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代麥的新創與嘗試 米穀粉應用
米,一直是臺灣人重要主食,晨起飲粥,勞動過後著正午大口扒飯,補充體力,入夜後下工返家,餐桌上一碗熱騰騰、正冒著煙的白飯,最能撫慰一天辛勞。除了正餐,米還能做成米粉、粄條、米篩目,或者是孩子愛吃的爆米香、米麩,做菜能用上的米酒、米醋,發展出精彩多樣的臺灣米食文化。
然而自美援時代,美國為紓解糧食過剩,將一袋又一袋的麵粉送到臺灣,麵食開始出現在臺灣餐桌上,加上西方文化影響、工商生活模式的轉變,快速便利的麵食成為更受歡迎的飲食選擇。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4年所公布的糧食供需年報,臺灣每人僅吃44.96公斤的米,但幾乎必須全仰賴進口的麵粉,一人一年就吃掉36.14公斤。臺灣成為稻米生產過剩、糧食自給率卻僅有33%的國家。
然而無論是選育良質米種、推動分級小包裝白米,對於鼓勵國人多吃米飯的效果都十分有限,農政單位必須設法開發更多元的米食新產品,最好的辦法是配合消費者已傾倒至麵食的飲食偏好,設法以米為原料取代麵粉,自2013年起,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便與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合作,研發能實際應用於西方烘焙點心食品的米穀粉。
米穀粉無筋性 比例需調配
相較於臺灣,日本對米穀粉應用不僅廣也深,除了傳統的和菓子與米菓,根據史料紀錄,在大正末期(西元1910年前後)便有添加一至二成米穀粉的米麵包。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發展組長蘇梅英分析,米穀粉雖不具有能型塑麵包骨架的小麥蛋白(俗稱麵筋),但用於製作100%全米米粉、米麵條、米義大利麵,烘焙類的鳳梨酥、蛋糕及蛋捲等也都沒問題,可以百分之百取代麵粉,口感也特別香軟綿細;較難克服的仍是麵包,沒有筋性的特性,讓米穀粉的參配比率大約是30%。
米泡麵吸引市場目光
考慮到臺灣人愛吃麵食,又發展出獨特的泡麵王國文化,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也與穀研所開發出米泡麵,以「農好蓬萊麵」為品牌,雖然口感偏軟,但沖泡的速度更快,且因為將部分的麵粉替換成米穀粉,製程中吸油率降低,可以減少麵塊三成的含油量,較傳統泡麵熱量低,瞄準了現在人追求健康、低負擔的飲食需求,頗受好評,年銷售量超過十萬箱,廠商也因為能節省加工過程的用油成本,提高了生產動機。
價格成本讓廠商卻步
過去,市面流通米穀粉原料的價格成本偏高,導致推廣不利,近三年農糧署以專案方式,以較低價格釋出公糧給磨粉廠商,讓廠商取得米穀粉生產的米食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但對廠商來說,除了無法保證便宜的原料來源穩定,公糧品質是否值得信賴,都讓他們對於是否投身研發米榖粉或相關產品感到猶豫不決。
製作米粉起家的源順米粉,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雖然規模不大,但在2013年農糧署開始著力推廣後,也全力投入米穀粉生產。總經理吳全斌觀察到市場需求,選擇進一步直接與小農合作,「其實米穀粉早就有了,只是以前大多是農家為了維持出貨米質,把機器選出來的碎米磨成米麩,但現在應該以品質好又新鮮的米
作為原料,才能吸引消費者。」
選用好米,原料價格相較進口小麥高上三成,但他相信來源清楚的米製品,才能追溯上游生產過程,「這就是『在地食品、在地消費』的好處,米製品來源都交代清楚,對消費者來說,只要得到更安全健康的保證,一個麵包多花10 ∼ 20元不是問題;其次,因為是自磨米穀粉,能夠選用糙米,比白米和麵粉的營養價值都更高;最後考量到全球糧荒問題,長期來看,臺灣自產的米一定會比愈來愈貴的麵粉有發展性。」
生產找優勢、消費找賣點
「生產過程對廠商有沒有節能、取代食品添加物或增加品質口感優勢、對消費者有沒有健康或特色的訴求賣點,是吸引產業願意投入米穀粉開發新產品的關鍵。」蘇梅英分析。農糧署提供專案計畫輔導磨粉廠,拉近麵粉和米穀粉的單價,現在米穀粉原料每公斤供應價格約比麵粉高2 ∼ 3元;而各地磨粉廠也逐漸開花結果,開始以在地特色米種生產有地方特色的米穀粉,有利形成一個新型態米穀粉產業鏈,活化米食供應消費市場。
從食品製造商的角度來看,吳全斌認為米穀粉其實潛力無窮,「臺灣很多人對麥過敏,吃米也比吃麵包好消化,又不容易胖。」雖然日本米食品發展較久,但過於精緻,添加物也不少,臺灣起步雖晚,但食品加工業技術好,創意發想能力佳,而且社會對於安全健康飲食的追求卻以蔚為風氣,讓加工業者更有勇氣挑戰純米製品,也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單純成分的需求,努力提升技術來取代人工添加物。
他說:「小麥有很多品種,已經研發出不同筋度、不同的麵食加工法,米穀粉當然也可以!米有秈米、稉米、糯米,每種米的特質都不同,怎麼使用、如何調配都是一門學問,現在已經有穀研所在推動,但臺灣米種太多,研究的單位與腳步必須加快,鑽研出每種米的特性與適用作法,讓更多加工業者願意投入生產,也讓消費者瞭解米穀粉食品的營養價值。」與麵粉比較,米穀粉不但好消化、營養高、吸油量低、熱量少,麵包或是麵條就算無法只能參配部分使用米穀粉,也比一般全麵粉產品蛋白質消化吸收率更好,而且米穀粉比麵粉白,只要使用10%的米穀粉,就能讓麵食賣相更好,可說是「天然的漂白劑」,消費者不必再有麵粉人工漂白的疑慮。
米穀粉純不純?
近年市場也出現小包裝的米穀粉,提供消費者烘焙料理使用,池上鄉農會就推出「池農米穀粉」,不僅選用農會輔導契作的好米,還提供米香蛋捲的食譜。然而,隨著米穀粉受到消費者青睞,眾多品牌的米穀粉都被發現有含米量不足的問題,甚至有產品八成是摻入不明澱粉,不僅沒有米食的原味、香氣與營養,摻入的內容物到底為何,是否有危害健康的疑慮與風險,都讓人擔憂。
蘇梅英指出,市售米榖粉純度落差大,消費者在選購前,可以先注意營養標示內的蛋白質含量,依據國家標準,標示含米的產品,蛋白質含量需在5%以上,依據推測,若蛋白質僅有0.5%,含米量可能僅有不到10%;低於0.5%,可能含米量根本不到10%。
她也建議,為了提高烘焙業者使用米穀粉為原料,政府應推動含米標示辦法,讓用心製作米麵包、米蛋糕的業者能大方宣傳,在產品上標示正確含米量,避免廠商以誇大不實的米食產品打擊市場信心,劣幣驅逐良幣。
多元口感 味覺新體驗
米穀粉推廣至今,不同於麵粉的口感,是其優勢也是劣勢,吃不慣的消費者,常抱怨不夠Q彈、太軟爛、吃起來怪怪的,蘇梅英認為:「那是因為大家習慣了麵粉的口感,現在我們希望消費者重新認識米穀粉這個新食材,品嚐它特有的口感、嚼勁與香氣,和過去的飲食經驗不一樣,但一樣美味好吃。」
發展米穀粉起初是為了解決米糧過剩問題,發展至今,已延伸至食品安全、在地消費的價值,米不再只是吃粗飽,簡單填飽肚子就好,而是以多樣型態重新賦予米食文化的新觀念與視野,吃米,已經變得簡單又方便。
何謂米穀粉?
顧名思義,將脫殼後的稻米,加工研磨成粉末就稱為米穀粉。其實米穀粉在中華飲食文化早已扮演重要角色,古早農村社會在節慶時所製作的蘿蔔糕、湯圓、碗粿、發糕,原料就是把在來米或糯米磨成粉。
臺灣常見的稻米種類有秈米、稉米、糯米,每一粒小小的米看來幾乎一模一樣,但不同米種的「直鏈性澱粉」與「支鏈性澱粉」比例大不同,適合製作的食品也不同。長期以來,秈米與糯米大多加工製成我們所熟知的碗粿、湯圓、粽子等傳統米食產品,產銷變化不大,種植面積最大的稉米銷量卻急速下滑,如何讓產量過高的稉米變身成方便、美味又受歡迎的米麵包或米蛋糕,成了迫切需求。
文/諶淑婷 攝影/徐榕志
鄉間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