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病害三角」,破解葡萄晚腐病原藏匿死角
晚腐病是葡萄產業最頭疼的病害,顧名思義是葡萄果實晚期成熟後引起腐敗的病害,若未做好適當防治,可能造成全葡萄園幾無收成。但到底是什麼病原引起?感染果實前,病原躲在哪裡呢?
自2012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果樹病害研究室重新調查臺灣葡萄晚腐病的田間生態,並且以最新技術鑑定晚腐病原,結果顯示晚腐病為多種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且病徵、病原與以往紀錄不同。因此,期望藉由本文提供最新研究報告,健全栽培防治處理面向,降低晚腐病原帶來的損失。
病原長期殘存於農園,
花葉果嫩梢皆為易感染部位
晚腐病原感染部位與病徵,除眾所皆知的果實外,大部分晚腐病原也會感染葡萄嫩梢、葉與花,一旦遭感染,會出現黑色壞疽,嚴重者則造成落花,常被誤認為露菌病,因此可能用錯藥、錯失防治時機。
葉發病成為重要感染源頭,病徵包括初期黑色壞疽、後期褐化黃暈、點狀斑點黃化、部分葉片葉脈黃化,嚴重者甚至落葉。以往都以為葉不會受感染而未加以防範,卻反而成為重要感染源頭。
炭疽病菌會殘存於枝條、葉而伺機感染,雖然看似在短時間約1~2週內發病,實際上炭疽病菌一直殘存在於田間。自2015年起,於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調查,結果顯示自果實採收後、清園至萌芽這段期間,乾枯枝條、葉、芽點殘存炭疽病菌的比率高,且表面不一定能看到明顯病徵。
因此可以推論,炭疽病菌在果實採收後,持續殘存在枝條與落葉上,為下季感染來源;高溫、高濕下,藏匿於枝條、落葉的炭疽病菌在短時間內大量分生孢子,隨風雨噴濺到新生嫩梢、葉或花;在結果期間,特別是若逢下雨,晚腐病原便從葉「潛伏感染」到幼果上,直到果實成熟後才顯現病徵。
成熟果實表面出現呈輪紋狀排列的黑點,為病原的產孢構造。 |
新技術鑑定出多種晚腐病原,
不同的優勢病原影響防治效果
晚腐病原為炭疽病菌的一種,以往僅能藉型態鑑定,近年來藉由分子序列分析技術而日趨精細,也因此發現許多新種。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果樹病害研究室蒐集許多不同鄉鎮市區、不同年代的晚腐病原,利用多重序列分析與親緣關係比對,結果顯示晚腐病原包括葡萄炭疽菌(C. viniferum )、暹羅炭疽菌(C.siamense ),另還有潛在病原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 )、熱帶生炭疽菌(C.tropicale ),與其他多個疑似新種的炭疽病菌,對葡萄果實、葉或花皆具強烈病原性。
特別的是,即便是同一鄉鎮市區,但是不同葡萄園區或不同年代的晚腐病原種類卻大不相同。病原對於藥劑的敏感度可能不同,或許每季藥劑防治效果不同,與田間存在的優勢晚腐病原不同有關,而非單單抗藥性的關係。
病害引起的葉部黃化病徵與葉部老化造成黃化容易相混淆,若套袋前遇雨,且葉部出現大量黃化壞疽,應慎防晚腐病。 | ||||
藥劑施用接觸範圍有其限制性,施用化學藥劑難免會遺漏喜愛藏匿於枝條與落葉中的炭疽病菌,這些族群一旦處於適合環境便會快速再次繁殖;長期使用藥劑亦容易篩選出抗藥族群,防不勝防。因此,應特別注重綜合防治,從葡萄、病菌與環境之間的「病害三角」著手,尤其注重「增強葡萄抵抗力」,再來改善環境及降低病原密度。以下就病害三角原則,列出防治要點。
合理化施用肥料、碳酸鈣與益生菌,
強健葉部以增強抵抗力
為增強葡萄抵抗力,須注重栽培管理,時時保持葉常綠,才能降低晚腐病原感染與殘存機會。
經田間試驗發現,過多氮肥會增加晚腐病原感染機會,促使晚腐病原寄宿。因此合理化施肥為防治的重要一環,可至各農業改良場或農業試驗所諮詢適合自身田區的肥料施用模式。
此外,適時施用微量元素鈣,有助於增強植物細胞防禦能力,根據巴貝克․ 曼達尼(Babak Madani)等人2016 年報導指出,施用鈣能降低炭疽病發生。建議可於萌芽後至結果完成1 個月內,葉面每2週施用1 次0.1%碳酸鈣;並於結果完成1 個月後至套袋前暫停施用,避免鈣濃度太高,可能影響果粉生成。
而在幼果期至套袋後,葉部施用益生菌,則有助於植株生長,並且維持葉部強健。結果完成1 個月內,尤其下雨前提早套袋,也可隔離果實與病原接觸機會,並於套袋前施用藥劑,降低病原密度。
隔離致病因子,網室、益生菌大有助益
在改善環境上,可架設簡易網室隔離風雨,避免晚腐病原傳播。並改善土壤結構,促進葡萄根系發育,藉此增強植物抵抗力。
除此之外,也須注重環境衛生,枝條與落葉帶菌比例高,清園期若暫置於田間,下雨時菌株可能隨雨水飄散到葡萄園內,應盡速帶離園區。
落葉可施用益生菌加速腐熟、自然分解,且益生菌亦可與晚腐病原競爭營養與空間,降低晚腐病原殘存機會。
注意病原種類、施藥時機,
有效降低病原密度
清園期至套袋前須注重施藥時機,否則大幅降低防治效果,尤其下雨前後,視藥劑種類盡速使用,尤其有些藥劑最短於6小時內應用畢,最長為24 小時。
非化學合成藥劑可選用廣效型的波爾多液,具保護與治療作用,結果完成1 個月內適量施用則不影響果品,而下雨前適合施用具保護效果的石灰硫磺合劑,或肉桂精油製劑,但雨後則應於6 小時內盡速施用肉桂精油製劑,否則防治效果差,對多數晚腐病原皆具有防治效果。
化學合成藥劑則須參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公告《植物保護手冊》,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區晚腐病原種類不一,而不同病原對藥劑感受性可能不同,所以有效藥劑不同。幸好,〈套袋前藥劑噴濕果串處理對葡萄晚腐病防治效果評估〉(劉興隆等人,2016)一文蒐集南投縣、臺中市、彰化縣共79 株葡萄晚腐病原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得克利、撲克拉、撲克拉錳對多數晚腐病原皆具良好菌絲抑制效果,其次為腐絕、賽普護汰寧、百克敏等。若不確定田區晚腐病原種類,不妨參考施用上述藥劑。
開始結果後1個月內施用展著劑,不但不會影響果粉著生,更有助於藥劑適當發揮殺菌功效。若花疑似出現病害,須注意葉部是否同時出現晚腐病病徵,或出現黴霜狀露菌病徵,則應加強防治;或施用波爾多液、亞托敏、鋅錳座賽胺、鋅錳曼普胺、鋅錳右本達樂等,可同時防治晚腐病、露菌病。
〈除草劑促進草莓炭疽病發生的副效應〉(高宏遠,2017)研究指出,巴拉刈、嘉磷塞等除草劑有助炭疽病菌產生2~3倍分生孢子。因此當除草劑接觸地面上已感染晚腐病的落葉,有可能促使晚腐病原產生分生孢子,待風雨飄散至幼果。因此應避免頻繁使用除草劑,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
綜合防治措施,晚腐病原無處可躲
葡萄晚腐病為葡萄常見病害,本文由病原、病徵與生態切入,並結合近年最新報告與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果樹病害研究室未發表的調查結果,歸類出以下結論,作為葡萄晚腐病防治工作的規劃參考。引起葡萄晚腐病的病原種類、病徵與以往認知不同,種類繁多。例如不同葡萄園區的晚腐病原可能不同,導致藥劑效果不一;又如葉、花亦會出現病徵,應及時注意管理。
化學合成與非化學合成藥劑的藥劑防治雖然是必要的,但並非唯一途徑,在於晚腐病原藏匿處複雜,因此無法只透過化學合成藥劑全面撲滅晚腐病原。
防治管理首要注重增強植株抵抗力,保持葉部常綠,並且重視田間枯枝、落葉衛生管理,了解該病原在葡萄園內可能的生態發展,以阻斷病原生存。
文․ 攝影/林筑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助理研究員
豐年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