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裡的乾燥花盛宴
近幾年,臺灣流行起乾燥花藝,現在的乾燥花和早期差異甚大,過去的乾燥花常被染成金、銀、紅等鮮豔顏色,現則講究自然色澤。創作者利用乾燥花材的天然顏色及外觀型態,創造出作品。主推乾燥花藝的「綠色穀倉」,創辦人Kristen投身乾燥花創作已有四年半時間,現今每月常態性開班,與大家分享乾燥花的手感世界。
把大自然援引進日常生活
Kristen曾是個喜歡四處旅行的背包客,由於經常出國旅遊,後來發現自己反而對臺灣不了解,於是回頭走訪臺灣的大小農村與部落,並在網路分享所見所聞。與大自然相處久了,希望日常也能接觸到植物,她開始投入植栽種植,也玩起多肉植物並嘗試做盆栽組合,且將栽培的經驗及作品張貼上網與大家分享。
由於植栽需要花器,某次她到花店採購,看到花店老闆親手製作的乾燥花材,才發覺原來花材可以這樣處理,雖然乾燥後的花材型態、顏色均會改變,但仍不失風韻,她驚訝於乾燥花的美,也因這次的偶遇,瘋狂愛上,與之結下不解之緣。
Kristen快速地投身乾燥花世界,不過當時乾燥花的資訊相當少,就算可參考國外資料,花種仍和臺灣大不相同,進口花材的花商,對這方面也不熟悉,她只好土法煉鋼,自己買回家試。她以倒掛的方式自然陰乾,發現只有少部分的花材不能做成乾燥花,大部分都可行,密集實驗的她,越玩越上癮,一路至今。
野花野草也有其美麗
由於喜愛自然,加上沒受過傳統花藝的訓練,一切全靠自學,反映在作品上,便是不受拘束的野趣與原始風味。因為喜歡天然乾燥後的自然顏色,Kristen傾向使用風乾的方式來乾燥花材,只有少數含水量較高的花材如海芋、桔梗、文心蘭等,才會嘗試乾燥劑、微波爐或烤箱等其他方法。
不少創作者為了讓作品更亮眼,會將乾燥花與不凋花、永春花、人造花、組合花等加以結合,但Kristen認為,這樣雖有其亮點,但喜愛不起眼的野花野草的她,即便作品中沒有亮眼的主花也不要緊,小型作品也可以很耐看。她努力探索乾燥花的可能性,希望單純利用乾燥花製作出美麗的作品。
為找尋更多元的素材,Kristen常到野外,留意野地裡的小花小草,如青苔、野蕨,思考它們能不能加以運用。因為細心觀察,她發現許多不起眼的植物,如:田菁、芒萁,莖、葉都很漂亮,尤其田菁的豆莢曲線特別纖長,美麗的造型也讓她驚嘆不已。
從遇見而後珍惜自然之美
Kristen所成立的「綠色穀倉」,最早以販售自製的乾燥花材起家,加上常在部落格分享作品,便開始有人詢問開課意願,第一次公開招生授課很快地便額滿了,這也間接促成了她日後的創業之路。
直到如今,她的教學之路邁向第四年,從過去一門課滿檔就不斷加開,到現在由於舊生較多,課程也會不斷把新設計的東西放進來,不論新、舊生都能一起上。此外,不少舊學員還會想學習更多的美感配色、花材配置等技巧,Kristen也以此自勉,教學之餘不忘自我精進。
Kristen認為,花藝創作由學習欣賞植物之美開始,自然而然就會對大自然產生珍惜之情。她將野外撿拾、採集來的素材做成乾燥花材,並帶進課程中與學員分享,學員也反應,這些他們平常不多留心的植物,因為上過課才曉得其美麗所在,這也讓越來越多人喜歡親近大自然,並加入愛護自然的行列。很多學生在上課後,受到Kristen啟發,和她一起留心植物面貌的不可思議,因而興起對大自然的讚嘆,能由小而大地去感染大家,Kristen認為這是教學上的最大收穫。
綠色穀倉
一間充滿乾燥花的美麗教室,也是主人Kristen的個人工作室,更是她與家人的生活空間。在這裡能夠學習到以不同視角欣賞乾燥花之美,還能認識乾燥花如何融入家居,以及以乾燥花創造個人風格的花藝,為生活增添更多情趣。
文圖/蔡蜜綺
鄉間4209