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栽培的探索之旅 洺盛農場
隨著人們對自然生態和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人投入有機茶產業。洺盛農場有機茶園的創辦人陳洺浚因為喜歡昆蟲,加上希望下一代可以擁有生態豐富的環境,漸漸找出茶園永續經營的方式。他以「雜草是我的作物,茶園是昆蟲的家」為理念,搭配年輕的產品包裝、簡單沖泡的訴求,以及發揚低海拔茶葉的特點,在以高海拔烏龍茶為尊的臺灣茶市場中,走出自己的路。
陳洺浚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皆以製茶維生,從小便認知到長大後要繼承家業的使命。攻讀銀行保險的他,在2001年畢業後,返回南投名間的老家接管茶園。當時,南投名間雖是知名茶產區,卻因市場偏好高山茶,加上價格不敵從越南等地進口的茶葉,整體業績下滑。有鑑於此,陳洺浚決定轉型,將慣行茶園轉作有機。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陳洺浚不使用化學物質,而是以合乎法規的資材,以辣椒水、木醋液、蘇力菌等驅除昆蟲,但在投入茶園經營2年後,他決定順應自然界中生物相剋的原理,不人為介入蟲害防治。從小經歷過灌蟋蟀、抓甲蟲的他,也期盼下一代能享有這樣的自然環境,便將昆蟲都留下來維持生態平衡。
與昆蟲、雜草的相處之道
「當你看到蚜蟲,會看到瓢蟲出現來抑制牠們;有天敵出現,就會覺得不用刻意防治。」因為不使用農藥,茶園的昆蟲種類越來越多,引發了陳洺浚的好奇。「我去茶園就會帶著相機,想說看看晚上有什麼昆蟲,每次都滿驚喜的。像蛾類、蜘蛛是夜行性昆蟲,晚上才會出來。還曾看到蜘蛛從茶園這一排織到那一排,整個走道上都是蜘蛛網!我會把這些昆蟲拍起來,回家後在網路比對名稱,滿開心的。」談到昆蟲,陳洺浚的語調透露滿滿興奮。
茶園中總有些令人頭痛的雜草,陳洺浚平時並不會刻意處理,但因藤蔓類的雜草如小花蔓澤蘭和川七,會纏住茶樹的葉子,導致茶樹不能行光合作用而萎死,故一看到它們便會立即拔除。「川七在遭遇逆境時會展現強韌的生命力,把根部拔掉後,上面就開始結果,果子掉下去,又會再長出另外一棵。」而摘除的川七,也往往成為餐桌上的佳餚。
低海拔茶葉的魅力
在自然環境下產出的茶葉,可以展現更複雜、多元的層次。「以慣行的烏龍春茶來說,可能每年都是桂花香,但有機春茶有時候是桂花香,有時候是蘭花香、蜜香。」陳洺浚補充,如果使用化學農藥,茶葉在沒有病蟲害干擾的狀況下,會專心生長,味道較單一;但遇到病蟲害侵襲時,茶樹會分泌訊號物,就會為香氣和風味加分。
洺盛農場位於八卦山脈南端的松柏嶺,茶園海拔約300公尺,盛產四季春。「金萱、四季春、翠玉在低海拔都可以長得很好,像四季春就最適合在名間地區生長,而高海拔只有青心烏龍可以長得好;高海拔適合作發酵、清香型的茶,在低海拔地區則作發酵、焙火重一點的,如熟香型的茶或紅茶。」
陳洺浚說明,低海拔的茶葉含有較高含量的兒茶素,氣溫高也有利於茶葉發酵,而發酵可以將兒茶素氧化,轉化成花香或熟果香。此外,四季春雖顧名思義「四季如春」,但在四季中有不同表現,夏茶可作全發酵的紅茶、秋茶可作重發酵的紅水烏龍,春茶和冬片則可以作出跟高山清香型茶葉類似的滋味。
談到茶業的未來展望,陳洺浚對於喝進口咖啡的人口持續增長,但本土茶業卻緩步發展的狀況感到憂心。他希望透過品茶方式的轉變,讓大眾了解喝茶不需要很嚴肅,因而開始推廣冷泡茶。「冷泡茶比較能接觸到年輕族群,花的錢和泡沫紅茶店相同,也能喝到品質好的茶,而且不太需要沖泡技巧。」從一開始求售無門,到現在建立自己的品牌,在里仁等有機通路販售,已然是知名的有機茶品牌。陳洺浚期盼,藉由栽培友善土地的茶,對消費者保持誠實,也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
洺盛農場
電話 049-2270-506
網站:www.有機茶.tw
臉書:洺盛農場有機茶園
文/曾怡陵 圖片提供/洺盛農場
鄉間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