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糧政史-向天求雨,靠人造雨
刊登日:102/05/22
458
對現代的臺灣人來說,政治人物到廟宇上香、祈求國泰民安,真的是見怪不怪,每間香火鼎盛的廟宇,同時也擁有一大群信眾。政治人物為了獲取選票利益,對上香拜拜這件事情,毫不忌諱。民選的政治人物雖然喜歡在宗教活動中露臉,但對早期毫無選票壓力的政府官員來說,他們並不需要為了選票而跑廟宇。不過,李連春卻時常跑去廟宇燒香,當然,他不是選票壓力,而是為了祈雨。
旱災苦 求老天
1951年9月21日《聯合報》一則新聞報導這樣寫著:「省糧食局局長李連春偕林技正等一行三人,於昨(2 0)日下午三時半由新竹抵達本鎮,視察此間農田旱災裂情形,並假農會召開座談會,對以科學方法急救田旱辦法討論甚詳,至下午六時北返」。這篇報導看似普通,平鋪直敘,毫無問題可言。不過,此篇新聞的標題卻是「中壢旱荒 李連春昨往視查 各神廟設壇祈雨」。
我們若將標題上的「神廟」,與報導內的「科學方法」相互對照,不難看出其中蹊蹺。發稿記者的態度似乎是嘲諷的,他顯然認為,李連春不應該參加「迷信」的求雨活動,因此在內文上刻意強調「科學方法」一詞。政治人物是否適合參加民間宗教活動或儀式,這是否又會產生宣揚迷信的反效果,並非我們討論範圍。但作為糧食局長的李連春,常為天氣問題所苦,卻是不爭之實。
近幾年時常出現極端的氣象狀況,許多人因此以為,過去的天氣都相對穩定。不過,臺灣的氣候一直是不穩定的,每年春季與秋季雨量時常不足,農民無法播種耕耘,夏季又常因颱風而出現暴雨,產生巨大的農業損失。而過去臺灣又是農業社會,經濟生產以農業為重心,許多老百姓真的是看天吃飯。雨水稀少、水量不足時,整個社會就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焦慮感。氣候不穩定,必將影響糧食收成,而這當然會造成糧食局的壓力。糧食欠收雖是老天爺造成的,但老天爺造成的問題,卻還是得由李連春來解決,在這樣的狀況下,李連春跑去廟宇祈雨,也就不難理解了。
人造雨 暫止渴
據說有次李連春跑去祈雨,才剛拜完不久,天空果真下起雨來,身旁的農民為此歡呼不斷,當時李連春還興奮地罵了句三字經。但從基本常識也能輕易判斷,祈雨絕非萬靈丹,面對多變無常的氣候,到頭來還是得尋求「科學方法」解決才行。1954年七月,桃園、新竹、苗栗出現旱象,當地老人家說,60 年來從未看過如此嚴重的旱象。不僅連農業用水都沒了,一萬五千公頃的稻田無法於第二期插秧,甚至某些地區連居民的飲用水都出現問題。此次李連春不再被動祈求老天爺賞臉,他反而開始積極奔走,與氣象局和空軍總部接洽,希望能在苗栗山區實施人造雨。而於八月初,空軍終於配合派出專機,攜帶乾冰與錪化銀,至桃竹苗地區上空噴灑,實施人造雨。
實施人造雨到底能發揮多少成效?實在難以評估。但有趣的是,李連春顯然開始迷上人造雨這件事。1954年3月,中南部也出現旱災,影響當年度第一期作插秧,這次李連春又再度協調空軍協助,並跟著坐上空軍專機,飛往中南部,親自督導實施人造雨。而於1955 和1958 時,每當出現旱災時,李連春也馬上出面協調空軍,派出軍機實施人造雨。實施人造雨雖然新鮮有趣,但每次都得看空軍的面子。省糧食局屬於地方單位,空軍算是中央單位,而且又是保守的軍方,李連春協調起來,多少會碰到些困難。況且,空軍是站在協助者的角色,並不受糧食局指揮,依李連春的個性,他比較喜歡能掌握全局的感覺,因此,掌握全局最好的方法,就是由糧食局自己實施人造雨。
實施人造雨的技術並不困難,基本上就是當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時,利用催化劑,加速雲滴長大的速度。但為製造人造雨,必須要由飛機將人員與催化劑載送到雲端。此時問題就浮現了,糧食局若要自行實施人造雨,是否得買架飛機?對家大業大的糧食局來說,買架飛機絕對不是問題,只要有錢,什麼都買得到,就像現今國內許多大企業家,都擁有私人飛機一樣。
成本高 尋新法
但在戒嚴時期,很多東西是不能買的。此外,任何國家都會嚴格控制自己的領空,絕不會輕易開放給外人或百姓,讓他們輕易飛上天,早期的臺灣更是如此。換句話說,政府根本不可能讓糧食局買飛機。且單就成本效益的觀點來看,為了實施人造雨就買架飛機,可能兩三年才會用上一次,實在太浪費錢了。在想要自己實施人造雨,卻又無法買飛機的情況下,糧食局退而求其次,買了「人造雨氣球」。
1963年5月,桃竹苗地區又發生旱災,糧食局人員因此在新竹施放人造雨氣球。這次不用拜託空軍,就能自己實施人造雨,糧食局人員的心情異常興奮。當時共有12 顆人造雨氣球飛上天,大家期盼這些氣球能順利飛進雲層,將催化劑灑下。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糧食局人員並沒有考慮到風向的問題,這批氣球居然往苗栗飛去。更讓人氣餒的是,苗栗地區也沒落下任何一滴雨,也就是說,糧食局想要自己實施人造雨的美夢,顯然破滅。
人造雨氣球失敗後,糧食局不得不重新檢討實施人造雨的效益。實施人造雨雖然有助於旱象的解除,但短期間的降雨絕非治本之計,如同我們每天喝水,應是均勻分配不同時間的飲水量,而不是一下就狂飲幾千C.C. 的水,其他時間卻滴水不沾。同樣的,農業生產需要的是穩定的灌溉水源,而非突如其來的暴雨。
1964 年當臺灣又面臨缺水問題時,糧食局已改變態度,不再協調空軍實施人造雨。糧食局反而向媒體表示,「目前全臺各地苦旱,農民們望天祈求普降甘霖,該局也曾試作人造雨,惟只能在局部地區造成了一些效果,但,對於整個臺灣的第一期稻作卻無補於事,臺灣糧食增產,除非開鑿淺井,開發地下水及興建水利工程外,還要依靠老天爺的幫助」。也就是說,糧食局不再玩人造雨的遊戲了,自1965年開始,糧食局便積極參與曾文水庫的興建工程。雖然糧食局參與實施人造雨的過程和結果,讓人不禁莞爾,但糧食局參與實施人造雨,出發點終究是為了穩定臺灣的糧食生產。為了讓農民享有穩定的水源,李連春也就不得不用盡各種方法與手段了。
(註)臺北糧食協進會前身為臺灣省調節服務社,初期主要為協助政府調劑民食,1956年改制為財團法人組織。為適應時代變遷與需求,臺北糧食協進會以戰後糧政與相關農糧研究為主要任務,並持續舉辦相關慈善公益事業。歡迎各界予以指教:foodpolicytw@gmail.com
文 臺北糧食協進會 圖 編輯部
旱災苦 求老天
1951年9月21日《聯合報》一則新聞報導這樣寫著:「省糧食局局長李連春偕林技正等一行三人,於昨(2 0)日下午三時半由新竹抵達本鎮,視察此間農田旱災裂情形,並假農會召開座談會,對以科學方法急救田旱辦法討論甚詳,至下午六時北返」。這篇報導看似普通,平鋪直敘,毫無問題可言。不過,此篇新聞的標題卻是「中壢旱荒 李連春昨往視查 各神廟設壇祈雨」。
我們若將標題上的「神廟」,與報導內的「科學方法」相互對照,不難看出其中蹊蹺。發稿記者的態度似乎是嘲諷的,他顯然認為,李連春不應該參加「迷信」的求雨活動,因此在內文上刻意強調「科學方法」一詞。政治人物是否適合參加民間宗教活動或儀式,這是否又會產生宣揚迷信的反效果,並非我們討論範圍。但作為糧食局長的李連春,常為天氣問題所苦,卻是不爭之實。
近幾年時常出現極端的氣象狀況,許多人因此以為,過去的天氣都相對穩定。不過,臺灣的氣候一直是不穩定的,每年春季與秋季雨量時常不足,農民無法播種耕耘,夏季又常因颱風而出現暴雨,產生巨大的農業損失。而過去臺灣又是農業社會,經濟生產以農業為重心,許多老百姓真的是看天吃飯。雨水稀少、水量不足時,整個社會就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焦慮感。氣候不穩定,必將影響糧食收成,而這當然會造成糧食局的壓力。糧食欠收雖是老天爺造成的,但老天爺造成的問題,卻還是得由李連春來解決,在這樣的狀況下,李連春跑去廟宇祈雨,也就不難理解了。
人造雨 暫止渴
據說有次李連春跑去祈雨,才剛拜完不久,天空果真下起雨來,身旁的農民為此歡呼不斷,當時李連春還興奮地罵了句三字經。但從基本常識也能輕易判斷,祈雨絕非萬靈丹,面對多變無常的氣候,到頭來還是得尋求「科學方法」解決才行。1954年七月,桃園、新竹、苗栗出現旱象,當地老人家說,60 年來從未看過如此嚴重的旱象。不僅連農業用水都沒了,一萬五千公頃的稻田無法於第二期插秧,甚至某些地區連居民的飲用水都出現問題。此次李連春不再被動祈求老天爺賞臉,他反而開始積極奔走,與氣象局和空軍總部接洽,希望能在苗栗山區實施人造雨。而於八月初,空軍終於配合派出專機,攜帶乾冰與錪化銀,至桃竹苗地區上空噴灑,實施人造雨。
實施人造雨到底能發揮多少成效?實在難以評估。但有趣的是,李連春顯然開始迷上人造雨這件事。1954年3月,中南部也出現旱災,影響當年度第一期作插秧,這次李連春又再度協調空軍協助,並跟著坐上空軍專機,飛往中南部,親自督導實施人造雨。而於1955 和1958 時,每當出現旱災時,李連春也馬上出面協調空軍,派出軍機實施人造雨。實施人造雨雖然新鮮有趣,但每次都得看空軍的面子。省糧食局屬於地方單位,空軍算是中央單位,而且又是保守的軍方,李連春協調起來,多少會碰到些困難。況且,空軍是站在協助者的角色,並不受糧食局指揮,依李連春的個性,他比較喜歡能掌握全局的感覺,因此,掌握全局最好的方法,就是由糧食局自己實施人造雨。
實施人造雨的技術並不困難,基本上就是當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時,利用催化劑,加速雲滴長大的速度。但為製造人造雨,必須要由飛機將人員與催化劑載送到雲端。此時問題就浮現了,糧食局若要自行實施人造雨,是否得買架飛機?對家大業大的糧食局來說,買架飛機絕對不是問題,只要有錢,什麼都買得到,就像現今國內許多大企業家,都擁有私人飛機一樣。
成本高 尋新法
但在戒嚴時期,很多東西是不能買的。此外,任何國家都會嚴格控制自己的領空,絕不會輕易開放給外人或百姓,讓他們輕易飛上天,早期的臺灣更是如此。換句話說,政府根本不可能讓糧食局買飛機。且單就成本效益的觀點來看,為了實施人造雨就買架飛機,可能兩三年才會用上一次,實在太浪費錢了。在想要自己實施人造雨,卻又無法買飛機的情況下,糧食局退而求其次,買了「人造雨氣球」。
1963年5月,桃竹苗地區又發生旱災,糧食局人員因此在新竹施放人造雨氣球。這次不用拜託空軍,就能自己實施人造雨,糧食局人員的心情異常興奮。當時共有12 顆人造雨氣球飛上天,大家期盼這些氣球能順利飛進雲層,將催化劑灑下。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糧食局人員並沒有考慮到風向的問題,這批氣球居然往苗栗飛去。更讓人氣餒的是,苗栗地區也沒落下任何一滴雨,也就是說,糧食局想要自己實施人造雨的美夢,顯然破滅。
人造雨氣球失敗後,糧食局不得不重新檢討實施人造雨的效益。實施人造雨雖然有助於旱象的解除,但短期間的降雨絕非治本之計,如同我們每天喝水,應是均勻分配不同時間的飲水量,而不是一下就狂飲幾千C.C. 的水,其他時間卻滴水不沾。同樣的,農業生產需要的是穩定的灌溉水源,而非突如其來的暴雨。
1964 年當臺灣又面臨缺水問題時,糧食局已改變態度,不再協調空軍實施人造雨。糧食局反而向媒體表示,「目前全臺各地苦旱,農民們望天祈求普降甘霖,該局也曾試作人造雨,惟只能在局部地區造成了一些效果,但,對於整個臺灣的第一期稻作卻無補於事,臺灣糧食增產,除非開鑿淺井,開發地下水及興建水利工程外,還要依靠老天爺的幫助」。也就是說,糧食局不再玩人造雨的遊戲了,自1965年開始,糧食局便積極參與曾文水庫的興建工程。雖然糧食局參與實施人造雨的過程和結果,讓人不禁莞爾,但糧食局參與實施人造雨,出發點終究是為了穩定臺灣的糧食生產。為了讓農民享有穩定的水源,李連春也就不得不用盡各種方法與手段了。
(註)臺北糧食協進會前身為臺灣省調節服務社,初期主要為協助政府調劑民食,1956年改制為財團法人組織。為適應時代變遷與需求,臺北糧食協進會以戰後糧政與相關農糧研究為主要任務,並持續舉辦相關慈善公益事業。歡迎各界予以指教:foodpolicytw@gmail.com
文 臺北糧食協進會 圖 編輯部
上一篇
農村婦女該瞭解的事(上)
下一篇
『長壽』何以能長壽?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9%
我喜歡:6%
很實用:6%
夠新奇:19%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4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慧(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6
讚!!
bluesan(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6/13
人還是要順著天理走
天使(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2/06/01
好厲害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5/25
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