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雞」賞的經典口味 雞食小吃排排站
雞肉是臺灣人相當喜愛的肉品,以雞肉為食材的小吃,更在美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早期最火紅的手扒雞,以及受到男女老幼歡迎的雞排,不但做法、吃法不盡相同,藉由口味的推陳出新,還能讓人一窺時下的臺灣流行文化。
手扒雞-油油亮亮,鮮嫩多汁引垂涎
「手扒雞」是一種將雞隻徒手扒開的食用方式,更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的經典回憶。剛出爐的烤雞色澤金黃、濃香四溢,戴上塑膠手套後,那種豪邁撕剝、大口啃咬的痛快,至今仍令人回味無窮。
扒開熱騰騰的歷史
臺式手扒雞的始祖店為1984年成立的「香雞城」,彼時「麥當勞」才剛入臺並掀起速食革命,香雞城以其經營雞隻養殖的背景,開拓出讓顧客戴塑膠手套動手吃烤雞的消費模式,不僅成功在速食界闖出名號,也帶動當年的手扒雞風潮。全盛時期的香雞城在全臺共有126家分店,成為「本土手扒雞」速食連鎖霸主,之後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該品牌才逐漸淡出市場。
香雞城雖然式微,但手扒雞的好味道卻自此廣為流傳,不少省道公路旁陸續出現「桶仔雞」、「鋼管雞」、「土窯雞」、「甕缸雞」等等名稱的店家,雖然烤雞烹調手法不同,但吃法全都沿襲戴塑膠手套食用的手扒雞,就連「頂呱呱」、「21風味館」等知名速食連鎖餐廳,也都不約而同推出手扒雞菜單,可見30多年來,臺式手扒雞的擁護者依然不少。
製程、吃法比一比
以頂呱呱為例,成立於1974年,當時是臺灣第一間主打炸雞的西式快餐廳;2009年淡水分店首度推出手扒雞產品,而這項名為「火烤手扒雞」的招牌,至今仍以預約方式,在部分門市限量販售。近年,頂呱呱成立新品牌「TKK CAMP」,以都市露營風的創新主題,引發不少話題。 TKK CAMP供應口味特殊的「啤酒烤雞」,雖與「火烤手扒雞」一樣皆以烤箱烤製,但啤酒雞在烤熟後會將雞隻插在加了啤酒的鐵柱上,利用餘溫帶出啤酒香,藉以增添食物風味及層次。此外,21風味館等其他店家也分別推出多層刷醬、先蒸後烤等各種口味與做法。
手扒雞的吃法,除了戴上塑膠手套大快朵頤之外,蘸的東西也相當講究。在烤製手扒雞前,通常會先抹鹽或醃醬料,因此成品本身就有鹹味。若喜歡原味不妨直接食用,若想讓肉質豐潤些,吃的時候便可以蘸上烤雞時流出的雞汁;口味重一點,就蘸著胡椒鹽吃最經典;其他新潮的吃法,除了TKK CAMP的啤酒烤雞是蘸著啤酒吃之外,市面上也有店家推出用生菜包著吃的健康吃法。
細數手扒雞的貢獻與影響
當年香雞城以獨創的臺式手扒雞紅遍大街小巷,在過去物質不豐的年代,一度還是主婦們選購供品或家庭加菜的上選,這使得全盛時期的它,大約每2個月就會賣出100萬隻雞,驚人紀錄至今無人可比;即便面對雞食小吃百花齊放的今天, 21風味館每年也能賣出200萬隻烤雞,就連只有極少門市限量供應的頂呱呱烤雞,每年也有5千隻進帳。
手扒雞造成的旋風,除了在飲食界引起震盪外,也被複製使用在其他地方,例如我們常說的「手扒雞手套」指的就是塑膠手套,它的發明者正是香雞城;另外,無線電對講機因為移動方便,也被玩家們暱稱為「手扒雞」。
雞排-外酥內嫩,香氣撲鼻難抗拒
大塊又多汁的雞排,是臺灣人鍾愛的銅板美食,今年初在「易遊網」公布的網路調查「最強臺灣夜市小吃」排行榜中,風光擠進前3強,就連外國觀光客也難以抵擋它的美味。究竟雞排有何魔力,能夠擄獲中外食客的心?
雞排為何夯?如何夯?
臺灣人愛吃雞排,風靡程度令人訝異。根據2011年雞肉行銷加工業者統計,臺灣人每天可吃進25萬片雞排,若以平均1片雞排厚達2公分計算,每年約可堆疊出10座臺北101大樓,數量十分驚人。雞排的熱銷風潮為雞肉產業創造了可觀的消費力,堪稱是另類的臺灣奇「雞」。
雞排讓人欲罷不能、百吃不厭,當然有許多原因,除了臺灣國產雞肉品質優良之外,也因為雞排的尺寸分量極具視覺效果,當點心吃可打牙祭,當正餐食用也很有飽足感;而為了吸引消費者注意,店家料理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各種口味的雞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也符合臺灣人愛嘗鮮的特性;另外,剛炸好的雞排熱騰騰的,店家通常直接裝入紙袋供應,消費者可以邊走邊啃,不僅方便攜帶還能趁熱就口。
追根溯源找出原創
雞排約於30年前問市,比鹽酥雞出現的時間還要晚。2006年,為了推廣雞排的美味,農委會特別舉辦「臺灣黃金雞排嘉年華」活動,期間他們藉由當年唯一的雞肉大盤商,翻尋訂單才找到雞排出現的源頭,也就是臺灣第一家雞排店「鄭姑媽」。
鄭姑媽創始人鄭光榮夫婦原以餐車為業,在公司行號或學校附近做流動式販售,上午賣漢堡、三明治等早餐,中午就賣便當,一段時間後才找到店面正式落腳。當時因為原物料上漲,鄭光榮夫婦絞盡腦汁尋找冷門食材,看是否可以壓低成本。早年國人偏愛雞腿,不喜歡吃雞胸肉,因為數量很多所以價格便宜,夫婦倆便以此為食材,並試著研究改變料理型態,雞排於焉誕生。
鄭姑媽的雞排,是先用刀在雞胸肉劃出溝槽,再以獨門醃料按摩,使之深入雞肉裡層。接著,將表面薄沾裹粉,這種粉是混合太白粉、番薯粉以及麵粉而成,主要作用是隔離雞肉與熱油,避免雞肉內的醬汁燒焦,之後再把雞肉放進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即成。鄭姑媽第二代老闆鄭一達強調,雞排食材一定要選白肉雞,因為土雞的肉質過硬,炸起來口感不佳;他也建議,購買雞排時最好別切,因為雞排通常炸至9分熟,最後1分是從內部自行燜熟,這樣才能鎖住肉汁,切開的話不只會流失肉汁,紙袋也會因蒸氣溢散而變濕,雞排更會因此變糊而影響口感。
雞排延伸的言外之意
雞排從鄭姑媽開啟濫觴,之後衍生全臺無數店家,帶動起雞排的驚人消費量。雞胸肉不再乏人問津,反而成為搶手商品。尤其現在雞排口味花樣繁多,除了傳統的脆皮雞排、碳烤雞排之外,還出現會爆漿的乳酪雞排、比臉還大的巨人雞排、蘸拌泰式酸辣醬的異國風雞排等等,讓人看了眼花撩亂,如此豐富的雞排文化可說是臺灣僅有、別無分號。
也因為雞排在臺灣人心中的分量無出其右,甚至有網友將雞排引用為看熱鬧、看好戲的代名詞,例如「雞排、珍奶來一份。」、「雞排要切不要辣。」、「我雞排已經買好了。」等對話用語,形成另一種網路趣味。
桶仔雞-吮指回味,皮香肉滑有嚼勁
車來車往的省道旁或熱門風景區的公路邊,經常可見專賣「桶仔雞」的餐館,尤其在店家較密集之處,工作人員還會各別在門口引導停車,形成特殊的搶客人畫面。所謂「桶仔雞」其實是一種烤雞料理,食材選用白肉雞或土雞都可以,但土雞的口感相對較Q彈。將全雞抹上鹽巴後,把蒜頭、九層塔、八角等材料塞滿雞腹,外層也要抹鹽和米酒去除腥味,再將整隻雞放進專用的鐵桶中。鐵桶分內層與外層,雞肉置於內層,外層則放炭火,主要利用燜烤的方式使全雞熟透,燜烤期間不需要塗醬汁或加任何調味料,全程大約2小時即可大功告成。
除了桶仔雞之外,土窯雞、磚窯雞、鋼管雞、甕缸雞等也全是烤雞,只不過桶仔雞用的是鐵桶,其他則是不同的烤具。像土窯雞是將全雞醃製過後,用錫紙包裹再放進燒得通紅的泥坑中,利用泥土熱度燜烤窯熟;磚窯雞的烤爐是以紅磚疊造而成,燜烤密閉性佳,熱氣不易流失;鋼管雞則是用鋼管串插多隻全雞,底下有燒紅的炭火,鋼管以慢速旋轉,讓雞隻各部位燻烤熟透,有點像武俠劇中荒山烤雞的進階版;而甕缸雞則是利用陶甕高溫聚熱的原理燜熟全雞,通常選用龍眼木烘烤,因其燃燒後會散發淡淡果香,雞肉吸收這種味道後,入口香氣將更有層次。
豆乳雞-香氣加分超美味,甘甜香醇
豆乳雞最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夜市裡或傳統市場的熟食攤上,它的外表看起來很像鹽酥雞,但顏色較暗,口味也稍重一些。主要差別在於,豆乳雞多了一味醃料,也就是豆腐乳。
不管是炸雞或烤雞,事前醃製的功夫必不可少,顧客買不買單,通常也取決於醃製的口味好不好,以及是否夠入味。在豆乳雞的製程中,醃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的食材通常是肉雞,一般切成一口大小,和鹽酥雞差不多。然後,將外層裹上一層麵漿,下鍋油炸至金黃,即可起鍋享用。豆腐乳的使用可分2種,分別是混合加進麵漿裡,或將雞肉醃泡在豆腐乳汁中。由於後者較耗材費工,所以市面販售以第一種較為常見。
除了到外頭購買之外,自己在家中也可以製作豆乳雞,不僅較衛生也比較捨得下成本。做法如下,準備3塊豆腐乳、3大匙醬油、2大匙糖,以及適量胡椒粉與蒜末,把它們攪拌成醃料,接著把剁好的雞塊放進醃料中,充分和勻再靜置冰箱內一晚,隔天取出後於表面薄沾番薯粉,最後下鍋油炸至金黃色即成。
其實鹽酥雞的做法也大同小異,只是醃料少了豆腐乳,其餘可視個人喜好,米酒、五香粉都可以加。市面上的攤販、店家正因獨門醃料,才會有各自的死忠顧客。而且臺灣各地的豆腐乳風味各有魅力,何處的豆腐乳最甘醇芳香,也就見仁見智了。
鹹水雞-眼界大開,一手剪出好食雞
鹹水雞也叫「鹽水雞」,它的做法雖然簡單,卻是以往逢年過節、迎賓宴客的必備菜餚。由於通常是把全雞剁成塊狀裝盤,所以大家也稱它為「白斬雞」。
近年在街邊或各大夜市,出現不少名為「鹹水雞」的攤子,基本上是以鹹水雞為主食材,再搭配茭白筍、花椰菜、白蘿蔔、香菇、玉米、百頁豆腐、木耳、小黃瓜等各樣蔬菜,不管是嘴饞做點心或當下酒小菜,涮嘴的滋味總讓人一口接一口。夜市鹹水雞和傳統宴席菜比較,最大不同在於雞肉切得比較細,有的店家是帶骨供應,有的則強調去骨方便食用。將切好的雞肉加上鹹水醬汁及胡椒、蔥花、薑絲之後,與喜歡的配菜一起和勻,就是一份美味的鹹水雞小吃。
比較有看頭的當屬無骨鹹水雞,攤販通常是以剪刀去骨,老闆光靠一把剪刀,沿著肌理以剪開、扭轉、拉扯等動作,就能將一整隻雞的骨頭清除乾淨,並將雞肉剪成一口大小,讓顧客能開懷大嚼,不必擔心小碎骨老是出現,破壞吃東西的興致。
值得一提的是,製作鹹水雞選用的是老母雞而非肉用雞,因為肉用雞熬煮後肉會變爛,反而是肉質又硬又韌的淘汰蛋用雞,最適合用來做成鹹水雞。
文、攝影/蔡蜜綺
鄉間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