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食文化再復興 大稻埕重遊
臺北大稻埕,早年作為北臺灣重要的貨運樞紐,不僅商業貿易熱絡一時,也累積了豐富的人文底蘊。「大稻埕」的名稱由來,即是指稻榖收成後,進行曝曬的「曬榖場」之意,與稻米文化深刻的歷史淵源,可想而知。作為臺灣難得一見的米食文化重鎮,這個古老城區,面對當今變化快速的時代潮流,該如何立基於固有的文化基礎,重新走出嶄新的風景,再再考驗著在地居民的智慧。
後代尋根
意外開創傳統產業新契機
直至今日,大稻埕境內,具百年歷史的臺北霞海城隍廟、全臺最大的布市─永樂市場,仍然都持續吸引著川流不息的人潮匯聚。然而,被眾人所遺忘的是,大稻埕的迪化街北段,早年曾是繁華熱絡的米市批發地,數十家米行、碾米廠林立,但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這項傳統產業逐漸式微,店家不是面臨關閉,就是搬遷外移,最後只剩下碩果僅存的幾家百年老米店和碾米廠,默默守護與存留下歷史的光影足跡。
其中,於1923年在大稻埕北街創健的米行第五代,曾是迪化街一大碾米廠及米批發商號,直到民初後決定就此歇業,這讓沒有機會參與這段榮景的葉家後代葉守倫,感到十分惋惜。對於先輩們的生活點滴,抱著強烈好奇心的他,積極探索與挖掘過往的故事,在這個尋根的過程中,意外讓葉守倫對於臺灣的米文化開始產生興趣,臺灣米飯的豐富層次與變化,以及看見花東地區的稻農,出自於對土地的愛護,不辭辛勞與成本,採用有機農法耕種,越發激起他返回傳承古業的決心。
於是葉守倫向政府取得曾同樣為經營米商的唐家舊宅的經營權,這棟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紅磚老屋,因原屋主產業外移而閒置多年,之後捐贈給臺北市政府,在時間的淬煉下,老屋的外表斑駁而結構鬆散,但卻掩蓋不住其迷人的古樸韻味。因此葉守倫經過招標,花了好一番心力將老屋重新進行整修,終於讓老建築得以恢復完整原貌,繼續不畏風雨為歷史做見證。
以多元豐富創意
推展臺灣稻米文化
由此因應誕生的「稻舍Rise & Shine」,不僅推銷在地優質米,同時也是「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簡稱 URS),就是都更處老屋更新計劃的成員,因此,這裡除了是好米的推廣、銷售平台,同時也是舉辦講座、課程、表演、展覽的多元展演空間。
葉守倫表示,臺灣的稻米文化,其實不單只有買賣而已,藉由米為出發點,還能夠衍生出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像是早期的米商,每個月都會舉辦盛大的「呷會」,這跟坊間常見的「辦桌」有些雷同;只不過「呷會」是米商間的飯局,這不僅是同行進行交流聚會的一大盛事,為了助興,自然也少不了用音樂來炒熱氣氛,因此還會有懂樂器的同好組成樂團為大家表演,甚至在稻米收割季時,這個由米商所自組的樂團,還會自發性下鄉巡迴演出,用音樂表演來慰勞辛勤的農民。
用稻米串聯文化與藝術
開啟傳統產業新篇章
「稻舍」才成立的短短兩年間,便舉辦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包括每個月定期舉辦的品米會,邀請合作米農親自介紹自家生產的米種與產地故事,讓民眾細細品味好米的香Q滋味,吸引不少對米食文化充滿熱忱與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手作課程如碾米體驗、製作茶葉枕頭,則是廣受親子、年輕人的喜愛,甚至連不少外國朋友都主動報名參加。
老屋裡古色古香的懷舊與寧靜氛圍,適合作為藝術展演與知性講座的分享空間,像是跨界創作展「回稻初衷」,就是由臺東池上農民、農具收藏家、在地藝術家聯合舉辦,從播種、耕耘、收成、曬乾到打穀等每個過程無不善用巧思,以藝術展覽方式完整呈現。
葉守倫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以劇場演出的方式重現早期的「呷會」文化,希望能藉此喚起街坊鄰居的兒時記憶,重新找回在地居民的凝聚力,並且用米做為媒介,將創意、文化、藝術相互結合,開創出傳統產業的無限新未來。
深入粿穴
北臺灣的米食產品集散地
而位於大稻埕北方,即今日的臺北市大同區國順里,北以民族西路為界,南至昌吉街,西以淡水河中線,東至延平北路三段,早期被稱為「草埔仔」、「四崁仔」,由於地勢平坦遼闊且土壤肥沃,加上鄰近淡水河,取用水灌溉便利,不但是一處稻米盛產地,居民們擅長利用所生產的稻米來製作出各種手工米食,並供應至各大傳統市場,堪稱為北臺灣最大米食產品批發地。
在極盛時期,國順里短短數百公尺的巷弄間,就有多達上百家的米食製作工廠,專門販售傳統粿、粽等產品,使得「粿仔街」的名聲不脛而走,特別是每逢過年或傳統節慶日前夕,購買人潮往往將這裡擠得水洩不通,熱鬧景象一點都不輸給鄰近的年貨大街,因此外地人稱這裡是「粿的故鄉」,而本地人則自稱為「粿穴」。
然而,近年來,國人的飲食趨於越來越多元化的選擇,也逐漸改變了自古以來以米為主食的飲食習慣,對米食產業自然產生不小的衝擊,再加上傳統粿、粽類食品不但做工繁複,而且沒有添加防腐劑,因此無法大量製作以供長時間保存,必須每天在深夜至凌晨趕工,才來得及在清晨四、五點前送往市場進行銷售。由於工作時間日夜顛倒,所付出的勞力與時間卻只能換來微薄利潤,使得這個產業難以吸引年輕一輩投入,目前在國順里的米食加工廠,也只剩下零星幾間在苦撐經營。
眼看著臺北唯一的米食產業聚落,正在緩緩瓦解消失中,擔任國順里里長十多年的陳穎慧,內心感到十分不捨與惋惜,因此多年來,她一直為了延續米食傳統文化而做出各種努力。
陳里長表示,米食不單是項飲食產業,更是自古以來的深刻文化,有不少米食料理在傳統習俗中,都代表著吉祥的好兆頭,例如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過年一定要吃年糕,因為代表著「年年高升」之意,或是以往家中有即將面臨大考的考生,家長都會特別準備米糕或粽子,表示祝願「高中」之意,這些習俗既有趣又別具意義,值得被延續承襲下去。
集結里民力量
活絡米食新價值
運用稻米所製作出的米食種類變化豐富,例如年糕、芋粿、碗粿、油蔥粿、發粿、菜頭粿、芋粿撬、肉粽、米篩目,還有甜品類的粉圓、粉條、麻糬、湯圓等,只是隨著時代變遷,很多米食製品似乎已成為特殊節慶的應景食物,買的人少,願意做的人也不多,若不加以用心保留與傳承,這些傳統的米食製作技藝,恐怕最終只能逐漸走向沒落凋零的局面。
為此,國順里每年都固定會在端午節前一周,舉辦盛大的傳統米食文化節,藉由讓民眾親身參與生動活潑的傳統儀式,以及品嚐多道美味的米食料理的方式,希望一方面將當地米食發源地的特色與文化再度發揚光大,同時也能讓更多年輕一輩的人,對米食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繼而愛上這股傳統好味道。
經過多年來主辦單位與居民們的相互努力,使得傳統米食文化節的名氣一年比一年響亮,參加人數更是年年突破新高,為了能讓這樣的推廣效應,不會隨著活動結束便停止,於是陳里長與先生情商,把自家原本經營的機車材料行收掉,改為「米食文化館」,與附近的米食加工業者合作,並集結有志一同的里民們,一起為活絡米食價值而努力。
雖然開幕沒有多久,但令陳里長深感驕傲的是,凡是來吃過的人,必定都會成為回頭客,而且還會再介紹朋友來,原因就在於「米食文化館」的成立,志在推廣而非賺錢,因此不僅遵循傳統製作方式,而且用料實在,重點是價格非常親民,讓人能夠吃得安心又開心,就這樣靠著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的方式,建立起好口碑。
陳里長相信,只要能建立起成功的經營模式,自然會鼓勵更多人投入,讓老店家願意一間間重返,也能吸引新的生力軍加入。若是有機會經過國順里時,或是對米食料理有興趣的人,推薦一定要來「米食文化館」,一嚐這臺北都會中少有的古早好滋味!
稻舍 Rise & Shine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29號
電話:02-2550-6607
網站:www.ricenshine329.com
營業時間:10:00 ∼ 17: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食文化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124號
電話:02-2585-3129
營業時間:10:30 ∼ 20:30
文/杜韻如 攝影/龍彥坤
鄉間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