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禁止種植基因改造作物,檢測普及化確保食品安全
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發展趨勢,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 I S A A A ) 基因改造作物許可資料庫(GM Approval Database),截至2018年12月14日,全球已有30種作物共計505件登錄基因改造作物品系。基因改造作物自1996年上市以來,種植面積持續增長,目前也未減緩成長。
基因改造作物以食用、飼料用途為目的,作物類別以玉米、馬鈴薯、棉花、油菜、大豆為主;觀賞類則以紫色系基因改造康乃馨為最多。2016年全球有28國種植18,510萬公頃基因改造作物,其中約50%大豆、33%玉米、12%棉花及其他作物。此外,全球78%大豆、64%棉花種植面積選用基因改造品系。
美國、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國家是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主要國家,同時也是玉米、大豆輸出大國,透過大面積、機械化種植降低成本,使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優勢,故在全球貿易時代,臺灣很難不接觸基因改造產品。
基因改造雜糧為市場大宗,臺灣未許可種植基因改造作物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資料查詢,2017年臺灣雜糧產量約51萬公噸,僅占年進口量800萬公噸的6%,以價格而言,進口雜糧市場幾乎以基因改造玉米、大豆為最大宗,且大量用於油品、禽畜飼料,其屬於基礎原物料,礙於價格提高對終端產品價格有立即性衝擊,因此臺灣也許可基因改造玉米、大豆、棉花、油菜作為食用、飼料用途。
根據《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相關規定,臺灣除了少數取得試驗許可,能在特定隔離環境測試的基因改造作物以外,目前未有基因改造作物取得種植許可,也因此生產與銷售基因改造作物種子、種苗屬於違法行為。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任「基因轉殖作物檢監測團隊」,負責執行臺灣作物管制檢測工作,目前成員包括農業試驗所、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種苗改良繁殖場,農民、民眾若有基因改造作物相關疑問可就近諮詢。
基因改造檢測試紙
以特定蛋白酵素檢測為基礎的基因改造檢測試紙,此檢測試紙可檢測5 種蘇力菌殺蟲毒蛋白、2 種抗除草劑去活性蛋白酵素,使用上相對簡單、方便,可應用於自主篩檢原料。本範例為進口玉米樣品檢出7 種基因改造特定蛋白酵素。
打破刻板印象,植物外觀非基因改造判斷依據
基因改造作物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將一段具有目的性功能的基因人為插入植物染色體,融入而成為其遺傳組成的一部分,產生新型或不同以往的植物特性,例如獲得抗病性、抗除草劑能力、提高有用成分含量、新穎花朵顏色等等,而基因改造作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即具有這些人為插入的基因。植物染色體通常帶有3萬個基因,而已知基因改造作物的人為插入基因數量大多10個以內,故與原始親本間的差異相當微小,但應如何分辨?
大家或許曾在網路上看過或聽過,基因改造大豆一定是黑肚臍且不發芽?進口麵粉多是基因改造小麥?牛番茄、彩色玉米、紫甘藷都是基因改造作物?基因改造馬鈴薯、蘋果已經登上臺灣餐桌?這些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謠言。
我們無法仰賴植物外表形態特徵判斷是否為基因改造作物,而常見的基因改造大豆品系只是恰巧為黑色種臍,如同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是優秀的黑人籃球選手,但無法斷定黑人都很會打籃球,況且臺灣進口的非基因改造大豆中也有部分為黑色種臍。
此外,觀賞花卉也有基因改造品系,例如紫色玫瑰、康乃馨,但其外觀顏色也可能利用加工染色製成,單從外觀判定都不具公信力,還須配合嚴謹的基因改造作物檢測結果來確證。
人為插入基因改變作物特性,檢測試紙快速篩檢特定蛋白酵素
實務上可以針對基因改造後的結果進行檢測,人為插入基因有時是透過製造特定蛋白酵素來改變作物特性,例如抗蟲基因多採用蘇力菌基因Cry ,人為插入植物染色體中,用以產生蘇力菌殺蟲毒蛋白,對於鱗翅目(蛾、蝶等)、雙翅目(蒼蠅、蚊子等)、鞘翅目(甲蟲等)等昆蟲具毒殺效果,昆蟲若取食具其基因作物,將造成腸道出血而死亡,但對於鳥類、爬蟲類、哺乳類則無害。
這類基因改造作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部位皆能合成蘇力菌殺蟲毒蛋白,昆蟲如果在基因改造作物上取食,同時攝入葉片所製造的蘇力菌殺蟲毒蛋白,使昆蟲活力衰減而死亡,以減輕其對植株造成的危害,因此無須再噴灑相同類型殺蟲劑,減少防治成本。
在自然狀況中,植物不具備合成蘇力菌殺蟲毒蛋白能力,若榖物檢測含有蘇力菌殺蟲毒蛋白,即可合理判斷為基因改造作物。國外已有檢測特定蛋白酵素的檢測試紙,可供檢測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是否具有蘇力菌殺蟲毒蛋白,僅須將樣品磨粉加水混合均勻後靜置,將試紙投入數分鐘後即可知道結果。
全球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變動趨勢 (整理分析/陳哲仁 製圖/邱柏綱)
■1996~2016年全球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
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持續增長,2016年種植面積達1.851億公頃,創歷史新高。
■2016年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
全球四大基因改造作物為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以2016年為例,全球大豆、棉花種植面積過半選擇基因改造品種。
此外,除草劑去活性蛋白酵素檢測試紙可檢測抗除草劑的基因改造作物,檢測試紙是為了快速篩檢是否含特定蛋白酵素,無法分辨其來源,且樣品水萃液溶出特定蛋白酵素須達到一定濃度才能被檢測出來,榖物若經加熱、加工等破壞其蛋白質的程序便不適用,例如豆漿、豆腐、釀造醬油等等,則不適用特定蛋白酵素檢測,因此檢測試紙僅適用於初步篩檢原料;作為自主管理工具,若因管制、產品證明所需,則須仰賴更精確且靈敏的檢測方法。
基因改造檢測報告範例 (整理分析/陳哲仁)
基因改造檢測報告採正面表列,「+」表示檢出,「-」表示未檢出。若未檢出,報告僅標示樣品未檢出基因改造成分。本範例為水稻基因改造檢測報告,其中Actin為水稻內生基因,不論是否為基因改造都可檢測其訊號,表示樣品基因品質沒問題,而GM則是經過確認含有基因改造成分Nos-t、35S-p的正對照標準樣品,供檢測樣品比對。
大量複製微量基因,基因檢測僅可檢測目標基因
基因改造作物任何部位的完整細胞,皆帶有改造過的基因,不同於前述檢測試紙以特定蛋白酵素為檢測標的,基因檢測主要藉由檢測樣品是否含有人為插入基因,一旦檢測出來,即可作為判斷基因改造作物的依據。
由於作物每個細胞中只有微量基因,若想從中檢測人為插入基因並不容易。實際操作時,樣品形態可能是種子、葉、植株等等,其經粉碎均質後,取0.05公克粉末,再利用藥劑處理萃取細胞基因,並選擇欲檢測的目標基因,透過聚合酶鏈鎖反應(PCR)技術將基因複製1百萬倍以上,如果樣品含有欲檢測的目標基因即會被大量複製,最後進行基因呈色與結果判定,靈敏度通常可檢測低於1%含量的基因改造成分。
基因檢測可適用各類基因改造作物,而前述特定蛋白酵素檢測則限於須具有可分析的特定蛋白酵素,所以臺灣及國際皆採用基因檢測作為基因改造作物檢測的標準方法。但基因檢測結果只能說明樣品是否帶有檢測目標基因,由於檢測技術極限,目前仍無法判定樣品是否含有未知的人為插入基因。
受限於檢測技術,報告僅敘明未檢出基因改造成分
2018年5月30日《有機農業促進法》公告施行1年後上路,明文規定有機農業不得使用基因改造產品,並且須經檢驗認證,因此已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的種苗改良繁殖場基因轉殖作物檢測實驗室陸續收到檢測申請,基於民眾對基因改造檢測結果認知誤差,在此說明農糧產品進行基因改造檢測後收到的檢測報告重點。
檢測結果欄位不會登載「○○○稻米經檢測為非基因改造產品」,正確描述為「○○○稻米經檢測未檢出基因改造成分Nopaline synthase terminator和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promoter」。
全球已有超過500種基因改造作物,加上尚未登錄資料庫的開發中品項,樣品並未經過全部基因改造種類檢測,對於未經檢測的項目皆不能寫入結果,報告僅說明實際檢測結果,此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及其他國際準則的基本原則,因此付費進行基因改造檢測或被抽檢時,報告內容不會載明產品為非基因改造。在於檢測技術的極限性,任何檢測實驗室皆無法擔保樣品絕對非基因改造。
再者,檢測報告一定有2處出現檢出訊號「+」,一個是內生基因,表示樣品基因品質沒問題,適合作為用於基因改造成分檢測;另一個是正對照標準樣品結果,進行基因檢測時,檢測結果須比對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正對照標準樣品,因此出現檢出訊號不用擔心,這是為了確保檢測過程中各項操作的正確性,為管控檢測品質的重要環節。
透過第三方驗證、支持國產農產品,確保食用非基因改造產品
經過認證的檢測實驗室,皆須訂定標準作業流程執行檢測,從收到樣品進行外觀拍照、登記入庫、檢測排程、檢測分析、報告簽署、報告發送,一般而言須耗時1~3週完成基因改造檢測報告,依作物類別、檢測項目而有不同收費標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屬試驗機構之中,種苗改良繁殖場是唯一對外提供基因改造檢測的收費服務單位,可受理玉米、大豆、木瓜等作物種子、種苗檢測,主要檢測農產品原料及初級農產品,不受理食品及加工產品。
檢測基因改造作物需要專業技術與工具,農民及消費者平時應如何選擇非基因改造作物?由於臺灣未有任何基因改造作物取得田間種植許可,臺灣農業試驗機構所培育的品種,也是以傳統育種方法選育的非基因改造品種,因此農民可以安心種植,其收穫物自然無基因改造疑慮,消費者也可以透過選擇國產作物,以避免誤食基因改造產品。
事實上,欲證明作物為非基因改造,如同證明好人是好人一樣困難,而臺灣目前推動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皆為消費者得以簡便判斷的方式,透過第三方驗證機構進行源頭管控、把關農業生產過程,讓消費者可以容易選擇在地生產新鮮、安全、安心的非基因改造國產農產品。
文/陳哲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生物技術課助理研究員、周明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
良繁殖場生物技術課副研究員、張惠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生物技術課副研究員兼課長
攝影/陳哲仁
豐年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