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的動物課
關於廟宇,有沒有貼近孩子的觀看方式?廟宇的介紹,往往著重歷史淵源及建築典故,或強調它是地方信仰中心,但這些知識對孩子而言意義不大,對成人也不一定能產生共鳴。我替臺中市南屯老街附近的實驗教育工作室規劃了一學期的走讀課,對象為5 到7 歲的孩子。第一堂課先拜碼頭,選定有近三百年歷史的「萬和宮」。場勘發現壁畫上有許多很萌的動物圖騰。我把動物圖騰拍下做成圖卡,連結南屯的開發背景,揪孩子一起「召喚神獸」。
我先跟孩子講了一個自編的故事,用神話解釋為什麼廟宇有這麼多動物造型的壁飾,「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生活著很多動物,小鳥在空中飛翔,蝙蝠倒掛在洞穴裡,烏龜匍匐、螃蟹橫行、溪裡有魚,龍、鳳凰和麒麟神出鬼沒。直到某一天,一群人從遙遠的大陸,越過又深又黑的海峽,來到這塊長滿植物與森林的大地,決定搭建家園。受到驚擾的動物和人類對抗,成群結隊離開,卻也有一些動物和人類產生情感,搬進一間有魔法的房子,幻化為牆壁、柱子、屋梁、屋頂、屋簷、擺設,照顧整個村落⋯⋯。」
「召喚神獸」的遊戲規則是只要憑動物圖卡到「有魔法的房子」,在圖騰前念出動物的名字,牠們的「力量」就會重新降臨,納進紙片中。遊戲開始,小孩搶著辨識動物,7 歲的欣發現線索,指著照片的建築花紋跟石獅說:「這是廟裡才會出現的東西。」還下結論:「我覺得這是一間廟!」本來預期小孩會在途中為某些事物停留,沒想到「尋找」從一開始就已經啟動。途經福德祠,小孩想要進去,嚷著:「你看!」「我覺得是耶!」「可是⋯⋯」他察覺寺廟共同的元素中也有相異的設計。
7 歲的威對圖卡裡的穿山甲壁畫很有印象,領我們走小巷,南屯溪在街道的另一頭展開,他率先跨入僅容一人通行的鐵橋,其他小孩依序跟上。腳下溪流湍急,南屯溪畔的護欄立著金石獅,矮牆繪製社區風俗彩圖,路面鋪設標誌「犁頭店溪」的地磚,施工留下的謎樣油漆,這些小孩都一一審視。欣遠遠看見比成人還高的穿山甲公仔,那是萬和宮廟埕的地標,也成為第二隻被我們收服的動物。
踏上三川殿,孩子們很快就找出獅子、飛龍跟鳳凰三張圖卡的位置。繞完拜殿和正殿後,他們主動拿圖卡詢問廟方、拜拜的信徒、披著黑色袈裟專心念佛經的阿姨,每一個人都友善回應。威像小小探險家不斷前進,「我感覺它在這裡。我感覺到了。」結束後,他說下次還想玩,但「題目要再難一點」。5 歲的言觀察細膩,注意到照片色差,也判斷出兩幅春聯的差異,即使他並不識字。
金屬兵器、石柱底部、木梁屋架、傘蓋的布面,我讓主題分散於不同的空間、高度和載體上,這樣小孩踏查時就能自然感受廟宇的結構、色彩與材質。沒料到的是,他們圍繞著光明燈認字,也去問燒紙錢的人:「為什麼要燒?」對方答:「給死掉的人錢啊。」小孩問:「他們還需要錢嗎?」
昔日印刷術尚未普及,加上紙筆昂貴,教堂或廟宇為有效傳播教義,遂把經典篇章鑲嵌為建築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廟宇就是一本大的「立體繪本」,讓故事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讓大人小孩共讀探索。
專欄簡介
考察一座城市的被遺忘之處,會喚醒什麼樣的記憶呢?作者將以新移居者的眼光,和細膩敏銳的心思, 走踏大臺中的地、物、人,從中拉起歷史的虛線,回望中部曾有過的風光和過去。
作者簡介
林劭璚,第三個字音義同瓊,麵包樹工作室負責人。2009年開始從事採訪編輯工作,曾出版《給親愛的你》攝影集、《青苔》刊物、《溪邊花生什麼樹》散文集。故鄉花蓮,住過臺北、嘉義、臺南漁光島,現居臺中。
文.攝 林劭璚
鄉間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