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界淑女「長戟米蝦」!觀賞蝦的超級新星
體態彎曲如淑女般細腰,頭頂伸出紅色細長前額,乍似塗上濃韻的胭脂,身體晶瑩透明,鑲著金粉點斑,尾扇兩側綻露紅色彩斑,宛如穿上一襲華麗的禮服,靜靜地穿梭在林草間,或立、或坐、或舞,彷彿一群仙女造訪人間,那麼的優雅、恬靜。牠是長戟米蝦,由於姿態優雅,已成為最新注目的淡水觀賞蝦種,深受水草缸愛好者的青睞。
近年來,臺灣的淡水觀賞蝦在水族市場急遽興起,2012 年臺灣觀賞蝦產量約1,375 萬尾,占臺灣觀賞魚總產量27%,產值高達2 億3 千萬元,為臺灣觀賞魚總產值19%。觀賞蝦之所以受市場重視,在於不但具有觀賞價值外,還具有清除水族缸中藻類、碎屑等清潔功能,所以是水族缸養殖時不可或缺的物種。
陸封型、洄游型淡水蝦繁殖環境各異,
部分保留降海習性
市面上常見的淡水觀賞蝦可分成陸封型蝦種及洄游型蝦種,陸封型蝦種終其一生都在淡水環境中成長,其蝦苗可以直接在淡水中培育長成幼蝦,繁殖難度不高,因此市場價格及供應量穩定,如俗名水晶蝦的鋸齒米蝦(Caridina serrata)、俗名黑殼蝦的多齒新米蝦(Neocaridina denticulata)等;而洄游型蝦種必須在淡水與鹹水兩種環境下才可以完成其生活史,蝦苗須在有鹽度的水中進行浮游變態後才能發育成幼蝦,所以繁殖難度較高,過去未發展出成功的繁殖模式前,必須藉由野外捕撈方式提供蝦源,因此市場價格及供應量非常不穩定,另外也造成臺灣溪流生態嚴重衝擊,如俗名紅戟蝦的長戟米蝦(Caridina gracilirostris)、俗名大和米蝦的多齒米蝦(Caridina multidentata)、俗名紅戟槍蝦的長額米蝦(Caridina longirostris)等。
大部分淡水蝦的起源地都是海洋,經過環境變遷與演化後,部分蝦種開始移向陸地,但繁殖習性仍保留部分原始慣性,幼蝦須在海水或近海水環境下才能變態生長,因此大部分淡水蝦,尤其是溪流型蝦種,仍保留蝦苗降海繁殖的習性。以臺灣為例,近三分之二蝦種是兩側洄游型繁殖習性;洄游型蝦種可分成3 個科別,分別是對蝦科(Penaeidae)、長臂蝦科(Palaemonidae)及匙指蝦科(Atyidae),其中匙指蝦科的蝦種體型較小、殘食性低,較具觀賞價值。
保護色單調暗沉,
坡陡流急促使兩側洄游演化
臺灣氣候環境良好,造就了多樣性溪流生物相,原生淡水蝦種有40 餘種。但因溪流生態環境大都是灰黑色磯砂或泥砂,為適應溪流環境條件且長期天擇下,多數水生動物體色較為單調且暗沉,食性也進化成雜食偏藻食性。
由於臺灣東部地勢高峭,溪流流速較快且急,最終都流向海洋,所以部分水生動物演化成兩側洄游的繁殖策略。而體型較大且行動能力較佳的物種,如多齒米蝦,就會回到溪流上游棲息;而體型較小、行動能力較弱的物種,如長戟米蝦,便停留在溪流下游或河口處生活。
姿態高雅的臺灣特有種,
突破量產困境成觀賞蝦市場生力軍
長戟米蝦為臺灣原生蝦種,也是臺灣特有種,屬匙指蝦科、米蝦屬(Caridina)蝦種,分布於新北市、宜蘭縣及屏東縣恆春半島等地區,棲息於河川下游或河口水草間,可在低鹽度水域或淡水中生存。成蝦體長約2.5 ~ 5.5 公分,生長適溫20~ 28℃及酸鹼值6.5 ~ 7.5 的水域中,食性為雜食偏藻食性,以撿食藻類及底部碎屑為主,除藻能力強且飼養容易,沒有殘食同類的習性。
其游泳時身體微向前傾,緩慢且優美;停在水草上時,頭下尾上駐立於葉面上,移動至底部時,尾部高高翹起,無不展露高貴氣質,加上剔透外觀的特殊紅色花紋及細長額角,姿態優雅而備受注目。
長戟米蝦具有特殊的兩側洄游型繁殖習性,會在淡水中交配,但蝦苗必須在有鹽度的水中發育。抱卵的母蝦會遷移至半淡鹹水環境中產出蝦苗,蝦苗經歷6 期變態發育成為稚蝦後,再慢慢游回淡水環境中成長。
過去因人工培育難度較高,市場來源多為野外捕撈,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計畫政策主導與補助下,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水產科技研究所依據其兩側洄游型繁殖習性,模擬設計適合生長之水質環境與餌料生物條件,成功完成批次化模組量產技術,也完成「自動大量收集蝦苗專用收集器」之專利申請,可依據全球市場需求,進行計畫性量產,有助於鞏固臺灣在全球觀賞蝦市場之領先地位。母蝦每次抱卵可產生100 ~ 500 隻蝦苗,其產苗數量與母蝦體型成正比,於正常環境下飼養的個體,孵化後3 個月,體長可至2 ~ 3公分,即可觀察其抱卵情形。
蝦苗培育的鹽度、溫度、蓄養密度及餌料等,都是影響臺灣長戟米蝦產業化開發的重要關鍵技術。長戟米蝦在臺灣觀賞水族市場每年有100 ~ 150 萬隻需求量,每隻零售價約70 元,是未來擴展全球觀賞蝦市場的重要生力軍。
成功研發批次化量產模組技術,
慎防東南亞蝦種入侵
開發洄游型蝦種產業化的關鍵技術,不但可以滿足全球水族愛好者養殖上的需求,更可以防止臺灣溪流生態的破壞,達到資源永續的目的。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在農業委員會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陸續研發出長戟米蝦、長額米蝦及多齒米蝦等洄游型蝦種的批次化量產模組技術,例如無特定病原(SPF)種蝦培育技術、種蝦催熟及產卵技術、批次化大量收集蝦苗技術、蝦苗育成技術、餌料培養技術、包裝技術等。
並建立洄游型米蝦全球產業化量產平臺,結合學研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水產科技研究所及水族產業業者等,進行產業化技術移轉及合作,預期可達到批次化量產、穩定供應無特定病原種蝦及餌料生物、規格化無限擴大產能、室內全年無休進行量產、完全養殖或分段養殖、完全標準化操作、立即投入量產及馬上創造產值等效益,期望經由健全的產業鏈運作,再創臺灣觀賞蝦產業新紀元。
經臺灣學研單位進行分子生物技術鑑定研究,藉由基因體DNA 序列分析,發現臺灣長戟米蝦品種與國外相同種名的品種,其DNA 序列有明顯差異性,證明臺灣長戟米蝦是臺灣特有種,並進行新品種命名申請。
近年來,臺灣觀賞蝦市場從東南亞等地引進類似蝦種,例如霸王紅長戟槍蝦、紅戟槍蝦,其體型略大,經種間交配實驗發現,此蝦種與臺灣長戟米蝦的習性類似,若因野放造成與臺灣長戟米蝦雜交,恐有影響臺灣長戟米蝦基因體之虞,將對其造成毀滅性結果,有關權責單位應予以重視,才能確保臺灣特有資源之永續。
文․ 攝影/林學廉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水產科技研究所正研究員兼所長
豐年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