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後才是戰場!完善冷鏈確保農產品品質
維持農產品品質是一場場速度戰,就從採收的瞬間開戰。採後處理技術及運輸作業是冷鏈前端的關鍵環節,小農藉由簡易的田間採後處理,就能讓農產品鮮度更持久,但完整的冷鏈建置,仍須資本投入,近年陸續有合作社、供應商體認冷鏈的重要性,臺灣農產運銷的面貌,正在逐漸轉變。
普遍種植於屏東縣里港鄉、高雄市美濃區的豇豆,以往為了趕送批發市場,早起採收時間不一。清晨5點出頭,美濃區農民湛增宏的妻子陳氏貞已經來到離家不到200公尺的1.7分長豇豆田,採收6月種下的新豆,他則在1公里外的復興街一段附近農田採收老豆,為了搶鮮度,通常一路忙到中午送貨之後才休息。
湛增宏說明:「九如4、5點就要送到,里港11點多過去就可以了。」若以他所居住的美濃區中壇里為起點估算,至九如果菜批發市場約21公里,至里港果菜市場約15公里,雖然後者以豇豆為交易大宗,然而通常前者交易行情較好,多是屏東縣、高雄市、臺南市販運商批發直售,因此必須搶快,而不會浪費時間議價。「我很少送九如,因為半夜12點多就要採收,大瓜(大胡瓜)才送,長豆(長豇豆)不會送。長豆也不能前一天採收,如果前一天採收一定要預冷,並且要有冷藏空間。」然而仍有農民為了好價格,不惜路途遙遠,也要調整作息配合市場拍賣時間。
易早衰農產品豇豆,如何凍齡搶鮮機?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王三太等人〈豇豆健康管理技術之研究〉提出,豇豆採收時仍屬幼嫩,正值快速成長期而呼吸率高,綜合呼吸熱、田間熱以及常溫運輸造成紙箱內高溫,使豇豆成為易早衰農產品,往往不出幾個小時就會變軟變質。因此,豇豆以當天採、當天賣為原則,即使冷藏最多也只能1天,通常小農沒有空間與資本規劃冷藏設備,物流運輸也不見得備有冷鏈系統,若要進軍外縣市果菜批發市場,從產地端發展預冷保鮮技術就是必要一步。
採收長豇豆,除了看豆莢厚度也看顏色,陳氏貞形容「夠厚才夠白」,白代表綠色的成熟度,仔細比較可以看出微妙的色澤層次,採收後也要順帶牽藤避免斷裂,拔除植株底部老葉,如此才能繼續健康生長,然而逐條處理都是時間成本。
在露天豆棚遮蔭下,長豇豆還耐得住,這塊地大約採收4小時,但這算是順利的。除了天氣、時間,更重要的是人力協調,才能趕上拍賣或集貨時間。由於這天正逢中秋節連假,採收時仍須密切注意休市日期、交易行情,判斷下一手是否留豆,也要避免豆莢過久未採收而變軟。
趁著8、9點太陽轉烈前,陸續將採收籃運回住家後院,進行分級。由於市場要求小捆成束,他們依長豇豆長度分為長、中、短,每捆約莫10~12條長豇豆。陳氏貞說明:「他們現在不要太大把,但是綁小把很多工。」他打趣地說,橡皮筋也要成本。雖然市場沒有嚴格規定,他們依然自我要求各捆長度盡量平均。
以他們目前1甲多農田,夫妻倆照顧已很吃力,同時還要進行其他作物如大胡瓜採收包裝,幾乎是在多工之間搶「鮮機」。幸好來自越南安江省農村的陳氏貞,為這裡帶來了家庭農業的支持力,媽媽、哥哥一家共4人,當他在田裡採收,家人則輪番幫忙或在家裡接棒分級。
簡易預冷技術改善農民作息,仍待區域型理集貨中心進場
以往在沒有進行預冷的情況下,長豇豆原本甚至更早於半夜2~3點就要採收,就為了趕在4點半送達九如果菜批發市場拍賣。湛增宏約在2013年導入預冷作業之後,透過高雄市美濃區農會集貨運輸至臺中市、桃園市、臺北市等北部果菜批發市場。長豇豆分級同時,大水桶注入冷水,放入數個以空寶特瓶裝水冷凍製成的冰條,待冷水轉為冰水,分堆秤重18公斤後放入冰水桶中浸泡,約莫3~5分鐘即取出靜置陰乾,他說明:「放太久也不行,會凍傷;冰條外面要再包上報紙,包裝時避免直接接觸長豇豆造成凍傷。」
「預冷後價格比較好,沒有預冷的話顏色就不一樣了。」湛增宏比對冰水預冷前後的長豇豆,預冷後明顯更鮮綠些。接著,紙箱內套入大塑膠袋,裝入長豇豆,中層放2~3個冰條,最上層放2個冰條,除了包材重量以外,每箱長豇豆上限為18公斤。陳氏貞一邊整理一邊評估這天的產量送到里港果菜市場是否划算,「今天送到北部(透過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看看怎麼樣,因為沒有很多量帶去里港划不來,油錢就要100多塊,平均3天加油500塊。」趕貨時,還要擔心測速照相。
湛增宏精算,導入預冷程序後,每箱包材成本約36元,這還是使用自製冰條及不含電費的成本。不過高雄市美濃區農會集貨時間為12點之前,往前回推農民作業時間,的確改善了農民作息,農產品也可以運輸至更遠的市場。
保鮮又能兼顧市場規劃,
預冷與倉儲需求崛起
過去臺灣因為僅注重國內產銷,對冷鏈的建置並不重視,但從湛增宏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是國內運輸,採後預冷處理也能降低耗損,進而提升農民收益。不過小農往往面臨人力、資本及設備有限的課題,而預冷就是與時間賽跑,也要清楚相對提升的成本,才能讓農產品品質與實質農業收益同時往前推,當達到某個上限時,接下來就是朝向區域型理集貨中心的方向實踐。在臺灣最重要的蔬菜產地、農產品集散地雲林縣,也能觀察到這樣的趨勢,分別體現在預冷代工廠的出現,以及傳統蔬菜供應商的轉型。
莊錦癸是臺灣發展蔬菜真空預冷廠的先鋒,經營保證責任雲林縣庄西合作農場,除了自己種菜,也和其他農民契作,不只外銷,也供應新北市、臺北市學校營養午餐。早在20多年前,他便意識到,葉菜類作物如果只是遵循傳統看天吃飯的耕作和運銷方式,只會落得菜土菜金下場,必須發展短期葉菜類的保存技術和倉儲系統,依市場需求調節產量。
這樣的遠見來自於與市場的長期互動。莊錦癸表示,1992年投入蔬菜產業,與截切廠合作,截切廠常常從國外引進最新技術和觀念,當時國外已有可有效延長葉菜類儲藏壽命的預冷技術,因此1997年便跟進國外腳步,添購真空預冷機。
簡單來說,真空預冷是利用水分蒸發需要大量熱能的原理,快速抽出蓄積在葉菜類中的田間熱,短時間內使葉菜均勻降溫,延長保鮮期。莊錦癸解釋,山上因壓力降低,沸點也跟著降低,因此煮飯不容易熟;同理,預冷就是利用接近真空的環境降低壓力與沸點,讓葉菜間的水分蒸發,帶走熱空氣,相較於直接冷藏可以讓葉菜間的熱空氣更有效率被帶出。
莊錦癸指著預冷系統的面板說,例如現在偵測棒測到葉菜溫度是30.5℃,等開始抽真空,壓力降低時,溫度也會跟著下降,待溫度降到5.8℃,真空壓力從760托(Torr,壓力單位)降到10托便大功告成,自動停機。整個過程約需20分鐘,視葉菜量和溫度而定,若夏天溫度高,或者量大時,預冷時間便會拉長。
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真空預冷技術原理及應用〉,由於真空預冷是靠水分蒸發帶走大量熱氣,故農產品每降低6℃約須失水1%,預冷完成時通常須失水2~4%,由於真空預冷所失去的水分是自農產品表面均勻的散失,只要失水率控制在5%以下,農產品因真空預冷所造成的萎凋情況並不明顯。雖然如此,採後仍應在農產品尚未萎凋前盡速預冷,有時甚至必須在農產品表面灑水,以加強預冷降溫效果及減少失水失重。
每種作物的預冷溫度不同,莊錦癸說,空心菜大約降到8℃即可,再冷會凍傷;瓜果類也是8℃,避免影響口感;葉菜則設定5.8℃,再放進約1℃冷藏庫,若直接降到1℃,所需時間、電費也會增加。
從產銷調節應運而生的新興行業:
真空預冷代工廠
2001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展大宗蔬菜產業策略聯盟,當時結合8個合作社與2個產銷班,希望解決甘藍、結球白菜及花椰菜等3種大宗蔬菜產期集中、價格下滑的問題,輔導業者發展預冷技術、冷藏倉儲系統、外銷,與莊錦癸的理想不謀而合。保證責任雲林縣庄西合作農場成為創始會員之一,他也擔當起副總召集人的重任,親自投入建置臺灣預冷技術,在政府補助下更新了第二代真空預冷庫。
來到保證責任雲林縣庄西合作農場位於崙背鄉的預冷廠,還可以見到印著「90年度低溫保鮮物流」字樣的真空預冷庫,不過這臺現在只是留著當紀念,取而代之的是放置在隔壁、2014年購置的第三代真空預冷庫。
莊錦癸說,其實第二代和第三代差別只在於容量大小,第三代一次可預冷量約半個貨櫃,等於400箱外銷結球萵苣的量,是第二代機器的3倍。不斷投入更新設備是因為嗅到商機,不只是他,近10年整個西螺果菜市場周邊預冷廠紛紛林立,不僅預冷自家收購的蔬菜,也幫其他農民和業者代工。
莊錦癸也會幫其他業者代工,1公斤收費1元。他解釋,農民和盤商大多有固定配合的預冷代工廠,農民會事先講好今天要送多少蔬菜進來、什麼種類、賣給誰,預冷完成後,盤商主動載走,若須要暫存,也會提供收費的冷藏倉儲,讓整體冷鏈系統不致中斷。有些預冷廠服務更周到,會有配合的運輸業者將預冷完的菜送到指定地點。
消費者要求提高,預冷保鮮開拓新通路
「以前我剛做的時候,很多人都觀望,說只有你們做外銷的需要預冷,但現在沒預冷,根本連和超市、團膳業者談的資格都沒有。」莊錦癸說,一套預冷設備要7、800萬元,還不算每個月的電費,相較於冷藏倉儲,設備成本更高,而且每月還需要做到一定的量才能攤平成本,早期大多業者認為市場需求低,不願意投資。但隨著超市興起,以及消費者對於品質要求提高,連帶影響到通路採購的方向,莊錦癸說,沒有預冷或預冷技術不好,葉菜被熱氣悶到,放太久根部會泛紅,為了保持賣相、延長儲架壽命,現在各大超市都要求供應商一定要預冷。
氣候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採訪當天正是9月下旬,雲林縣氣溫飆破30℃,供貨給保證責任雲林縣庄西合作農場的農民蘇崇州原訂下午3、4點才要送貨,提前到下午2點就結束工作。
「今天太熱了,提早收工。」蘇崇州大汗淋漓地將小白菜搬上貨車,一邊說道,近幾年氣候越來越炎熱,2018年甚至造成許多青江菜中間空心,1株只長4葉,農民直接認賠耕鋤。好不容易收成的蔬菜必須裝籃或裝箱送到盤商手中,但一株疊一株,田間熱排不出去,把手伸進菜籃裡摸,都還感受得到溫熱氣息,連在產地的狀況都是如此,遑論到通路手上了。他曾送蔬菜到臺北市果菜批發市場拍賣,經長途運輸,開箱後發現許多菜都黃化了,但若是經真空預冷的蔬菜,保存期至少可延長10~14天。
看見市場趨勢,老牌供應商投入冷鏈建置
擁有20年以上農產運銷經驗的蔬果供應商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也十分關注冷鏈對農產品價值的提升。董事長蔡易成指出,相較於肉類、鮮奶等畜產品,臺灣對蔬菜等農產品的冷鏈並不重視,但應該要以「食品」的標準來看待蔬菜。「而且現在有很多蔬菜會用來生食,消費者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我們這幾年也做了許多調整、改善,希望能完整保存農產品的鮮度與營養價值。」
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的貨源,起初90%以上是從果菜市場採購,為了掌握生產過程及品質,逐漸轉為直接與農民契作、並要求農民加入農產品產銷履歷系統,與上游生產端建立連結後,形成一個以計畫生產為主的穩定供應鏈。另一方面,流通方式也產生了轉變。早期每家零售店的採購量較大,可以從產地直接送到個別店鋪,現在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每週6天,每天都要配送家樂福122家分店,每家店配送的蔬果種類可能多達20種以上,並且皆須經過集貨、包裝、理貨程序再配送。
這些環節都關係到冷鏈的建置。蔡易成指出,冷鏈是環環相扣的:「採收後多久時間內要送到處理中心,進行真空預冷、在低溫環境下包裝、理貨、發貨、以冷藏車送到賣場,賣場也要有低溫儲存、陳列的環境。這才是完整的冷鏈,而不只是一個冷藏庫而已。」產地供應商的角色,恰好位於冷鏈前段到中段間,採取契作而非從批發市場進貨,才能要求農民採收時間、進貨流程符合標準;而相關設備的投資會使成本上升,相應的也須找到像家樂福這樣重視冷鏈的通路,「若生產端與消費端無法配合,只有中間這段做冷鏈意義不大。我們的功能就是在產地端把冷鏈做好,不讓消費端出現耗損。」
因為觀察到發展冷鏈的重要性,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約從2012年開始陸續改為冷藏車配送、設置低溫包裝室及低溫物流中心,並申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建構具外銷潛力蔬菜產銷設備計畫〉補助,添購真空預冷設備。每臺冷藏車上都有溫度顯示器,讓司機隨時注意車廂溫度,透過與電腦主機連線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辦公室人員也可即時監控每臺車的位置及溫度。
完善標準作業程序,
維持進口蔬果冷鏈不中斷
為了穩定供應臺灣尚無法全年生產的農產品,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也會從國外進口蔬果。當這些蔬果抵達臺灣時,同樣必須確保冷鏈不中斷。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口的青花菜為例,採後運送到臺灣要21天,在完善冷鏈下,還有7~10天的儲架壽命。蔡易成說明:「美國青花菜普遍採取碎冰預冷,我們打開貨櫃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溫度記錄器,看看在運輸過程中是否發生失溫狀況。正常情況下打開箱子還能看到未融化的碎冰,如果冰已融化,但青花菜仍維持翠綠新鮮,我們就得馬上補充碎冰。」
蔡易成進一步解釋:「因為個別農場的差異,即使是美國這樣冷鏈發展較成熟的國家也可能發生失溫狀況,溫度記錄器的重要就在於確保買賣雙方權益。國外生產端如果是較有規模的農場,都有標準作業程序,從這批菜是哪個工班採收、幾點幾分採收、進行預冷、進包裝場,每個流程都有負責人,裝櫃時也會一一確認貨櫃溫度設定、通風口是否運作正常等細節。產地端的標準作業流程做得很完整,我們才能追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冷鏈不只是倉儲,資訊串接才是重點
由於累積了許多進口農產品的經驗,蔡易成深知自己在冷鏈建置上還在小學生階段,尚有很多努力空間。「我上禮拜去中國考察後發現,他們也看到冷鏈發展的趨勢,可以直接投入成本建造設備完善的物流中心,我們只能一個個階段慢慢轉型。我在日本也看到不少先進設備,但背後的資訊串接是我們看不到的。」在他的看法中,冷鏈不只關乎硬體,也和資訊的掌握有密切關係。
蔡易成認為,冷鏈最終應該發展成以需求決定供給的資訊串接,而不只是為了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莊錦癸亦表示,預冷應與前端生產、後端冷藏倉儲配合,並不是有了預冷和倉儲設備就能無限量收購蔬菜,重點在於如何配合末端通路的需求。他說明:「每批農民種什麼、何時收成、到我們這裡,我統統都知道,不是他們隨便拿菜進來說要放就可以。」
舉例來說,學校營養午餐供應量和菜色穩定度相當重要,因此夏季蔬菜產量較少或颱風來襲前,都必須預先儲放多一點菜,保證責任雲林縣庄西合作農場會排定每個農民種植的蔬菜和產量,避免供應中斷,或者量過多造成倉儲壓力。
莊錦癸曾粗略計算,預冷和冷藏葉菜增加的機器、人事、管銷費用等等,比沒預冷的菜每公斤多了2元,雖然整體來看成本增加不少,「但如果沒有預冷的話,後面的通路都不必講了。」他認為,預冷系統所費不貲,後續還要處理電費與維修問題,因此業者投入前,必須先確定自己的產量能是否足夠,以及後端通路的需求量,再決定是否要花這筆錢,例如四季豆產量比較少,就不一定要投資金額這麼高的設備,端看業者自己如何評估得失。
冷鏈建置有待跨領域合作,帶來新契機
蔡易成說:「能把生產、銷售兩端的資訊連結起來,在整條冷鏈的串接上才有意義。這是臺灣最缺乏的。尤其是生產端的資訊,因為多是小農,資訊零散,資訊化程度不高,所以要取得完整的資料較困難。銷售端也一樣,不同的通路體系各自分散,也不容易取得。」
因為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以契作為主,並要求合作農民申請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因此能夠掌握產量、預計採收時間、生產規劃等資訊。而在各個通路的需求模式上,則利用20年來的經驗將其數據化。蔡易成說明:「每個通路做促銷的季節、品項、價格都不同,產生的訂單流在數量、需求上也不同,價格高低、銷售期間長短,都會影響銷售數量,所以必須長期統計。例如中秋節是烤肉旺季,絲瓜這類蔬菜需求就會提高,這可以從過去幾年的資料推算,接著回推到生產端,與契作農民確認、擬定生產計畫。」
在充分掌握產地與通路兩端資訊的情況下,冷鏈的角色便是讓供應更穩定。蔡易成說明:「產地產出100公斤,消費端消費100公斤,這就是理想狀況。」換句話說,若沒有做好冷鏈,讓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損耗了50公斤,即使事先掌握消費端有100公斤的需求也沒有意義。
冷鏈的建置,與臺灣農業的轉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蔡易成指出,許多先進國家在冷鏈發展上已有明確趨勢,這是因為他們的農業生產型態、流通條件都已有一定模式,所以容易進入狀態。但臺灣農業環境很難馬上改變。「我們光是農務e把抓、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都不算普及,多數農民並非計畫生產,後續無法順利銷售的風險就提高,以致收入不穩定,因此也沒有餘力改善採後處理流程、投資冷鏈相關設備。」他觀察,國外有些冷鏈建置是由電子業、資訊業等非農業領域人士進行,他們比較沒有舊思維的包袱,若臺灣能有更多這類投資者投入,或許農業轉型的目標能更快達成。
文/林慧貞、林書帆、康椒媛 攝影/謝佩穎
豐年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