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產巨峰葡萄避颱風,活用夜間電照成北半球最早產地
溫室生產注重溫濕度調節,克服低溫提高著果率
葡萄為全球廣泛栽培的溫帶果樹,性喜乾燥、日照充足,主要分布在北緯40°~50°、南緯30°~40°之地中海型氣候區域,依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統計,2016年全球葡萄種植面積為750萬公頃,西班牙、法國為主要產區,以生產釀酒葡萄為主,全球葡萄酒產值高達歐元283億元;鮮食葡萄則是以義大利、中國、土耳其、印度為重要產區,占全球鮮食葡萄總產量50%。
技術突破葡萄生產條件限制,
成為臺灣中部重要經濟作物
臺灣位於北緯23.5°,屬亞熱帶、熱帶氣候,夏季高濕環境不適合栽培葡萄,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大學合作研究,並調整修剪模式、建立產期調節模式,葡萄種植面積雖僅2,600餘公頃,產值卻高達59億元,為中部地區重要經濟果樹。其中,彰化縣利用塑膠布溫室並配合夜間電照技術,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多年研究與技術改良,建立早春溫室葡萄生產體系,可在每年3~5月穩定生產巨峰葡萄,產期較一般露天栽培生產7~8月夏果葡萄,可提早2~3個月採收,使臺灣成為北半球巨峰葡萄每年最早上市產地。
1 9 3 7 年日本大井上康以葡萄品種石原早生( I s h i h a r a - w a s e ) 、森田尼(cv. Centennial)雜交後代選育巨峰,為歐美雜交四倍體品種,與多為二倍體的釀酒葡萄不同,因果粒大而成為日本鮮食葡萄主力品種。臺灣葡萄栽培發展於1960年代,當時由臺灣大學、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及農民自國外引進200多個品種,包含巨峰,在中部地區試種與推廣,苗栗縣卓蘭鎮、臺中市新社區、南投縣信義鄉、彰化縣大村鄉、埔心鄉、埔鹽鄉、溪湖鎮、二林鎮、員林市成為臺灣葡萄主要產地,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資料,2016年種植面積2,691公頃,其中彰化縣高達1,244公頃。
產官學界協力研發,
調節產期發展多元生產模式
臺灣葡萄產業發展與產期調節技術成熟有關。1969年夏季連續颱風影響,造成葡萄枝條斷裂,斷裂處下方芽體重新萌發且具有花穗,部分農民發現並模擬此現象進行修剪,嘗試調整產期,但技術及產量尚未穩定,後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臺灣大學與農民調整及經驗累積,才較為穩定生產,此為臺灣葡萄產期調節技術之肇始,隨後發展1年1收、1年2收、1年3收及早春溫室等生產模式。其中,利用溫室設施生產填補3~5月產期空缺,使臺灣幾乎全年皆可生產巨峰葡萄。
葡萄設施栽培自1972年開始,成本增加但栽培管理技術不穩定,後因產期調節技術日臻成熟穩定,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於1985年增列早春葡萄試作計畫,分別於彰化縣溪湖鎮、臺中縣新社鄉、東勢鎮等設置6處示範園,輔導農民搭設防寒塑膠布溫室,每年3~5月生產。
覆蓋塑膠布後,卻造成果園內通風不良、濕度高、日照不足、新梢生育不良,引起嚴重落花及單為結果,以致未能成功,但仍累積許多技術與經驗。此後不斷修正栽培管理技術,溫室葡萄生產日趨穩定,直至2002年結合夜間電照技術,有效提高著果率,並促進著果後新梢生長,平均每0.1公頃產量可達3千公斤以上,且3~5月無颱風影響,收益相當穩定,因而溫室設施在彰化縣如雨後春筍般林立。
控管溫度、濕度避免生理障礙,
通風時間為管理要訣
目前溫室葡萄產區集中於彰化縣大村鄉、埔心鄉、溪湖鎮,種植面積達350公頃,產期為3~5月下旬,其修剪及生育期為10月中下旬~12月下旬,生育期日照由短日逐漸轉為長日,溫度轉換經歷「高溫—低溫—高溫」,因此栽培管理初期須特別注意溫度、濕度控制。為降低溫室造價與材料成本,大多採用鍍鋅鐵管骨架覆蓋塑膠布的簡易溫室,一般溫室實際上只在生育初期或中期寒流過境之低溫期間進行防護,使枝梢可正常生長、著果良好,確保穩定生產。
雖然冬季修剪溫室葡萄後,為使萌芽率整齊,白天延遲掀起溫室四周塑膠布,但須特別注意天候變化,尤其晴天溫度累積快,應提早掀起塑膠布,使園區內通風,以免造成高溫障礙,造成新芽生長點受損導致無法正常伸展,下午同樣依當日溫度調整塑膠布放下時間。
生育中後期,當溫室內溫度達35℃以上將造成葉片生理障礙,成熟葉片易出現斑點、黃化,在果實轉色中期落葉,導致後期果實品質不良。此外,農民應隨時注意溫室內是否產生霧氣,尤其是陰雨天或灌溉後,透過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栽培技術輔導,夜間將溫室東、南方塑膠布保留30~45公分通風高度,避免前述園區內塑膠布產生結露現象,並建議應於隔日上午7~8時將塑膠布略為捲起通風,避免濕度太高。尤其一旦放晴,累積溫度快,高溫、高濕環境易有露菌病發生風險;若為低溫氣候,仍建議重複相同動作,但可在通風0.5~1小時後放下塑膠布。
3類栽培模式活用設施塑膠布,
階段性防護生產安全葡萄
運用設施塑膠布隔離以保護葡萄,目前有3種栽培模式,其一,修剪催芽至採收皆在設施內生產,無須另外套袋,一般10月中旬~11月下旬修剪催芽之園區採用此模式;其二,修剪催芽至果粒硬核期前在設施內生產,套袋後並收起塑膠布,類似露天生產模式,一般出現在12月修剪催芽、5月生產果實之園區。二者均為1年1收,每分地產量2,200~3千公斤。
其三,12月中下旬修剪催芽,整穗疏果後收起塑膠布,5月下旬~6月初採收,但產量控制每分地2千~2,200公斤,7月修剪催芽,四周僅以防風網保護,直至11~12月生產冬期果,為1年2收設施生產模式,出現於直銷配送之園區,占設施總面積約1%~2%。
無論何種模式,3~5月設施生產期間無颱風影響,且氣溫較低,病蟲害相對較少,可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植物保護資訊系統推薦用藥劑防治病蟲害。
配合樹勢調整夜間電照角度,
掌握燈泡間距有效降低用電成本
2002年前因產期調節技術成熟,掌握修剪催芽要點,然而生育期間遭遇寒流低溫,雖有塑膠布隔離,仍發生新梢生長、著果差等現象,以致2002年後結合夜間電照技術,再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與技術調整,終於克服問題,並在2011年建立早春溫室葡萄生產體系,輔導農民落實疏果、控制每分地產量2,300~2,500公斤之間,穩定生產優質安全巨峰葡萄。
夜間電照與植株生長勢須相互配合,樹勢衰弱園區將燈泡置於植株上方往下照射,使結果枝葉片可接收比較充足且均勻光線,接近開花期再改為棚架下方電照,此種模式電照期達40天以上;若是樹勢強健園區,則應採用棚架下方電照且延後電照時機,最遲可延至開花前開始電照,結果枝生長只須於寒流期間偶爾電照即可,所需電照期約14~20天。
電照期間每夜只需6~8小時,可選擇於晚上10時~凌晨4時實施,無須徹夜通宵照明,也可以省下電照成本。而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發現,無論以黃光或白光省電燈泡均有顯著效果,夜間電照皆能促進葡萄生長。再者,電照燈泡間距依使用燈泡瓦數調整,23瓦可採用3×3公尺,55瓦以上則採用6~7×5公尺,可有效達到電照效益。近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以10瓦逆照式紅光LED燈,於葡萄棚架下方進行夜間電照,電照處理效果穩定、果品優良,用電成本降低,且方便於棚架下裝設燈泡。
早春溫室葡萄具外銷市場優勢,
同期競爭水果種類少
利用溫室生產巨峰葡萄,產期自3月上旬開始,集中在4~5月,由於此時期生產不受颱風影響,日夜溫差大,單粒果重可達12公克以上、果皮呈紫黑色且具有濃厚果粉、果肉糖酸比例適中有香氣,品質佳、產量穩定,除供應內銷市場外,亦可外銷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外市場,並且此時期水果種類少,市場競爭對手少,農民可獲得較佳收益。
另一方面,溫室葡萄多為1年1收,為農民主要收入,因此不斷提升防護技術、用農藥,生產優質安全果品,因此消費者3~5月期間可安心品嘗北半球最早生產的巨峰葡萄。但是,近幾年須注意中國雲南省也嘗試採用溫室生產早春葡萄,印度鄰近喜馬拉雅山下地區則利用海拔及緯度,進行產期調節生產無籽葡萄,躍居全球第三大鮮食葡萄產區,並且銷售至臺灣,衝擊鮮食葡萄市場。期許臺灣葡萄農民除掌握地利優勢外,還須多方持續調整產量與品質,才能維持市場競爭力。
文․ 攝影/葉文彬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兼主持人
豐年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