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的未來,未來的稻米
在全球暖化趨勢下,全臺高溫紀錄不斷突破翻新,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近百年來臺灣的平均溫度上升約攝氏1.4℃,將近全球平均的兩倍。水稻是臺灣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對水稻而言,溫度是影響其生產的重要因素,就像人類在高溫環境下會有中暑、熱衰竭等不適情況,水稻在高溫下也會發生生理代謝異常的現象,造成產量減少及品質下降。
臺灣在日治時期以前,栽培的水稻品種為米粒細長、煮熟後口感較乾鬆的印度型秈稻(即在來米);日治時期,日本人有計畫地將日本型稉稻引入臺灣栽培,歷經育種改良,讓原僅適種於溫帶地區的日本型稉稻,選育出適合亞熱帶地區栽培的品種─「蓬萊米」。往後,國人逐漸以外觀偏短圓、口感黏彈的蓬萊米作為主要食用品種,至今臺灣有90%以上的水稻栽培地區種植蓬萊米品種。
然而,稉稻多種植於溫帶地區,對「熱」的耐受性較差,而臺灣是國際上種植稉稻最南端的地區之一,面臨高溫逆境的風險相對較高。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暖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臺灣的環境條件對稉稻的生長也將越來越艱鉅。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盧虎生教授的研究指出,臺灣地區生產良質米的溫度安全範圍為日均溫低於攝氏26℃、日高溫低於28℃、日低溫低於22℃。盧虎生教授之研究團隊,利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提供的臺灣未來氣象預測數據進行分析,將全臺各地區未來二、三十年的溫度條件繪製成基本地圖,並將種植水稻的適宜溫度範圍套疊入該地圖,以評估各地區未來是否適合種植水稻。根據預測結果,未來臺灣主要稻米產區之中南部地區,生產良質米的溫度環境將更為嚴峻。
那麼農民應該如何因應呢?盧虎生教授表示,在持續暖化的趨勢下,目前歐美國家已經開始以「±4℃」作為氣候風險管控之考量,以此思考全球暖化帶來的臺灣糧食危機,在農藝種植上有兩種因應方式,一是調整栽培方式、二為育種。
諸如農民已自發進行的產期調節,將一期作的插秧時程提前、或二期作延後插秧,以避免穀粒在發育時期遭遇炎夏時節的高溫威脅;天氣炎熱時,利用灌溉排水作為循環以利降溫;降低種植密度,避免植株太過緊密而通風不良,造成田間過於潮濕、悶熱。這些都是栽培方式的調整,藉此快速地因應暖化帶來之風險。
但調整栽培方式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由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之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地區水稻一、二期作的未熟米率及白堊質(註1)比率逐年提高,已影響稻米的市場品質;長遠來看,當氣溫變化的幅度超出調整栽培方式所能因應的範圍時,臺灣仍難以避免水稻減產或米質下降。「治本的方法還是育種,」盧虎生教授強調,「高溫逆境下的育種策略,一是讓水稻避熱,另一種就是抗熱。」
臺灣夏季氣溫炎熱,冬天或早春又容易遭遇寒害,而氣候變遷將使夏季更加炎熱,遭遇高溫風險的時期更長,適合水稻的生育時期更加縮短;藉由選育生育時期較短的早熟品種,可望避開高溫及寒害的風險。但早熟品種之生育時期短,導致光合作用蓄積能量的時間較短,可轉換成的產量較少,因此早熟品種的產量通常較低。
另一個育種策略─選育耐熱型水稻,則是期望育出更能適應高溫逆境的品種,使水稻在高溫環境下維持高產量及高品質。「但臺灣目前還沒有育出具耐熱性的水稻品種,」盧虎生教授進一步說明,「過去國內的育種目標強調豐產和良質,使水稻遺傳多樣性逐漸窄化,而我們對於抗逆境特性的種原蒐集卻不足。」要育出具耐熱性的水稻,需先蒐集世界各地的水稻種原,從中篩選出具耐熱特性的種原,再藉由育種方式將耐熱性導入臺灣的水稻品種。盧虎生教授說:「過去幾年來,我們從位於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註2)及位於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註3)有系統地引進各國種原,搭配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技術(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期望能加快育種速度。」
「除了發展耐熱性,也期望藉由新的技術,如基因體分子生物的育種技術,加速選育出同時能因應包括了旱、澇、寒、熱等更複雜的『多重逆境』,也就是『複合式逆境』的品種。」盧虎生教授表示,所謂的氣候變遷除了平均溫度逐年上升外,每年的異常高低溫差距也漸漸增大,在此更極端的環境下,新型的病蟲害將伺機而生,且難以預測。
雖然認為未來的挑戰相當大,盧虎生教授仍樂觀看待:「臺灣若能應用新世代的生物技術,育出適合熱帶地區種植的稉型稻種,搭配新發展的智慧型及環境友善種植技術,使危機轉為商機,這還是很有可能的。」「危機也是轉機!」盧虎生教授認為,面臨氣候變遷的臺灣,若能貫徹產區規劃,依各地氣候及水資源條件規劃適合種植的作物及栽培制度,農民也宜從人定勝天的心態轉為順應自然,「適地、適種、適作!安排適當的作物種植在適合的地區,栽培優良的品種並以合理的方式耕作,仍然可能維持作物產量及品質,而不適合耕作的地區就讓它們回歸自然生態,維繫其生態服務的功能,臺灣終有一天將再次成為真正的福爾摩沙。」這一幀畫面,不僅是盧虎生教授的期許,更是其心目中美好的願景。
[註1]
白堊質,指水稻在穀粒充實期間,遭遇高溫造成澱粉堆疊不良的現象,米質較差,烹煮後口感亦不良。
[註2]
國際水稻研究所,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IRRI。
[註3]
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簡稱CIMMYT。
文/李皓涵 插畫/Mo'ster 顧問/盧虎生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鄉間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