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裡的海龍女
「通常,走在潮間帶的時候,走在太後面的人就什麼都沒有了。但瑪莉亞不是,人家看不到的好料,她都看得到。走得最後面,但是拿得最多。」提到瑪莉亞的厲害,連faki 都連連稱讚。
瑪莉亞,是港口部落公認的海龍女。港口部落雖然人人識海,但能被稱作海龍女的可得是箇中翹楚才行。瑪莉亞的媽媽——小鳳阿姨,從前也是大家口中的海龍女,現在年紀大了,在海邊跑給浪追沒這麼靈巧了,於是把海龍女接棒給女兒。
「以前人家說海龍女,就是在說我。現在不是我了,講得都是瑪莉亞。」笑著笑著,小鳳阿姨開心中似乎又有點惆悵⋯⋯
但瑪莉亞的成「龍」之路也不是說來就來的。她小時候和所有的孩子一樣,總是偷偷跑去海邊游泳。長大後,也和大家一樣,離開了部落,到城市工作,一去十多年,現實生活把她帶離了海洋。但一次機緣,在花蓮豐濱磯崎村的龜庵參加了紅十字會的救生員課程,重新學習各種水上技能,打了底。等到回來家鄉,便把自己泡在海裡,讓身體熟悉海的節奏;也跟著媽媽及長輩摸索著潮間帶及近海礁石群,沒幾年,就以豐碩的採集成果承襲了海龍女的寶座。
但其實在部落,傳統上潛水是男生專屬的本事。老人家總是叫女生別進海裡,主要是為了安全,海流的力量需要大量的體力才能面對。「但我就是想打破這樣的規則」,瑪莉亞豪氣地說,如今她真的做到了。像巴克力藍那被稱為部落勇士訓練場的地方,瑪莉亞三不五時就游過去找好料。為了彌補體力的落差,瑪莉亞會背上浮板以免遇上不可測的海流,畢竟在海裡,一刻都不能輕忽。
「以前我媽媽也會去巴克力藍。但我們不能一起去,兩個海龍女在一起,東西會被我們撿光光。」瑪莉亞笑了出來,那是海龍女專屬的貼心。
3 月,身上還不時感到凍。春日的天氣前一刻天暖日和,轉眼就開始起風下雨,海洋此時的心思即使是知海老手也不敢隨意揣測。瑪莉亞也如祖先及長輩們敬畏著海洋,除了熟背潮汐表及注意氣象報告,更隨時注意著海面及天象的變化,等著眼前顯露出可以安全下水的時刻。
終於等到一個明媚的週末下午,石梯坪單面山聚集了無數觀光客及釣客。儘管如此,眾目睽睽之下,潮間帶的好料依然只有懂海的眼睛能夠找到。
此時潮間帶礁石上鋪著的,已經從嫩綠色的linalin(髮菜)換成薄片狀的picid(石蓴)了。瑪莉亞看著這一片美麗卻不好吃的綠毯說:「春天就都是這個一片一片的,linalin 已經變白老掉了。等這一片也沒了,夏天就來了。」看著海生活的人們,四季在他們眼中清晰地以不同面貌翻換著。
此時所能採集食用的海菜都是口感偏硬的紅褐藻類,瑪莉亞快速撿拾著,「現在的海草雖然硬硬的,但是用水燙過之後,用辣椒、大蒜,還有醬油拌一拌也蠻好吃的。」轉眼間已經裝了一麻袋。裝夠了海菜,瑪莉亞轉頭開始從礁石上、石縫裡、浪擊處⋯⋯撿拾著佛手、蠑螺、鐘螺、笠螺、寶螺、石鱉等等好料。有些煮湯、有些過水後涼拌或直接吃原味。太多一時吃不完的,就用粗鹽醃一醃,成了部落家家戶戶常見的配飯極品。
瑪莉亞滿滿的袋子中,只有少部分是留給自己跟家人的,其他大部分是要帶給部落的老人家。「有些老人家已經不能到海邊了,這拿給他們吃他們會很高興。」瑪莉亞愉快地拎起袋子,往部落的方向回去。
與海一起長大的生命,總是和大海一樣不吝於分享。
專欄簡介
在山那邊的濱海處,遠離了城鎮, 遠離了商業,人類最原始的生活所需,仍有一定比例仰賴採集、手製和交流的形式,所在之地、所見之人和物,都有著文化的經驗和故事的傳承。作者正生活其中,採集著這些種種。
作者簡介
歐陽如修,台灣好食協會的港口部落駐地員工。平日除了與在地農民一起照顧石梯坪水梯田的農務工作,也努力跟著ina、faki們學習如何好好過生活。
文.攝 歐陽如修
鄉間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