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醇厚 百變甜香更回甘
座落於臺灣中心的南投縣魚池鄉,因其特殊的氣候條件成為栽培茶樹的絕佳地點,而這一滴滴甘甜其實早在日治時期就埋下種子。二次大戰時期,日本為了要反制英國掌控全球紅茶市場,便在臺灣進行大規模調查,尋找最適合種植紅茶的地點,最後由濕度高、日夜溫差大,且土壤為微酸性紅壤土的魚池鄉雀屏中選,開啟日月潭紅茶的不凡旅程。
說起紅茶在臺灣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人稱「臺灣紅茶之父」的新井耕吉郎。畢業於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的他,在1926年來到臺灣,並於936年在南投日月潭協助成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現為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輔導多家民間會社種植紅茶,巓峰時期的魚池茶區達3千公頃,占臺灣外銷紅茶產量93%,更成為日本人向天皇進貢的「珍品」。
而後,太平洋戰爭結束,時任魚池紅茶試驗支所長的新井耕吉郎,將所有研究及技術都轉移給國民政府的技術人員,卻因難割捨對臺灣的深厚情分,讓他決定續留臺灣,繼續推廣、改良臺灣紅茶。為感念其對臺灣紅茶的貢獻,後人便為他豎立紀念碑及銅像於茶改場魚池分場。
到了1970年代,臺灣經濟環境變遷,魚池鄉紅茶產業逐漸式微,一直到了921地震災後重建計畫中,紅茶被選為南投產業發展重點。於是,在魚池鄉公所、茶改場魚池分場、魚池鄉農會以及茶農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日月潭紅茶才逐漸打響品牌名號,恢復昔日榮景。魚池鄉農會總幹事王威文說:「一開始是先用送禮的方式讓大家品嘗,他們喝了發現原來臺灣也有這麼好的紅茶,才逐漸打開市場。」隨著知名度提高,經濟價值提升,也有日月潭紅茶以手採1心2葉的茶菁製作, 越來越多農民願意投入紅茶產業。
4大品種 風情各異
「我們跟烏龍茶相反,春、冬兩季沒有在採茶,因為發不出芽。」紅茶的採茶時節約在3月底到11月初,以人工手採1心2葉,經室內萎凋5 ∼ 18小時、揉捻、解塊、補足發酵及乾燥製成。魚池鄉農會的紅茶品系共分4種,分別為阿薩姆紅茶、臺茶18號‧紅玉、臺茶21號‧紅韻,以及原生種山茶‧藏芽,4種風味各不相同,皆有擁護者。
阿薩姆紅茶為當初日本人引進的品種,茶湯帶有麥芽香氣;歷經50多年育成的臺茶18號,又名「紅玉」,是921地震後復甦魚池鄉的大功臣,特點是淡淡肉桂香及薄荷味。而春天的紅玉又有個更浪漫的名字,叫作「初蕊」,以每年春分前後的茶菁製成,較紅玉味道淡了點,但獨具一股甘蔗甜味;臺茶21號則名「紅韻」,由茶改場以祁門茶種及印度大葉種Kyang育種而來,茶湯橙紅明亮,飄散一股柚子花香;而原生種山茶則是原本生長於日月潭地區的茶樹,後取名為「藏芽」,茶湯呈現金黃帶紅的色澤,質地溫潤沉穩,具有山林芬芳。
雖然人稱「紅茶、香菇、蘭花」為魚池3寶,但紅茶仍屬大宗。王威文表示,目前魚池地區約有650公頃的茶園,並有超過1千人投入該產業。為使產業更加進步,除了堅守原本的茶葉品質、研發新品種之外,隨著時代改變,也有越來越多人發揮巧思、創意行銷,為日月潭紅茶開闢另一條嶄新的道路。
立足臺灣 放眼國際
鞏固了臺灣紅茶霸主的地位後,魚池鄉進一步挑戰國際市場,要將屬於日月潭的紅茶香氣推廣出去。由農委會「TGA品牌好農‧行銷臺灣」計畫牽線,魚池鄉農會去年特地聘請日本設計師打造符合日本民情及喜好的包裝,「Pure White粹白系列」就此誕生。除了以圖像呈現「日月」字樣,包裝上也融合日月潭美景,並加入新井耕吉郎的故事,以簡約風格及溫暖的故事拉近與日本消費者的距離。
另外,臺灣傳統的茶葉包裝多以紅、黑、金等色為主,但日本人則視白色為吉祥象徵,便以白色作為此款包裝的基底色調;除此之外,由於日本人注重實用性,且小家庭眾多,不管是送禮或自用,過大的包裝都不受歡迎,因此特地將「Pure White粹白系列」設計成小巧、輕便的茶禮盒。於內,茶湯的溫潤口感令人齒頰生香;於外,精緻如保養品般的包裝讓人印象深刻,屢獲好評,之後更將前進沖繩知名百貨展售。
為讓消費者更貼近產地,位在魚池鄉農會旁的「日月潭紅茶館」,目前正加緊動工,預計在明年10月前開幕,王威文說:「遊客在這邊可以看到紅茶的製作流程,還可以親自體驗,當然還有賣場、餐廳,就是要把農業導入觀光休閒,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日月潭紅茶的好!」
從零開始的日月潭紅茶,歷經被奉為珍貴貢品的榮耀時刻、產業蕭條的低谷,後經災後振興而造就現今榮景,未來更要打入國際市場,以飄香好茶繼續訴說故事,讓臺灣紅茶的溫潤甜香處處留跡。
文/丁宛臻 攝影/黃名毅 圖片提供/東峰紅茶莊園
鄉間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