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人家進化論
舊時,三合院的兩條磚紅色護龍如同開展的雙臂,抱住一塊平時晒穀、晒菜干的稻埕,而一旁幾處閒置空地,或種些青菜,或者就搭起簡便的雞寮。農家人們再跟販子買回小雞,在這偌大的空地放養,讓牠們恣意奔跑、茁壯,好不快樂──因此,當時家家戶戶都能是「養雞人家」。
而老一輩的人談起養雞,也循著觀察雞的習性,而有各自的飼養撇步。例如,因為雞喜歡踩上高處,他們便要架高板子或棍子讓牠們憩息;也有人會找些地方鋪稻草,放上一顆蛋作為一種「巢穴的標誌」,母雞便知道要來這裡下蛋。至於平日工事就是餵食、準備飲水,有時撿回雞蛋,為家人加菜;等到節慶祭祀、家人團聚或是親友遠道而來等重要時刻,就有現成雞隻可供宰殺。
為雞隻放血時,長輩往往唸唸有詞地低聲呢喃,感謝牠們供給人類的充沛養分,接著備妥熱水,燙去、拔除雞毛。有時,還會另外準備一盤生糯米盛血,蒸過後,便是大人小孩都喜愛的雞血糕。
隨後,人們再將雞肉備成三牲供品,也烹成佳餚,搭上酒食,這是平常只求「吃粗飽」的農家中,一頓難得的豐盛饗宴。隔日破曉,又聞雞啼──農家日常的序曲,叮嚀人們披著清晨的寒氣上工,再揭開日復一日的繁忙。
如今,天剛破曉的雞啼,陳舊在過去的日子裡。進入高樓林立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型態跟著汰舊換新,連鄉村也少見雞隻放養的景象,想吃雞肉的話,上街買最快!
走入傳統市場或生鮮超市,各式肉品任君挑選。在傳統市場裡,客人挑選部位,還能在肉攤老闆的刀起刀落間論斤秤兩。此外,也越來越多人選擇乾淨、冷藏保存的超市,這裡更呼應小家庭的生活習慣,是下班後隨買隨煮的採購好所在;同時,也不怕買全雞一次吃不完,只要針對料理方式購入適合部位,例如,里肌肉、腿肉、三節翅等。且這些雞肉早已分切處理,甚至去骨,消費者想得到的幾乎一應俱全。
而為了因應大量的雞肉消費需求,過去的雞寮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更大型的雞舍與電宰廠。養雞環境也日新月異,負壓式、水簾式、平飼等新穎配備,再加上育種技術與飼料配方大有進展,使得雞隻能更舒服、健康地成長。
同時,政府瞄準疫病防範,下令嚴禁私宰活禽,希望電宰技術搭配食品認證標章,加上冷鏈保鮮,確保送到消費者手上的肉品既好吃新鮮,又可免除食品安全的疑慮。
在新世代中,業者從市場變化與消費者需求中抽絲剝繭,繫起一條新產銷鏈,上頭串起現代人足食之外,所追求的健康與美味標準,也勾勒出臺灣雞肉產業的全新想像。
文/許鈺屏 攝影/黃名毅 圖片提供/豐年社
鄉間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