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臺灣茶包裝百年風華
臺灣自清末開始發展茶業,至今已橫跨100多個年頭,臺灣茶葉也憑著「Formosa Oolong Tea」的字樣揚名國際,而包覆在芬芳滋味之外的茶葉包裝,不僅代表包裝技術的演進,也可從中窺見當時的社會、歷史、文化等不同面向帶來的影響;無論是思鄉情懷、政治手段、行銷策略,茶葉包裝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當時社會的脈動,帶領你我穿梭時空,重返歷史現場。
開港通商 西方文化流入
自1860年淡水開港後,洋商大量投資茶葉產業,也逐漸影響茶葉包裝設計。當時歐美裝飾主義盛行,茶包裝多出現西方美女、風景、建築或名畫;然而,當時人們對於西方文化仍相當陌生,洋商便在茶包裝中融入多種中國元素,形成中西融合的畫面。
清朝末年1860~1894 |
延續傳統 展吉祥之意
臺灣的茶葉發展與中國大陸有密切關係,清朝政府在1875年廢止渡臺禁令,造成大量中國大陸茶工、茶商漂洋過海來臺工作;1882年,茶行為提高茶葉品質及製茶技術,特聘來自福、泉等地的製茶師傅來臺傳授製茶技術。由於臺灣早期的漢族移民大多來自閩粵沿海一帶,因此臺灣初期的茶葉包裝設計常沿用中國傳統的樣式,如松、鹿、梅、菊花及福祿壽星,象徵長青不老、延年益壽,而鳳凰、牡丹則有富貴、祥氣之意。
安撫民心 傳統圖案當道
日治初期,抗日活動不斷,為安撫臺灣居民,總督府暫時保留臺灣原有的傳統生活與風俗習慣,因此帶有中國傳統色彩的視覺設計,仍是日治時期茶葉包裝的重要風格。如大眾熟悉的武松打虎、哪吒鬧海等中國傳統神話故事也躍然於茶包裝,以文化背景的親切感,獲得消費者的共鳴與青睞。
此外,當時日本政府也運用臺灣特殊景象的圖案,突顯對臺的經營成就,例如臺灣特有候鳥──伯勞鳥、臺灣梅花鹿及當時的重要物資輸送工具「戎克船」。
日治時期1895~1945 |
外銷南洋 反映當地風情
進入日治中期,總督府改採「同化政策」籠絡臺人,實施日本化運動,積極推廣日式生活文化,也反映在當時的茶包裝上。隨著臺灣港口開放,包種茶在南洋日漸風行,茶商為吸引當地消費者,便在包裝設計中添加當地的日常生活、建築景觀、動植物等素材,例如泰國舞者的祈福舞姿、印尼的傳統敬神之舞── 凱克舞(Kecak)、爪哇島傳來的皮影戲(Wayang Kulit),及印尼著名地標──婆羅浮屠等,以此拉近和當地人民的距離。
吸取西方風格 營造新潮感
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便積極吸收歐美文化,尤其大正初期有許多設計師帶回西洋現代藝術概念,掀起一波模仿風潮。例如,運用彎曲且浪漫的花草藤蔓對稱方框,搭配英文命名及橫式書寫方式,便是受到西方「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的影響;而義裕選庄更大膽地以荷蘭風格派推崇的藍、白、紅3色來設計,藉此強調商品的新潮感。不過人們對西方文化仍感陌生,故也有茶商試圖將中國傳統圖案、歷史及生活元素與西方藝術結合,形成中、西風格交融的局面。
日治時期,經日本而來的西洋舶來品,在當時的人心中常是優越的象徵。為提升品牌形象,也有茶葉包裝外觀模仿外國形式,例如西洋的天使、女性雕像或歐洲徽章等。此外,人們對於西方生活的幻想也表現在茶包裝的設計上,例如義裕選庄的陳朝駿因崇拜西洋文化,便幻想自己在滑翔機上翱翔。
民國外銷時期1946~1974 |
光復初期,國民政府退守臺灣,財政困頓,為籌得足夠資金進行重建,便積極鼓勵國內茶葉產業,降低生產成本,並增加外銷市場競爭力。
兼容並蓄 融合異國元素
1960年代韓戰爆發,美援入臺,許多西方文化也影響過去茶葉包裝的傳統中式構圖,出現流暢曲線、幾何圖形色塊等簡潔設計。更有茶商將具有中國意象的紋飾隱含在店名的字體設計上,再運用直線烘托中西方融合的風格,藉此提升產品的現代與價值感。
民國內銷時期1975~ |
中華傳統文化的
復興與再現
光復後,國民政府進行一連串復興中華文化運動,當時的茶行配合政策,便在包裝上使用具吉祥意義的圖像設計,茶罐上還印有中、英、泰文等字樣,以方便海外市場分公司運作。色彩方面,除沿用傳統討喜的紅、黃、金色以外,也大膽使用黑色為底色,以襯托鐵罐上的設計。此外,茶商還會將書法字轉印在茶罐上,形成富中國傳統意象的視覺表現。
客製化服務 茶包即廣告
到了1970年代,隨著臺灣外銷市場日漸式微,國內經濟逐漸起飛,人們品茗習慣改變,為迎合國內五星級飯店市場需求,許多茶行引進國外的茶包技術,推出一次性沖泡的茶葉包裝。由於茶包輕巧、便利,因此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而包裝上除印有茶行名稱、地址及茶名外,其視覺設計主要以顯示委託者的店家商標、相關資訊及廣告為主。
風格多樣 百家爭鳴
1980年代,隨著工商業發展迅速,農村勞力外移,茶的生產成本相對提高。加上臺幣升值,導致臺茶外銷國際的競爭能力急速下降,過去以外銷為主的綠茶、紅茶幾乎停產。但隨著國內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加上政府機關逐年辦理優良茶比賽,帶動國內飲茶風氣,讓高價位的茶葉逐漸暢銷,成為臺灣茶葉由外銷轉為內銷的重要關鍵。
而在1982年,政府廢除「製茶管理規則」,人人皆可製茶、販茶、售茶,個體茶農商及產茶縣市農會彼此較勁,茶商為使產品與眾不同,相當注重整體設計,使茶葉的包裝風格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高山茶掀風潮
強調產地特色
臺茶外銷數量自1980年代逐年減少,以外銷為主的北部低海拔茶區失去海外市場後,又受限於勞力短缺與茶樹老化,加上茶葉成本過高且品質不佳,使得北部茶園面積日漸縮減。業者為節省成本,便積極開墾臺灣中南部高海拔山區茶園,成功掀起「高山茶」熱潮,也帶動臺灣茶葉走向高品質及高價位的販售模式。於是,高山採茶風景便開始出現在包裝盒上,象徵產地風光與優良的茶葉品質。
復古正夯 傳統玩出新花樣
1985年後,國內許多大型製茶廠為降低經營成本,紛紛轉往中國大陸、越南、泰國、印尼等國,製茶回銷臺灣。而1987年臺灣解嚴,開放民眾到中國大陸採購,兩岸交流往來更為頻繁,龍紋、雲紋、梅花、山水畫、書法字等富有中華傳統文化意象之圖像,也被廣泛應用在茶包裝上,展現傳統與懷舊情感。
近年臺灣更掀起一股「復古新包裝」的潮流,如天仁茗茶的茶王系列擺脫過去傳統山水畫的用色風格,使用明亮顏色為底色,為茶裝帶來年輕、活潑的感覺;更有茶商直接將舊有茶葉包裝翻拍,印在紙盒上,以彰顯品牌歷史價值。
異業合作 廣拓客群
自臺灣茶葉從外銷轉為內銷後,面對國外低價進口茶葉的競爭,茶行除積極發展高價位的茶葉市場,也推出異業合作的行銷策略,以提升產品親和力及在地性。例如天仁茗茶曾與日本三麗鷗公司合作,推出Hello Kitty茶罐系列,搶攻年輕女性市場;嶢陽茶莊也在2013年推出嶢陽霹靂袋茶系列,透過繽紛包裝,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生活美學,成功拓展新的客群。此外,茶商也藉由具有紀念價值的限量茶葉包裝塑造特殊性,例如臺北市茶商公會於2009年與臺北市商業處合作,推出茶郊媽祖120週年紀念四兩茶包,不僅創造話題,也吸引消費者注意。
從清末、日治到民國時期,臺灣的茶葉包裝隨著政治、經濟及文化因素不斷轉變,不僅是飄著茶香的絢麗外衣,更扮演著刻畫臺灣茶產業經濟結構的重要角色。而現代的茶包裝除了講求文化內涵,更添加新潮、活潑元素,企盼將茶文化推廣到不同的年齡層,擺脫只有長輩才喝茶的刻板印象。未來,隨著包裝技術日新月異、消費者喜好改變,令人期待茶包裝將如何呈現嶄新面貌,就讓你我手捧熱茶、靜心觀察。 |
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設計學院 院長 許杏蓉
圖片提供/許杏蓉、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資料採訪/天仁茗茶、有記名茶、嶢陽茶莊、峰圃茶莊、台灣紅茶公司
鄉間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