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寶社區農場的廚房
秋冬季節的香港舒爽宜人,適合山路健行。原本置身雜林山徑,行走在不高的短程稜線上,卻很容易就在一個轉彎後,視野突然開闊,俯瞰碧藍色的海灘,與許多綠色小島村落,再仔細看清楚,島上小到沒有紅色雙層巴士,全靠小船在島嶼間接駁。這真的是香港嗎?然而地景概念上是。香港有六到七成的土地,是規劃成自然保護區的郊野公園,與包含農林地的綠地。山林作家劉克襄在《四分之三的香港》一書中,熱切寫下他走遍香港獨特的26 條郊山路線,他說:在此之前,我從未知道香港有山。
我想我也是。不僅如此,我更不知道香港有農業、有農夫、有農地。這個距離臺灣最近的「外國」,擁有全世界密度數一數二的有機農業。
這次返鄉探親,甫下香港赤鱲角機場,搭快捷巴士上跨海大橋,進入九龍,手機便傳來訊息:是一則吃飯邀約,同時奉上「有種電影節」本屆片單,以及兩場在粉嶺「馬寶寶社區農場」的《移步廣碧》、《風之波紋》映後座談會。
這幾年說到香港,不免都會問起兩件重要的事:因興建高鐵被迫拆遷的菜園村,村民是否已經在自己蓋的新村安居?另一件就是新界東北發展計畫,有沒有新的迫遷消息。而馬寶寶社區農場,就是在得知這個發展計畫後,一群以實踐永續農業為目的的村民,於2010年在粉嶺馬屎埔地區成立。他們在此地形成一個有機體村落:包含日常居住生活、孕育下一代、樸門永續耕作、開耕種班、每週舉辦兩次農墟(即農夫市集)、食農教育導賞團、餐桌活動、辦影展、辦報等,不間斷的持續八年以上。去年更連結耕耘多年的年輕農夫、藝術創作者、專業採編、學界與非營利組織,合辦了一本震撼兩岸三地的雜誌《種植香港》,當今已出版至第三期,以理論、真實數據分析,證明香港有能力發展永續農產系統,卻因政治邊緣化或其他因素,使得特區政府自廢農業武功。
我趕快放下行李,前往粉嶺,看看影片與朋友。在香港移動,我習慣乘坐巴士,少坐地鐵。巴士窗外的風景似乎有點不同,除了市區內永遠大興土木,更多的都更、更多一幢幢新蓋起40層以上的摩天大樓與天爭地,總要完全仰視才能追上天際線頂端。有時我也讚嘆香港人在高度擠壓的空間總能產出更高的活力與效率,但對平視就能看到廣闊綠意的我來說,還是會選擇大自然給予生靈萬物那份富足而感動的力量。
有種電影節的放映活動把整個馬寶寶擠得水洩不通,主要因為還有農墟活動,長期支持的社區鄰居前來買菜,馬寶寶社區農場也有獨立品牌的環保清潔用品、有機豆漿,社區自成一個系統。活動結束後大夥兒就在原場地準備晚餐,烤箱、快速爐、流理台、多人餐具一應俱全。熟稔社區的人自動各就各位,滾出圓桌桌板、設置座位,立刻從活動模式變成餐桌模式。我則夾雜在你來我往的廣東話之間,跟著洗菜、揉起麵團。今天非常幸運,遇見馬寶寶的大家長TV掌廚,他是專業農夫們的師級人物,對食材的拆解重組與密碼解讀最為拿手,所以大家都喜愛他的農藝與廚藝,人生目標甚至因此被他深深影響。
除了這個戶外廚房,社區內還有一處小而齊全、面對農田的半開放廚房,由村民搭建鐵皮,手作木工。貼近室內的實牆則有一整個木櫃的各式調味料,與一整櫃從地板到天花板的農業書籍。這些書籍裡的農業知識,轉化成農場的實踐,透過食農導賞團,說給3至80歲的朋友聽。導賞團是馬寶寶最受歡迎的活動,從社區後方不遠的田間阡陌走起,觀察生態、辨識糧食作物,加上實作與概念解說,最後回到這裡共食,結束後再一起收拾清潔,整個課程才算結束。可以想見這樣的食農旅程對香港的年輕孩子幾乎是不曾遇過的,所以反應熱烈,也延攬許多志工加入,馬寶寶的村民也樂於擔起教育之責。
這個從產地到餐桌、從體驗到教育、理念到實踐的社區農場,原本是一群不知道未來是否有希望存活的村民,共同歷經風風雨雨,依然不放棄的為香港土地永續尋找出路,並持續影響香港當地與全世界數以萬計的人。我一向不同意「今日的香港,明日的臺灣」這句話,看到香港如此積極進取,臺灣擁有相對優勢,絕沒有做不下去、對誰失望的理由。
朱培綺
雜學者、素食者、或者書店企劃者,近期得知最新的身分是人類圖的反映者。有著金魚般的記憶力。踏進書店業界至今14年,累積許多的書店搬家經驗,歡迎交流。
文・圖 朱培綺
鄉間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