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管理的天才
1951年12月李連春在臺灣省議會針對前一年度(1950)糧食生產狀況進行施政報告時表示,「糧食產量竟達到1,421,486公噸,已破日據時期最高的生產紀錄,如與民國38年生產1,214,523公噸比較,增加計有206,963公噸,以每公噸1,200元計算,可有248,355,560元的價值。」
這段文字中,除當年度米產打破歷史紀錄外,李連春的施政報告並無任何引人之處,既不生動活潑,文辭亦不優美,從頭到尾只有一堆冷冰冰的數字,而這就是李連春施政報告的典型風格,長達24年的仕途生涯從未改變。一般人或許會覺得枯燥乏味,但內行人卻深知,這才是現代化的政府官員做事應有的風格。
數字會說話
著名的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現代國家的特徵就是「數字管理」,管理國家靠的是精確的數字與資訊,而不是憑感覺行事。就以當兵這件事為例,在臺灣大部分的男人都有過入伍服兵役的經驗。時間到了,公所會將兵單寄到家裡,到入伍當天,大家就乖乖前往集合地點報到,收到兵單、前往報告,這段流程看似簡單,但得配合現代化的行政體系才能達成。
過去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由於缺乏完整的戶籍系統,因此無法清楚掌握人口與年齡的分布結構,每當徵兵時就只能靠感覺行事。碰到感覺起來人口較多的縣,可能就要縣長交出1千人。負責徵兵的人也不清楚這樣的數目究竟是太多,還是太少,因此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常因徵兵而民怨四起。
李連春重視數字,顯然與先前的工作經驗息息相關。日據時期李連春服務於加藤商社,負責米穀的交易買賣。如同其他的商業行為,從事米穀交易也必須對數字具有極高的敏銳度,隨時掌握數量與價格等相關資訊,戰後李連春擔任糧食局長後,也把這種重視數字的行事風格帶入糧食局的行政體系內。
從1946年辦理田賦徵實起,糧食局就積極清查、重新整理各業戶(地主)的詳細資訊,確定業戶的土地面積與應繳納的稅額,再據此向業戶徵收田賦實穀。由於糧食局能清楚掌握資訊,稽徵田賦的達成率因此都能超過90%,但同時期地方政府的所得稅和營業稅的稽徵成績只有80%左右。
另一方面,為了清楚掌握糧食生產狀況,糧食局則從1947年起開始進行稻穀生產調查,在全臺各地都派有調查員,調查稻米的種植面積、生產概況與收穫成果。糧食調查員會定期將數字資料回報,再由糧食局統計室彙整,李連春因此能隨時掌握臺灣糧食的生產與供需狀況。
數字看世界
對現今許多臺灣人而言,透過數字管理或藉由數字認識外部世界,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上司會看員工的業績決定加薪的幅度,老師也會透過學生的出缺勤紀錄來打操行成績。但在半個多世紀前,擁有數字管理概念的人並不多,多數官員只擅長借用四書五經內的詞彙,討論抽象的治國理念,缺乏實際的行政技能,李連春的行事風格對他們而言,還真有點不搭調。
李連春強調數字的風格,同時影響到糧食局的出版品上。一般部會通常除定期出版年報外,三不五時總會出些政策性說帖或公關宣導品,然李連春主持糧食局的24年間,糧食局只出過兩本政策性說帖,其他出版品則是各類統計書刊。
李連春不但重視數字,令人訝異的是,他背誦數字的能力更超乎常人。每當上級長官突然問起各項糧政業務時,他能馬上背出一連串的數據,而精確程度都能到個位數,絕不含糊。1948年時,李連春曾前往南京中央政府參與糧食會議,當時即有中央高官對李連春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示沒想到臺灣有這麼優秀的官員。
面對上級,李連春習慣以數字回應,面對外界,他仍是以數字回應。作為省政府的政務官,李連春必須前往省議會進行施政報告、接受議會質詢,而質詢李連春通常是最沈悶也最刺激的一幕,當時專門跑臺灣省議會的記者在經歷數天無聊的議程後,都會期待李連春備詢的一刻。由於糧政涉及到許多價格問題,它可能是米穀的收購價格、肥料的換發價格、臺北市蓬萊米的市價,這些價格的變動同時會影響到民生的安定、農民的利益與國家的財政。
米價上漲時,會影響到小市民的生計,省議員們當然會開砲;米價過低時,農民收益減少,省議員還是會開砲。因此每次省議會召開期間,總有一堆議員準備要好好修理李連春。議員質詢時,各種尖銳問題就如同連珠砲般排山倒海而來,議員質詢李連春的過程非常精彩刺激,但李連春的回答除了一堆數字外,還是一堆數字。
數字的紛爭
要能擁有充分數據向外界報告施政,前提當然是糧食局要培養重視數字的文化,許多糧食局老部屬回憶過去與李連春的工作經驗,都不約而同提到開會的經驗。和李連春開工作會議時,他不需要屬下講一堆冠冕堂皇的官話,也不想看充滿八股教條的報告,他要看的是實際的成果與數據,他總是會緊盯數字,不斷追問各項業務的達成率。
有次李連春下鄉到某縣巡視時,曾要負責該區的糧食事務所所長報告相關生產數據,這位所長由於事前沒妥善準備,就只好先報告出個數字應急。有趣的是,李連春當場就把他訓了一頓,還告訴正確的數據,糧食局的職員才驚訝發現,原來李連春不但熟背全臺的總體數據,各縣市的細部數據也都在他腦袋裡。
重視數字,使得糧食局的業務得以精確落實,但過於強調數字管理的結果,則讓李連春身邊缺乏文膽型的幕僚。每當糧食局與其他單位出現紛爭時,糧食局只能提出一堆冰冷的數據回應,但對方的文膽卻能撰寫不同性質的文章與說帖,透過各種管道發表,進而影響輿論,糧食局為此吃了不少悶虧。
現在所有的政府官員都深知「數字會說話」的道理,他們早已習慣以數據說明自己的施政成果;而議員與立委在議事殿堂上,也都非常熟知透過數字質詢官員的技巧,數字雖然是冰冷的,但我們也只能藉由數字才能創造出客觀的討論基礎。早在半個世紀前,李連春就已率先進行數字管理,卻常遭人誤解;若從今日的角度回溯,我們才能明瞭其中的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