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生態相對平衡,有機農場經營效益極大化
臺灣有機農業發展至今,除了少量多樣化生產,也朝向規模化生產,各有不同經營模式與目標通路。注重食品安全、友善環境之外,有機農民亦面臨穩定產量、收益等課題。除了符合《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如何擬定經營方針策略至為關鍵。隨著《有機農業促進法》推動,預期鼓勵更多農民投入有機農業生產行列,但投入或轉型有機農業之前,應先確立自身定位,再進行合宜的農場設計,一起來看看不同規模的有機農場,各有哪些發展策略。
新北市樹林區柑園里一帶,以往曾是新北市糧倉,至今仍是新北市僅存的特定農業區,但隨著國道3號、捷運帶來便利交通,違章工廠紛紛進駐便宜的農業用地,過往田園風光逐漸改變,看在當地農民林忠池眼裡十分感慨。
深耕有機農業20年,都市高地價夾縫中突圍
林忠池家中世代務農,因本身對化學農藥嚴重過敏,早在1998年前後投入農業時便採行有機耕作至今,在樹林區經營福泉林有機蔬菜農場,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長達20年。他回憶,第2任樹林市市長何玉枝曾想過成立有機農業專區,他當時擔任說明會講師,然而因當地年長農民居多,改變耕作方式對他們而言知識門檻過高,最終不了了之。
「另一個原因是這裡炒地、養地情況很嚴重。」林忠池估算,他的農地若搭建鐵皮屋出租,每個月就有70萬元收入,在土地利益大於務農所得的情況下,造成願意繼續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以前也曾有人問他父親是否出租,但認為應農地農用而拒絕,他也得以繼續在這塊農地上耕耘,但高地價對他個人擴耕計畫、有心投入的農民仍是阻礙。
技術學習管道越趨成熟,新課題是提升農民申請驗證動機
撇開大環境問題,林忠池認為有機農業學習管道皆逐漸進步,過去多是自行摸索、同行交流,現在農業改良場等農政單位皆提供不少相關課程,且有機農業資材品項也更多了。他表示,若想進一步擴大有機農業生產,必須考慮如何提升農民申請驗證動機。
2018年5月30日《有機農業促進法》公布後1年施行,關於主管機關應加強宣導,並就驗證費用、技術提升、行銷通路擴展等方面給予農民協助,林忠池認為對有機農業發展具有正面幫助,「不過我對驗證細節有些建議。」他指出,臺灣許多農民是小面積、多樣化種植,以他的農場為例,僅0.6公頃,就有30多種作物,依《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每項作物都須詳細填寫生產紀錄,對農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我曾介紹一些農民申請驗證,他們看到要填這麼多資料就打退堂鼓了。」
林忠池提出,針對種植面積1公頃以下,少量多樣化生產的農民,可考慮研擬配套措施:「基本紀錄還是要做,但像是1棵木瓜、2棵九層塔這類少量作物,就不必每天詳細記錄施肥、除草等工作細項。並透過加強第三方稽核來減輕農民記錄負擔,藉此提升申請驗證的誘因。」
面對面零售型態,深化消費者意識取得認同
2007年《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公布,規定農產品、農產加工品在國內生產、加工、分裝及流通等過程,符合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有機規範,並通過有機農產品驗證者,始得以有機名義販賣。
此前已在有機農業耕耘近10年的林忠池說:「其實通過有機驗證後銷售沒有明顯增加,因為大多都是已建立信任關係的老客戶,他們並不是因為我有這張證書才買菜。有個老客戶甚至不知道我的菜是有機,只是因為覺得很好吃才持續購買。」他拿出手機說明,建立好幾個LINE群組,讓熟客透過通訊軟體訂菜。
對林忠池來說,驗證固然有其必要性,如何取得消費者認同也很重要。他表示,經過多年宣導,消費者對有機農業的認識確實增加,但多數人關注的仍是食品安全、農藥殘留問題,至於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目前認知程度仍不高。
為了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深化認識有機農業,福泉林有機蔬菜農場通路由早期超級市場改為實體店面零售。太太陳素貞補充,自產自銷的好處是節省包裝成本,有些菜即使蟲洞較多也有熟客會買,若是一般通路就不一定能被接受。
林忠池的店鋪也販售熟識農民所生產的農產品,部分農民並未申請有機農產品驗證,但投入較高成本以友善環境、安全的方式種植,若送到一般批發市場可能虧本,透過林忠池協助銷售,他們能夠獲得較合理收益。不過店鋪農產品皆清楚標示哪些通過驗證。依據他的經驗,小型生產者透過建立固定客群,也能穩定經營。他估算:「只要約100個家庭固定支持,就足以養家活口。有機農業是趨勢,現在技術已成熟,只要找好銷售管道,這是值得年輕人投入的產業。」
農場定位須明確,規模化生產面向更大市場
除了社區支持型農業,若準備面向更大市場,有機農業生產規模化是必然趨勢。從農業白紙逐漸轉型團體戰,屏東縣萬丹鄉竹林有機農場負責人黃淑女分析經驗,有機農場發展定位必須清楚,生產、生態導向效益不同,且農場不應隨著通路經常變更主力作物,避免管理成本分散,才能穩定經營。
轉入農業初期,黃淑女主要從事辛香料買賣家業,雖然親至產地收購,也與農民溝通規格,但一直納悶於如何確認種植理念、是否安全用藥,於是決定親自投入農業生產,以確實掌握品質。最初採行慣行農業生產,關鍵策略是作物單一化,選定連續採收作物九層塔為主力作物,一方面是繼承家業,一方面九層塔喜熱不耐寒,適合屏東縣氣候,加上分區管理則可全年採收,對比長期作物風險較低。
黃淑女回想剛接觸有機農業時,跟著農業改良場有機農業訓練班參訪考察後,更沒信心,「作物長那麼醜,單價又那麼高,以我對市場的了解,消費者不可能買。」再者,當時不敢貿然放棄使用已久的農藥,他表示這也是許多農民不敢跨入的主要門檻。隨後以玩票性質試驗,相同溫室兩批作物種植效益卻大不相同,他才意識到有機農業絕對另有學問。
黃淑女以紅骨九層塔為例,此作物特別需要鉀、鐵元素,若不施用化學肥料,如何確保土壤中此二類元素足夠?他從天然食材尋找對應元素,例如以高鐵質薑黃製成的咖哩粉溶於水作為液肥。利用自家農場作物剩餘部分、動物,萃取轉化為生長所需元素,例如缺硼症則可收集蝸牛萃取硼肥,以取代化學肥料硼砂。
2008年正式轉型有機農業生產後,竹林有機農場部分九層塔仍維持慣行農業生產,顧及既有客戶需求,也評估有機市場尚未成熟。但兩端自主管理標準相同,每天採樣進行農藥殘留快篩檢驗,慣行農業生產也以安全用藥、無農藥殘留為原則。
長期、短期作物並行,搭配衛星農場擴產
隨著經營規模擴大,黃淑女轉型有機農業生產前,曾嘗試發展另一項主力作物地瓜葉,以穩定產量及員工生計,但由於高齡員工採收時,膝蓋不便長時間彎曲,而逐漸縮減種植面積,也考量農業人力缺乏、員工各有所長及職涯規劃,員工屬性於是成為調整生產管理的重要評估因素,使生產規模與人力規劃之間達到平衡效率。
轉型初期鎖定生產有機蔬菜,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且週轉率高。黃淑女說明,通常每人可管理1分溫室,目前全年輪作8種有機蔬菜,以竹林有機農場平均每間溫室58坪估算,「蔬菜生長維持24~28天,成長到一定程度,每間溫室採收量才會達到極大值。」其後加入香蕉、火龍果等果樹,透過長期作物調節工作週轉率,以香蕉為例,每人管理可達1公頃。
期間,曾規劃農場實習、入股制度培養農業人力,但因參與者不見得適合而效果不彰。後來轉而發展衛星農場,就近尋找合作農民擴大經營,目前已與7位農民展開合作。「有了成熟技術,我們不再擴充農場,反而轉型輔導農民,協助他們進行階段性規劃。」合作前評估彼此需求,黃淑女首先確認農民預計投入時間、作物規劃,再者以規模經濟為目標,例如九層塔種植面積至少3分,才能保障基本月收入。
跨足有機農產品分裝流通,整合物流服務
除了技術輔導,黃淑女另外成立佳合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行銷與通路策略,因此與衛星農場合作模式也保有彈性,農民可擴充合作規模也可獨立發展,或以竹林有機農場為共同行銷品牌,專注於農業生產並節省物流成本。
目前佳合農產股份有限公司三分之二農產品為自行生產,其他則與農民合作,除了持續增加外部合作比率,也朝向整合物流服務及通路策略。由於部分主要通路抽成越來越高,「到貨後有損耗問題,也沒辦法一次大量配送,會影響農產品鮮度,小量寄送則讓物流賺走利潤。」黃淑女與農民交流後發現最大贏家是物流,於是整合臺南市以南物流服務,自行配送以外,也與附近農民進行物流合作,避免凍傷、包裝箱破損問題;此外,協助農民配合「農家直採」等通路策略。物流費相對便宜,彼此都能降低成本。
竹林有機農場種植面積從2分發展至現階段8公頃,其中有機種植面積2.7公頃,黃淑女說明已達到規模上限,「不能再擴大了,會面臨人力不穩定。我們初期什麼都做一條龍,發現沒辦法把成本降得很低,而且要做的事情很多。」他認為農業必須專業分工,農場也可以階段性轉型。
以開發外部農產品為例,黃淑女申請有機農產品驗證分裝、流通資格,成立有機農產品分裝流通場,主要用意是符合食品安全衛生規範,例如出入口等孔道裝設壓條防止老鼠侵入,工作臺光源足夠且不致改變食品顏色,密閉包裝室設置空調設備以維持恆溫。另外,必須避免交叉汙染,與慣行農產品作業區予以區隔;以顏色區分採收用塑膠籃,黃色為有機、綠色為轉型期、藍色為慣行,每籃清楚標示採收日期、作物類別及作物田區。
生態調節微氣候,提升農業生產良率
有機農業經營獲利很重要,但如何與生態環境共存共榮也是重要一環。位在臺南市官田區的時生永續農場規劃約2分生態池,由於大多農民認為其沒有產值,即使設置也多位於農場外圍或畸零地,具園藝學背景的場長李惟裕卻將生態池視為農場心臟,置於農場中央,並在農場種植上千棵小葉欖仁等常綠樹木,他說明:「園藝學學理中,水體可調節微氣候,當溫度提高,水蒸氣上升至樹冠,被阻擋後下沉,可以帶動農場空氣循環。」
微氣候也是提升產品品質的因素之一,雖然生態池使生產面積變小,但產品良率提高後,便無須花費過多時間、人力成本處理次級品,也因此有更多心力營造環境與作物共生共榮的環境。
除了調節微氣候之外,時生永續農場劃分為生產、生態區,雖然實際土地利用率僅50%~60%,有機農產品的產量卻未因此下降。由於葉菜類會與雜草競生,因此生產區須做好雜草管理與病蟲害防治,生態區及農場外圍則營造昆蟲喜歡的棲息環境,例如以雜草、樹木作為隔離帶,以降低昆蟲進入生產區誘因,副場長曾楞瑄也藉此長期觀察昆蟲生態,歸納病蟲害好發時節,提前進行預防措施。
農場規劃設計導向預防風險,降低經營成本
時生永續農場作物以葉菜類、大果番茄、玉女番茄為主,農場面積約7.6公頃,分為5塊田區,其中溫室超過70間。農場規劃設計可以看出李惟裕的巧思,例如溫室排列整齊,開口朝同一方位,這是為了避免溫室交錯建置,而阻擋空氣流動。
此外,溫室設計兩側進出口,靠近馬路一側專供農業機械、採收進出,另一側走道僅供巡視,以降低頻繁走動帶入病原的風險。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友善耕作環境推廣團體審議委員、《有機農業促進法》相關子法研議委員的李惟裕,擁有許多農場經營及輔導經驗,他建議無論農場多大,都須事先規劃,再開始投入執行,否則容易增加營運成本。
農場規劃設計導向預防風險,降低經營成本
時生永續農場作物以葉菜類、大果番茄、玉女番茄為主,農場面積約7.6公頃,分為5塊田區,其中溫室超過70間。農場規劃設計可以看出李惟裕的巧思,例如溫室排列整齊,開口朝同一方位,這是為了避免溫室交錯建置,而阻擋空氣流動。
此外,溫室設計兩側進出口,靠近馬路一側專供農業機械、採收進出,另一側走道僅供巡視,以降低頻繁走動帶入病原的風險。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友善耕作環境推廣團體審議委員、《有機農業促進法》相關子法研議委員的李惟裕,擁有許多農場經營及輔導經驗,他建議無論農場多大,都須事先規劃,再開始投入執行,否則容易增加營運成本。
有機農業生產無法使用化學性資材,因此預防是重要關鍵,可透過清園、淹水等方式處理。李惟裕認為,最重要的是落實《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基準》,以及選對防治時機。擅長有機種植與環境監測的時生永續農場團隊夥伴李立安舉例,種植葉菜類前可先以成本較低的蘇力菌、菸草水等有機防治資材,針對較常見的蚜蟲、斜紋夜蛾等進行全面防治,植株生長期間須時常關注生長狀況,採收後也須進行清園,避免害蟲、病原滋生。
有機作物健康加分靠土壤,依土壤性質合理化施肥
「土壤地力恢復後,會比較好種,植株健康的話較不易得病。」李惟裕說,時生永續農場運用周邊畜牧場牛糞、農場作物殘渣製作堆肥,約1個多月進行翻堆,混合新、舊菌種,使其充分發酵,堆肥越翻越黑,至完全腐熟後再施用,約半年施用1次堆肥,1分地約施用1公噸,其肥分不高,但可增加土壤腐植質、透氣性。
充足腐植質可避免土壤硬化,減少病蟲害發生率,但農地需要多少肥分、腐植質才足夠?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副教授黃裕銘表示,這要看土壤性質,土壤大致可分為壤質、砂質、黏質,其中黏質土壤孔隙率雖然大於砂質土壤,但因其孔隙較小,水分、空氣不易滲透,因此須施用腐植質較高的堆肥,使土壤團粒化,以增大土壤孔隙;而砂質土壤因孔隙較大,容易排水,建議施肥方式為少量多次,有機農業生產除了須施用腐植質含量高的堆肥,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之外,可增加粕類堆肥比率,以穩定供應氮養分。
投入有機農業生產前,耕地及作物選擇方面,黃裕銘建議先評估土地是否面臨天然災害風險,例如淹水、海水入侵,並考量排水、通風性等等。此外也須選擇合適作物,若土壤無法種植該類作物,則必須排除相關障礙,例如種植田菁類等豆科作物作為綠肥,以軟化不透水的犁底層,或以農業機械翻犁,增加土壤滲透性,而酸性土壤若要種植十字花科作物,則須增加土壤酸鹼值。
除了施用堆肥改良土壤,也能利用有機質肥料提升產品品質,但施用時機須視肥料分解速率及作物養分需求。黃裕銘以小白菜4週生長期為例,最後1週為生長高峰期,因植株較大,需要足夠養分才得以生長,此時期應以易分解肥料追肥,植株易吸收,合理化施肥才能避免浪費肥料。
盤點農場周邊資源,專業分工維持農場營運
嘉南平原是水稻主要產地,而臺南市有許多酪農場,官田區更是菱角產地,李惟裕剛來此地時,便盤點農場周邊資源,利用農業廢棄物作為堆肥來源。他表示,回到農場經營的成本結構中,並非所有東西都須購買,只須支付少量運費就能運用酪農場牛糞製成堆肥。
人力資源面向也是相同道理,雖然農場人力精實,李惟裕另外透過包工方式串聯地方資源。他舉例,可與農機行談妥長期合作模式,當農業機械損壞時,願意前來修理,他也算是隱性夥伴,負責維修農業機械,但無須支付月薪,透過專業分工彈性支持農場運作。
除了具環境監測、作物管理、農業機械、採後處理等6位農業背景幹部,加上在地長者支援,不到20位工作夥伴,農場年產量卻可以20%~30%穩定成長,且溫室與露天種植皆有穩定產值,靠的是李惟裕的經營策略,「農場還是要回到專業化,有機種植品質不能妥協。」他認為,農場不應像公司採嚴格管理制度,而要多點人情味,相應的員工也會更為細心注意農場種種細節,若夥伴能幫忙多注意1分,農場就可以減少損失2分。
專業分工,不僅是黃淑女面對擴大規模與生產轉型的課題,也是李惟裕維持經營品質的策略,對於林忠池這樣的小農而言,即使無法再增添多餘人力,也可轉向經營社區網路,擁有長期穩定的消費者認同。而對於須面對來自通路的陌生客源的農民來說,穩定產量及品質是重要條件,在友善環境的原則下,運用高效率資源規劃、科學化經營管理,實能為有機農業更添助力。
文/林書帆、康椒媛、林君翰 攝影/謝佩穎
豐年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