕魚已經40多年的柯進多,望著潮間帶一口口的石滬,仍然不失樂觀地相信,海裡的魚並不是消失了,而是游到別的地方去,總有一天會再游回來;如果我們能更加保護小魚,也許會加速魚游回來的速度。
倘若漁人失去漁場,便無法回歸日常。因此,無論是傳統的石滬被動式捕魚法,或是海上箱網養殖的新一代漁法,漁人的觀念已經開始轉變,展現永續海洋的善意與努力;而政府的禁漁令也傳達著保護海洋資產的意識,希望魚群再現的希望與生機很快到來。
我們常說的「討海」,是在浪潮之中討生活,但與浪為伍的人不只討海人,還有源於生命起始──海洋的陸地子民。我們都應感謝海流帶來珍貴寶物,謹記汪洋對於人類貪婪的寬容。至於如何讓永續不淪為口號,應將決心實踐在生活之中,謙卑地檢討過度消耗的浪費、反省漁業方式、思考友善大海,潮汐再漲起,才會是無盡的共生共好,讓海洋文化及生命力保持豐沛。
星月灣餐廳及民宿 06-998-3455 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132號 11:30-14:00、17:30-19:30 |
南海遊客服務中心 06-926-4738 澎湖縣馬公市新營路25號 06:30-17:30 |
豐德冷凍製冰廠 06-927-3123 澎湖縣馬公市興港北街3號 04:00-18:00 |
天和鮮物•海島食堂旗艦店 02-2351-6268 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 超市10:00-21:00 海島食堂 平日11:30-14:30、17:30-21:00 週末及例假日 11:30-21:00 |
前言/許鈺屏 空拍照攝影、提供/陳敏明
內文/李偉麟 攝影/陳士安
鄉間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