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茱萸花序浪漫莖布刺,鳥不踏卻可餐
天然辛香料添蔥香,入菜前須除尖刺
某天帶兒子到朋友家菜園玩,兒子發現一棵特別的植物:「它的莖有很多尖刺,但其他植物卻沒有。」為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因此一同前往菜園一探究竟,原來是食茱萸,其嫩芽、莖、葉中肋具有尖刺,且葉經搓揉後釋放類似蔥的香味,因此別稱刺蔥;葉柄、嫩芽呈紅色,又稱紅刺蔥。
食茱萸別稱與尖刺多有關聯,例如分枝長滿尖刺,使鳥類無法停棲站立,又稱鳥不踏。此外,常見別稱越椒、辣子、艾子、檔子、刺江某、椿葉花椒、滿天星等。
莖密布尖刺,葉具油腺可散發蔥香
食茱萸為芸香科、花椒屬,為多年生落葉喬木,原產於韓國、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中國,分布於臺灣低至高海拔山區森林,火燒過的森林新生地、崩落裸地尤其常見。株高可達10~15公尺,莖部尖刺密布似鼓釘狀,基部寬達2~3公分,長0.2~0.5公分。嫩葉呈紅色,葉面光滑,葉緣呈規則性細鋸齒狀,葉背呈粉白色。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25~85公分,由5~25片、披針狀長橢圓形小葉對生,小葉長5~15公分,寬4~6公分。
小葉具有油腺,經搓揉、切、剁後釋出芳香。雌雄異株,聚繖花序頂生,長10~30公分,萼小呈半圓形,具5片黃白色花瓣,長0.2~0.3公分,8~9月為開花期,此時會吸引群蝶覓食,又稱蝴蝶樹。果實為球形硬殼蓇葖果,直徑約0.4~0.6公分,成熟時果殼開裂;卵圓形黑色種子具光澤、先端尖銳,10~12月為果實期。
尖刺特性入俗諺,體會錐心疼痛
閩南喪葬儀式中,依循臺語俗諺:「男用竹公,女用刺蔥。」棺木送到墓地途中,亡者兒子或長孫要拿孝杖,亡者若為女性,孝杖便由食茱萸較粗枝幹製成,讓後人體驗母親懷胎10個月生產的椎心刺痛,喪禮結束後豎立於墳前。
另一俚語:「親娘打囝用芒鬆,後娘打囝用刺蔥。」意指繼母管教親生孩子時,將五節芒綁成一大把,讓外人以為他用粗大戒尺管教孩子,其實五節芒內部中空,打起來不會痛;但是管教前妻孩子時,卻用食茱萸枝幹,讓外人以為繼母疼惜前妻孩子,其實枝幹上長滿尖刺,一打下去則會遍體鱗傷。
萃取精油製造化妝藥品,或變身食材佐料添香
磨泥器發明之前,便利用長滿尖刺的食茱萸莖,用於磨蘿蔔泥。此外,也可以製作陀螺、木屐等器物。此外,因其具有油腺,可將莖、葉切細後放入蒸餾桶,以隔水加熱法萃取精油,具有紓壓、安神作用。此外,也可製成防蚊液、防蟲液、軟膏,或製成香水、化妝、保養品等產品。食茱萸葉清香,取其嫩葉經發酵、萎凋、殺菁、揉捻、乾燥、烘焙等製成茶葉,可消除疲勞、解油膩。早期原住民族因生活、經濟較拮据,因此會到山上採摘食茱萸嫩葉烹煮,並將其視為天然辛香料,與花椒、薑並列為「三香」。排灣族常在湯中放入嫩葉調味,與湯、豬肉或豆類一起燉煮,以代替佐料且提升香味。
食茱萸葉切細後,熱一油鍋炒軟,倒入蛋液攪拌均勻做成煎蛋;煮雞湯時也可放入枝幹、葉一起熬煮。或切細末後與攪肉混合均勻包水餃,或與魚漿攪拌均勻製成魚丸,或製成食茱萸醬等。烹煮前須去除葉中肋,以免食用時被其尖刺誤傷。
文․ 攝影/林育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豐年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